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宋皇太子日常 > 第51章 051
    “什么, 苏子美没了”

    宋仁宗和赵旸父子俩同时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可能”赵旸紧皱着眉头,一副不愿意相信的表情,“我也给他寄了不少药材和补品, 他写信跟我说吃了, 他吃了, 怎么可能出事。”他之前也担心苏子美会像历史上那样在四十岁病逝, 所以特意也给他准备了不少好的药材和补品。

    “太子殿下, 苏相公真的没了。”张茂实把刚才收到信件递给宋仁宗。

    宋仁宗接过信, 仔细地看了看,随后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声“唉, 苏子美可惜了。”

    赵旸从他爹爹手中拿过信, 认真地从头看了一遍。苏子美是在五天前的半夜病逝的。

    信中写到,这三年来, 苏子美的身子一直不太好,经常生病, 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小病不断。

    就因为是小病, 所以苏子美自己并没有太过在意。再加上,他心情不好,一直郁郁寡欢, 又不好好地吃药, 导致他的身子越来越不好。

    前段时间,苏子美又受了风寒,反反复复的发热。原本以为他会像之前一样没事, 没想到他这次没有挺过去。

    至于赵旸送给苏子美的药材和补品, 他一直都没有吃。他觉得自己的身子不错, 没必要吃太子殿下送给他这么珍贵的药材和补品。哪怕他生病了, 他也没有吃。

    五天前的白天,苏子美已经退热了,脉相也变平稳了些,所有人都认为他没事了,没想到半夜他突发高热,病情一时间变得非常凶猛,大夫想尽办法救治,但是还是无力回天。

    赵旸看完心,心中十分气愤,又十分心疼惋惜。

    他气苏子美不把自己的身子当作一回事,不听他的话,不吃他送的药材和补品。

    三年前,苏子美在离开汴京前,赵旸对他再三叮嘱,让他平日里一定要保重好身子,也一定要吃他送的补品。苏子美答应的好好地,没想到转身去了外地,就把他的话抛之脑后,真的是气死他了。

    他心疼惋惜苏子美年仅四十就病逝。苏子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虽然在政事上的能力没有他的才华出众,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三年前,我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平日里保重好自己的身子,一定要吃我送给他的补品,他答应我好好地。这三年来,我每次写信给他,让他不要忘了吃我送的补品,结果他完全没有把我的话听下去。”赵旸真的要被苏子美气死。

    “苏子美心思敏感细腻,三年前被贬,或许是他郁郁寡欢的原因。”宋仁宗很喜欢苏子美的文章和诗词,从他的诗词中就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

    “我就担心他会因为被贬而变得阴郁,所以在他临走前,我故意说我需要他,希望以后能跟他学习写文章和诗词,让他到了外地好好做事,争取早点调回汴京,他也答应我了,没想到”赵旸越说越又气,也越说越无奈,“我真的没想到他完全没有把我的听下去。”

    “苏子美在外地任职,政绩并不理想,或许又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抑郁。”苏子美的病逝,宋仁宗觉得太可惜了。“他自己想不开,你再怎么叮嘱他也没用。”

    “与其自怨自艾,还不如好好地做事。”赵旸对于这种内心敏感脆弱,又喜欢钻牛角尖的人真的是没有什么好感。如果他不是因为欣赏苏子美的才华,他才会这么费事地关心他,可他倒好,表面上答应的好好地,结果转身就把他的关心嘱咐丢到一旁。

    这种不把他人的关切放在心上的人,真的很让人恼火。

    再说,去外地任职,一开始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顺。只要苏子美下定决心好好做事,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就像欧阳修他们一样。可是,他见有困难,就抑郁不开心,这样怎么行。

    宋仁宗见儿子又生气又心疼,抬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欧阳修他们那样,苏子美还是太敏感脆弱了。”

    赵旸越想越气,气的一张小脸涨的通红“我气他不好好爱惜自己的身子。”

    见儿子气得火冒三丈,宋仁宗赶紧拍了拍他的胸口,帮他顺气。

    “事情已经发生了,你再气也没用。”

    赵旸忽然想到了范仲淹,他担心范仲淹跟苏子美一样敷衍他。

    “范仲淹他真的好好的,没事吗”如果范仲淹跟苏子美一个德行,表面上装作把他的话听了进去,暗地里不吃他送的药材和补品。“他不会也像苏子美一样骗我吧”

