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 正文 第279章 太子的动作
    虽然已经有了防备, 也暂且压服了索额图,太子还是专门写信给胤禛,让他缓归。

    因为,除此之外, 还有另外一个消息, 顺着太子这些年布下的暗线传进了东宫。

    御史郭琇, 要弹劾明珠。

    郭琇这个人物, 最出名的就是头铁,是那种为了青史留名可以不顾一切的那种。

    实力庞大的明珠及其一干党羽, 就是郭琇给搞下来的。

    而且,弹劾完了明珠,人家还不满足, 立刻就调转矛头, 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了索额图身上。

    也是他完成了一项壮举,自信心膨胀,忘了明珠之所以能被他搬倒, 最大的原因是遭了康熙的忌惮,康熙在背后支持他。

    但他弹劾索额图,却下手下得不是时候, 打乱了康熙的布局,自然就被康熙一脚踹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郭琇弹劾明珠,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在踢铁板, 到时候朝堂上肯定乱糟糟的, 少不了浑水摸鱼和趁火打劫的。

    胤禛小小年纪就得封爵位,不知遭了多少人的眼。偏明珠的嫡次子如今就拜在胤禛门下,还颇得太倚重, 难保不会有人趁机拉他下水。

    太子给他写信,不让他回来,为的就是让他避开这件事。

    康熙这个人,在对待自己儿子上十分矛盾。这一点,太子早就摸透了。

    他很清楚,如今胤禛正在外面累死累活的办差,康熙心里肯定担忧儿子。

    只要他一日不回京,这种担忧就会持续一日。

    这时候如果敢有人牵扯胤禛,不必别人出手,康熙就会先把人拍下去。

    明珠毕竟不是泛泛之辈,郭琇虽然早有准备,但他收集的证据不足,拉拢的人手也不够,对明珠来说不痛不痒。

    这一次的弹劾虎头蛇尾般的结束了。

    不过太子却知道,郭琇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最多用不了一年,他就会再次上书。而且这一次,他弹劾的奏折上就不止是明珠一个了。

    大学士余国柱和户部尚书弗伦等,都会在这一次落马。

    不过这些太子都不关心。

    在所有的明珠党羽里,太子最为挂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持河工的靳辅。

    胤禛到底是只读了几本史书,对所有人事的认知都比较片面。

    再胤真看来,康熙罢免靳辅是于成龙等人不通河物,只因数年间见不到成果便不满靳辅,觉得靳辅借着何物之变朝国库索要钱财。

    可身处历史漩涡中的太子却很清楚,靳辅的确是借着河物之便,贪污了不下数百万两的银子。

    只不过,这种贪污却不一定是靳辅的本意,幕后的策划者和最大的受益人,都是大学士明珠。

    或许靳辅是一心为公,但他再有才华,也是汉人出身。

    在这个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时代,汉人出身便是他最大的短板。但凡他想在河物上有所作为,就不得不依附朝中的权贵。

