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639章 赵祯无遗憾(56)
    自从确定心意之后,志冲把自己恋爱的事情告诉母亲。

    她选了一个日子入宫,告诉杜太妃“姐姐,你不用担忧,我有了喜欢的人,他也喜欢我呢。”

    “是哪一家的”杜太妃整个人从座位上跳起来,瞬间来了精神。

    “姐姐,你先别激动啊。”志冲按着杜太妃,递茶给对方压压惊,“他人挺好的,比我年长五岁,身高八尺。他略通文墨,武艺很是不凡,连哥哥都看好他”

    杜太妃有些不信“这样的好人能拖到三十岁都不成婚专门等你”她闺女今年都二十五了。

    她旋即想到谣言,尖声道“该不会就是那个李璋指挥使那种武官”

    “才不是李家的人。”志冲气得一拍手,“不知道是哪个废物点心瞎传谣言,我跟李璋完全不熟。我看上的人叫狄青,哥哥让他回来当殿前步军都虞候,兼任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

    杜太妃沉默了一下“听着还不如李璋那个殿前都指挥使呢。”

    李璋是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的亲表弟,是正经外戚,他这个殿前都指挥使是从二品大官。而狄青出身草根,他靠军功才当上殿前步军都虞候,是从五品官。捧日军和天武军隶属殿前司,是手里掌兵的实职,听起来要管很多人,实际上也是从五品官职。

    两份从五品官职加起来,也不如一个从二品大员听着响亮啊

    杜太妃继续问“那个狄青是出身什么人家他的父兄是什么官职”

    “他是耕读人家。”志冲的眼神有些飘忽,“他家只出了他一个当官的。”

    杜太妃有些失望,耕读人家听起来不比卖纸钱的李家富裕多少。

    “狄家供养他很辛苦吧”太妃又问,“他是哪一年科举考上来的”

    志冲摇头“他没考过科举。”

    杜太妃难以置信“武举人”这个年头,武人不如文人有出息,君不见相公们都是读书人,领兵的也是文官。

    “他没考过武举。”志冲抓着她娘的手,“姐姐,你别生气啊,狄青他是配军出身的,早年他被发配去的御马直,先做散直骑兵。”

    杜太妃我不生气,我已经被你气死了。

    她高高举起手,差点要一巴掌落下去,被宫人们立刻拦住了。她大骂“配军出身的人,他如何能娶公主他犯过案的,他连个清白人都不是”

    “我不同意,我不同意你嫁给这样的人”

    “姐姐,那是从前的事情了。”志冲耐心解释,“哥哥派人去查过,确定是诬告。他没有杀人,那件案子本来不应该让狄青背负的。”

    杜太妃瞪了女儿一眼“那又如何他脸上刺了青,大家一看就知道他是什么人,谁管你是不是真的清白。等你成婚之后,你如何面对那么多风言风语”

    志冲很不服气,她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她据理力争“哥哥说了,可以让狄青把脸上的刺青洗掉。这样别人看不见,又如何会议论再说了,嘴长在别人身上,日子却是我自己过的,我只管自己痛快,为何要在乎别人的言语”

    “你,你”

    杜太妃说不过志冲,公主长大了,有皇帝撑腰,公主的翅膀可真硬啊。她想到其中有皇帝的支持,质问道“狄青是陛下给你选的人陛下想让你嫁给这种人”

    哪有这样做哥哥的叫妹妹嫁给有过犯罪案底的人

    太妃很愤怒,她觉得是皇帝害了她的女儿。她以为,皇帝看着像是好人,内里却藏着奸。

    志冲看出母亲的想法,一力劝说“这不关哥哥的事情,是我自己的选择。哥哥顶多是给了狄青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派他出去打仗。打仗是会死人的,狄青全靠军功才爬到现在的位置上,他被人射了一身箭,流了很多血,他都熬过来了。”

    “姐姐,小青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很好的人。他待我很好,我也愿意对他好。”

    “姐姐,如果我不能嫁给他,我将不会再嫁给其他人。我回去洞真宫也好,当一辈子道姑。”

    杜太妃被女儿气得两眼一翻,手指发抖,大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她缓了好一阵子,垂着眼说“你以后爱怎么样怎样,我不管你了。”

    “我不过是一个见识浅薄的妇人,如何能作鲁国长公主的主”

    “姐姐”

    志冲不高兴看到母亲这副样子,她小时候没有和爹爹相处,她在道观里只有法师。

    她的生母。

    她们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彼此间不应该变成冰冷的关系。

    “姐姐,我觉得狄青是一个好人,哥哥也愿意用他。”志冲抱着杜太妃,低声说,“兴许狄青以后会再去打仗,我愿意一直跟随。狄青他以卫烈侯为楷模,他有大志,想要为陛下镇守四方。”

    杜太妃扭过头去,闷声道“他当然想成为卫青那样的人,卫青出身奴隶,可是人家娶了平阳公主呢。”

    “他以为卫青是这么好当的他有卫子夫这般能笼络住陛下的姐姐吗汉朝有多少人嫉妒卫青的功勋,要不是卫子夫的枕头风去安抚皇帝,我看卫青也是被猜忌至死的命若非卫氏育有太子,汉武帝哪里会如此重用卫家”

