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 > 正文 第1章 高武三国,刘三刀的神将晋升任务
    经有人提醒,弄了一下分卷。前边的不好改,从这个副本开始,每个副本新开一个分卷。

    副本世界维度投影三国演义半神化

    副本等级小镇级要塞级

    副本难度死亡

    副本介绍次级维度世界,原本为三国演义时期的维度投影,因未知原因导致该次级维度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世界等级大幅度提升,且可能导致某些事件出现变化。

    公元190年初,18路诸侯讨伐董卓。

    次月,少帝卒,陈留王刘协继位。

    董卓焚毁洛阳,迁都长安。

    主线任务至少完成其一

    1、获取镇国神器传国玉玺。城镇级,无额外奖励。

    2、击杀董卓,并摧毁或收编董卓残余势力,恢复汉室正统,该过程中需确保汉献帝刘协存活。县城级,额外奖励完美复活权限一次。

    3、通过战争、外交、联姻等任意方式,成为中原最大的五家诸侯之一,以实际控制领地、人口、兵力等综合指标计算。城池级,额外奖励指定一名不低于s级的英雄,潜力提升至ex级。

    4、一统天下。要塞级,额外奖励副本世界归属权。

    副本停留期限六个月十年依据主线任务完成度而定

    死亡级难度特殊福利军功兑换随时开启,兑换价格为副本结算时的15倍。

    副本提示信息的内容并不多,秦霄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看完。

    四条主线任务,这是秦霄没有想到的。

    从这几条主线任务来看,这次副本世界的难度可能会超出秦霄的想象。

    也不是没有“取巧”的方法。

    比如只完成难度最低的任务,就可以避开大部分的争端。

    当然,即便是难度最低的“获得传国玉玺”这个任务,说起来也并不容易。

    秦霄记得,在董卓迁都长安的过程中,传国玉玺便遗失,后来被孙坚获得,再后来又被袁术夺取。

    如果遵照原剧情的话,要获得传国玉玺,最好的方式就是从这两人手中去抢。

    但无论是孙坚还是袁术,实力都不弱,对付起来绝对没那么容易。

    至于其它几个任务,难度就更高了。

    好在,副本停留时间并不短,有充足的时间“发育”一波。

    只要有爆兵、练兵的时间,秦霄就不怕敌人太强。

    最短六个月的副本期限,兵力翻倍还是不难的。

    若是在这期间能有所发展,后面几项任务的完成度有所提升的话,停留时间还能继续延长,最长达到十年。

    如果真的有十年的时间,凭借着神秘基地,秦霄甚至敢奢望一下统一三国世界。

    当然,这也要取决于,三国世界的实力水平被提升到了什么地步。

    关于“半神化”的一切,秦霄都只是猜测而已。

    如果那些武将、谋士的实力提升远远超出预期,那么任务的难度还会更高。

    从副本信息中推断,秦霄猜测,现在的时间应该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迁都长安的时间节点。

    也就是190年左右。

    不过具体是不是这样,还是要详细确认一番。

    秦霄招来岳飞,让后者去安排斥候,打探周围的地形,弄清楚现在的时间和地点。

    过了几个小时,斥候赶回来汇报,在十余里外,发现了一座叫“冀州”的城池。

    “冀州”

    秦霄想了想,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这时候冀州是谁的地盘来着袁绍还是曹操”

    “君上”岳飞小声提醒道“若是董卓西迁之时,冀州牧应该是韩馥韩文节。”

    经岳飞这么一提醒,秦霄也想起来了。

    在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当中,确实是有韩馥这么一号人。

    在韩馥手下,还有一个和刘三刀“旗鼓相当的人才”。

    恩,就是那个“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结果被华雄一刀劈了的那个潘凤。

    想了想,秦霄问道“打探清楚现在的时间了吗韩馥是在冀州城内,还是带大军去攻董卓了”

    “城外关卡戒备森严,但隐隐可窥见兵力紧张的趋势。”岳飞想了想,开口道“韩馥若在,理当不至于如此紧张,想来多半是出征未归。”

    “那你觉得”

