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左 > 正文 第141章 埋子
    都是千年的狐狸,左梦庚也没指望光靠嘴皮子就说动大家入股合营。    唯一的办法,就是弄出实打实的东西,还是各家做不到的。    半个月后,粉丝、薯条、薯片、淀粉、罐头、添加了土豆淀粉的火腿等产品摆在了各家面前,成为了最好的说服工具。    见识到了新式作物的前景,没有一家能够拒绝这种诱惑。    在瞿式耜的见证下,左梦庚与各家签订了合作协议。    各家拿出连在一起的十万亩土地,左梦庚以技术入股,成立了这个时代第一座商业经营的农场。    左梦庚将王昀从左庄里调出来,担任了农场的经理。同时将培育了西洋作物的农夫,也调过去了十来个。    各家原本在这些土地上耕作的佃户,纷纷转化成为了农场里的工人。    一切只待来年小麦收获之后,立刻投入第一批次的种植。    同时又在农场旁边的空地上,兴建了加工厂。这样一来,收获的作物可以直接进行二次加工。    实际上,对于这些作物二次加工需求量最大的,必然是后营。    这个时代的军队作战时,后勤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原始的粮食运输消耗太大,极大地增加了成本。    而将粮食进行二次开发后,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张延就看中了土豆制作而成的粉丝。    这种东西晒干后无论是保存还是运输,都极为方便,根本不怕腐烂和损坏。    前线的士兵要食用的时候,拿出一把扔到热水里煮开,加点米醋、辣椒粉和食盐,就是最最简单的酸辣粉。    虽然简陋,可不比啃窝窝头、喝凉水要强的多    张延已经主动将作坊纳入了总后大队的管理,别的先不管,开足马力生产粉丝,然后运输到京师附近的各个补给点存储起来。        自从得到了左梦庚的提示,韩川在整理文件的时候就留了心眼。    凡是来自于辽东和蒙古方面的奏报,他都会仔细再仔细地查看,生怕有所疏漏。    十月十五,韩川发现了一封看似寻常但颇为蹊跷的奏报。    奏报来自于锦衣卫安插在辽东军中的探子。    探子说,从九月下旬开始,对面的后金军巡查、劫掠就变得不太积极。    以往后金军的斥候基本上三天就会过来巡查一番,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七天一次。    除此之外,后金还停止了对明军的袭扰,以至于战线附近一时安静下来。    如果是以往,看到这样的奏报,韩川肯定是置之不理的。    因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天气冷了,女真人也不爱出动了。    但是现在,他得到了左梦庚的提醒,立刻就紧张了起来。    想了想,他又翻阅了关于东蒙古一带的奏报。    果然被他找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东蒙古方面的探子报告说,今年二月时,黄台吉就曾经亲自征讨过察哈尔。    朝廷方面以为双方打了一场,林丹汗输了就没有理会。    可探子却汇报,后金和察哈尔部的争斗是一直持续的。    就在上个月,林丹汗丢掉了察哈尔和哈喇慎故地,仅剩下了河套和土默川一带的地盘。    韩川立刻找来地图,对照着哈喇慎和土默川的位置,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左梦庚画给他的路线图。    瞬间,冷汗就布满了韩川的额头。    他发觉,左梦庚的预测很可能要变成现实了。    不敢怠慢,韩川立刻带着相关的奏报和地图,去找了吴孟明。    吴孟明能当上都督同知,其实是靠了他爷爷吴兑的余荫。    明末北方局势日益严重,朝廷迫切需要北方的情报来源。    而吴孟明的爷爷吴兑,当初就是确保北疆安宁的大佬。    吴兑最大的政绩,就是和俺答汗、三娘子交好,令北疆数十年不动刀兵。    吴兑更是和三娘子父女相称,三娘子每次来看望他,都是直接住进军营的。    朝廷显然是希望利用吴家的这层关系,帮助锦衣卫获取北疆的情报。    只可惜,相比起吴兑,吴孟明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草包。    这货只会索贿,贪财无度,一点才能都没有。    韩川来找他的时候,他就在摆弄自己刚刚得到的一尊金佛。    