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 正文 第313章 公主培养计划
    “杀, 给我杀,给我咬死这群天杀的蜜蜂”

    “从左边往侧翼包抄对,快过去, 快过去呀”

    “督战队注意,谁敢后退, 定斩不饶”

    “快,又边的注意,绝对不能让它们冲破阵型。大王就在王宫前看着咱们呢”

    蚁族大将们指挥着一群蚁兵, 和蜂族打得热火朝天。

    他们要誓死守卫王宫,誓死保卫大王,绝对要让

    “砰”

    一声巨响, 坐在人的耳中都震耳欲聋,何况是被人小了不知多少倍的昆虫

    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 都被吓傻了。不少昆虫甚至忘了自己还有两只翅膀, 直愣愣就从半空中掉了下去。

    还是蚂蚁将军反应最快, 很快就意识到, 那响声是从他们的老巢发出来的。

    它心头一惊,急忙扭头去看, 却见王公所在的枝桠, 已经被炸成了粉末。至于它们那站在王宫前鼓舞士气的大王, 九成九已经粉身碎骨了。

    “大王”

    就在蚂蚁将军努力稳住心神, 思索对策的时候, 一声大喊惊醒了懵逼的昆虫们。

    蜜蜂这边的大将也不傻,一看现场的情况, 立刻眼睛一亮,挥舞着蜂针大喊道“蚁王坏事做绝,遭了天谴了, 大家伙快上,咱们蜂族要替天行道”

    隆科多“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拽了拽了揆叙的衣袖,调侃道“诶,诶,看见没,连群蜜蜂都懂得利用天心人意了。”

    揆叙没搭理他,而是走到那几根浮在半空中的乱草前,试探着问道“你是何人”

    那些乱草颤动了几,下显示出了对面那人激动的心情,“纳兰大人,属下是李佳氏的菩萨保呀。是四爷让属下在这里等着的,四爷一会儿就回来了。”

    “你”揆叙顿了顿,“现在那些蚂蚁蜜蜂顾不到我们了,你先把隐身符给揭下来。”

    就这样对着一团空气说话,怎么看都很奇怪。让不知情的看见了,怕不是以为他疯了。

    “哦,好,好。”

    菩萨保方才受了惊吓,完全忘了自己身上贴了好几道符的事。如今被揆叙提起,他才手忙脚乱的,先把贴在心口上的隐身符给揭掉了。

    正要去揭左边腰上的敛息符,却被揆叙制止了,“好了,其他的不用揭了。你没什么对敌经验,保护好你自己就行。”

    然后他就招呼隆科多,三人一同匍匐着顺着斜坡爬上去,隐匿在一丛茂密的荒草后,仔细观察敌情。

    至于要不要出手,得看具体情况如何发展。

    不多时,胤禛就回来了,他手里拿了一张硬弓,背上还背了两壶箭。

    看见揆叙的背影,他大喜过望,急忙落到揆叙身旁,喜道“我正要想法子去救你呢,想不到你自己出来了。”

    “四爷”揆叙三人急忙要行礼却被胤禛制止了。

    “这时候就不要多礼了。”胤禛问道,“对了,和你们一起的那四个侍卫呢”

    当时跟着揆叙他们两个的侍卫一共有五个,只有一个被放回来报信,其余四个都和他们俩一起,被蚂蚁精给捉走了。

    如今,他看见揆叙和隆科多两人都没有事,自然就想起另外四个人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侍卫都是被他带出京城的,他自然有义务把他们安全地带回去。

    揆叙道“四爷放心,属下和隆三爷出来之前,已经给那四个侍卫分派了护身的符咒。如今蚁王被隆三爷用引雷符炸死,整个蚁族一片混乱,李然顾及不到他们。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出来了。”