    秦霄隐约记得,韩馥的地盘上,能人似乎不少。

    不过距离看过三国演义已经过去太久,许多细节都记不太清。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时期的一方诸侯,手底下总归是会有几个人才的。

    总不可能就靠着一个“上将潘凤”打天下。

    秦霄想到韩馥出征在外,不由起了心思“我们是否有机会拿下冀州,作为发展根基”

    这次副本,和之前几次都不一样。

    在三国世界中,秦霄没有任何天然的盟友,自身就是一方势力。

    初来乍到,没有立足之地。

    虽然说,秦霄携带进入副本的物资很多,足够支撑大军几个月的活动。

    但光这么坐吃山空,总不是个长久之计。

    考虑到这次副本的周期非常之长,秦霄打算,先打下一处根据地,再做图谋。

    冀州这块地方,在三国年间也算出了不少人才。

    比如大名鼎鼎的赵云赵子龙,他的老家常山,就在冀州的辖区之内。

    对于这个角色,哪怕不是三国系列的粉丝,大多数人恐怕也都会喜欢,至少不会讨厌。

    在三国所有的武将、统帅当中,以秦霄的个人喜好来划分,赵云就算不是第一,也绝对可以排进前三。

    除此之外,秦霄记得,在董卓当权期间,未来曹操手下的头号文臣荀彧,似乎也离开了家乡,在冀州避难。

    再加上袁绍手下的张郃、田丰、沮授等等。

    冀州这块地方,可以说是“人杰地灵”,出了不少顶尖的人才。

    若是能拿下冀州城,以此为根基,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冀州境内,哪怕这些冀州的人才只能搜罗到一半,也足以让秦霄有一个非常不错的了。

    “若是从战事出发,拿下冀州或许不难。此时冀州城内防备看似严密,实则兵力严重不足,内部空虚。若是趁机偷袭,有极大把握一举拿下。”

    岳飞显得有些犹豫“但,若行此举,恐对君上名声不利。日后,不论与各方结交,还是招纳贤才,都将困难重重。”

    “说的也是”

    秦霄不由皱眉。

    这个年代的风气,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董卓权势那么强大,真正死心塌地跟着他干的,也就是李儒、牛辅这两个。

    其中牛辅还是董卓的女婿。

    其它诸如吕布、贾诩等人,都是迫于形势才在董卓麾下,未来一旦局势有变,立即就会反咬一口。

    而且许多有气节的贤才,压根就不愿意为董卓效命。

    比如荀彧,在董卓当权之后,立即就辞官回老家,后来还因为惧怕董卓找麻烦,又将家族搬迁到冀州,在韩馥的地盘上避难。

    这,就是名声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了。

    有一个好名声,不但和各方诸侯打交道的时候会有好处,在招揽人才的时候也往往更加容易。

    但,若是背上了一个“小人”的名声,做什么事都会阻力重重。

    此时,韩馥多半是正在讨伐董卓。

    这算是“大义”。

    假若秦霄背后偷袭,抄了韩馥的老家,难免被贴上一个“阴险小人”的标签。

    虽然说大争之世,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若是收益足够大,秦霄自然不会顾忌区区名声的问题。

    但,仅仅一个冀州,还犯不着。

    尤其是在没有搞清楚这个世界的武力上限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就更加重要了。

    听了岳飞的劝阻,秦霄立即打消奇袭冀州的念头。

    但,如果不打冀州,这“第一步”要如何开始,又让秦霄感到一阵头痛。

    商鞅并未第一时间出谋划策,而是向岳飞咨询这方世界的背景、人际关系等等问题。

    商鞅毕竟来自更早的时代,不可能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等到了解到一个大概之后,商鞅才开口,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公,鞅有上中下三策”

    秦霄“”

    你这跑三国演义世界来,直接谋士附身了是吧

    怎么也开始玩这一套了

    不整个什么上中下三策、十八条奇谋,话都不会好好说了是吧

    秦霄哭笑不得,连声道“商鞅,有什么提议就说,别整这些花里胡哨的。”

    “主公明鉴,鞅确实有三策可供主公抉择。”

