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的世界培育 > 正文 随笔01 屠龙者终成恶龙(与本文无关,作者随笔,可略过)

正文 随笔01 屠龙者终成恶龙(与本文无关,作者随笔,可略过)

    大汉末年,隐有大厦将倾之势。汉帝老朽,已无当年之英姿。皎洁明月,当空而照。

    汪国目光坚毅,看着面前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檐角安放小兽石雕。下方挂着一大块牌匾,上书汉林殿。

    在宫女的引领下,汪国落座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殿内金砖铺地,拳头大的夜明珠置于两侧,照耀地整个大殿熠熠生辉。

    汪国环顾四方,周围尽是前来殿试的士子。

    士子们各自端坐,神色肃穆。决定此生命运就在此刻,若是能高中进士,那便是鱼跃龙门。

    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无论如何,若是高中,踏入仕途,至少也是一县父母。

    王朝科举,有气运庇佑。任何旁门左道的手段在此殿内,根本无法施展,以此确保科举公平。

    “考卷开启,士子准备”

    殿内彩光照耀,各士子前的空白纸张,浮现出文字,转眼间便是布满整张考卷。

    汪国目光专注,提笔,沾墨,书写

    随着下笔,汪国的视线开始模糊起来。

    等到视线再次清晰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已经换了一个场景。他一身盔甲,手持三尺长剑,鲜红色的披风随风抖动。

    汪国身旁有众将汇聚,把他簇拥在中央。在他们的身后,有大军云集,密密麻麻,望不到边际。

    “大将军南征黄巢,北讨党项、吐蕃,历经数百战,如此才保我大汉社稷。”

    “如今天下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各路反王层出不穷。我等跟随大将军,本是无怨无悔。

    但这朝廷重文轻武,以大将军之尊,还要受朝中百官刁难。”

    “吕将军说的不错,朝廷无道,赋税多如皮毛,天下早就苦不堪言。

    方才有黄巢振臂一呼,一呼百应。

    如今,黄逆虽被大将军所平,但天下已无反贼之言。

    揭竿起者,皆呼义军。可见,如今大汉已失民心。”

    “大汉已成一艘露底之船,将要沉没于大海之中,大将军不可自误,再乘坐此船。

    我知大将军心有匡扶大汉之心。

    但时至今日局势已经不可挽回,汉室诸臣早就腐朽,只知争权夺利,值此关键之时,还断我军粮草。”

    “如今天下十七路反军中,陇西邵氏,本就是天下名门,如今更是南下关中。

    若是关中沦陷,邵氏王霸之基已成,有驱逐天下之势。”

    “汉室不可扶,不如降于邵氏,将来必不失公卿之位”

    汪国拔出腰间悬挂的三尺长剑,随之,面前鲜血飞溅。

    “我汪国世受皇恩,岂能投贼。”

    “妖言惑众者,犹如此人”

    汪国目光如电,周围众将皆被震慑。

    “不过,罗将军你昨日禀报秦相勾结反军,为防社稷有变,当依照众将建言回京肃清朝中乱臣,以确保我军出征后方安稳。”

    “众将听令,我等回师,清君侧,正朝纲。”

    “谨遵将军令。”

    众将纷纷回应,脸上带着狂喜。

    如今大军虽广,但战心不齐。若逆了众将之意,一意孤行,一旦平乱不顺,溃败便在眼前。

    以如今大汉局势,不独揽大权,整顿朝纲,大汉必亡。

    汉林殿内一角,朝中诸重臣纷纷汇聚于此。前方有龙头戏水,吞吐道道水流。

    水流之中,正是众多考生的经历影像。

    重臣李中和看着水幕,心中叹息。

    大汉六百年基业,如非意外此番规模的殿试,怕是最后一次。

    但是,汉帝却

    唉,哪怕是在这等重要的日子,依旧顾自宴乐。

    此番考卷,乃汉朝最后的国运所化。预测未来三十年走向,化作幻境,以选能人才俊,中兴汉室。

    可谓是汉室能否中兴的关键。可汉帝

    “好一个清君侧,正朝纲,怕不是要回京谋逆。”

    “这是要排除异己,独揽大权啊”

    “这五年是杀得人头滚滚,如今独揽大权,十七路反军,更是平了十三路。

    剩下几路,不过小打小闹,已然成不了气候。我看接下来,怕是要登基称帝了吧”

    “此子谋略过人,战法无双,但是

    谋逆之臣,不取也罢。”

    “”

    周边众臣之语,纷纷扰扰。李中和心中越发烦躁。

    “无需多言,且看便知。”

    “万胜万胜万胜”

    大军战阵严密,伴随着战鼓,大步向前。

    汪国端坐于战车之上,目光冰冷。

    “恭喜丞相,今日内襄阳可破。襄阳一破,赵贼便平。余者不足为惧。

    届时,天下一统,丞相只手挽天倾,遍数史书,无任何一人可比。

    凭此功绩”

    说到此处,谋士顿了一顿,扶了扶头上发冠。

    “可令汉帝退位,丞相”“住口”汪国冷冷地打断了谋臣之语。

    “本相之心,天地可鉴,岂容你胡言乱语。

    念你功绩,饶你一命,回家养老去吧。”

    “丞相

    丞相不为自己考虑,当为子孙后代计。

    他日丞相故去,新皇登基,为子孙之祸。丞相一人身死,连累九族。”

    汪国微微一叹,目光停顿“本相之心,你跟随多年岂能不知。走到这一步,实乃时势所迫。

    如今,襄阳将破,天下即将一统,于我却是无喜。

    这些年,南征北战,东奔西走,只为汉室中兴。

    眼下汉室将兴,你我都晓得,如今更进一步便是荣登九五,御宇天下。但

    我心不喜。”

    “遍数史书,如这般开辟新朝者,数不胜数

    可,匡扶旧朝,还政于帝的事迹可有”

    “没有。”

    谋士冥思苦想许久,这才苦涩道。

    “正因没有”

    汪国哈哈的抚掌一笑,语气不复刚刚低沉,嘹亮无比“我正是要走前人为走之路。”

    “青史之上,超越我者,还有何人”

    “哪怕如大汉太祖,英明神武,但仍有大秦太祖可以比肩。”

    “开辟新朝,不过享受富贵几百年,而青史留名,万载之后,世人谁有知大汉太祖,但却依然知我。”

    “而子孙富贵,只要死我一人,新皇登基不会为难丝毫,反而要裂土封王,与国同休,以此树立榜样,鼓励后人。”

    “我这一生,享受过沙场征战,享受过荣华富贵,也尝试过权倾天下。此生足矣”

    “但求我之光芒,冠盖青史”

    汉林殿内,众重臣久久不语,震撼无比。许久,一道声音才打破中间沉静。

    “好一个,冠盖青史。状元已定,哈哈哈哈,大汉可兴,大汉可兴啊”

    汉历609年,汪国中新科状元,进士及第。

    汉历615年,天下大乱,流民遍地,皆揭竿而起。同年,汪国掌禁军神卫。

    汉历616年,时局糜烂,禁军神卫奉命平乱。

    汉历617年,朝臣腐朽,神卫军回师一击。清君侧,正朝纲。

    汉历623年,天下大统。

    正当当年老臣以为汪国将还政于帝,中兴汉室的时候,汪国携只手挽天倾之功,改朝换代,登基称帝,立国号为周,定都雒阳。

    登基那日,汪国站立高台,遥望远处,目光冰冷。

    高台之下,人群密密麻麻,皆为周朝之民。

    “终究,还是败给了权利”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