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长俱乐部待了一下午,虽然花费颇多,但结交了许多人脉,非常值。
同时又打脸了陈本等人,总算出了口恶气,更特么觉得值。
回到陶歌家里时,众人纷纷卸下伪装,把心底的好奇发挥得淋漓尽致,围绕茅盾文学奖的奖杯瞧了好一阵。
“老妈,这奖金给您。”张宣当众把5万块钱交给阮秀琴。
“诶,好。”阮秀琴现在不缺钱花,但儿子的这份心意让她很幸福。
陶歌找出相机,给大家拍照。
先是来了张集体照,张宣捧着奖杯,大家围在身边。
接着给阮秀琴、张宣和老杜家一家三口来个合照。
合照拍完,来单人照。
陶歌指挥“你们两再亲密一点。”
张宣无语,都这样亲密了,大庭广众之下还要怎么亲密
倒是杜双伶看得开,笑意盈盈地挽着张宣胳膊,半依着他。
“对,就是这种感觉。”陶歌拍完,就把相机交给艾青“我跟他们俩合个影。”
前后花了20多分钟,就在大家一起商量明天去哪里游玩的时候,杜克栋的电话响了。
一接听,杜克栋瞬间变色,“什么有没有事好好,我马上赶回来”
等到电话打完,艾青迫不及待地问“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杜克栋深呼吸口气,“老爷子第二次中风了。”
“啊爷爷严不严重”刚才还欢心笑语的杜双伶,此刻已经热泪盈眶。
见小女儿这样,杜克栋反过来安慰道“不用担心,你姐姐已经在安排车子送湘雅医院去了。”
原本热热闹闹的场面,因为突如其来的事情一下没了气氛。
杜克栋起身往外走“我去买机票。”
陶歌拦下他“叔叔我来吧,我有同学在机场,我现在问问。”
说着,陶歌直接打电话,“元子,是我,去长市的机票还有没有”
“有,你要今天的还是明天的要几点的”对方问。
陶歌看向杜克栋。
杜克栋说“越早越好。”
陶歌抬起手腕瞄一眼“晚上7点的有没有”
“要几张”对面问。
陶歌再次看向杜克栋。
杜双伶抢先说“我要回去。”
张宣说“我也”
他的话还没说完,杜双伶就急急忙忙打断道“伱不是还要同京城领导开会嘛,还要陪哥嫂去天津,你就不要跟着回去了。”
闻言,杜克栋和艾青也纷纷表示大事要紧,毕竟老爷子只是二次中风,还没严重到谈生死的时候。
知子莫若母,阮秀琴这时拍拍他手臂说“妈今晚跟克栋他们一起走,你先在这边忙,忙完了再过来也不迟。”
张宣想了想,也没再坚持。明天确实要同京城领导见面,这面子不好拂了人家。
见状,陶歌对着电话说“要4张机票,我等会过来,你把票准备好。”
“好。”
挂断电话,陶歌当先走了出去,去开车。
张宣把奖杯交给杜双伶“拿回去给爷爷看看,我答应过他老人家的。”
“嗯,爷爷应该会很高兴。”接过奖杯,杜双伶深情地抱了抱他,也是上了车。
由于奔驰座位有限,张宣和阳华两口子只是送到路边,没跟着去机场。
目送奔驰离去,同老杜家在一个小镇生活的阳华感慨道
“第二次中风,哎,这是個要好好修养的病。”
张宣明白这表哥的潜在意思,老镇长日子可能不多了。
其实他也有这种感觉。
或者说,不只是他,老杜家自己也心知肚明,不然不会把寿衣、寿帽、寿料都提前准备好。
好在这次是杜静伶在家里照看,能在第一时间最大力度对老镇长采取救治措施。
走进屋里,张宣对俩人说“哥嫂,你们同佳佳联系了没”
阳华两口子对视一眼,齐齐摇头“没有,提前联系了就看不到真相。”
“也是。”
张宣觉得在理,于是说“明天上午我要去见见京城领导,下午我们去天津。”
“好,你先忙,我们都来这里了,不急在这一时。”阳华连忙摆摆手表示。
晚上8点过,正在写作的老男人接到了电话。
是莉莉丝打来的。
才接通,里面就传出了一个很大的声音“哈喽,老公,恭喜你获得茅盾文学奖”
嗐,这声音也忒大了点
张宣瞄一眼客厅方向,小声问“你妈给你告诉你的”
莉莉丝说“对啊,我妈说在电视上看到你的新闻了。”
张宣点头,问“你最近忙不忙”
莉莉丝回答“不忙,我正在看录像带呢。”
张宣顺嘴问“什么录像带”