    商鞅微微一笑,道“这上策,便是不理会中原这纷纷扰扰,出兵北上,夺取塞外牧场。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发展我们的。夺了塞外牧场,有了大量优质的战马,可训练一支精锐铁骑。一旦铁骑入关,纵横天下,当可所向披靡。”

    秦霄思考了片刻。

    这个计划,可行性是有的。

    秦霄带进副本的物资不少。

    虽然关外苦寒之地,各种物资都很匮乏,但光靠秦霄带进来的这些物资,就足够养活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了。

    花费几个月时间,训练一支十余万人甚至更多的精锐铁骑,入关横扫,确实是有很大的可能,能够一举打下大片的地盘来。

    不过,这样做,风险也不小。

    毕竟,谁知道关外是个什么情况

    那些游牧民族的实力,在三国背景中看起来好像不强,被各路诸侯轮流按在地上揍。

    但,如果人家压根不来和你打,见了就跑怎么办

    秦霄手下,可没多少骑兵,两条腿怎么能跑得过四条腿

    如果连打的机会都没有,上哪去抢马去

    万一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

    秦霄摇了摇头,问道“中策如何”

    “这中策嘛夺取洛阳。”

    商鞅侃侃而谈道“董卓焚毁洛阳,昔日皇城已成一片废墟,对其它诸侯来说,如同鸡肋,但对主公而言,却是再理想不过的落脚之处。以洛阳为根基,图谋发展,虽处四战之地,却也有吞吐八荒之势。”

    洛阳

    秦霄有神秘基地,也有大量的随军物资。

    再加上军功兑换也能兑换到大量的资源。

    短时间内,是不需要依赖本方世界的资源的。

    这其实是和出关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洛阳的地势更加特殊,四通八达,容易受到攻击,但想要打出去也更容易。

    另外,在中原练兵,练兵的主力构成当然是步卒为主,没什么骑兵。

    除此之外,占领洛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搜寻传国玉玺的下落。

    秦霄对这段历史没什么印象,但想来,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地方,应该就在洛阳城内。

    若是速度够快的话,甚至可能在孙坚之前,就率先抢到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在手,最差也能完成一个难度最低的主线任务,即便后续再出什么问题,至少不用担心因为任务失败,而遭到强制处决的处罚。

    选这条路,至少不会是最糟糕的。

    但,却有些过于保守了。

    秦霄想了一会,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下策,又该如何”

    “这下策,就有些冒险了。”

    商鞅沉默了几秒钟,才开口道“趁董卓主力未归,取道关外,奇袭长安,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顿了顿,商鞅又道“此策,风险之处有三。其一,此方世界战力上限如何,方且未知。据闻董卓麾下虽无佐国之大才,但也不乏精兵强将。若是长安久攻不下,难免出现意外。”

    “其二,据闻李儒、贾诩两人其心甚毒,若见大事不妙,直接毒杀少帝,虽然恶名尽落于董卓,但也难保不会有人迁怒于主公,与主公名声有碍。”

    “这其三嘛”商鞅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直言不讳道“这挟持天子,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未来如何处理,却也是一个难题。若是主公想图谋霸业,一统此方世界,还需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秦霄闻言,点了点头,却是说道“但是,这条路,风险最大,一旦成功,收益也是最大的。”

    正如商鞅所说,绕道关外,奇袭长安,风险非常的大。

    这个时代的“关外”,和后世可不一样。

    在长安再往北,按照后世的疆域来划分,还没走出陕西地界,陕北的黄土高原,现在都是匈奴人的地盘。

    单纯从行军角度来说,绕道“关外”奇袭长安,是完全可行的。

    这年头的匈奴,被中原按在地上揍了不知道多少次,早就被打服。

    陕北的地形,秦霄也算大体熟悉,毕竟这算是秦霄的“老家”。

    虽然熟悉的是近两千年后的地形,但整体的地貌并不会有太大的变迁。

    配合斥候探索,找出一条通往长安的路,还是可以做到的。

    真正的风险,还是在战场上。

    半神化世界,武力值被拔高到什么程度,还不好确定。

    但,这个风险始终存在。

    无论要完成哪一条主线任务,迟早是要和本世界势力开战的。

    无非是早打还是晚打的问题。

    算起来,除了韩馥、孔融这种“弱鸡”诸侯之外,此时的长安,竟然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软柿子了。

