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 > 正文 第190章 【一更】190
    骆时行真的没想到搞个纸币还要先搞出配套设施。

    不过这个也不算难, 这年头都有钤印了,雕版印刷的道理解释起来倒也不算难。

    是以骆时行直接说道“在一块板子上将整个图案雕刻出来, 就像我们的印章一样,到时候直接用整块板印出来不就行了”

    程敬微一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忍不住揉了揉骆时行的头说道“不错,这个办法真的很好,猞猁狲真聪明。”

    骆时行没好气地拍开他的手“行了行了,这个也不是多难想到的东西。”

    其实道理不难想,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大概是因为没有需要。

    科技的进步一般只有在需求特别大的时候才会进步, 还有一种是资本为了生存或者市场占有率而竞争,催化出来的飞速进步。

    如今正处在唐初时期, 科举刚刚开始实行, 在这之前寒门子弟想要出头很难,历史上记载的那些所谓的寒门子弟至少人家能读得起书, 在文化上是寒门,在财富上可不是寒门。

    真正的寒门子弟还没有开始读书,对于书本的需求还没那么大。

    世家大族则是人家内部有自己流通的书籍。

    世家之所以一直为当政者痛恨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很多东西, 垄断资源和钱财土地是一方面,最可怕的是他们会垄断知识。

    像是一些书本古籍, 因为以前都是手抄的缘故,存世很少, 好多都是孤本, 这些孤本落到世家手里别人就别想看了。

    别说普通人,就算是皇帝想借都很难借到, 曾经有个故事就是某位皇帝喜欢某个世家的一道菜, 想要人家的菜谱。

    只是个菜谱而已, 世家就硬是没给, 由此可见世家的底气和对自己独有那些东西的垄断。

    而在如今这个时候就算是想要借普通书本都很难,哪怕费心费力借到了也是不能抄录的,除非主人家允许,否则算是偷窃,这个罪名可是要坐牢的。

    世家之间或许会交流一二,但问题在于他们是天然同盟,交流了半天也是在同阶层,根本没有扩散出去,知识还是牢牢掌握在世家手里。

    顶级大族有自己掌握的技术,他们有的别人不一定有,但是中小世家和普通人有的他们一定有,甚至还会想方设法买断。

    世家子弟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延续性,必然是会加深这些垄断,全天下只有他们懂这些知识这些技术,皇帝不用他们还能用谁呢

    可皇帝这属于被迫用他们,而这些人也仗着自己手上有东西而不给皇帝面子。

    所以皇帝要的是推广知识,而世家则是要垄断知识。

    骆时行很怀疑雕版印刷这个东西其实已经出现,但是因为技术被世家把持所以一直没有推广开。

    因为雕版印刷可以算得上是不次于四大发明的存在了,但是却没有记录下来发明者是谁,最明确的历史记载是唐朝后期,冯道用这个技术印刷九经,这是种花家历史上首次以官方财力为基础的大规模印刷。

    众所周知,到了唐朝后期,世家基本上已经没落,这个时候他们垄断的那些东西肯定都流落到了别人手里,其中朝廷肯定是得到最多的,所以才会被拿出来使用。

    当然这也是骆时行自己的猜测,若是想要证明的话,那只能看大佬们是不是知道这个雕版印刷。

    程敬微不知道是正常的,他家是官宦世家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家大族,世家不认他们,嫁女都是嫁的旁支庶女。

    骆时行脑子想着这些,该做的事情却没有落下。

    在这之前他需要先把图案画出来才能进行雕版。

    画倒是不难,骆时行甚至还用了颜料,这些颜料都是阿勒真送过来的。

    有一些颜料比如青、黑、绿、白都是当地都有的颜色,而其他颜料例如红、黄、蓝应该是阿勒真从别的地方搜集来的。

    大概率是从中原过来,因为这三种颜料应该都是矿物,比如说红色是朱砂,黄色是黄土,蓝色则是孔雀石。

    这些矿物都算得上珍贵,尤其是孔雀石,不是真家里有矿的人也不会拿这个当颜料,恰巧阿勒真就是这个家里有矿的人。

    问题就在于买是买回来了,但他不会用,放置时间长了还要担心颜料受潮,天天都要让人小心翼翼的保管,所以他干脆就一股脑全都给了骆时行。

    骆时行拿到之后用的次数也很少,毕竟十分珍贵,这一次会用也是他有别的目的。

    而有了三原色红黄蓝之后,想要调配出其他颜色也没那么困难。

    于是一幅夏日时景图就出现了,整个图画有整个庄园还有周边的群山。

    骆时行从画图到上色都追求了后世那种力图逼真的效果。

    他画这幅图的时候是不是有人过来围观,大佬们甚至对此啧啧称奇。

    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画法,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看上去跟真的一样。