    他话音刚落,胤禛的耳朵一动,听见了几声清晰的咔嚓声。

    这是树木断裂的声音。

    他急忙起身往大槐树处张望,果然就见那四个侍卫狼狈的滚落在地。

    却原来,他们被那群蚂蚁精捉入蚁巢之后,自然受蚁巢之内的结界法力影响,自身重量几近于无。

    可当他们趁着混乱从蚁巢中逃出之后,属于人的重量自然就回来了。一条枝桠再粗,也不可能同时承受四个大男人。

    在他们爬出蚁巢的瞬间,哪条枝桠瞬间就断裂了。四人措不及防之下,几乎同时摔在了地上。

    幸运的是,蚂蚁精们关押他们的那条枝桠并不算高,离地还不到一丈。他们虽然摔得浑身疼痛,却没有伤到筋骨。

    不幸的是,此时大槐树底下堆满了蚂蚁和蜜蜂的残肢断臂。他们惊慌之下,喊叫着摔了下去,不免被昆虫尸体流出的汁液沾了一身。

    更有一个倒霉的,是脸先着地,吞了一嘴的昆虫残尸。他反应过来,恶心得恨不得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提起隔夜饭,不但他觉得恶心,其余三人也有些反胃了。

    他们进了蚂蚁的巢穴,就算那些蚂蚁精不敢狠得罪他们,将他们当做贵客对待,又能有什么好吃的给他们

    就连蚁王吃的食物,都是花族进贡的种子。下面的蚁兵食用的,甚至是从各处寻来的昆虫尸体,乃至残羹剩饭。

    他们是贵客,饮食标准和蚁族的贵族公卿一样,却也是不知名的花种草籽。

    宫廷侍卫都是八旗子弟,就算家里稍微贫困点儿的,有了差事之后也是酒肉不断,哪里遭受过这等苛待

    对于那群胆大包天的蚂蚁精,他们可谓是恨之入骨。如果不是胤禛及时发现了他们,用符咒将他们带了过来,他们怕是要不管不顾,先对着在周围嗡嗡乱飞的蚂蚁蜜蜂打砸一通。

    “四爷,属下们无能,竟被这群虫豸摄了去。”

    这件事如果传出去,怕不是要被同僚们笑死。

    “好了,好了,你们都起来吧。那些虫子虽然小,却有法力在身,你们一时不查被它们得逞,也怪不得你们。”

    “多谢四爷。”

    这一路上,胤禛带她们都十分宽厚,却又从未露出过半分暗示拉拢之言,这些侍卫都十分感念。

    其中有几个汉军旗出身家,家世低微的,已经隐隐有投入他门下的意思。

    毕竟清朝的制度就是这样,天下人都是皇家的奴才。他们这些八旗子弟若想出人头地,除了靠自己的家世,就只能投奔一位或有地位、或有能耐的主子。

    若不然,有前途、有油水的差事就那么多,竞争的人却如过江之卿。若是没有靠山、没有背景,那些好职位凭什么轮到他们

    一开始,胤禛对这种制度十分不适应。但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也慢慢理解了他们的无奈。

    毕竟,有机会过好日子,谁愿意一直在底层打滚

    再者说,他又不是真的无欲无求,怎么能一直缺少朝堂上的人手

    只是,康熙对他和太子都不放心,他若是明目张胆地收拢人手,会戳康熙的肺管子。

    但若是收龙几个家世不高的汉军棋子弟,不容易引起康熙的忌惮。

    毕竟如今还是清朝初年,朝堂上大部分的权势,都掌握在满洲八旗贵族手里。能落到汉军旗手里的,都是些汤汤水水。

    正好,胤禛也不需要他的门人里出几个天官堂官,只要在各部里有中下层官员,能在第一时间为他传递些消息就很好了。

    而且,越是一部的高层,被调动的就越是频繁。反而那些中下层的官员,能长久的在某个部门做下去。

    因为蚁王身死,蜂族气势大振。而蚁族骤然失了大王,也在几个大将军的组织下有了哀兵之势。

    双方皆是越打越勇,硬生生将这场战争打成了倾国之战。

    只可惜,无论是在体型上还是在数量上,蚁族这边都弱势得多。眼见蜂族越战越勇,渐渐地把它们逼到了蚁巢附近。

    幸存的蚁族高层都心急如焚。

    若真被老对头抄了老巢,它们这么多年的经营可就全完了

    就在这时,峰回路转。

    几只浑身是伤的大蜜蜂飞了过来,大声呼喊着让风族大军回兵救驾。

    蚁族降临眼睛一亮急忙鼓舞士气,“将士们,咱们蚁族大军已经抄了那群蜜蜂的老巢。它们如今已是丧家之犬,无处可归。将士们加把劲儿,把这群蜜蜂都留下来,给大王陪葬”