    虽然已经迁都,但董卓大军在外,并未抵达长安,吕布也跟在董卓身边。

    就连徐荣、胡轸、华雄这些叫得上名号的大将也都在与各路诸侯纠缠不休。

    留在长安的,除了李儒、贾诩这两个文臣谋士之外,就只剩下了一些歪瓜裂枣。

    这个时候,攻打长安的难度,可以说是最小的。

    如果能顺利击破长安,不但可以一举控制住皇室和众多大臣,也能切断董卓的退路。

    这时,再以汉献帝的名义与各路诸侯两路夹击,击败董卓的可能性很大。

    哪怕打不过,秦霄也完全可以退守长安,借助潼关天险阻拦董卓大军,让其它诸侯去和董卓纠缠,自己安稳看戏。

    甚至于,只要能够攻破长安,汉献帝是死是活,其实都没那么重要了。

    归根结底,秦霄真正需要的,是长安这块根基之地,而不是汉室正统的名义。

    反复讨论之后,几人群策群力,将这个计划逐渐完善。

    最后,秦霄拍板道“就这么定了,绕道关外,突袭长安急行军的话,多久能到”

    “冀州到长安,大约有一千五至两千里路,具体要看中间有多少地方需要绕行。”

    岳飞沉吟片刻,道“我军辎重较多,虽然大军精锐,但连续日行百里,会使得大军疲惫,不堪作战。为了保证战力,行军速度必须要放缓。可命一将领率少量精锐疾行开路,大军从容跟上。前锋部队最快半月即可抵达长安以北,大军也可在一月之内跟进。”

    “一个多月”秦霄想了想,这个时间并不算长,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即便长安的攻城战打上一个月,加上行军时间,也不过两个月左右。

    这些时间,即便是浪费,秦霄也浪费得起。

    “既然这样,那就传令,明日一早出发。前锋方面我亲自带两万背嵬军开路。”

    顿了顿,秦霄继续道“岳飞,你辛苦一下,连夜安排一些人手留下打探消息。冀州常山国,有一小将,名为赵云赵子龙,让人好好打探此人的下落。”

    “赵云君上所说的,莫非是昭烈帝刘备手下那牙门将军”

    谷  岳飞惊讶道“岳飞也读史,未曾听闻此人有什么赫赫战功,仅有忠诚可嘉,君上为何如此重视”

    岳飞所在的那个年代,三国演义还没有出现,他对三国的了解,更多的基于历史。

    而在历史上,赵云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出彩。

    所谓的“牙门将军”,用后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个保镖队长,在军中的地位并不高。

    有实力的将领,通常都会被派出去镇守一方,根本不可能担任这种位置。

    听到岳飞的话,秦霄楞了一下。

    他对三国的了解,更多的还是基于演义。

    至于历史上的三国是什么样,秦霄还真不清楚。

    不过,秦霄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只是解释道“这个世界,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应该和你所知的历史有所不同。有些人,未必会像你所知晓的那样。先安排人手去打探吧,我所猜测的究竟是对是错,等找到赵云就知道了。”

    副本的名称上所写的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

    这就是秦霄坚持认为,赵云的实力、形象,更符合演义,而不是史实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留少量斥候打探一下,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若是万一真的招揽到了演义版本的赵云,那可就赚大了。

    岳飞想了一会,也没有反对,点头道“既然君上想要招揽此人,末将这便去安排,尽量劝其投效。”

    “尽力而为即可,倒也不必太过强求。”

    秦霄不置可否,又列举出一串名单道“还有荀彧、张郃等人,这些人应该都是在冀州,你再想想看有没有什么遗漏,尽量都打探一遍。能不能招揽过来,那是以后的事,但先打探清楚作风喜好,有备无患也好。”

    “末将明白。”