    靳辅选择了明珠。

    选择了明珠,也就意味着是站在了索额图的对立面。以索额图的骄横之性,又岂会放任河物这么大一块肥肉在明珠那边

    所以,他就免不了遭到索额图及其党羽的攻击。

    这个时候,但凡靳辅想要自保,就不得不和明珠联系得更加紧密。久而久之,这贼船就下不去了。

    到了这个时候,明珠让他在河物上动手脚,贪墨钱财,他敢不干吗

    所以说,靳辅完全是被明珠给裹挟了。

    这件事太子猜得出来,康熙肯定也清楚。

    但康熙这人掌控欲太强,疑心也太重。哪怕有一丁点可能,康熙也不会再放任尽浮在河坞上动手脚。

    所以等到郭秀下一次再弹劾明珠机器挡雨的时候,就是靳辅下岗,于成龙上台的时候。

    于成龙是个清官,一心为国为民。他还在读了几本古籍之后,就自认为对治水颇有心得。

    最坑的是,他还半点不听人劝 一心遵循古法治河,也就是堵不如疏。

    他也不动动他那被青史留名糊住的脑子好好想想,黄河里的泥沙有多少,和普通河流能一样吗

    还堵不如疏,积郁了那么多年的泥沙,单靠人工,一时半会儿能疏得动吗。

    靳辅这些年虽然被明珠裹挟贪污,但他在河务上也不是半点作为都没有。至少在他堪察地形之后,规划的束水冲沙和截弯取直之法,就是治理黄河的不二法门。

    真正让太子担忧的,不只是靳辅这个人,而是靳辅的治河之法。

    按照康熙的尿性和于成龙的为人,靳辅倒台之后,他的治河之法一定会被埋没的。

    上辈子直到若干年后,靳辅病故之后,于成龙才肯承认自己的方法是错误的。

    但为时已晚,康熙只能调派靳辅的弟子,靠着靳辅生前留下的手扎治理黄河,生生让两岸百姓多受了好些年的水患之苦。

    不过,等郭琇下次弹劾明珠,至少得是一年后了。就算胤禛自己乐意,康熙也不会放任他在外面游荡一年的。

    所以,在头一次弹劾虎头蛇尾地结束之后,太子便再次修书一封,托镖局送给胤禛,告诉他可以回来了。

    胤禛在盛京这几个月,可谓是混得如鱼得水。

    他先是联合钟道人一起,把那禄海和尚收拾了一顿,让禄海和尚替他伪造了一封推荐信函,垃钟道人入了神仙岛的伙。

    至于那颗被禄海和尚用道家法力炼制的不伦不类的佛骨舍利,也被钟道人废物利用,当做了入伙神仙岛的投名状。

    这颗佛骨舍利,在钟道人这等一心修佛的人眼里,就是个没用的废物,常年带在身边,还会污染他的佛家金身。

    但神仙岛上,修习邪门歪道的人物很多。这佛骨舍利虽然被道家乏力污染得不成样子了,可里面蕴含的能量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对那些佛道双修,或者是修习邪门歪道的人来说,这可是个好东西。会练器的直接能把它炼制成法宝,就算不会炼器的,直接吸收里面的能量,那也是个大补之物。

    “大师先去探探底,等我把进城那边安排好了,就立刻启程去与大师会合。”

    其实,进城那边有什么好安排的呢无非就是用时间消磨,让康熙确定他有太子已经分道扬镳了而已。

    康熙已经逐渐意识到了,汉人对储君的重视。而这个天下,终究是汉人居多。随着太子一天一天长大,他感受到的威胁就会越来越多。

    而如今这个世界妖魔鬼狐横行,随着胤禛处理的灵异事件越来越多,他在这个天下的威望肯定会越来越高,也必然会引起康熙的忌惮。

    偏偏以康熙的多疑,这股力量,他宁愿是掌握在自己儿子手里,也不愿有别的高人来分权。

    如果胤禛和太子持续交好,必然会让康熙觉得如芒在背,时刻担忧着哪一日太子不想做太子了,不想做太子了,会联合胤禛直接篡位。

    对于这些朝堂上的阴谋诡计,钟道人一点都不感兴趣,也不想深入了解。

    反正他相信,以胤禛的人品,是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坑他的,索性就听从吩咐便是。

    “四爷放心,贫僧意然不负所托。”

    “大师愿意前往,我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只盼大师以自己的安危为重,凡事不必强求。这个办法不行,总有别的办法可用。”

    说到最后,胤禛于是语重心长,就怕钟道人降妖除魔心切,不惜把自己给搭上了。

    钟道人心头一暖,努力扯着嘴角笑了笑,温声道“四爷放心。”

    对于这位大师的皮笑肉不笑,胤禛早就习惯了。表达情绪这种事嘛,心意到了就行,不必太过苛求皮相。

    他本想拍拍钟大师的肩膀,但碍于身高差距太大,只能拍了拍人家的膝盖,壮士随意的补了一句,“哦,对了。我有内部消息,神仙岛上有金矿。大师去都去了,顺便打探一下金矿的脉络呗。”

    “阿弥陀佛钱财乃身外之物,四爷不应太过执着。”

    如此光风霁月的话,换来的是胤禛深深的凝视。

    “大师,道理我都懂。今天我也教大师一个道理。”

    “四爷请讲。”对于学习,钟道人一直抱着谦逊积极的态度。

    胤禛叹道“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呀就比如咱们道录司的大本营,没钱哪来的地皮呢后续的改建又是一笔钱,这钱去找汗阿玛报销,他肯定是不同意的,咱们不得自己弄”

    这话很有道理,但钟道人却表示不敢苟同,“四爷带领我们建立道录司,是为了泽披天下,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外物”

    按照他的想法,随便找个破屋子就能挂牌营业了,搞那么麻烦有什么用

    他们走苦行路线的,就是这么艰苦朴素,也希望天下的权贵都像她们一样艰苦朴素。

    “大师还是太天真了呀”胤禛摇头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句话,能流传这么多年,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真君子才能做到的。

    可这世上,最多的还是俗人,他们习惯了先敬罗衣后敬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