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传来,举国欢腾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猖狂了几百年的戎狄,第一次被中原真正征服
姬箐箐当即下令,举国庆祝三天,工厂放假,学宫休学,都造起来
皇宫中大摆宴席,除了百官之外,帝城中七品以上,外国使臣,士族大夫,商贾世家,都邀来赴宴。
美酒千坛,举杯共饮
就是,感觉少了一个人。
酒过三巡后,姬箐箐看着下面热闹的人群,无有一人敢上来与她邀杯。
不免多了几分寂寥之意。
西域大捷,他也快回来了吧。
三天欢快的日子一晃而过。
姬箐箐早晚都要在宫墙上眺望,始终不见那一道身影,每次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回去。
甚至连一封书信都没有。
然而有些事必须要处理了。
“招礼部尚书郭如晦进宫。”姬箐箐吩咐道,西域始终是外邦,那就是外事。
按照姜平留下嘱咐,外事不决问郭如晦。
姬箐箐选择相信他。
不久,郭如晦急匆匆的进宫,看完前方呈递上来奏折,数百万戎狄子民如何处理
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郭如晦想了想,拱手道“回禀陛下,近来东方诸侯国蠢蠢欲动,尤其是赵国,欲联合天下,举世伐晋。”
“臣建议,可征调西域的奴民,修筑城防,以备天下来攻”
按照过去的经历,国战胜利后,败方子民俘虏都可称之为奴民,没有人权。
一般也是用来修筑城防,搞搞建设。
充当苦工。
郭如晦这建议并没大问题,但是,太过于死板,不懂的变通。
与当前局势或许有些不符。
毕竟,国战中彻底征服西域,这还是头一次。
有些东西是不一样的。
“陛下,臣有不同的意见,请陛下听臣一言。”南宫婉儿当即站了出来。
姬箐箐挥手,“准。”
“臣认为,郭大人之策不妥,西域部落向来以游牧为生,并不懂建筑。”
“二来,西域部落族人好战,集中
容易出现暴乱。”
“三来,西域版图刚刚融入晋国版图,中原与西域之间,依旧还有很深隔阂。”
南宫婉儿细细的阐述完三件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后便开始说她的方案。
“臣建议,应该把西域土地还给西域子民,给予他们耕种畜牧的权利,并保留他们部落习俗。”
“融合西域为晋国第四州,建造当地政府,收归政权,管理治安,安抚人心,同时规划西域的建设。”
“再以文化输出,物产融合,资源共享,潜移默化,让其有归属感,慢慢融合成为一家,西域便才能真正成为晋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南宫婉儿希望姬箐箐,把西域的子民也当做她的子民。
习俗和生活上可以有特殊,但是人权上,晋国子民和西域子民一视同仁。
她觉得这样更符合姜平变法改革的中心思想,以人为本,也符合当前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要知道,那可是几百万人,还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不少可耕种土地,大片的牧场,还有很多矿物资源。
把这些都利用起来,不仅仅可以弥补这次国战的损失,还能让晋国更富裕。
若是民族融合成功,晋国的人口资源也能得到改善。
南宫婉儿认为,除此之外,没有第二选择,更相信,如果姜平在这里。
肯定也会这么做。
“南宫大人,下官更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西域部落族人永远是蛮人”郭如晦争论道。
南宫婉儿也不服,反驳道“中原文化也是由多个部落融合产生的,总得有一个开始。”
“敢问南宫大人,放数百万戎狄自由后,如何管理”郭如晦质问道。
“当然是以晋法为准则,违法者一律按照晋律严惩”南宫婉儿毫不犹豫的回道。
“部落习俗若正好违背了晋法,也默许违法”郭如晦继续问道。
“合理的保留,不合理的摒弃。”南宫婉儿回道。
“何谓合理”
“以人为本,凡是以伤害自身或他人人权的习俗,都应该摒弃或者代替。”
“他们不答应怎么办”
“按晋法严惩,违令者斩”
两人对此可谓是争论不休, 郭如晦主张强硬,南宫婉儿主张怀柔之治。
各有各有的说法。
暂时还不好说谁对谁错。
“陛下,臣以为,东方诸侯列国来攻,不得不防,若以怀柔之治,需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留有军队长期管理西域治安。”
“那如何抵御诸侯列国”
“当前,应该要把项翦蓝田大营调回来,补充兵员,进行修整,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郭如晦直接向女帝建议道。