    不过以他们的审美也说不出这画好还是不好,说不好吧,画得的确跟真的一样,说好吧,跟他们以往追求的意境还不太一样。

    但是他们却认真看了看骆时行的用色,别的欣赏不了,但是用色这个基本上是一通百通的。

    打算印在纸币上的图案画完之后,程敬微开始跟骆时行凑在一起进行雕版刻制。

    骆时行这一幅画并不是很大,因为六张纸币设计大小是不同的,最大的也就比成年人手掌大一点,毕竟太大了也不方便携带

    程敬微在那里照着山水图雕刻的时候,骆时行就说道“到时候把雕版分割,每一部分都多做几份,然后放到一个框架之内,这一版印出来的就都是一种纸币,否则太麻烦了一些。”

    因为每一种面额的纸币大小不一,如果都要在一张图里的话,后期的裁切也会很麻烦,不如一版直接就印相同的图案。

    他这么说其实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意思,不过,骆时行却没有用活字印刷的想法。

    活字印刷虽然更加灵活一些,但中间容易出现不平整而导致的歪斜情况。

    就算当时弄出来的“活字”都是一样大小,在使用过程中导致的磨损也会让这些“活字”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反正他们印的图案是固定的,不需要灵活调整,直接用一整块雕版,这样反而更好一些。

    程敬微将图在泥板上雕刻的差不多之后,擦了擦手说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印”

    骆时行直接说道“先把泥板烤干,然后涂墨”

    涂墨再放到纸上拓印然后揭下来就行了。

    整个流程没什么难的,但是难点就在于这个拓印上了。

    想要让泥板能够拓印出图案,那么必然会出现阴刻阳刻,其中阳刻就是涂墨印到画上的部分。

    同样也正因为阴刻阳刻的问题,泥板中间肯定是有空隙的,也就是拓印出来的图案必然有空白部分。

    这个难以避免,程敬微已经尽量将图案保留,可也正因为保留的太多,有些地方墨迹融合在了一起,图案自然也就不那么明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印出来的图案是全黑色的,跟骆时行要求的彩色是有冲突的。

    程敬微见骆时行皱眉的样子便说道“是我没有经验,有些地方没有刻好,等我再弄一下。”

    这件事情还只能他亲自来,虽然他们手下人多,但会雕刻的还真没有。

    毕竟他们这里的人,来自瓯雒族的雕刻手艺都不是很好,让他们雕刻比较粗糙的东西还行,但让他们雕刻一些细致东西就不行了。

    而汉人的话大家都是官宦之后,而雕刻属于匠人行列,地位比较低下,他们也不会去学。

    要不是程敬微上一世有过一段低谷时期,为了活下去学习了很多谋生手段,估计也不会这玩意。

    骆时行摇了摇头“跟你没关系,是这个办法不够好。”

    程敬微看了看“我觉得已经足够好了。”

    骆时行说道“不行,得把图画跟色彩都给印全了才行,这样就没人能够仿造了。”

    钱币最重要的是防伪,通宝因为用的是铜,而矿产一般都能追溯持有人,甚至大部分都是属于朝廷的,所以想要私自铸币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从市场上收二手铜矿来铸币,到最后很可能出现铸造万枚通宝,花费两万通宝的情况。

    但是纸币就不一样,纸币如果不做好防伪,那可太容易被仿造了。

    尤其是中原其实从历史上来看就是山寨大户,只要赚钱,聪明的中原人什么都能山寨出来,其中文玩古董是重灾区。

    想一想,连存放了那么久的古画都能想办法仿造的几乎一样,让人看不出区别,更不要说纸币了。

    其实之前程敬微就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纸币还没做出来,提前就想防伪也没什么用,总要一步一步来。

    结果没想到小猞猁在图案上就已经想到了防伪这个环节。

    不过这样看起来,这个防伪的确挺有用的,因为连他们都拦住了,很可能解决不了印刷问题的话,这个纸币压根就不能推行。

    可骆时行怎么可能让纸币就这么夭折

    他在书房自闭很多天,最后才想到一个办法多版复色印刷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