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眼睛不瞎,感知力不出问题,就知道,如果没有奇迹发生,这个倭国霸主绝对撑不过今年了。
而庆长之役,也就是入侵半岛的两次战争,皆为秀吉当初凭借一已之力强势推动。
除了第一次入侵,不少大名兴致勃勃,对明朝有着一定想法以外,余者都是兴趣缺缺,尤其是丁酉年这次,很多倭将更是打得不情不愿。
现在丰臣秀吉肉眼可见的病入膏肓,退出半岛似乎成了必然之势。
可矛盾之处在于,关东联军抵达,这群家伙兵强马壮,两次入朝战争皆未曾深度参与,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大名认为,是太阁想要消耗德川家的实力,毕竟最忠于他的大名加藤、岛津、小西,悉数战死,若其病逝,只留下一个年少的继承人
恐怕会重演旧事。
要知道,丰臣氏如今的地位就是秀吉叛主所得,取代了织田氏。
也有大名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秀吉大人很可能发起猛攻,为自己续命,毕竟国运有诸多妙用。
而侵占的土地、人口越多,气运就越强烈,当初太阁不顾一切从本土赶过来,估计就是为了此事。
蓄着小胡子的德川家康看到丰臣秀吉这般枯槁,当即明白过来
自己中计了
他分明没有信中描述的这样强势,成了一直病虎,且病入膏肓。
不仅如此,所谓的捷报频传,胜利接踵而至,也全是噱头,倘若真如信中所言,每一战都杀死几千数万的明、朝联军,吓得两国不断乞和,怎么会龟缩在海岸线四周
领地却越打越小,老面孔越来越少
虽然德川家康听闻岛津、小西两家伤亡惨重的消息,但没想到两人竟然战死了
而且,在迎接的大名行列中,他并没有看到立花宗茂,也就是与自己麾下勇士本多忠胜齐名的西国无双。
加藤清正、黑田长政亦未曾出现。
前线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一次简单的欢迎仪式,德川家康就看的一清二楚。
因为这根本瞒不过任何行伍出身的大名,家康更是老手。
只不过,这位善于隐忍的老枭雄,心里也明白,随着战船抵达,一切就都晚了,必须陪着老猴子疯上一把才行。
“有什么话进了城再说吧。”
秀吉开口,并将目光从德川家康身后收回,他非常满意,对方这次差不多是倾巢出动,并没有留下太多家底在本土。
彻底放弃心中那一点侥幸,认清征明大计已经付之东流,丰臣秀吉变得无比现实、冷静。
半岛战局日趋恶化,东国大名们看似谦恭,可忠厚的外表下藏着尖锐獠牙,秀吉不得不将目光从个人理想上挪开,转移到幼子秀赖身上。
利用半利诱半胁迫的手段,令东国大名担任主攻,若是可以攻下更多土地,自身可以延长性命。
若是明军太过强悍,那就尽可能多的消耗对方实力
作为立身之本的西国势弱,那就把东国也给削弱,如此一来,自己死后也可以高枕无忧。
以上便是秀吉的想法,是阳谋,纵使德川家康有心抗拒,也无可奈何。
不少老谋深算的大名同样已经识破,感慨太阁之狡猾,并羡慕丰臣家的继承人秀赖。
一个明知活不久的人,为一个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小家伙,强提起一口气,收拾烂摊子,为其留下诸国臣服的环境。
换而言之。
父爱促使秀吉从狂妄中恢复过来,一点点重回理性。
最关键的是,丰臣家的势力有损失,却远比山穷水尽要好,且有能力给关东联军施压
小早川秀秋、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等大名,哪怕先前战事再不利,仍未伤筋动骨。
这些人要么是秀吉的亲戚,要么是西国的精锐,丰臣家的绝对嫡系
而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岛津义弘忠诚不假,但基本是都是九州兵,从地缘和血缘来看,跟丰臣家稍微有点远。
黑田长政、锅岛父子、立花宗茂、宗义智等大名,亦是如此。
局势如何发展,该根据情况具体采取何等措施,老猴子全部算到了,他对关东联军的表现拭目以待。
明、日、朝,三国都有着各自的顾虑,各自的小九九。
不过,战争无可避免。
休整、平静了整整半年,不是准备和谈,而是为了更加血腥残酷的厮杀。
从万历二十年,第一军团长小西行长发起进攻开始算起,这场从大层次上,能够分为两场的战争已持续七年。
两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被拖得民生凋敝,大明也想缓口气。
毕其功于一役。
增兵,大增兵
先前定下的人选悉数入朝,兵员来自天南地北,大刀将军刘綎、董仲舒后人董一元
其中不乏奇特物种。
准确来说,是数百黑漆漆的人。
而且并非高原地区被晒黑的那种,是从头到脚,黑到极致,只有眼白与牙齿显露出白色。
李朝士兵觉得它们是人形妖怪。
而这些是步兵游击彭信古的亲随卫队,皆来自遥远的地域,由葡萄牙红夷高价贩卖,再被大明买下。
武将们对它们评价很高
擅长搏击、力大无穷堪比牲口,由于精通水性,又被称之为海鬼。
在唐朝,它们的祖先有个特殊称谓“昆仑奴”,而大明给取了一个更加威武的名号异面战神。
朝鲜王李昖彻底开了眼界,特别是看这群海鬼演练一番后,更是觉得过瘾,想找路子购买一批回来。
“近十五万明军,加上五万李朝精锐,不算各地野路子的义军,也足以碾压倭寇了。”
有扮演者长舒一口气,感慨要打好收官之战。
实力大打折扣的陆离,也在暗暗计划,自己究竟该如何,才能发挥出更多作用。
“水师应该快到了。”
潘明屹立高处,居高临下俯瞰壮阔的江面,等待最后的拼图抵达。
漫长的抗倭战争中,大明水师始终保持着沉默,只轻轻动过两次。
一次是为李如松的补给船队护航。
一次是虚晃一枪,因作战计划取消、三国议和,而主动撤退,并未正面跟倭人碰撞过。,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