    “这倒没有,范仲淹很听你的话,把你送给他的药材和补品全都吃了下去。”

    赵旸满脸狐疑“真的吗”苏子美还是跟历史上一样病逝了,他有些担心范仲淹也会像历史上那样在外地病逝。

    宋仁宗看了一眼张茂实,张茂实立马会意,恭恭敬敬地对赵旸说道“太子殿下,范相公在外地很好,并没有出事。”

    “没骗我”

    “小人不敢欺骗太子殿下。”张茂实说道,“范相公很听您的话,很爱惜保养自己的身子。”

    “范仲淹一直想要回到汴京做你的先生,他怎么可能不听你的话。”宋仁宗安抚地说道,“你要相信范仲淹。”

    听到宋仁宗和张茂实这么说,赵旸心里便放心了不少。

    “那就好,没有辜负我的一片心意。”如果范仲淹像苏子美那样辜负他的心意,他真的会被气死。“他到底什么时候回汴京”

    “范仲淹那边还有些事情没做好,最快要年底才能回汴京,最慢要明年了。”

    赵旸想了想说“我待会写一封信给他,让他给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回来。”

    “范仲淹不敢不听你的话。”

    “爹爹,苏子美的事情要怎么办”他再怎么生气,苏子美已经没了。

    “通知他家里人,派人跟他家里人去把他接回汴京。”宋仁宗道,“朕会赏赐一些东西给他家里人,并恢复他的原职,让他风风光光地下葬。”这是宋仁宗能为苏子美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赵旸点点头说“也只能这样了。”苏子美因为贬去外地而郁郁寡欢,那么接他回汴京,并恢复他的原职,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唉”

    宋仁宗听到儿子的叹气声,伸手捏了捏他软乎乎的小脸“小孩子不要唉声叹气。”

    赵旸伸手挥掉宋仁宗的手,幽幽地说道“我是替苏子美可惜。”苏子美的性子很温和,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是汴京里有什么好吃的和好玩的,他会第一时间买来送给他。“他才四十岁啊。”

    “是啊,他才四十岁。”宋仁宗也叹息一声,“人不在了,我们在这可惜也没用。”

    赵旸又叹了一口气。

    “旸旸,你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你嬢嬢,让她转告苏子美的夫人。”苏子美的夫人是曹皇后闺中密友。

    三年前,苏子美被贬去外地。他舍不得妻儿跟他一起去外地吃苦,就让妻儿留在汴京,还让妻儿等他回来。

    “好,我现在就去跟嬢嬢说。”

    坤宁宫里,曹皇后得知这件事情,也是不敢相信苏子美就这么病逝了。

    “苏子美才四十岁啊,他怎么就”曹皇后语气沉重,“这让蕙兰怎么接受”苏子美的夫人杜蕙兰,是杜衍之女。曹皇后和她不仅是闺中密女,还从小一起长大,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如同亲姐妹一般。

    “嬢嬢,你好好安慰吧。“除了好好安慰,也没有其他法子了。

    “苏子美怎么就这么想不开。”曹皇后皱着眉头地说道。

    “太过敏感脆弱了。”文人的心思都比较敏感,还是非常清高,一旦事情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没法接受,然后自怨自艾,活活地把自己作死。

    曹皇后一边摇头,一边叹息“我现在就派人去通知蕙兰。”

    “嬢嬢,你要是不放心,我陪你出一趟宫吧。”苏子美和他的夫人非常相爱。现在苏子美突然病逝,只怕他夫人接受不了这个沉重的打击。

    “天色已晚,今天不适合出宫,明日上午我去苏家看看。”

    “我陪你一起去。”

    “好。”

    曹皇后把春玉叫了进来,给她一个令牌,让她立刻出宫去苏家,通知杜蕙兰苏子美病逝一事。

    因为苏子美的突然病逝,用晚膳时,赵旸和曹皇后都没有什么胃口。

    用完晚膳,赵旸又陪了曹皇后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回东宫。

    在回东宫的路上,曹许见赵旸心情还是不好,就劝慰他说“殿下,人已经死了,你不要太难过。”

    “唉我是又气又难过,毕竟”说到这里,赵旸没有再说下去。

    “殿下,是他自己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你再难过也没用啊。”曹许没见过苏子美,但是听了苏子美的死因后,他对苏子美没有半点同情。“像他这样受不了一点打击的文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文人最是没用,遇到一点困难就承受不住,然后寻死觅活的。“说到底还是太没用。”

