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开局穿成济公活佛 > 正文 第24章 施法术烈女死回生
    一句话又把陈员外搞迷糊了。

    “圣僧,你说清楚我为什么要挨打,谁又会打我”

    “王氏给你家当儿媳,结果含冤负屈让你给逼死了。她娘家的人能饶了你告诉你吧,你那老亲家已经得知了消息正往这儿赶呢,明早就能到。”

    陈员外心里一紧,暗叫坏了。

    王氏的确是含冤受屈,如果王家真较真告到府衙麻烦可就大了,弄不好自己可就得吃牢饭。

    “圣僧,我听说您法力无边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就求您发发慈悲救救小老儿吧”

    丁寒摇头“你话说严重了,没有那个必要,因为我估摸着他打不死你。”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啊他要是报官了可怎么整您还是施妙法救活我那儿媳吧”

    “想让我和尚救活也不难,只是要看你的心诚不诚啦”

    “肯定诚,肯定诚,我以后定当广积善缘,斋僧布道,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再不济我把家里改成个庙。”

    丁寒笑道“倒不至于这么虔诚,最近金山寺要重新修葺”

    陈员外马上道“我愿出一万两白银,但还不止如此。我那亲家也是金满箱,银满箱的家境,富有的很,同时心也很善,冬施姜汤,夏舍凉茶。倘若圣僧能将王氏救活,我也劝他捐助两千两。”

    丁寒一着牙花子,摇头说“这不行。你出一万两倒时可以,但你亲家就出两千两估计他家的难可摆平不了。”

    陈员外眉头微微一皱“他家也有难”

    “比你家这个大多了,弄不好还得连累你呢”

    “啊”

    “你不是他亲家吗你听说株连九族没”

    陈员外嘴角一咧“那既然这样的话,王氏咱就别救了,怪麻烦的。”

    “人还是得救,你儿媳妇阳寿还没尽。”

    俩人边说边走来到了厅堂,陈员外突然感觉屋里不那么冷了。

    他明白,怨气已散,灵堂自然不冷了。

    丁寒冲着王氏的尸体扇了一蒲扇,口念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跟“唵嘛呢叭咪轰死你”,这两句真言就差俩字,但实际用途完全不同。一个是救人用的,另一个是降妖捉怪用的。

    王氏缓缓睁眼,陈员外喜极而泣。

    “儿啊你受苦啦。为父的给你赔礼”

    丁寒道“现在你们家的事儿了解了,那一万两白银”

    “您什么时候要”

    “八月初一,金山寺广开水陆道场,那日你将银子送去寺院即可。”

    “到时候我一定亲自前去来人,高摆燕翅席,我要款待圣僧活佛。”

    燕翅席是当时最高级的酒席,要八两银子一桌。

    丁寒连连点头“这好,这个比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还虔诚。”

    转眼到了第二天,五鼓天明时分,王家那头果然来人了。

    陈员外立即迎出来,面带春风,说道“亲翁,您突然大驾光临有何事情啊”

    王家在绍兴府南面的新昌县住,是当地的第一大户,老头叫王伯俞。

    王伯俞拧眉挒了他一眼,问“我姑娘呢”

    “就在屋里坐着呢”

    王伯俞整个人原是气吁吁,听了这话反倒一愣,心说表情怎么这么自然、淡定

    “她她不是该躺着吗”

    正说话的功夫,王氏款款的走了出来。

    “爹,您来了”

    王伯俞仔细一瞧,正是自己的女人,又惊又喜,心里还泛着怪异。

    “我听说姑娘被你们陈家逼死了,所以特意过来绍兴打官司,状纸都写好了。”

    王氏说“我没有死,冤枉也已经结清了,是这么这么一回事儿。”

    就把以往之事跟自己的爹细细的说了一遍。

    王伯俞双手合十,拜谢上苍口念“阿弥托佛,天神保佑。”

    陈员外更正说“不是天神保佑,是罗汉出手,快去请罗汉爷过来。”

    不大一会儿,丁寒腆着肚子,双手都是油,一边剔牙一边走过来了。

    陈员外介绍说“这位就是圣僧。”

    “这圣僧您是搁哪个捡的啊”

    “别瞎说,人家是临安天竺院的济公长老,你女儿就是他救活的。”

    王伯俞听了赶紧拜谢。

    丁寒“不用客气,你儿子他还还活着呢”

    王伯俞心中不悦。因为他就这一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心说圣僧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啊

    冷冷的说“托您的福,还健在呢”

    “没想到还挺能活,我原来估算以他那小体格,现在已经嗝屁了。看起来那个妖怪也是真心的喜欢他。”

    王伯俞一愣“妖怪,什么妖怪”

    陈员外解释说“亲家,你不知道,你家有难了。有两万两银子的难,人家罗汉爷都给你算出来了,你赶快拿钱吧”

    “什么我就拿钱啊我儿子天天在家里读书学习,我都亲眼所言。哪有什么妖怪过来害他性命”

    丁寒问他“你儿子天天晚上读书你都亲眼所见”

    王伯俞笃定说“亲眼所言呐。我就怕他不用功读书,因为我读书差点劲,就希望他将来能考个一官半职。所以,我每个时辰都在他窗户前走一遍。”

    王家是诗书门第,他们这一支脉若是算起来人口得上百,王伯俞在所有王氏兄弟里排行老大。

    但是虽然说他是长兄,王家却只独他一个没有考取功名,其他的堂弟都要么当官儿了,要么是等待当官。

    唯独王伯俞脑子笨,读起书来特别的吃力。读了十七年的书,三字经都不会背,百家姓也就会前四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卫,蒋沈韩杨。”

    读十七年书,学会十六个字。

    这也算是孔门里的佼佼者了,只可惜科考不是从后往前选。

    王伯俞自己不行,所有的希望自然就都落到儿子王二龙身上了,就实指望他能考中举人了,这是全家唯一的目标。

    丁寒说“有些事儿眼见也未必为实,你儿子活不了多少天了。”

    王伯俞满脸不信,陈员外劝了半天也还是不相信。

    王氏过来说“爹,女儿我就是被罗汉爷救活的,您还是相信他吧假使他掐算是真的,倘若弟弟真有个差池,您那万贯的家财又能留给谁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