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66
不知道是不是中枢有女性参与的原因, 总感觉武后的参与叫大唐添了一抹艳丽。
她彰显她参与的方式真的很别致,瞧刚刚宣布了双圣临朝, 武后又说, 咱把服侍改一改吧。从官员到庶人,都重新规定一下。
于是,品以上的, 紫色配着金玉带;四品的,深绯配金带;五品的, 浅绯配金带;六品的,深绿配银带;七品的, 浅绿配银带;八品深青配褕石带。九品浅青配褕石带。另外还有庶人, 穿黄色的,配铜铁带。
当然了, 这个黄色是各种深深浅浅的黄, 其他颜色可为装饰。事实上,民间染色,植物中提取的纯天然染色, 多是偏黄的颜色。
她甚至细致的规定得了手巾、算袋这些东西的颜色, 怎么搭配点缀好看,她都给规定好了。还说了,武官一般有携带刀子、砺石的习惯,这种东西套上套子, 一般能搭配什么颜色的套子。
想象一下, 朝堂世上, 颜色不一,深浅不一,搭配的各种鲜亮的朝臣们往那一站, 就说养眼吗
真真是好气象
本来嘛,这选官外貌身高各项都在考核之内呢。那不是文雅斯文,就是气度不凡,便是粗糙,那也是魁梧大汉。如今,朝廷的官服细致的把身上的没一个配饰都给搭配好了,“好看”
真的四爷身上这身紫袍就很好看。
四爷只笑。
桐桐拉了四爷往铜镜跟前来,“看看自己看嘛”
其实铜镜并不会不清晰,当然了,跟玻璃镜子不能比,但也不是说,就一定是模糊的。淮南子上说铜镜是明镜之始下型,蒙然未见形容。
就是说没经过打磨的话,是有些朦胧。
但打磨之后呢鬓毛微毫可查之。
就是说鬓角、美貌、连毫发都能清晰的看见。
可见,铜镜正衣冠,是很清楚的。
四爷由着桐桐推着照镜子,他就说,“上上下下,各级官员都得换装。同样的,诰命是不是得同样换装了”
当然。
“所以呀,天下谁人不知武后呢”她就是这么一步一步从小处着手渗透到朝廷的方方面面的。
偏这种事,朝臣都懒的掰扯只要没乱了礼法,为这事他们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再者说了,那些大老爷们,谁关注这个。他们没几个意识到武后的意图现在瞧瞧,连庶民都规定了配饰。那请问,凡是大唐子民,谁不知道武后知道武后,难道能不知道双圣临朝。
四爷就觉得,李治在太子这个事情的处理上,不果决。既然不可能了,那就当机立断,确立新的太子。这左右一犹豫,便给了武后足够的时间。
果然,等到这一年年底的时候,武后给朝廷上了一封折子,这个折子李治是批也得批,不批也得批。
东宫把折子誊抄了一份叫给桐桐送来了。而桐桐此时已经显怀了。
冬雪铺天盖地,北风呼啸。穿棉布的人很少,但家里盖棉被,出门穿棉衣的人多了很多。很多的百姓都是自家种那么一点,留着自用的。棉花这东西,御寒的话,真就是棉絮用上十几二十年,也还是能用的。因此,冬天便是府里进进出出的下人们,都穿上了棉衣。要出远门的,那得皮裘。但若非必要,这玩意如今不太爱穿了。到底是不如棉衣轻软。
桐桐歪在榻上,腿上盖着小褥子,屋里养着的梅花开花了,一室的馨香。她的手边的小几里是秋里做的罐头,如今吃正好。折子送来了才要看呢,刘德给拦了,“您还是先用膳吧。”一般一般折子就影响胃口。
行吧不看就不看,厨下端来了晌午饭,这玩意叫什么遍地锦装鳖。
香菊低声道“您还是尝尝吧,孙道长说鳖吃了好。”
林雨桐拿了筷子,就吃这个呀只菜没饭呀
然后又端来一道热腾腾的御黄王母饭。
第一道菜,那是把鳖给蒸熟了,再用动物油脂加上鸭蛋黄做浇头,往鳖上一浇。就跟锦缎盖在了鳖上一样。尝了一口,还不错“之前在宫里吃的,有些膻味。”
是“厨下知道您不爱吃羊油,这是用猪油做的。”
难怪呢。
主食呢,名字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碗超级盖浇饭。用的是黄米,然后把肉汤浇一勺,各种菜铺一层。
尝了一口,改良过的口感还不错。
不多不少,一顿把这些吃完了,再喝一碗鱼汤,饱了。
饱了起来得穿厚实,在廊庑和回廊里走动走动。
吹着风,看着雪,犹豫了再还是把折子给打开了。
太子送来了武后给圣人的折子,折子上武后提议了十二件事。
首先得是轻徭薄赋。这个没说的大灾过后,本也应该轻徭薄赋。只是之前征调粮草,朝廷确实亏空的厉害,这一项今年没提。而今,她提出来了,说朝廷应该轻徭薄赋。
这是对的从执政上来看,这没毛病。便是邀买天下人心可哪个执政者不是如此呢
