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 正文 第129章 人菜瘾大
    那两个鬼差走进大堂, 感应到胤禛身上带着判官的气息,急忙上前见礼。

    胤禛看了看哭得凄凄惨惨的刘老头和刘三姐,心下十分不忍, 便询问道“不知这刘三姐可有投胎的机会又要投往何方呢”

    这种事是在内部本不算机密, 两个鬼差对视了一眼, 其中一个道“不远,不远, 就在左近。”

    另一个鬼差伸手指了指堂上坐着的王崇光, 笑道“这位大人已有两子, 命里还该有一女。”

    胤禛也跟着看了王崇光一眼,在王崇光莫名其妙的目光中对他笑了笑,道了句,“恭喜王大人即将喜得贵女”

    王崇光不明所以。

    但鬼差办事, 可不会等他反应过来。

    两个鬼差直接用锁链套住了刘三姐的魂魄,拉着他便往县衙后堂去了。

    不多时,便有内宅伺候的婆子急匆匆前来禀报,“老爷,夫人发动了。”

    王崇光闻言,慌忙起身往后衙去。跨过暗门之后他才猛然反应过来, 回身急匆匆地对胤禛道“四爷,请恕奴才失礼。”

    这种事情胤禛岂会怪他连忙摆了摆手, “你快去吧。”

    王崇光又告了声罪,转身就跑了个没影。

    胤禛一回头, 就看见揆叙满脸的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说吧, 你也不是那种吞吞吐吐的人。”

    揆叙低声问道“莫不是这刘三姐要投入王夫人腹中”

    “正是。”胤禛笑着对刘老头道,“你女儿下辈子就是县令千金了,算不算好胎”

    “算, 算,自然算。”刘老头欢喜不尽。

    做县令千金总比做平头百姓要好得多。

    更何况,方才他可是听见了,这县令大人还是个满洲贵族,那自家女儿往后就是满洲贵女了。

    尽管还有许多老人坚持不食新朝的米,但满人入关已经几十年了,带过来的等级制度也逐渐根深蒂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年头只有旗人才有选秀的资格。

    在平头百姓心里,参加选秀就是要进宫做娘娘的。想到自己的女儿这下辈子可能做娘娘,刘老头就更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胤禛让揆叙驱散了众人,又派了个侍卫把刘老头叔侄三人送回家,这才带着剩下的人回到了客栈。

    他刚走到门口,就看见敖放晃晃悠悠地回来了。

    一看见他,敖放就满脸欢喜地跑了过来,“我买了许多好玩的东西,等回了房间咱们一起看看,你若有喜欢的我都送给你。”

    由于敖放不便现身,他和胤禛是住同一个房间的。

    胤禛好笑道“拿我的钱买的东西送给我,你这算是借花献佛吗”

    “就你还敢自比佛,羞也不羞”敖放用一种蔑视的眼神瞥了瞥他的五头身身材。

    胤禛翻了个白眼儿,“我还有事儿,懒得搭理你。”

    说完就越过他往楼上去了。

    敖放已经跟了一路了,他又不是一个能憋得住话的,侍卫们见多了胤禛对着空气仿佛在和谁说话,早就见怪不怪了。

    胤禛上了二楼,却没回自己的房间,而是伸手去敲法保的房门。

    “谁呀”法保嗡声嗡气地问,语气非常不好。

    胤禛在京城接触多了满洲贵族,很能理解法保的委屈和恼怒,因而也不生气,好声好气地说“法保是我,快开门让我进去。”

    屋里头静默了一阵,然后就是悉悉索索整理衣裳的声音,片刻后又有桌椅被撞到的声音,似乎有人在手忙脚乱地扶椅子。

    又过了片刻,门才被打开。

    胤禛进去扫了一眼见屋里的桌椅白的倒是挺整齐的,也就权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笑问道“还在生气呢。 ”

    法保悄悄觑了他一眼,嘴鼓着脸颊道“奴才不敢。”

    “生气就生气,有什么敢不敢的”胤禛好笑道。

    法保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用沉默来表达自己无声的抗拒。

    胤禛有些无奈。

    话说他现在才是个五岁的小宝宝,应该是被人哄的,为什么总是走在哄别人的路上

    在京城时要哄额娘、哄哥哥、哄弟弟,怎么出门在外还要哄手下

    唉他真是太难了

    “好了好了,别气了,你真觉得你今天做的没错吗”

    法保又看了他一眼,说“奴才承认自己不该去拽那刘老头,但奴才是满人,主子让我给一个汉人老翁道歉,也不怕折了他的寿”

    很显然,如果不是胤禛板着脸说他有错,他根本就不觉得自己错了。

    这是这个时代满洲权贵的普遍心态,不识民间疾苦,不把平民百姓当回事。

    他今天之所以抢着去扶刘老头,绝对没有半点尊老爱幼的心思,只是因为胤禛见不得刘老头下跪磕头,他就要第一时间执行胤禛的意志,不让刘老头下跪磕头。

    胤禛叹了一声,对他招了招手,“过来坐吧,给我倒杯茶。”