莉莉丝满脸含春“能学技术的录像带。”
“啊”张宣人都傻了“大白天的你看这个”
莉莉丝一娉一笑地说“逗你呢,那东西有什么看的,自从上次和你在一起过后,我感觉录像带里已经学不到东西了,技术还没你厉害。”
张宣一脸得意“厉害吧”
“嗯嗯嗯,厉害,我现在都又想了。”莉莉丝妩媚道。
张宣乐呵呵地说“忍着点,下次喂饱你。”
莉莉丝撒娇“我肚量很大,你得多喂几次。”
张宣狠狠地说“多喂,一定要多喂,喂到你厌食为止。”
莉莉丝瞥一眼回来的室友,兴高采烈地换个换题“我在英国卫报上看到你的新书宣传了,很夸张”
张宣好奇“很夸张是有多夸张”
莉莉丝说“都快把你的新书吹得天上难寻地上少有了。”
张宣乐了“这都是营销手段,不这么夸,谁还来买”
莉莉丝说“我知道啊,但是在英国人的地盘看到你这么厉害,我和我姐都觉得特别解气。我姐中饭都多吃多了一碗。”
这通电话两人聊了好久,直到陶歌回来才挂断电话。
陶歌洗完澡走进来说“你大概什么时候走”
张宣摇头“得从天津回来后再做打算。”
陶歌坐在他对面“姐懂了,你是要去看米见是吧”
事到如今了,张宣也没否认“既然来了京城,自然要去看她。”
陶歌笑问“我回来的路上还在想,要是双伶爷爷不突然病倒,你会以何种借口去北大找米见”
张宣很光棍地表示“只要我想,借口多的是。”
陶歌左手放桌上,支棱着下巴说“其实姐看到双伶就觉得双伶好,看到米见就觉得米见更好,两个都太好了。”
张宣不想谈这个话题,反而问“我要你帮忙留意的四合院在哪”
陶歌说“在南锣鼓巷。”
张宣又问“面积有多大”
陶歌说“是个二进院,差不多750平。不过你要是嫌弃小了,在烟袋斜街那边还有更大的,三进院总面积达1000多平。”
张宣关心问“哪个更安全”
陶歌说“你放心吧,治安都不错。不过姐建议你买个二进院就可以了,这种老四合院,太大了的话住的瘆人,要人多才热闹。”
张宣回答“是这个理,把两套都买了吧,到时候米见喜欢哪就住哪。”
陶歌若有所思“你不会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吧为希捷准备的”
张宣无语“你在想什么呢,两套都交给米见打理。”
陶歌保持怀疑“希捷蛮不错的,姐看着就喜欢。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要不收了一起做我弟妹吧。”
张宣摊摊手“老实讲,喜欢我的妹子就没一个差的,差的不敢向我示好,按你的逻辑,是不是都收了”
见他这幅样子,陶歌笑着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而是高兴地说“你今天做得漂亮,姐老早就看不惯那陈本了。”
张宣沉吟一阵“会不会有后遗症”
陶歌反问“你怕”
张宣嘿了一声“怕有你这大粗腿在,京城我都敢横着走,还怕他一个没代表作品的文人”
陶歌很受用“这话姐爱听。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今天巴银老先生等人都接受了你的邀请,那陈本只要不蠢就不敢作妖。”
张宣明了“道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但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有时候他们的底线能毁你三观。”
陶歌半眯眼“要真是这样,那就好好教教他们做人。”
张宣诧异,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姐们身怀煞气,揶揄“不错,你这有点女王的意思了。”
陶歌起身,“你赶紧写作吧,等你从天津回来,我们请人民文学的主要领导好好吃一顿。”
“成,听你的。”
s等会出去,早上先这么多。
求订阅求月票
还有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