第二条,武后说,免了辅之地的租庸调。这个辅后来指秦,其实也差不多,就在长安附近。这安抚的当然是京师周围的百姓。京师周围,不仅有平民,也有自大唐以来,大大小小的军官的产业。
至于第点,她说该息兵。
息兵,当然没有不对这几年征战,确实是负担太重了。若是能罢兵,好处自然是有的。但是,这也造成了百济、新罗、高句丽,慢慢的脱离掌控。
所以,林雨桐在这一条上,看了又看。息兵应该,如今这府兵制就是这样,跟终身服兵役一样。长时间在外,不能归家,不能见亲人,士气也低迷。
她考虑的是,除了随时能征调的府兵,能不能并行一种长效的职业兵制。像是安东都护府,高句丽、百济等地,还是得继续驻兵。这是主权的问题哪怕不干涉当地的治理,但驻兵得有。这种的驻兵,那就是年一轮换。得叫将士有足够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
息兵,不起战事。但不意味着对外没有军事活动,这是错误的。
她把身上的披风紧了紧,深吸了几口气,这才起身回屋,等着四爷回来。他觉得这事得跟四爷商量。
四爷是被召去宫里的,因为于阗王带着人来朝贺来了。于阗在西域,四镇之一。来之前就跟四爷来信了,但进了长安当然得先去宫里。四爷被李治叫去作陪了。
今儿四爷回来的就有点晚了,身上一股子酒味,没少喝。
四爷一梳洗躺在就不想动了,“波斯王也来了,都在宫里。”
哦十几年前,唐朝就在波斯有都督府了,波斯王卑路斯被任命为都督。朝廷还在长安给波斯人建了波斯胡寺,尊重人家的信仰,也方便他们聚会,就在醴泉坊。
不过后来,这不是息兵了吗波斯被大食给灭了。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波斯都督府了。
林雨桐就说,“所以呀,我觉得息兵不该是大规模的撤兵。若是如此,那早前的征战意义在哪呢”
四爷就说,“今儿说的就是这个得承认,距离太远,交通不便,鞭长莫及。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朝廷跟不上。这种情况,只能做一些输出。”
什么输出
“武器。”给他们,得在技术上下点功夫。输出的武器得有使用年限,要不然扩散的到处都是,就是害。至于你说的驻兵,其实已经设计改革军制了,这在而今可轻易碰触不得。四爷就说,“慢一点再慢一点别急。”
慢一点
桐桐看四爷,四爷也看她。然后桐桐恍然,在四爷看来,武后这一步走的太着急了。
她翻开折子看其他几条,她说得禁止浮巧,得省功得省役,得广开言路,得杜绝谗口,得把老子孝经论语纳入明经科策试。又说京官八品以上的得给加俸禄,说百官任事久了,在这个位置上一直不提拔的,就得重点考察,该提拔得提拔。
方方面面都给拉拢到了
夹杂在这么多东西之中,她提了一个好似很不起眼的一条,她说,守孝这个事,父亲若是在,而母亲先死了,这种情况下,得子女为母亲服齐衰。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今这个守孝,得分尊卑。如果父亲死了,不管如何,子女得需要守孝年。但是如果母亲死在父亲的前面,子女只需要为母亲守孝一年。
男尊女卑,有丈夫这个尊者在上,怎么能为母守孝年呢
而今武后说,母亲跟父亲是一样的,不需要避讳这个尊,一样去守孝年。
这其实就是提高了女子的地位,父母的关系平等了,那男女的关系自然就平等了。通过这个,她再次强调了,双圣临朝不分主次。天皇和天后是一样重要的
然后四爷认为她这个做法,有点太着急了。
桐桐说,“圣人不会不准的。”
四爷就笑,“当然不会不准”他不给桐桐多解释,只道,“你看着便是了你看李治怎么应对。”
上元二年一开年,李治就召集群臣,然后说,“朕身体实在不成了,不若叫皇后摄政吧。”
武后第一感觉,是一种惊喜这种喜几乎叫人不自禁。
可紧跟着群臣的反应给她上了一课,就见群臣大惊,呼号道圣人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
武后面色一变,从珠帘后起身,拂袖而去
此时才明白,这便是圣人的手腕他不惊不怒,左手自己,右手大臣。能支持左手打右手,也能利用右手制衡左手
而自己自诩聪明,却依旧是圣人手里的棋子好用则罢了,一旦过线。这不,抬手就是一记教训
这一次,当真是受教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