    曹许最后一句话说的非常刻薄,但是说的也非常对。

    “殿下,你该做的都做了,是他自己不爱惜,你没必要愧疚。”曹许虽然跟在赵旸身边才两年,这两年他们朝夕相处,他对赵旸的性子还是有些了解,他知道赵旸对苏子美的死,除了可惜和难过,还有对苏子美的愧疚。

    “我猜到他被贬去外地会郁郁寡欢,甚至有可能会死,所以在他临走前,才会那般叮嘱他,为的就是让他好好地活着,然后平平安安地回到汴京。”赵旸是想救苏子美,但是还是没有救下他。“以他的才能,再过几年,他还是能回汴京的。”

    “殿下,你尽力了。”

    “唉,算了。”他再怎么替苏子美可惜,苏子美也不能活过来。

    “殿下,你不是不太喜欢文臣吗,为什么对苏子美的死这么难受”

    “我是不喜欢文臣对武将的打压,对辽夏的屈服,但是他们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赵旸神色认真地对曹许说道,“不少文臣还是有治世才能的。而武将们也不是全都是可用之才。治理国家,并不是只靠文臣或者武将就能治理好的,而是要文臣和武将同心协力才能治好,明白吗”他觉得自己是不是给了阿许错误的信息,让阿许认为文臣毫无可取之处,而武将要强于文臣。

    曹许第一次见太子殿下这么严厉地对他说话,一时间吓得有些愣住了。

    “阿许,我要的是文臣和武将同心协力,而不是文臣高于武将,或者武将高于文臣,你知道吗”

    曹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殿下。”

    “阿许,文臣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不堪。”赵旸抬手重重地拍了下曹许的肩膀,“以后在看待文臣上面,不要一味地嫌弃,学学人家的可取之处。”

    “啊”曹许傻眼了,“学习文臣的可取之处”

    “阿许,你是我的伴读,日后会是我最重要的心腹,我希望你能有文臣的治世的才能,也要有武将的勇敢忠诚。”赵旸语重心长地对曹许道,“如果你一直对文臣抱有这么大的敌意,那你日后怎么能文武双全”

    “殿下,我”

    “阿许,你不要让我失望”

    曹许闻言,心头一凛,随即双手抱拳向赵旸行礼“殿下,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殿下对他寄予厚望,他日后一定会好好地学习文臣们的治世才能,也不会松懈对武艺和兵法的学习。

    见曹许把他的话听了进去,赵旸满意地点了下头,夸赞他道“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

    曹许正色道“殿下,你放心,日后我一定好好地和您跟着晏先生学习。”

    “这就对了。”赵旸笑道,“我们回去吧。”

    “是,殿下。”

    次日早上,赵旸难得没有睡懒觉,陪着曹皇后去了一趟苏家。

    得知苏子美病逝,整个苏家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下。

    杜蕙兰昨晚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昏了过去,等她醒来,整个人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她见到曹皇后来看望,一点反应都没有。她这个人像是失去了灵魂,麻木地靠坐在床上。

    曹皇后看到好友这副悲痛至极的模样,心如刀割,抱着好友忍不住哭了出来。

    赵旸见苏家每个人都非常悲伤,就出言安慰他们,让他们不要太过悲伤。

    有了官家,又有了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探望,苏家人恢复了点精神。

    曹皇后身为皇后,不能长时间在宫外待着,安慰了杜蕙兰一番才回宫。

    在回宫的路上,赵旸问曹皇后“嬢嬢,苏子美的儿子怎么样”昨晚,苏家收到苏子美病逝的消息后,苏子美的儿子连夜前往苏州接他父亲回家。

    “和苏子美很像,也很有才华。”曹皇后刚说完,就明白了她儿子的意思,“旸旸,你是想”

    “苏子美的儿子如果是可用之才,日后我会重用他。”算是全了苏子美,也算是了却他和苏子美之间的遗憾。

    “是个可用之才,你可以用。”

    听到曹皇后这么说,赵旸心里就有数了。

    “苏子美被爹爹恢复原职,按照规定,苏子美的儿子能得到他爹爹荫补,赐进士出身,我让爹爹安排他进翰林院吧。”赵旸认真地思索了一番,“先让他在翰林院学习,等欧阳修他们回来,我问问他们谁愿意带苏子美的儿子。”

