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时候,你都跟小孩儿似的”
二柱子媳妇儿说,“经常说笑,有时候又很孩子一样淘气。但说到治病救人的时候,你又很认真。”
不光认真,她还特别的负责。
比她以前见过的大夫,都要负责
“娇娇,如果以后我有娃娃了,我就让娃娃学医。”她说着说着,就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希望我以后的娃娃,也能够与你、与严大夫一样”
他们是好大夫,能够治病救人。
有他们在,很多人都能够安心。
她觉得,大夫当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了。
许娇娇听了,当下就笑了出来,“学医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要吃很多苦头的。
你别看我与师兄现在医术都不多,但你知道么,我六岁就开始学了。如今我都快十八了”
这前前后后的,她都已经学了快十二年了。
这十二年里头,到底吃了多少苦头,到底看了多少医书,她自己都记不清了。
但她很清楚,学医当真不容易。
很多人之所以会半吊子,那就是因为没有耐心继续学下去。
一来,学医其实也不是普通人家孩子可以学的。
要花钱的地方并不少
有时候试药什么的,自己上山找不到这个药材,那就需要自个儿掏钱去买
而且也不是买一次两次的事儿,那是经常买的
所以这一来二去的,一般人家的孩子,还真的是承受不了这个花销。
二来,学医那是越学越难、越学越深的。
越是琢磨,就越是会遇到更多不懂的地方
这也是为何宫里的太医们都喜欢出来找两老头儿切磋、交流的缘故。
因为每个人遇到的病人都不一样,哪怕是同样儿的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他们现在能够治好的病,其实也不多。
大部分都是因为发现得早,所以才能够治好的
若是发现得晚了,他们有时候也束手无策,只能是想办法让病人走得没那么痛苦。
二柱子媳妇儿闻言道“我知道学医不容易,不光是学医的过程不容易,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师父,那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我依旧想要孩子试一试,若是孩子能够坚持下去,那以后孩子也能够治病救人。
再不济,自己身边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也是可以帮一把的”
这话倒是不假。
许娇娇认可的点了点头,“如果你想清楚了,真的想要让孩子学,到时候我就给你们推荐个靠谱的大夫。”
这几年她与严恪闯南走北的,说实话也认识了不少同行
只要他们真的下定决心了,这个事情还是不难的。
她其实也想要自己带两个徒弟,但到时候她与严恪远在西北,也不好将孩子接过去。
但她觉得,回头自己回到了西北之后,其实是可以这样子操作的
于是挖了野菜后,她就去找了严恪。
见严恪开始拔针了,她就说“师兄,有个事儿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严恪见她有些贼兮兮的,也就问,“想好今日回家要吃什么了”
“不是”
许娇娇一听这话,就努了努嘴,“你这话说得,就好像我除了吃,就只会吃一样儿”
“那你只管说,你想要跟我商量什么”
严恪将注意力都放在了二柱子脑袋上,这一时半会儿的也的确是分不开心来琢磨她到底要说什么。
许娇娇见状,就道“以后我们回西北了,就找几个孩子跟着我们学医吧正好现在老头儿他们也都还很健康
如果我们能够早点儿培养几个孩子,回头就不用那么累了。”
他们学医,一是为了治病救人,二就是为了将这些医术传承下去。
早点儿培养自己的徒儿,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一来是孩子小的时候,接受能力是比较强的
如果等到他们十五六岁了再来学,说实话,接受能力已经没有小时候那么强大了
二来就是,学医本身就是很需要时间的。
一般来说,普通的大夫都要学个年,这才能正儿八经的出去给人看病。
如果要出去坐馆,那没个十年以上的经验,人家医馆一般都不敢让你去
倘若他们后头找一些十几岁的来学,等他们学成、彻底能出师的话,最快也得七八年
这对于一个本身就已经十几岁了的人来说,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就真的是太高了
毕竟一般人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说亲了。
这成亲后,他们就需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来
若是学个七八年,他们基本上都已经二十三四岁了。
男人在那个年纪说亲的确是不难,但如果是在那之前一直都要花家里的银子,一般人家还真的是承担不起。
她说完的时候,严恪就刚刚好将所有的银针收了起来。
他与二柱子说,“老规矩,继续躺一刻钟再起来。我们俩就在一旁坐着,你若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只管说出来就是。”
二柱子见他们两口子都不避开自己来谈这个事儿,当下就说“你们商量吧,不用管我。
若是又不舒服的地方,我自然会直接告诉你们”
确定他这边没什么大碍后,严恪这才看向了自家小媳妇儿。
他觉得她的想法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娇娇,我觉得早点儿教几个人,这的确是好事儿。
但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果我们真的决定收徒了的话,以后就不可能那么轻松了。
而且咱们已经商量好了的,回头就要娃娃了。到时候,你确定自己能够忙活得过来么”
这个许娇娇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的,“要娃娃跟收徒这个事情一点儿都不会冲突。
我现在就是想着,咱们现在早点儿教,以后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而且说实话,大昭现在有真本事的大夫,真的不多”
尤其是出现洪灾、疫病、地龙翻身这种事情的时候,人手真的是太不足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