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接着,李盛又道,“经济增长点,便是能让大唐变的更加富裕的手段这样的手段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的是,无非是未被挖掘出来罢了。但诸位只要陛下设法找出这部分人,那不就行了么。”
李盛淡然微笑的这么一说,其他人就都露出些许了然之色,接着李盛又道,“至于怎么才能选拔,那自然便是科举了。”
唐代的科举是不糊名的,主要筛选的其实并非后世广义上的人才,而是在地方上能号召的起,能保护的住“父老乡亲”的人,而一个人能不能对父老乡亲负责其实可以直接从文章的体例用词这类信息分析潜意识,是可以看出来的。
尽管这个科举收人是有关系户的成分,但因为符合时代本身,反而是先进的,进步的东西它总好过连科举都根本没有。
但到了现在这又怎么说要求发生了变化,从“能对父老乡亲负责”,变成了能带子弟发财。
这要怎么操作
于是接着,李盛就微微一笑。
“我们如今,依旧叫做汉人神州大地上,最伟大的生命莫过于大汉。那么大汉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便是了。”
而李盛这么一说,接着便道,“过去的科举筛选文武,我们便要让科举,筛选出能造出财富,能造出更多的物质资源的人便是。”
“公子的意思是考校造物之法等事不过”
魏征说着说着有些迟疑,表情凝重,脑海中在不断思索怎么措辞,但思索半天竟是毫无所得,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问题实在太诡异,太宏大了。
而接着,李盛笑了笑,“这便是去中心化。真正要去的,并非是朝廷,毕竟百姓第一还要吃饭,第二不想打仗。所以要去的,其实是灵州、长安城西两座书院,以及国子监,这三个地方的中心化。以及去农耕的中心化。”
“这这又是何解”
这下不光是杜如晦和房玄龄,连魏征都开始犯困犯迷糊了。
这都什么哦
只有李二,目光尽管凝重,但眉头,也依旧紧皱
而接着,李盛就说了,“这很简单啊。现在百姓获利之道,只有农耕一徒,以及少量的工商业”
即便在海贸与钢铁、煤炭工厂兴起的今日也是这样。
“那么要去中心化,就要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工业生产,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种地。”
“这啊”
李二刚想说,这会不会舍本逐末。
毕竟都不耕田了,那国家岂不要出事到时候那粮价要吃人了属于是但话还没说出口,李二已然反应过来。
李盛所说的“要离开农耕去参与工业”的人,那不正是自己方才和李盛所聊的,最近出现的作乱的那群人以及还未作乱,但已经逐渐开始按捺不住,想要有所作为的人群
而李盛这思路就简直极品。
不过“两所学院,和国子监这去中心化却又如何说”
这部分又要怎么去中心化,李二就属实想不通了。
难道不要学院了,要
“改成小私塾这只怕”
李二觉得有些可疑,因为灵州学院的那些书籍他身为陛下,岂能没有收藏也都翻过,都太艰深晦涩了。小孩子都没什么基础,这怎么能就直接开始学,有点扯淡啊。
不过这么一想,下一刻魏征倒是反应过来了。
睁大眼直勾勾的盯着李盛,“莫非圣侯的意思,是说要多建更多的学院,将更多的人才吸收或者,郡县之”
魏征这么一问。
李盛就笑了,这一次不再单纯的笑,而是直接伸出手打了个响指。
啪
一声脆响,“没错”
“学院去中心化,经济也去中心化,亦要郡县之,以免生乱,亦抽掉其中的英秀之才而封建之,许其大利,我神州才能不断有所进取”
李盛一番话说完,这一下原本都是半懂不懂的,李二等人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这思路,这格局
牛逼,牛逼了
通透
完美的通透
这一次
李二和魏征等人看着李盛的目光,已经不再是看一个厉害的强者那样的仰慕之色,而是
一种仿佛直面神灵的恐惧,直接就穿透了心灵
太特么强了
不过一通说完,李盛也是微微一笑。
“不过这些东西说来要触犯不少人的利益,毕竟目前从学院出去的都是香饽饽,动辄月入百贯一旦学院大量新建,灵州和长安城西的学院,只怕也是要生乱的。”
李盛这一警告,李二等人才悚然一惊。
是了当年东汉、魏晋之时,豪杰群体崛起,而曾经在战国时代掀起壮阔波澜的名士们,却纷纷变成了必须打引号的“名士”。
不但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还贪恋权位只顾谋私,这才有了后来数百年的大乱世。
不再是谋定千里的名士,反而完全劣化为了只会煽风点火的“社会名流”
而现在
李盛忽然接着补充了一下,“不过这群人羽翼未丰,比不得后世的军事实业复合体老李你就不用担忧那么多了,处理起来简简单单”
李盛这么一说,李二等人方才放心下来。
众人感觉这次来杭州简直是天降黄金了属于是。
如果不是李盛,寻常人怎么可能想得到这么深奥的东西。
如果不是大皇子殿下呃,好像也就没有这么些问题了,毕竟印刷之术那不就是殿下
但众人紧接着却又想到一点,或者说不得不承认一点。
如果不是李盛,没有这些法子,但从今日开始往后,大唐的光明前景也就同样没了。
所以
还是大皇子殿下牛逼啊
不过就在众人露出赞叹,甚至哀叹的神色望着李盛的一刻,
李盛接着却摆摆手道,“你们都盯着我干嘛这饭菜一会可就凉了,再说了你们几个,生意都做不明白,还这么在意这事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