    见有这还肯用自己,法保的脸色好了许多,麻溜的坐了下来,给胤禛倒了杯茶。

    胤禛这才道“那刘老头死了女儿,上公堂的时候却让两个侄子陪伴,你道是为何”

    “这奴才不知。”法保实诚地摇了摇头。

    就像胤猜测的那样,他根本就不识民间疾苦。

    胤禛解释道“要么就是他的儿子年纪太小,要么就是他干脆没有儿子。但凡他有个顶用的儿子,也不会让侄子陪他一起。他儿子小,也就是说他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家老小都指望他活命。

    今天若是他因你那一拽摔断了腿,立刻就会断了经济来源,他家里的老妻幼子又该如何生活呢”

    法保呆住了。

    其实他的本性并不坏,只是长久以来的贵族生活逐渐蒙蔽了他的心神,让他忘却了这世上的人不是都像他一样衣食无忧的。

    听了胤禛的分析,他仔细思索了片刻,脸上逐渐露出了愧疚的神色,真心实意的认错,“主子,是奴才考虑不周了。”

    然后他霍然起身,对胤禛道“奴才想出去一趟,还望主子允许。”

    胤禛看了一眼,知道他十有八九是要去刘老头家看看的,便没有阻止他。

    “行了,你想去就去吧。知错能改并不丢人,明知是错,还死硬着不改才让人看不起。”

    “多谢主子教诲。”法保郑重地行礼受教,这才退了出去。

    法保一走,敖放就飘了进来,用一种调侃的眼神上下打量胤禛,“行啊,我怎么不知道,你嘴里还有这么多大道理”

    胤禛不怀好意的看着他,“我的大道理多得很,你要不要也听听”

    敖放警惕地退后了一步,断然拒绝,“不必了。”

    他又观察了片刻,见胤禛没有长篇大论的意思,才又凑了过来,问道“如今案子也断完了,是不是明天就要启程了”

    其实襄樊城挺好玩的,他还没有玩够呢,真有点舍不得。

    “只怕暂时启不了程啊。”胤禛苦恼的叹了口气。

    当时在公堂上时他没有反应过来,等走了一路他才慢慢回过味儿来。

    妖道施法害人,这套路怎么好像见过似的

    很快,他脑子里就出现了两个关键词李通判,白莲教。

    可以说白莲教这个组织无论是在正史上还是在聊斋的原著里,存在感都非常强烈。

    如果这个道士真的是白莲教的教徒,那么他就暂时走不了,至少要提醒王崇光一声,让他好生勘察一番。

    如果查到了什么,那就是他的政绩;查如果查不到白莲教的踪迹,那就说明日后襄樊城会很安稳。

    无论怎么样,对王崇光来说似乎都是一件好事。

    嗯,但愿王崇光也能这样想。

    等到晚上的时候,法保情绪不高地回来了。

    他果然去了刘老头家里,那刘老头也果然像胤禛猜测的那样,儿子还很小,今年才才七岁。

    这年头,十岁以前的孩子都在容易夭折的范畴之内,一个七岁的孩子根本就不顶事儿,更别说顶门立户了。

    “唉,主子是没看见,他们家虽然有个院子,却是家徒四壁,太可怜了”法保满是怜悯地讲述自己在刘家的见闻。

    胤真吃菜肉饼的动作一顿,问道“你不会给他们家银子了吧”

    “对呀。”法保完全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他们家那么穷,又要给女儿办丧事,肯定揭不开锅。我就想着给他们留五十两银子,他们给女儿办了丧事,还能做点小买卖。”

    “五十两”胤禛恨不得撬开他的脑门,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脑浆还是豆腐脑。

    “平常叫你读书你老是推三阻四的,这就显出读书少的弊端了吧。”胤禛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怀璧其罪,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吗”

    法保茫然的眨巴了一下眼睛,难得谦虚地询问揆叙,“怀璧其罪是什么意思”

    揆叙今天自以为被胤禛无意间敲打一下,这会儿也不敢再和法保打眉眼官司,低声解释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意思是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过,但是当他拥有了别人没有的宝物,就成了他的罪过。”

    五十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人家富富余余地过上十几年了,对刘老头和周边的居民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而且,按照法宝的尿性,胤禛敢肯定,他给的五十两银子绝对不会是散碎银子,绝对是银元宝,至少得是十两一锭的那种。

    一个家徒四壁的穷苦人家,一下子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元宝,不是摆明了告诉人家,这家人发了横财吗

    原本大家都是一样的人,过一样的日子,凭什么你就能发笔横财,把大家都比下去

    能生出这样心理的人多得是,祸端往往也是这样起的。

    他问了一句,果然法保说给的是五个十两的银元宝。

    胤禛气得直哆嗦,抖着手指着他骂道“你这是没把刘老头腿摔断不甘心,要害死他们一家子呀”

    完全没有想那么多的法保手足无措,想要反驳却又觉得自己还是别说话的好。

    胤禛吸了一口,喊阿克敦,“阿克敦,你去帮忙处理一下后续。”