    大军出征在外,最害怕的就是没了退路。

    蜂族登时军心涣散,本就久战疲惫的蜂族大军无心再战,四散奔逃。

    隆科多看准时机,招呼揆叙,两人张弓搭箭,或用雷符或用火符,也不管前方的虫群是蜂还是蚁,一通乱射。

    顿时,焦臭气弥散开来,残存的两族大军再次死伤惨重。

    其余几个侍卫只恨身上没有弓箭,不能跟着一泻前愁。

    这场战事结束之后,无论是蜂族还是蚁族,都已不成气候,城南的百花宫彻底安稳,再也不用担心虫蚁之患了。

    花神绛妃为表谢意,亲自下帖,请胤禛往百花宫赴宴。并聚集一族花木之精,凝出了一颗灵珠献给胤禛。

    有此珠在手,再配上相应的木系法术,便可以操纵人间所有花木。

    至于天上的那些仙草,反正胤禛又见不着。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辞别了衢州县令,继续往东走,只留了菩萨保一个人,命他主持衢州县附近水渠的修建。

    图纸是胤禛早就测会好的,隆科多又把那些乡绅富户献给他的钱财都流了下来,又有经验丰富的明若提点了他这件事该如何做。

    菩萨保心知肚明,这是四爷有心提拔他,特意给他机会。

    他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件差事做好,让四爷看看他的能耐。或许这件事,就是他拜入四爷门下的头名状。

    和明若相见之后,揆叙果然收到了耿格格写给他的家书。

    从家书上得知,耿格格给他生了一个儿子,阿玛明珠给他的长子取名永寿。

    隆科多首先恭贺他,并拉着大家起哄,要他请客喝酒。

    夫妻二人求子多年,终于得偿所愿,揆叙心里也高兴的很,自然不会吝啬几杯水酒。

    当下,他就吩咐客栈里的大厨,整治了几桌拿手菜,请大家喝了个痛快。

    “道长,逃走的那只狐狸,就麻烦你费心了。”胤禛郑重地将追踪盛絮儿的事托付给了玄真道人。

    被同一只狐狸耍了两回,不但胤禛,就连揆叙和隆科多,也觉得很是恼怒。

    玄真道人微微皱了皱眉,暗暗盘算了一番,觉得追踪一只没成仙的狐狸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这才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次他之所以执意跟着出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到神仙岛上报仇。

