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宋皇太子日常 > 第100章 100
    酉时四刻, 鹿鸣宴正式开始。

    就在这时,宋仁宗带着赵旸出现鹿鸣宴上。

    大臣们和新晋的进士们纷纷向宋仁宗和赵旸行礼“见过官家,见过太子殿下。”

    “都起来吧。”

    “谢官家, 谢太子殿下。”

    宋仁宗抬手示意,让大臣们和新晋的进士们坐下来。

    接着,宋仁宗开始发表讲话。先是恭喜各位学子考中进士,接着激励他们好好为朝廷效力, 造福百姓。

    说完话,宋仁宗站起身举起酒杯。

    大臣们和新晋的进士们连忙站起身敬酒。

    宋仁宗跟大臣们和新晋的进士们喝了三杯酒就离开了, 剩下的就交给赵旸了。

    赵旸以茶代酒,先敬了新晋进士们,恭喜他们成为太子门生, 也恭喜进入仕途。随后,赵旸就跟新晋的进士们聊起天来。

    进士们见太子殿下如此亲和, 没有什么架子,渐渐地放松下来。

    聊了一会儿,他们就发现太子殿下看过他们的考卷, 并且对他们写的诗词和文章非常了解。

    考中的五十个进士,他们的考卷, 赵旸都看了,而且看的非常认真, 也把他们写的好的诗词或者文章都记了下来。

    新晋的进士们听到太子殿下夸赞他们诗词写的好,或者文章写的好, 心里自然高兴,同时又非常感动, 觉得自己被太子殿下看重了。

    苏轼和沈括他们三人看着赵旸和其他进士有说有笑, 心中有些小小的吃醋, 但是更多的是吃惊。因为这样的福慧,是他们所不认识的,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的陌生。

    宋仁宗让赵旸招待新晋的进士们,为的就是让新晋的进士们喜欢上赵旸这个皇太子,这样他们以后会认真的为赵旸卖命。

    赵旸跟其他进士聊了一会儿,就来找苏轼他们三个人。

    “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在苏辙他们面前,赵旸并没有刚才的“皇太子范儿”,而是他们熟悉的福慧。

    见眼前的人是他们所熟悉的调皮的福慧,沈括他们的心里不觉松了一口气。

    “是惊吓,好不好”苏轼很“大逆不道”地对赵旸翻了一个白眼,“上午在垂拱殿上,你可是把我们吓得不轻。”苏轼知道赵旸不希望他们和疏远,所以和他说话的语气还是跟以前一样。

    苏辙连连点头“我们差点吓得昏了过去。”

    见苏轼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和他说话,赵旸在心里悄悄地松了一口气,他真的怕苏辙他们立马就跟他疏离起来。

    “我之前就跟你们说了,你们今天能看到我,说不定会被我吓到。”赵旸说着,还摆出一脸无辜的表情,“我没骗你们吧。”

    沈括他们被赵旸这话说得哭笑不得“我们一直以为你是太子殿下表弟,没想到你却是太子殿下本人。”

    苏轼说道“我们以为你今天会跟我们坦白你是太子殿下的表弟的身份。”

    苏辙微微抱怨道“福慧,你应该早点跟我们说的。”说完,他指责赵旸道,“这样我们今天上午在垂拱殿就不会吓傻了。”

    苏轼没有说话,但是却点头赞成他弟弟的话。

    “其实,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跟你们说我的身份。”赵旸有些歉意地说道,“这几年一直没有跟你们说我的真实身份,一是怕吓到你们,二是我怕你们会疏远我。原本我不打算让你们今天知道我的身份,但是想想今天是一个好日子,你们人生中大喜的日子,让你们知道我的身份,或许不会怪罪我。”赵旸选择今天告诉苏轼他们,他的身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福慧,你好算计啊。”苏辙故意说道,“你早就知道我们考中,所以特意选在今天让我们知道你的身份,这样我们因为太高兴,就不会跟你生气,也不会跟你计较。”

    小心思被看穿,赵旸不仅不尴尬,反而非常坦然。

    “我就是打这个主意的。”

    “福慧,你真的是太坏了。”这才是他们认识的福慧,聪明可爱又狡猾。

    赵旸微微扬起下巴说道“我这叫智取。”

    苏轼见其他进士一直盯着他们看,觉得这里不是他们说话的地方。

    “福慧,你先忙吧。等你有空了,我们在聊。”

    听到苏轼这么说,赵旸这才注意到所有人都在好奇地望着他们。

    “你们有三日休息的时间,我明日去找你们。”

    殿前传胪结束后,新晋的进士们有三天的假期。

    之所以给他们三天的假期,主要是要给他们制造新的官服。

    殿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关于苏轼他们这群新晋进士的官职也定好了。

    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是直接进入翰林院,其他人则分布到其他地方。不过,大多数人要外派汴京城以外的地方。

    赵旸又跟其他进士聊了一会儿,随后就离开了。如果他长时间待在鹿鸣宴,大臣们和新晋进士们都会不自在。

    临走前,赵旸对苏轼他们眨了眨眼。

    苏辙他们看到这一幕,对赵旸无奈又宠溺地笑了笑。

    等赵旸离开后,不少大臣和进士们询问苏轼他们到底和赵旸是什么关系,怎么认识的。还有人问他们之所以考中状元和榜眼,是不是太子殿下提前跟他们说了考卷。说这话的人,当然是嫉妒苏辙他们。