    “自古名将的结局大多不好,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就是死在皇帝的刀下。”

    “姐姐”

    志冲立刻捂着她娘的嘴,这话说得太僭越了。

    公主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若真有那一日总有办法的。”

    萧靖召见杨景宗的时候,当时狄青立在一旁。

    杨家,杨太后的那个杨家。

    杨太后的弟弟杨景宗年少无赖,曾犯下赌罪,被在脸上刺青。后来杨氏得先帝宠幸,杨景宗得以免罪,洗去了脸上的刺青,重新获得官职。

    杨景宗得知陛下为他的姐姐守孝,十分得意,最近常以皇帝的舅舅自居。他看上了大臣丁谓在东京的府邸,想要跟皇帝索要。

    丁谓曾做过宰相,又为先帝建造皇宫,其人审美极好,宅院自然修建得亭台楼阁,无一处不精美。可惜丁谓是一个奸臣,才智不用在正道上,最爱搞打击报复、办公室斗争那一套。萧靖看不过去,将丁谓贬去崖州后世海南,丁谓的四个儿子和三个弟弟,皆被贬。丁家财产被抄没,珍奇宝物来自四海,可见丁谓贪得实在太多。

    丁谓得势的时候,敢拿着不足巴掌大的小乌龟忽悠先帝,说这个是“老上太君化身”,恶劣程度跟赵高的指鹿为马不相上下。那时候丁谓权倾朝野,杨家人是远远不能比的。

    只不过现在有崖州急报来说,丁谓已死

    杨景宗身为杨太后的弟弟,他自认为圣宠不衰,既然丁谓死都死了,他想要丁家宅子不过分吧

    他上奏折禀告皇帝,言自己想在宅子里为姐姐守孝,顺便给陛下增添运气。

    杨景宗一本正经地忽悠人“此宅建有仙游亭、仙游洞,晨占鸣鹊,夜栖仙鹤。道长言此地有福,若有亲人入而守之,日夜祈福,则有助运势隆昌。”

    萧靖“”

    隔着好几米远,他回头小声跟狄青说“你看朕像是那么迷信的人吗”

    狄青口是心非地说“当然不是。”其实他也觉得陛下挺迷信的。

    萧靖很认真地观察杨景宗的脸,唔,此人脸上没疤痕,白白胖胖、肥头大耳,只是目露精光,透露出来贪婪的性格。官家听完杨家舅舅的一番关贪怀得倍无至厌的话,说自己乏了,舅舅你可以自行离开。

    杨景宗没能得到陛下的答应,失望至极。

    等杨景宗走了,萧靖问狄青“你看刚才那人如何”

    狄青知道杨景宗是皇帝的便宜亲戚,不敢直言杨景宗不好。他揣测着说“臣听闻李都指挥使住的是公房。”

    李璋是皇帝血缘上的亲表弟,李家人仍住出租屋,杨家人就搬进去大宅子里

    如果消息传出去,叫朝臣怎么想养恩大还是生恩大杨太后的家人得到那么好的待遇,李太后的家人是不是也要分大宅子

    萧靖听明白狄青的意思,笑了。他说“朕不是叫你看他人品如何,而是叫你看杨景宗的脸。”

    “啊”狄青顿时就懵了,人家长什么样子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杨景宗曾犯下案子,被刺面,先帝赐药给他洗脸,才把刺青洗了去。”萧靖说,“朕今日认真看了杨景宗,他的脸恢复如初。”

    在古代能洗纹身,这可太神奇了

    他说“刺青要不要洗去,若青想洗去,朕能给你赐药。只是这事有风险,一个不好可能会烂脸,也有可能留疤,你和志冲好好商量”

    “臣谢恩。”狄青十分感动,“臣与公主商议此事。”

    其实他自己觉得洗不洗刺青,不重要。要不是他被发配充军,他现在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呢

    兴许他在家乡盖了房子,耕着两亩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如果说配军刺青对于寻常人来说是磨难,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福气和机缘。

    他因为刺青,才来到东京,认识到官家和公主。他见识到天地之大,知道自己的渺小。他想用自己的生命,去做更多的事情,去守护更多的人。

    他们都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萧靖想到杨景宗的说辞,什么亲人在福地祈福,他是从来不信的。不过丁家宅子建得很漂亮,地址位于京师敦教坊,附近都是为官为宰的人家,治安条件极好。

    他隐隐约约地记得,似乎好多年之后,狄青也住进去敦教坊

    有现成的大别墅,为啥不直接拎包入住啊

    官家抚掌,笑道“杨家舅舅言之有理,丁家乃是福地,亲人祈福有助于朕的运势。朕想将宅子再作修葺,赐给鲁国长公主作婚宅,允公主在此祈福。”等你们二人结婚,大家不用买房,有现成的房子了。

    萧靖自认为,当大舅子当到这种程度,结婚送豪宅,他够讲义气吧

    狄青“”

    所以官家您真的不是迷信吗

    你让你妹住进去祈福

    你多迷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