    只要不耽误神仙岛之行,胤禛吩咐他什么,他都不会拒绝。

    毕竟,上了神仙岛之后,他还需要胤禛的协助。

    因为一系列事故,他们在衢州耽搁的已经够久了。

    安排好了后续事宜,又询问了明若的意见,见她不愿意回京,所幸便写了奏折,当衢州发生的事对康熙一一禀明。

    随着八百里里加急的奏折一起发回去的,还有他分别写给承乾宫、永和宫,并八阿哥的家书。

    其中,写给八阿哥的家书尤其厚实。

    收到书信之后,八阿哥捏着自己明显比皇贵妃厚了一倍的书信,心下了然。

    回道阿哥所之后,他拆开外层的信封,果然在里面包着两个小信封。这两个小信封里的其中一个才是给他的,至于另一个,自然是给太子的。

    他先把自己那封书信拆了,了解了胤禛的行程,知晓胤禛平安之后,暗暗松了口气。

    至于给太子那封,他不放心让别人转交,就趁着第二天中午,康熙领着太子和大哥,到无逸斋检查诸位皇子的功课时,找机会偷偷塞给了太子。

    这封书信,就不单单是报平安了。

    书信上,胤禛简略地将自己这一路上遇到的官员背景,还有他们治下的能力写了一遍。还将几个着意向他示好的官员,重点标了出来。

    在书信的最后,他非常诚恳地建议太子,让太子向康熙提议,把所有的公主都按照皇子的标准教养。

    既然满蒙联姻不能中断,大清下嫁公主到蒙古草原,自然要掌控最大的利益。

    至于胤禛在许多清穿文里看到的,公主被陪驾嬷嬷拿捏之事。胤禛认为,只要把公主教得手段高超,陪嫁嬷嬷再厉害,也只能任公主驱使。

    太子独自思索了半日,又暗中约见了八阿哥。两人商议过后,都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没过几天,太子便私下里对康熙提了此事。

    不过,带子可比胤禛大气多了。

    他干脆就建议,康熙召集所有亲近的宗室,干脆把所有的宗室格格都和公主一起,养。

    非但如此,他还向康熙建议,在民间遴选聪慧女童,为公主格格们的伴读,把这些女童都往谋士的方向培养。

    这些女童从小就陪伴着公主格格们长大,享受着贵女般的教育。再从小洗脑她们,培养她们的忠心,不怕她们日后不能成为公主格格们的助力。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真是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新奇,也是前所未有的大胆。

    康熙身为一国之君,对天下是都是纵观全局,又如何不知,大清若照着这个模式培养公主乃至宗氏贵女,用不了三代,整个蒙古都将在他们大清的掌控之下

    见康熙已然心动却还似有顾虑,太子微微垂眸,再给自己的提议加码,“蒙古本是塞外苦寒之地,远离京城。公主们若想真正在蒙古坐稳掌权者的位置,就不得不依赖朝廷。至少百年之内,她们离不开朝廷的扶持。”

    至于百年之后会如何,世事本就无常,谁又说得清楚

    甚至于,在大清建国之前,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没有一个超过百年国运的。

    此时的康熙哪怕再自负,对于满人统治汉人,心里还是时常犯嘀咕。若不然,他也不会一生都在扬满抑汉。

    这个世界虽然由于鬼神的原因,让康熙大彻大悟了一番,开始重视满汉之间的平衡。

    但已经近十年过去了,他还是只在科举上动了手脚,不敢有其他的大动作。可见在他内心深处,对于少数民族统治中原,还是不自信的。

    说句不好听的,此时在康熙心中,他们大清的国运有没有百年还是未知数呢,又岂会忧心百年之后

    不出太子所料,康熙心动了。

    “好,太子此议甚佳”他眼睛发亮的赞了一句却又忍不住疑惑,“这个策略,你是怎么想到的”

    对于这个问题,太子自然是不能实话实说,把胤禛给供出来的。

    若不然,康熙肯定会多想,说不定想来想去,就把这么好的策略给想废了。

    来见康熙之前,太子便早有准备,此时只低头羞涩一笑,“回汗阿玛的话,对于这个策略,儿臣实在不敢居功。您就不觉得,儿臣的提议十分熟悉吗”

    康熙迷茫了,片刻忽而面色一变。爱子就知道,他是反应过来了。

    这个策略,可不就是早些年,蒙古对大清做法的翻版吗

    大清立国之初,采用联蒙抗汉的策略。那时候大清皇帝的后宫,十个有九个都是博尔吉特氏。

    科尔沁博尔吉特氏,阿巴亥博尔吉特氏,都曾称霸大清皇帝的后宫。

    只是清朝彻底在中原站稳脚跟之后,就一意想摆脱掉蒙古的掣肘。自顺治皇帝起,蒙古后妃在大清后宫,就再也没有占过便宜。

    到了康熙朝,蒙古后妃更是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溅起来。

    而大清嫁公主乃至宗室贵女到蒙古,就是为了评析蒙古不能入主后宫的怨气。

    康熙年幼的时候,顺治帝后宫就有许多蒙古来的高位妃嫔。她们虽然不得顺治帝的宠爱,但是在皇太后的支持下,在后宫横行霸道。

    康熙的亲额娘佟妃,可没少受蒙古妃子的怨气。

    因而,想起这回事,康熙的脸色立刻就不好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