    法保忙道“唉,还是我去吧。”毕竟是他惹出来的祸端。

    “你当然得一起去了。”胤禛横了他一眼,让他赶紧和阿克敦一起,再跑一趟刘老头的家。

    幸而刘老头夫妇经年世故,虽然没读过书,却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法保一走,刘老头就赶紧让老妻把这五十两银子埋了起来,不敢让人知道。

    至于女儿的丧事该如何办,老两口正相对发愁呢。

    阿克敦和法保就是这个时候来的,正好解了他们都燃眉之急。

    这次不等别人提醒,法保就先诚恳地向刘老头夫妻道歉,承认是自己考虑不周。

    然后阿克敦让他们把那五十两银子拿出来,用随身带的银钳子,把其中两个银锭子剪成了半两左右的碎银子,剩余三个完整的还让刘老头藏好。

    就这二十两散碎银子,就够他们用好几年了。

    最后阿克敦又从钱袋里拿出了两吊钱,对刘老头说“用这些钱把你女儿葬了吧。 ”

    “多谢两位爷,多谢两位爷。”刘老头夫妻激动不已,对两人千恩万谢。

    虽然女儿已经到好人家去投胎了,但这辈子的最后一件事,夫妻二人还是想要替女儿办好。

    阿克敦又叮嘱道“你儿子年纪小,千万不要让他到外面乱说。要不然我家主子的一番苦心就白费了。”

    刘老头保证道“二位爷放心,我家小宝年纪虽小,却最是懂事。只要我们好生叮嘱,讲明利害,他是不会乱说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抵就是如此了。

    因为王崇光刚刚喜得贵女,胤禛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打扰他,而是在王家小格格洗三过后,才将自己的怀疑提了出来。

    在此之前,他先给康熙写了封信,重点提及了汉人刘姑娘投胎成了满人完颜家的小格格这档事。

    汗阿玛,看懂没有这辈子是满人,下辈子也很可能投胎成汉人哟。所以,拉进满汉之间的差异,您还得加大力度才是。

    乍然听到白莲教的消息,王崇光当时就吓傻了,回过神来只觉得满嘴苦涩。

    他就想安安稳稳的做个太平县令,攒个差不多的政绩,说不定过些年还能再升两级,没有别的追求呀。

    怎么就这么难呢

    白莲教的名头他也没少听说,每一次白莲教闹事都是轰轰烈烈。朝廷已经屡次派兵镇压,却依旧屡禁不止。这样的组织又岂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够弹压得住的

    但凡提出要查白莲教的不是胤禛,但凡胤禛的身份没有那么高,他都会想方设法糊弄过去,把人糊弄走了之后,自己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

    至于白莲教,那是什么他听说过吗

    完全没有。

    只可惜,没有那个“但凡”,他也只能派人去查了。

    可怜王崇光刚刚到任半个月不到,和衙门里的师爷、衙役们都还都没有磨合好,就先遭遇命案,又发现这命案很可能与白莲教有关。

    做官做到他这份上,也不知道是撞大运了还是撞大邪了。

    王崇光一边祈祷什么都查不出来,一边派人出去探查。

    哪知道天不从人愿,还真让他查出点儿了不得的东西。

    那妖道果然是白莲教的,不但是白莲教的,还是从江苏逃窜过来的。

    从王重光那里了解到这情况之后,胤禛就露出来果然如此的神色,“我就说那妖道害人的手段似曾相识吧,在江苏不就有个妖道想要借尸还魂,侵吞财产,顺便潜入朝廷内部吗

    借尸还魂,侵吞财产,潜入朝廷内部。他每说出一样,都让王崇光哆嗦一下。

    这三样没一样好的,他是哪一样都怕遇见呀。

    见他实在害怕,胤禛给了他一道符,“你把这符贴到你们家堂屋门楣正中央,寻常妖邪就进不了你家门儿了。”

    “多谢四爷”王崇光感激不尽地接了过来,正要让人去搬梯子,忽然反应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那要是能进来的呢”

    法保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不废话吗能进来的肯定不是一般妖邪呀。”

    “阿”王崇光瞬间苦了脸。

    但能有这么一张符已经很好了,他也不是得寸进尺的人,还是让人把符搬来梯子,亲自把符给贴上了。

    白莲教的事情还没有眉目,胤禛这里却是有了生意上门。

    城南的一对夫妇来请他驱鬼,可不就是生意吗

    “驱鬼”一听说是这种事,法保立马就来了精神,跃跃欲试地说“四爷,咱们去吗”

    去肯定还要去的,毕竟人命关天。

    不过嘛

    胤禛斜了他一眼,“教你学画的镇宅符,你学会了吗”

    法保瞬间就蔫儿了,“啊这个没有。”

    别说学会了,他觉得自己完全就是学废了。

    看四爷画符那么简单,行云流水一般一挥而就,怎么到了他这儿就这么难呢

    他一心想要学法术,胤禛一开始要教他画符的时候,他是十分兴奋、信心满满、朝气蓬勃,放下豪言说至少要一天学会画三道符。

    结果别说一天学三道了,如今三天已经过去了,他连一道都没有学会。

    “主子,奴才觉得自己不适合画符。要不您教我点别的”法保讨好地笑。

    胤禛无语至极,“你可真是人菜瘾还大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