    岳飞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次日一早,秦霄率领两万背嵬军精锐轻装出发。

    岳飞、商鞅率大军紧随其后。

    前军轻装急行,从并州出关,取道关外奔赴陕西北部。

    绕了一个大圈子,从朔方,也就是后世的陕北一带转道南下。

    黄土高原,说是高原,实际上是一片地势复杂的山区。

    后世的那什么根据地,就在这片山区之中,复杂的地形环境让敌人吃了不少的苦头。

    好在秦霄对这里的地形还算熟悉,至少几条主干道还是记得的。

    再命人抓了一批当地人做向导,两相对照之下,倒也找到了通往关中的路。

    这年头的山路并不好走。

    前军从冀州到朔方,只用了十三天的时间。

    而从朔方的山区里走出来,就足足花了十八天。

    短短不到三百公里的路,比此前近千公里的行军花费的时间还要长。

    后边的大军想要带着大量辎重通过山区,花费的时间恐怕还要再长一点。

    在长安以北,靠近后世铜川的山区边缘,秦霄停止行军,暂时驻扎下来。

    一边将斥候派遣出去,打探外界的情况,一边等待后续的主力部队跟进。

    行军的时间超出了预期,原以为一个月左右,主力大军就能兵临长安城下。

    现在三十一天过去,前锋部队距离长安都还有一日的路程。

    好在,这样的误差虽然不小,但董卓和各地诸侯纠缠的时间不会太短,晚上一些时日,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再加上刚刚迁都长安,许多事情都很混乱,董卓麾下对长安周围的控制力度也没有那么强。

    以有心算无心,只要做好防备,短时间内隐藏大军的行踪,也不是什么难事。

    几天之后,斥候开始返回。

    根据打探到的情况来看,董卓的主力,依旧在潼关一带,与众多诸侯纠缠。

    十八路讨伐董卓的诸侯,内部矛盾也开始显现。

    甚至有不少诸侯都还在洛阳,搜刮遗留下来的钱财珍宝,压根没有来到前线。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秦霄叹了口气,不由道“难怪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无功而返,各自都有着小算盘,内部矛盾一大堆,不崩溃就怪了。”

    “领主大人”

    刘三刀憨憨地挠着头,问道“您上次说,我就是在这地方被那什么叫吕布的,一刀给砍了”

    刘三刀就是三国时期的人。

    当然,是三国演义,不是正史。

    而且扮演的还是一个类似“路人甲”的身份。

    虽然有名字,却连脸都没露一下。

    整部剧,就只出场了两次,还都是在别人的口中提到。

    陶谦“我部悍将刘三刀,三刀之内,必定斩吕布于马下”

    于是袁绍命刘三刀,还有上将韩勇、勇将王冲三人一起出战吕布。

    镜头一转,某小兵“报不好了三位将军全部被吕布斩落马下”

    这,就是“我部悍将刘三刀”一生最高光的时刻。

    成了彰显吕布勇武的背景板。

    “吕布用的是戟,不是刀”

    秦霄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具体在哪我也不记得了,反正不是虎牢关就是潼关,你和另外两个白痴,三个人一起上,被吕布一戟一个,全给砍了。”

    “嘶”刘三刀似是耍宝一般,倒吸一口凉气,“大惊失色”道“那吕布,这么厉害我刘三刀竟连他一招都接不下来”

    这浮夸的表情和语气,明显是在耍宝。

    “以前的你嘛确实是一招都接不下来。”

    秦霄没搭理他故意耍宝的行为,打量着刘三刀,说道“不过,你现在有了尸骨脉血统,实力大幅提升,说不定能和吕布过上两招。”

    见刘三刀的表情变得激动起来,秦霄生怕这家伙热血上头,找吕布去单挑,连忙道“也就是过两招,但是还是得败,而且多半还是要被吕布给砍了”

    在获得尸骨脉血统之后,刘三刀的潜力和实力都有所提升,达到了s级。

    当然,职业没变,还是武将。

    绝大多数血统,都可以和任意职业融合。

    虽然有契合度的问题,但并不会导致职业出现什么变化。

    比如说一个武将,融合了无论任何血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这个血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却不会把他变成一个法师。