    苏轼他们听到这番话,自然非常愤怒,把说出这种话的人狠狠骂了一顿,然后让他们跟他们去找官家对峙,看看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给他们考题了。

    说这话的那些人当然不敢去对峙。他们就是嫉妒苏轼他们考中了状元和榜眼,又和太子殿下认识,所以才会说出这番酸话来。

    苏辙他们又把这些人训斥一番,说他们不能质疑太子殿下,不能毁坏太子殿下的名声。

    这些人连忙道歉,说自己喝多了,才会说出这番胡话来。

    沈括他们没有再计较,和其他人聊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鹿鸣宴结束,大臣们和新晋的进士们离开了宫里。

    鹿鸣宴上这个小插曲,很快就传到宋仁宗和赵旸的耳朵。

    赵旸早就猜到会有有人这么说,所以并不觉得意外,懒得跟这些人计较。

    宋仁宗听了这话也没有在意。

    哪怕是皇太子也不能徇私舞弊,说出这样话的人纯粹是嫉妒。

    赵旸如果真的要徇私舞弊的话,早就告诉苏轼他们,他亲自出的那几道策论题。再者,殿试的其他考题并不是他出的,他就算想看考题也看不了。

    科举考试的考题,除了出卷人知道,就只有宋仁宗知道,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也是没有资格查看的,哪怕是皇太子。

    还有一点,宋朝的科举考试非常严格,一旦被发现徇私舞弊,受到的处罚也非常严重。所以,在北宋时期,很少会发生科举舞弊案。

    第二日早朝,赵旸就提出科举改革一事。

    这件事情之前就议论过。如果殿试已经结束,是时候推行新的科举考试。

    晏殊和文彦博他们立马支持推行新的科举考试。

    宋仁宗立马下旨改革科举制度。

    关于新的科举制度,之前赵旸就跟晏殊他们仔细地讨论完了,不需要再次商议。再者,赵旸提出来的新的科举制度非常完美,根本不需要再改进。

    早朝除了新科举一事,并没有什么事情,很快就下朝了。

    下了朝,赵旸就带着曹许和褚越前往苏轼他们家。

    苏洵夫妻俩从苏轼他们那里听说了赵旸的身份,着实吓了一跳。

    苏辙他们再三叮嘱苏洵他们,让他们从前是怎么对待赵旸的,现在还是怎么对待赵旸。不要因为赵旸现在是太子殿下,就跟他疏远,这样赵旸会伤心难过。

    赵旸见苏洵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待他,心里很是感动。

    苏洵他们就当做不知道赵旸的身份,继续把他当做福慧对待。

    此刻,赵旸、苏轼、苏辙、沈括四人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边吃点心,边喝茶。

    “福慧,你是太子殿下,怎么会去相国寺当记名弟子”苏轼和沈括他们第一次见赵旸,就是在相国寺。

    赵旸拿起一块点心说道“这事说来话长,你们应该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爹爹一直没有儿子,还从宗室领养一个孩子,这件事情都知道吧“

    沈括他们轻点了下头“知道。”这件事情,他们多多少少听说过。

    “然后我爹爹和我嬢嬢就生了下我,但是你们也知道在我之前,我爹爹曾经有过两个儿子,但是两个儿子,一个刚出生就夭折,另一个三岁夭折。”赵旸轻描淡写地说道,“我爹爹和我嬢嬢,包括我都担心自己活不过三岁。为了能让我平安长大,我爹爹就去了相国寺,请空净大师代佛祖菩萨收我为弟子。我是佛祖的弟子,阎王爷就不会收我,这就是我去相国寺做记名弟子的原因。”

    “原来是因为这样啊。”

    “成为佛祖的记名弟子后,我每个月都要到相国寺学习佛法。”赵旸继续说道,“当然学习佛法还有一个原因。”

    苏辙好奇地问道“还有什么原因”

    “师兄,也就是空净大师说我以后会杀戮重,所以必须从小就学习佛法。”

    苏轼他们被赵旸这话吓到了“杀戮重,你”他们不敢相信如此可爱的福慧会杀人。

    “忘了跟你们说,等过几年,我长大了,就要亲自带兵去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现在终于可以把这件事情跟阿轼他们说了,“因为这事,师兄觉得我以后会有很重的杀戮。”

    沈括他们再次被惊到了“收复燕云十六州”

    “对啊,这件事情还是秘密,你们可不要说出去啊。”赵旸伸出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满朝的大臣们宁愿花钱从西夏和辽国买太平,也不愿意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

    “福慧,你以后真的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赵旸肯定点头“真的。”说完,他深深地看了看苏轼他们,“你们是赞成,还是反对”

    “当然支持。”苏轼很是激动地说道,“朝廷早就该派兵收复燕云十六州,驱逐西夏和辽国。”

    苏辙对赵旸竖起大拇指“福慧,我支持你。”

    沈括连连点头说“我也支持你。”

    赵旸早就猜到苏轼他们会支持他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前,他曾试探过他们三人,他们三个也对朝廷每年送给西夏和辽国几十万的钱和绢不满意。

    “我就知道你们会支持我。”

    “福慧,到时候我们和你一起去收复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原本就该属于大宋的,早就该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