南宫婉儿还想再辩论一番,才刚张嘴,姬箐箐扬起了手,制止了她。
“两位爱卿的意思,朕听明白了。”
“朕同意郭如晦的意见,召回项翦蓝田大营,到凉州修整补充。”
“另外再召集西域二十万民夫,在沙丘修筑防御工事。”
若真是举世伐晋,沙丘必然是进攻晋国的突破口,不得不防。
哪怕是修点简单的防御工事,不让敌人太轻易突入,那也是好的。
河东有天然屏障,李信十万大军足以抵挡。
最大的问题是西域。
既然是举世伐晋,那么金国会不会参与而且金赵两国本就联合过一次。
他们若是从北方长驱直入,晋国又要多一道防线。
最好的办法是,暂时放弃西域,退守天山关,另外在边城,嘉峪关留有一军。
互为掎角之势,进可反击,退能牵制。
这样一来,晋国就全面进入了防御姿态,除了能在西域反击,沙丘和河东都要死守。
既然如此,现在建设西域,明显亏本啊
到时候一场大战下来,所有的建设都毁了。
姬箐箐思量完这些,便有了决心,道“朕亦采纳南宫的意见,把西域的土地还给各部落百姓,给予他们耕种畜牧的权利。”
“另外,再招各部落首领来帝城
,共同商议合理发展西域的方法。”
既然西域还有一场仗要打,那干脆把土地还给他们,把他们也卷入进战争。
也能减少晋国正面的压力。
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能保证在战争的时候,戎狄部落不会倒向联军那边。
这就要等各部落首领到了之后,才能知道了。
“陛下英明”郭如晦拱手道,并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他和女帝的想法一致。
还是先管好关内,等晋国度过这一劫,再谈西域的建设。
真要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丢了西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南宫婉儿咬着嘴唇,思虑一会,最终还是拱手道“陛下英明”
便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这时。
“启禀陛下,户部尚书李承志求见,说有十万火急的事禀告陛下。”赵公公进来传话道。
“宣”姬箐箐挥手,同时也纳闷,仗都打完了,还有什么事是十万火急的。
就算诸侯列国组织举世伐晋,等他们联合起来,起码都是两三个月之后的事了。
很快。
李承志急匆匆的来到养心殿,站在女帝面前,满头的大汗,“臣拜见陛下”
“免礼,有何紧急事要禀报朕”姬箐箐直接问道。
李承志没有直接回话,而是看了看周围,姬箐箐知道他什么意思,挥手就让宫女太贱们都出去了。
南宫婉儿和郭如晦留了下来,真要是重要的事,正好可以找他们两商议。
李承志才说道“启禀陛下,帝君失踪了”
刷
姬箐箐闻言,刷的一声站了起来,暴喝道“你说什么平君失踪了”
她猛然之间有点慌乱了。
“这绝对不可能”
南宫婉儿和郭如晦也是一脸的震惊,帝君怎么会失踪,他身边可是跟了八百御林军。
还是在国内。
“臣也不敢信,可帝君确实失踪了,与之一同失踪的还有鱼幼大人,现整个凉州都在秘密寻找两人,没敢公开。”
“前面的人推断,帝君和鱼幼大人,
应该是进入了西北盆地,但找遍了西北,也没有帝君和鱼幼大人进城的记录,各地村庄集镇也没有消息。”
李承志说着,忽然想起什么,手忙脚乱的从袖子里取出一封密信。
是姒蒹葭的亲笔写的,呈递给了姬箐箐。
里面详细说了事情的经过,都是一些毫无感情的句子,没有认错,也没有卖惨。
仿佛就是要告诉她一个事实。
“混蛋,朕要砍了你”姬箐箐愤怒的一把将信纸给撕碎,然后又让自己强行冷静下来。
姜平在西北盆地失踪的消息,绝对不能让外界知道,不然不知道会引起多大乱子。
但人也一定要找到。
找人该找谁
“立即让柯修入宫,马上”姬箐箐爆喝道,只能出动监察院了。
李承志拱手,道“陛下,还有另外一件事,在寻找帝君的过程中,户部发现,帝君失踪的那天,工部的郑渠也在西北,就在帝君失踪的附近。”
“巧合的是,帝君失踪之时,郑渠也一同失踪了。”
姬箐箐一愣,问道“郑渠何许人也”
她完全没有听说过。
李承志只好再解释一遍郑渠的来历,第一次招贤令入晋的水治人才。
原是韩国的水部侍郎。
帝君亲自接见过他,卫央当时也在一起。
除此之外。
“臣已调查清楚,郑渠当初并非是离走,这大半年来,他走过了晋国全境,四处堪舆,为的是开渠之法。”
有了身份牌后,一个人去了什么地方,大概干了什么,当地户部都有记录。
尤其是官员,他们的行程记录会更加详细。
查到这些并不难。
郑渠和帝君在同一天,一个地区失踪,这其中或许有关联,哪怕只有一线可能。
那也要查下去
姬箐箐把这事交给了柯修,命令他动用整个监察院,不够可以从皇宫调人,必须找到姜平。
另外,此事也被列为了最高机密,除了这个房子里的人,任何人都不能知道。
包括月华宫那些人
本章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