    “你这个安排很好。”曹皇后知道儿子这么安排的苦心。

    “苏子美答应我的事情没有做到,那就让他儿子帮他做吧。”

    “等他孝期满了,你再安排他做事。”苏子美去世,按照规矩,苏子美的儿子要为他守孝三年。

    “好,不过嬢嬢你可以跟苏家那边说一声。”苏子美突然病逝,苏家失去了主心骨,把这个消息告诉苏家,会让苏家人有安全感。

    “我会跟蕙兰说。”曹皇后微微叹了口气,“希望蕙兰能挺过来。”

    “兰阿姨怕是要过一两年才能缓过来。”突然失去最爱的人,没有一两年是缓不过来的。

    回到宫中,曹皇后和赵旸先去了福宁宫,跟宋仁宗汇报下苏家的情况。

    宋仁宗听了后,又是叹息一番。

    赵旸把对苏子美的儿子的安排跟宋仁宗说了说,宋仁宗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这个安排。

    跟宋仁宗汇报完苏家的情况,赵旸就回东宫了。

    晏殊早就去东宫了,一直在等赵旸回来。

    “先生,抱歉,我回来晚了。”

    “太子殿下言重了。”晏殊知道赵旸是去了苏家,关心地问道,“殿下,苏家现在怎么样”

    “我和嬢嬢去了后,他们好了点。”赵旸说道,“苏家等接回苏子美再办丧事。”

    “唉,子美这个孩子可惜了。”苏子美在晏殊眼里就跟自家子侄一样,对于他的病逝,晏殊心里也很不好受。

    赵旸不想再说苏子美的事情,说多了只会更难过。他转移话题询问晏殊“先生,你昨日跟太学的教授聊得怎么样”

    “臣把太子殿下的意思好好地跟茂叔说了,他很赞成您的安排。”晏殊笑道,“他让您给他一段时间,他会做好此事。”

    赵旸闻言,满意地点了下头“那就好。”

    “殿下,过段时间,您可以亲自去太学看看。”晏殊说道,“如果茂叔做的不够好,您再好好地跟他说说。”

    “行,那我过段时间去太学看看。”赵旸原本打算过段时间去太学看望苏轼和苏辙。“先生,我们读书吧。”

    “是,殿下。”

    今日,曹许非常专注地听晏殊讲课。他既然答应太子殿下会好好学习,自然要做到。

    午时,上完课,赵旸就带着曹许去坤宁宫用午膳。

    从陈氏进宫后,宋仁宗就再也没有来过坤宁宫,也没有和曹皇后用过膳。

    对于宋仁宗不来坤宁宫一事,曹皇后毫不在乎。对她来说,宋仁宗不来更好。

    “李国舅带着李玮进宫了。”

    赵旸一听李玮这个名字,眉头立马皱了起来“他们怎么进宫呢,姐姐不会被叫去见李玮了吧”今日午膳,苗昭容和福康公主并没有和他们一起用。

    “没有,福康在庆宁宫。”

    自从那次,赵旸闹了以后,宋仁宗就再也没有让李玮出现他的眼前,也没有让福康公主去见李玮。

    “那就好。”赵旸刚说完,心里不放心,就把元松叫了进来,“你去跟姐姐说,如果爹爹叫她去福宁宫见李玮,让她先来找我。”

    “是,殿下。”元松领了命,就前往庆宁宫。

    “你怎么这么防着福康和李玮见面”旸旸这孩子一岁多就不待见李玮,如今六岁了,还是不待见李玮。

    “嬢嬢,那个李玮对姐姐图谋不轨。”别看李玮长得憨厚老实,心机可是非常深的。

    “对福康图谋不轨”曹皇后面露惊疑地问道,“他图福康什么”

    “图姐姐嫁给他。”

    曹皇后被儿子这话惊到了,随后满脸无奈地笑道“你这孩子瞎说什么。”

    “嬢嬢,我可没有瞎说。”赵旸严肃着一张脸说道,“李玮就是想娶姐姐,他想做驸马享受荣华富贵。”

    “不可能,李玮可是福康的表叔。”曹皇后觉得儿子这个想法有些荒唐了,“就算他想要娶福康,官家也不会答应的,毕竟辈分不对。”

    赵旸意味深长地说道“嬢嬢,那可不一定。”

    “什么意思”

    赵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曹皇后“嬢嬢,爹爹对李家什么态度”

    曹皇后想了下说“补偿。”