不过对于韩川这个给自己送了一千多两银子的下属,吴孟明还是和颜悦色的。    “韩千户特意跑来,可是有事”    韩川上前,把地图和奏报都摆好,才道“都督,卑职发现了一桩怪事。倘若猜测不错,京师危矣。”    明明奏报和地图都标示的清清楚楚,可吴孟明看了半天    没看懂。    见他迷迷糊糊的样子,韩川只感到眼前阵阵发晕。    这样的人都能做锦衣卫的二把手,还指望锦衣卫能好的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手把手地给吴孟明介绍情况。    “辽东方面的探子汇报,鞑子人马活动变少了。卑职怀疑,鞑子这是在集合兵力,打算干一件大事。”    他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路。    “都督请看,假如鞑子不管宁锦,而是从哈喇慎这边绕过来,则可直达蓟镇。先前蓟镇闹了哗变,兵无战心。一旦被鞑子找到机会,很有可能破关而入。”    吴孟明看了看,眨眨眼,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他的想法和韩川不一样,而是问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韩千户,你的这个判断或许很有道理。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啊,鞑子没来,怎么办”    后金破关,这当然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假如因为锦衣卫的汇报,朝廷有了防备,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因此封爵都有可能。    可万一锦衣卫风风火火报上去了,结果后金没来,变成了虚惊一场,这个责任也没人承担的起。    这就是明末官员的普遍心态。    多说多错,多做多错;不说不错,不做不错。    韩川看在眼里,只感到阵阵悲凉。    幸好他早就得了左梦庚的指点,就知道吴孟明会有此想法。    而且他也没有想过真的去提醒朝廷什么,而是借机上位罢了。    他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    “都督,事关重大,咱们既然发现了,不上报是不成的。可由咱们上报,出了差错咱们也担待不起。您看,骆都督那边”    一玩起这个,吴孟明立马门清了,迅速露出满意的笑容。    “既如此,你径自去报给骆都督好了。”    显然,对于韩川想要把此事甩给骆养性,吴孟明是再满意不过了。    无论如何,骆养性才是锦衣卫的一把手,这种事报给他,那是正常程序。    至于骆养性怎么处理,和下面的人无关。    反正只要报上去,一旦将来出事了,责任就不在吴孟明和韩川这里。    韩川得了同意,转身就去了骆养性那边。    对于这条吴孟明的狗,骆养性自然是没有好态度的。奈何吴孟明根深蒂固,骆养性也没有什么办法。    待韩川把事情和奏报呈递上来后,骆养性只是冷冰冰地道“知道啦,且退下吧。”    韩川乖巧,转身就走了。    待他出了职房,骆养性才露出轻蔑的笑意。    “癞蛤蟆吞天,好大的口气。区区一个千户,也敢妄议朝政。绕道蒙古,偷袭蓟镇哈哈哈,真是异想天开。”    笑完,骆养性随手就将韩川的奏报扔到了废纸堆里,全然没有当做一回事。    至于大明朝廷,完全没有任何察觉。    各方势力依旧在憋着气,努力寻找对手的破绽,打算将对手更多的人拉下马,以此来掌控朝局。    临清,后营的战备训练已经到了顶峰。    每一个士兵都打出了起码近一百发的子弹,已经能够精准地掌握手中的武器。    也就是铅弹回收容易,否则的话,就这个弹药消耗量,左梦庚就得破产。    但成果也非常喜人。    火枪阵列的一致性已经到达了巅峰,几乎不会有士兵胡乱开枪,可以确保最大的杀伤效果。    火炮大队的射击精准度也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于炮弹引信的掌控也更加稳妥。几乎不会发生炮弹飞到了预定地点,结果引信还没有引燃弹头内火药的情况发生。    从一支军队的角度考虑,后营已经具备了作战的素质。    当树叶开始发黄的时候,左梦庚不禁眺望北方。    清冷的北风中,他嗅到了硝烟的味道。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