    当然,也有些极端特殊的血统,是值得为了它而转修其它职业的。

    但,一般来说,出于资源效率最大化的考虑,若是真有这种东西,肯定还是给更契合的人来用。

    就刘三刀来说,尸骨脉和他的战斗风格不算完美契合,但也能起到相当不错的增幅了。

    骨质增生的防御特性,很适合刘三刀那种只顾进攻,不管防守的战斗风格。

    但,要说光凭一个尸骨脉,就能战胜吕布,秦霄觉得,这恐怕还是有点想多了。

    何况,这个“半神化”的三国世界,吕布的实力,肯定要比演义中的更加强大。

    刘三刀身上有一个“战胜吕布”的支线任务,在完成之后,刘三刀的职业会转变为“ss级神将”,实力大幅增强。

    在进入这个副本世界之后,刘三刀身上的这一任务又出现了变化,难度大幅度提升,奖励也提升为“sss级神将”。

    说是从一个末流武将,一跃成为顶尖强者也不为过。

    但,这任务的难度

    刘三刀这家伙虽然有些敢敢,但好歹跟了自己这么长时间,秦霄总不能看着这家伙去送死。

    要是遇到吕布重伤濒死,还可以让刘三刀去补个刀。

    若是对上全盛时期的吕布,那还是算了吧。

    真的会死人的。

    秦霄甚至不敢确定,在这个半神化的三国世界里,芙蕾尔能否一对一战胜吕布。

    当然,若是秦霄也加入战斗,以二对一,多半是没什么问题的。

    副本上限提升得再离谱,也不可能超出当前的级别。

    若是秦霄和芙蕾尔两人联手,连一个吕布都打不过。

    别说城镇级,就算是再高上两个大级别的玩家进入这个副本,估计都是有死无生。

    领主游戏虽然残酷,但一直到现在为止,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那种故意不给人留半点活路的情况。

    秦霄看了一眼有些跃跃欲试的刘三刀,严厉地警告道“以后若是在战场上遇到吕布,有多远给我躲多远,不准上去送死这是命令”

    “是末将遵令”

    刘三刀不情不愿地拱拱手,表示遵命。

    舔了舔嘴唇,刘三刀又好奇地问道“主公,为啥其它那些什么诸侯,不学咱们这样,绕过潼关直接打长安,非要在潼关那根董卓拼个你死我活”

    “你以为从黄土高原找出一条路这么容易”

    提起这个,秦霄也十分得意,自傲道“长安地形易守难攻,西、北均有高原,南有秦岭,三面天险,东方的函谷关,又是一道可抵挡千军万马的雄关。若非我家乡在此,熟悉此地地形,想要找出一条路来,就算有当地向导,也没那么容易。要是一旦迷路,几万大军在山里十天半月走不出去,饿都要饿死了。”

    黄土高原的山区,地形极为复杂。

    如果是不认识路的,就算能在当地找到向导,也未必走得出来。

    毕竟,这年头的山民,往往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小山村,只熟悉周围一小片区域的地形。

    而想要从关外绕路进入长安,这几百里路,光靠本地向导,根本不可能走得出来。

    如果不是秦霄记得几处主要通道的大致位置,也没办法带着大军走出来。

    那些压根连来都没来过朔方的诸侯,就更不可能在这茫茫黄土高原中找到一条出路了。

    事实上,就算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秦霄,从陕北方向找一条路还能做到。

    若是让秦霄从南边的秦岭山脉找一条出路,秦霄也同样没办法。

    这年头,所谓的“天险”,并不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若是不熟悉地形,想要进军长安,就只能走潼关大道。

    而潼关本身,就是一道足以阻挡千军万马的雄关。

    一旦城门关闭,只需要少量精锐防守,就足以阻挡十倍以上的敌人。

    越是对这个时代的行军难度有深入的了解,秦霄就愈发觉得,长安,确实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根基之地。

    只要夺取了长安、潼关的控制权,秦霄大可复制当年秦国的策略。

    先低调发展,平定西北,积蓄实力。

    等到实力积累足够,南下可取巴蜀之地,东出可入主中原。

    席卷天下,一次副本的时间未必做得到。

    但割据一方,成为一方强大诸侯,却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击败长安的守军,占据长安之地。