    “还有亏欠。如果李玮跟爹爹说他想要娶姐姐,爹爹会毫不犹豫答应的。”

    一旁的曹许吃惊地张大着嘴巴“不会吧,李玮可是公主的表叔,官家怎么可能答应”

    “李玮只比姐姐大三岁,在爹爹看来把姐姐嫁给李玮是一门很好的婚事。”赵旸言道,“一是能弥补他对李家的亏欠,二是觉得李家是自家人,姐姐嫁给李玮一定不会受委屈。”

    曹皇后听了儿子这番分析后,觉得很有道理。以宋仁宗的性子,他真的不会顾忌辈分,让李玮娶福康公主。

    “李玮没有什么才学,不适合入朝为官,他娶了姐姐就能成为驸马。”赵旸继续分析道,“驸马虽然不能参政,但是却有俸禄,而且身份还变的尊贵起来。再者,姐姐是爹爹唯一的女儿,是大宋唯一的公主,娶了姐姐,就能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呢”

    “你说的对。”

    “李国舅是个不错的人,但是李玮却不是。”赵旸面露嫌弃地说道,“姐姐嫁给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最重要的一点是姐姐不喜欢李玮,所以我不能让爹爹把姐姐嫁给李玮。”

    “以官家的性子,真的很有可能把福康嫁给李玮。”曹皇后有些担忧地说道,“以他对李家补偿的态度,恐怕谁也阻止不了他。”

    “我去阻止,如果爹爹坚持要把姐姐嫁给李玮,那等我以后登基,我会立马下旨让姐姐和李玮和离。”赵旸早就想好了对策,“我对李家可没有半点愧疚,届时我不会对李家客气。”

    曹皇后一听儿子这话,就知道儿子在打什么主意。

    “你这是要威胁官家啊”

    “对,如果爹爹坚持要把姐姐嫁给李玮,那我只能威胁了。”赵旸非常无赖地摊手道,“爹爹就我一个儿子,他不会为了李家而废掉我,所以他要坚持把姐姐嫁给李玮,那就别怪我登基后对李家不客气。”他对李家可没有半点感情。

    曹皇后无奈又宠溺地看着儿子“你啊”

    “嬢嬢,李玮今年十四岁了,按理说该给他说亲了,但是据我所知李家并没有给他说亲,明显是在等姐姐及笄。”以宋仁宗对李家的态度,想要讨好巴结李家的人会非常多,想要把女儿嫁给李玮的人家也非常多,但是李家却迟迟没有给李玮安排婚事,这说明李家早就把主意打到福康公主身上了。“今天李国舅带李玮进宫,恐怕就是为了李玮的婚事。”

    “李国舅应该不会向官家提出此事。”曹皇后觉得李国舅不是那样的人。

    “李国舅是不会,但是李玮会自己开口求娶姐姐啊。”赵旸说的非常笃定,“嬢嬢,等着看吧。”

    果然被赵旸料中了。

    宋仁宗许久没有见到李玮,今天忽然见到李玮,发现李玮长大了不少。得知李玮今年十四岁,就问李玮有没有定亲。

    李玮说他没有定亲。

    宋仁宗一听李玮还没说亲,就想着亲自给李玮这个小表弟说亲,问李玮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李玮被问的害羞了,没好意思回答。

    宋仁宗一看他这副羞涩的模样,问他是不是有喜欢的人,让李玮告诉他,他给他赐婚。

    李玮支支吾吾地半天没说。

    宋仁宗以为李玮害羞不敢说,就鼓励他大胆说出来。

    李玮又犹豫了一番,才告诉宋仁宗说他喜欢福康公主,想要娶福康公主为妻。

    他这话一说,不仅惊呆了宋仁宗,也惊吓到李国舅。

    李国舅并不知道李玮喜欢福康公主一事,他一直以为李玮喜欢福康公主是长辈对小辈的喜欢,没想到是男女间的喜欢。

    当下,李国舅把李玮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随即向宋仁宗请罪。

    宋仁宗沉默不语。

    李玮不怕死地对宋仁宗说,他从小就喜欢福康公主,从小就想要娶福康公主,请宋仁宗成全。

    李国舅听到这话,气地打了李玮两巴掌,但是李玮还是非常倔强地说他喜欢福康公主,还说他这辈子非福康公主不娶。

    没脸在待在宫里,李国舅向宋仁宗请了罪,随后就带着李玮出了宫。

    宋仁宗并没有怪罪李玮无礼,任由李国舅带他离开。

    “朕一直以为小玮喜欢福康是长辈对小辈的喜欢,没想到他”之前李玮那番话,着实吓到了宋仁宗。

    “官家,李公子可是公主的表叔,他怎么能”张茂实不太赞同地说道,“这乱了辈分啊。”

    “是乱了辈分。”话是这么说,但是宋仁宗的表情却若有所思。

    深知宋仁宗性子的张茂实,见宋仁宗一脸所思的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在心里暗叫一声坏了。这件事情必须得让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知道。

    宋仁宗没有再说李玮的事情,继续批阅劄子。

    张茂实悄悄地退了出去,对梁寅小声说了一番话,随后梁寅就急急忙忙去了坤宁宫。

    赵旸还在坤宁宫没有走,见梁寅过来了,就挑眉地对曹皇后说道“嬢嬢来了。”

    梁寅先是给曹皇后和赵旸行了礼,随后把李玮之前在福宁宫对宋仁宗说的那番话,告诉了赵旸他们。

    曹许正在喝茶,听完梁寅的话,惊地把嘴里的茶水全都喷了出来。

    真的被太子殿下说中了

    太子殿下料事如神啊

    “嬢嬢,怎么样,被我说中了吧。”想到李玮,赵旸一脸嫌恶地说道,“我就说李玮一直在打姐姐的主意。”

    曹皇后没想到真的被儿子说中了,而且官家还真的有可能会答应。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曹皇后对梁寅点了下头,“帮我谢谢张先生。”

    “娘娘,您言重了。”公主是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公主从小就乖巧懂事,对他们内侍非常好,他们希望公主能有一个好归宿,但是李玮绝对不是一个好归宿。

    梁寅禀告完这件事情,就退了下去。

    “嬢嬢,你跟小娘娘说一声,让她心里有个准备,不要让她被爹爹给忽悠了。”苗昭容一向听宋仁宗的话,宋仁宗要是把福康公主嫁给李玮,苗昭容一定会被宋仁宗说服答应的。“至于姐姐,就不要告诉她了。”

    “好,我会跟你小娘娘说。”曹皇后在心里叹道每一次她都觉得官家做事够荒唐了,没想到官家还能做出更荒谬的事情来。

    “我一定会阻止这件事情。”

    “先不要急着威胁官家。如果官家真的要把福康嫁给李玮,我和你小娘娘先劝劝官家。”曹皇后并不希望儿子威胁宋仁宗,因为这是不太明智的做法,“我们劝不了,你再跟官家说。”

    赵旸刚刚想到一个好主意“我还是直接找李国舅谈吧。”威胁他爹爹不是聪明的做法,直接去威胁李国舅比较好。爹爹对李国舅很是尊敬,李国舅坚持不同意,爹爹也只能听李国舅的话。

    “嗯,找李国舅谈比较好。”

    “我下午就去找李国舅谈。”他爹爹还没有答应李玮,但是心里已经有了苗头,他得掐灭了他爹爹心中的苗头。“这件事情必须快刀斩乱麻,不能拖。”

    曹皇后微微颔首“你去吧。”

    “嬢嬢,我先回去了,下午就去李家。”

    “好。”

    赵旸回到东宫睡了一个午觉,申时初,他就带着曹许出宫了。

    “殿下,臣等私下练习弓奴练的不错,您什么时候看看”

    赵旸让皇城司的工匠做了一批弓奴,然后私下里给了褚越他们。因为暂时不想让文臣们知道弓奴的存在,赵旸并没有明着给宫中的禁卫军。

    “过两日,你们下午分批来东宫,我亲自检查。”

    “是,殿下。”

    赵旸没有直接去李家,而是让曹许去李家请李国舅来太阳书局见他。

    李国舅得知太子殿下私下见他,心中很是疑惑,等他见了赵旸后,神色惊惧地从太阳书局走了出来。

    李玮还在家里闹着要娶福康公主,李夫人心疼坏了。等李国舅回来,李夫人撒泼打滚地让李国舅一定说服官家,让李玮和福康公主定亲。

    李国舅把他夫人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也把李玮狠狠地痛骂了一顿,让他死了这条心。