    并且还要能够在董卓势力的反扑之下,守住第一波进攻。

    在等待后军主力的这些日子里,秦霄并没有闲着。

    先是用掉了一部分人口额度,召唤了一批工匠、民夫苦力,在山中开采石料,砍伐树木,打造各类攻城军械。

    攻打长安城,光靠士兵可不行。

    古时的城池,尤其是长安这种重要的城池,守卫都是非常森严的。

    单单只是高大而坚固的城墙,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光是用人命去堆,天知道要消耗多少兵力。

    这九万大军都填进去,可能连长安城外的护城河都填不满。

    打造一批攻城器械,能够给接下来的攻城战增添不少的胜算。

    根据斥候打探到的情报,自己手头这两万前锋部队,即便是偷袭,也不可能夺下长安城来。

    反正都是要等待后方主力抵达的。

    等的这段时间,也能打造出不少云梯、撞车之类的攻城器械了。

    除此之外,秦霄又派出大量斥候,打探长安,以及长安周围的情报。

    甚至于,秦霄还亲自跑了一趟,装扮成避难的世族子弟,进入长安城内观察内部的布防情况。

    当然,这种侦查,只能查探到一些表面化的东西,但却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长安内部确实非常混乱。

    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裹挟着被董卓带到长安的这些洛阳权贵,和本地的权贵世族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免不了发生矛盾。

    再加上朝廷内部的问题、董卓集团内部的矛盾、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挑拨、煽风点火。

    整个长安,不说乱成一团,但也确实不怎么太平。

    光是秦霄能从一些表面信息所了解到的,长安城内就分成了好几个派系。

    以李儒为首的董卓派,势力最大,作风也最霸道。

    但,并非所有人都跟李儒一样,死心塌地跟着董卓干。

    有的人是迫于形势,也不乏“身在董营心在汉”的别有用心之辈。

    虽然说董卓大军的主力并不在长安,但光是留在长安的这股兵力,就足以镇压绝大多数反对力量。

    当然,以长安现在复杂而混乱的局势,并不是乱杀一通就能解决问题的。

    如果董卓在长安,或许会这么干。

    但现在做主的是李儒、贾诩,他们却是不会用如此粗暴的手段。

    虽然前者是真心实意为董卓打算,而后者只是为了自保,但两人的目的虽然不同,做法却是出奇的达成了一致。

    第二大的派系,就是长安本地的权贵世族。

    虽然说放眼整个天下,西北世族并不算强大,但毕竟占据着地利上的优势,整个宗族都在这里,人多势众,掌握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世族,那可都是有私兵的。

    一家两家或许没什么。

    但整个长安的世族若是联手起来,也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他们在董卓、汉室、诸侯之间摇摆不定,不肯轻易下注,但却也要死死抓住自己的利益不放。

    说白了,就是一群墙头草。

    但,这些权贵世族,却是有做墙头草的资格。

    无论是董卓一方,还是反对董卓的一方,不但不会轻易得罪他们,反而还要示好、拉拢。

    就算拉拢不成,也不能将其推到敌对一方去。

    这就是有实力的好处。

    若是没有实力,还想做墙头草,那只会被人一刀给砍了。

    第三大派系,就是以一批汉室老臣为首的“保帝派”。

    这些人,也是上蹿下跳最厉害的。

    有人想要争权夺利,也有人上蹿下跳,煽风点火,试图趁董卓不在的机会,恢复汉皇室的权威。

    比如司徒王允,就一心想要铲除董卓,或者至少将董卓的势力赶出去。

    当然,他做的比较隐晦,并没有第一时间站到明面上来,以免万一大事不成,事后被董卓清算。

    若是从原本的“历史”上来看,王允的选择并未出错。

    最终,也正是他以貂蝉为饵,离间董卓和吕布,最后导致董卓身死。

    只可惜,这并没有能够挽救大汉朝灭亡的命运。

    走了一个董太师,又来了一个曹丞相。

    除了这三大派系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派系,就相对来说无关紧要了。

    秦霄一边积累军备、打探消息,等了足足半个多月,后方的大军主力,终于是姗姗来迟。

    一路长途奔袭,秦霄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让大军休整了三天。

    等到大军的体力、士气都已经恢复,才下令全军出击,从藏身的山中出兵,准备对长安发起攻击。

    此时,已经是秦霄进入副本的第五十天。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