    李玮自然不答应,说不同意他娶福康公主,他就不吃饭。

    李夫人一听吓坏了,让李国舅去求官家。

    李国舅让李玮绝食。就算他绝食而死,他也不会去求官家。他还下令把李玮关起来,什么时候李玮放弃娶福康公主的想法,什么时候放他出来。

    李夫人从来没有见过李国舅发这么大的火,有些被李国舅吓到了。

    李国舅很疼爱李玮,但是为了他们李家的日后,他决不能让官家答应把福康公主下嫁到他们李家来。

    “福慧”苏洵在太阳书局遇到赵旸,有些惊喜。

    “伯父。”

    “福慧,我正好有事找你。”

    “伯父,有什么事请直说。”

    “阿轼让我问你,他可不可以向太阳书局投稿写红烧肉。”苏轼觉得红烧肉这么好吃的一道菜应该让全天下人都吃到,所以就想到投稿到大宋美食上。不过,在他投稿前,得先征询到赵旸的同意。

    赵旸微微蹙眉,表情有些为难。

    “我让阿轼不要投稿。”

    “伯父,阿轼想要全天下的人知道红烧肉,吃到红烧肉是对的,但是”赵旸纠结了下说,“我担心因此猪肉的价格会暴涨。”

    宫里的人喜欢吃什么,比如说他、嬢嬢、爹爹喜欢吃什么,就会立马传到民间,然后这样的东西就暴涨。如果他很喜欢吃苹果,那么民间的苹果价格就会暴涨,就会导致普通老百姓吃不起苹果。

    宋仁宗就告诫过赵旸和曹皇后他们平日里吃东西,不要让人看出喜好,不然传到民间就会出事。

    两年前,赵旸把鸡蛋糕给弄出来,然后传到民间,鸡蛋的价格就猛涨,导致普通老百姓吃不起鸡蛋。后来,赵旸建议宋仁宗以强硬的手段平抑价格,鸡蛋的价格才恢复了正常。

    “福慧,猪肉并不是权贵爱吃的肉,应该不会涨价。”猪肉的确不是权贵们爱吃的肉,达官贵人们平日里爱吃羊肉。至于猪肉,权贵们嫌弃脏,又嫌弃不好吃。

    “这倒是,那就让阿轼投吧。”赵旸忽然想到,如果红烧肉流行起来,猪肉涨价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样能给老百姓们增加一项收入。如果猪肉的价格涨的太离谱,那就让朝廷出马平抑价格。“伯父,您红烧肉做的怎么样呢”

    苏洵有些不好意思说道“还未成功。”说完,他又连忙加了一句,“快要成功了。”

    “期待伯父你的红烧肉。”

    “这个月月底,我应该能做成功,到时候你要来尝尝。”

    “好,我一定来尝。”

    赵旸又关心地询问了下苏轼和苏辙在太学的情况。苏洵说苏轼和苏辙在太学里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比以前更有劲儿了,这让他很欣慰。

    得知苏轼和苏辙在太学里读书读的很好,赵旸心里就放心了。

    又跟苏洵聊了一会儿,赵旸这才回宫。刚回宫,就得知欧阳修回到了汴京,心里很是高兴。

    欧阳修才回来,风尘仆仆的,暂时无法进宫面圣。再说,他长途跋涉回来,整个人非常疲惫,需要好好休息一番。

    宋仁宗得知欧阳修回到汴京,就下旨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两日。等他休息好后,再进宫上朝也不迟。

    欧阳修虽然急着想见宋仁宗和太子殿下,但是也知道以他现在这副狼狈不堪的模样不适合进宫,就听了宋仁宗的旨意,决定休息好再进宫。

    赵旸倒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到欧阳修,不过他没有急着当晚去救找欧阳修,而是等到第二天下午才去见欧阳修。

    欧阳修正在家里休息,听到下人来报说外面有一个叫旸旸的孩子要见他。

    一听“旸旸”这个名字,欧阳修猛地站起身,然后一阵风似地去了门口。

    赵旸对走来的欧阳修挥了挥手“知道我是谁吗”

    欧阳修仔细地打量下三年没见的太子殿下,比三年前长大了不少,也长高了不少。不止如此,太子殿下又长漂亮不少,比三年前更有灵气了。

    “臣参见”

    赵旸跑了过去,伸手阻止了欧阳修的行礼“欧阳先生,我现在在外面,不需要多礼。”

    “欧阳先生”这个称呼让欧阳修愣住了。

    赵旸对欧阳修眨了眨眼“欧阳先生,我可是一直在等你回来教导我读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