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观察了玉堂几天,玉堂迟迟不说话。白庆堂实在是憋不住了。这一日趁着有空闲,庆堂把兄弟叫进书房,拿话儿询问他说道“九哥,这几日你脸色看着不好,是有什么心事么还在想去南方的那件事儿”
玉堂便就实说道“你明明知道我为了什么,你还来问。让你去帮我说一说,你一直都在忙别的,到现在我也没等着回音。实说与四哥说了罢这几天我已经打算好了,再没有消息,我也不用问上面,直接自己出城算了”
虽然早猜到会是这话儿,庆堂仍装模作样道“官家早就有言在先,你自己怎么出城去”玉堂有些不屑道“李亿犯的事儿不比我大盯他的人不少吧他都能偷偷溜出城,更别说我天底下办法其实很多,就看他愿不愿意干”
可不是么,若铁了心真要出城的话,怎么不出去了连庆堂这个老实的,都能想出来好几套办法,更别说白玉堂那个厮。就算把赵官家搬出来,不让他去,白玉堂他自己身上有腿,一走了之,干脆连影子都摸不着了这件事庆堂帮他办,起码这厮一高兴,还能捎个信回来,到哪里家里人也能知道。他偷偷跑了,干脆连消息也断了
当下争论了一番后,说不得这一次兄弟两个的矛盾,到底还是庆堂服软,口里答应玉堂说,南去这事儿,天之内就会有回复。
首战庆堂已经告败,接下来只能是连续溃败白玉堂除了自己去,这厮还要散些家财,招募些人马,这次也一块儿带过去。庆堂自己说出来的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能反悔。
摊上这么个亲兄弟,庆堂能有什么法子只能是送佛送到西了。除了要帮助白玉堂出东京城,还要帮着他联络人,商议招募人马的事情,这个兄长做起来太难。
那一头被赵官家派去延州的中使,已经带着诏书见到了狄青。狄青接到了诏书后,不敢耽搁,立刻把延州事情交代好,连夜就启程,随中使往东京城这边赶来。等到狄青进了京,在驿馆里面住下后,时间就过去了好几日。
一听见狄青已经来京了,马上就要在朝会上见群臣,太常博士张述那厮,立刻向赵官家提议道“有一件事情,微臣想了好几遍,觉得还是要说一说臣跟狄青见过几面,知道他
面涅,来日在朝会上往那一站,有碍观瞻,怕群臣议论。陛下不如让人带话,让狄汉臣把脸上的涅文去掉,免生事端。”
张述这个话说得不错本来群臣对赵官家用狄青,就已经非常不满了。一看他脸上有涅文,对他的印象只会更糟。为这事儿上,官家把内侍押班张茂则叫来,吩咐他道“狄汉臣脸上有涅文,来日上朝会不方便。张押班你替朕走一趟,拿上些能治黥面的药,叫他把脸上的东西去掉”
张茂则于是询问道“治黥面这事儿,倘若狄知州问起来,臣怎么回复就说是陛下的诏令么”赵祯便道“也不算下令,茂则去了,也不用说是我的意思,就当做跟他聊天时想起来,提这么一句。咱们大老远把狄青请过来,那是要委以重任的。不能让人家感觉说,上面有看不起士卒的意思。”
也不知张茂则那个厮,去驿馆跟狄青都说了什么。再加上狄青本人也木讷,根本没理会到茂则的意思,去除涅文这件事儿,压根就没做。
到了第二日,狄青一早就起来了,带上了从人,去待漏院等待上朝了。距离天亮还早着了,这时候朝臣来的还不多。有坐在那闭目养神的,有饮茶的,也有三三两两说话的。见了狄青,好几个都过来闲谈几句,说些庆贺的话语。
距离稍远的有两三个人,朝狄青这边瞅了一眼,然后又继续小声道“不是人缘不人缘,这狄青跟朝臣来往的不多,也没有那么多看他不顺眼的。关键是一样自从庞相上任以来,干了那么多大事情,得罪的不少。那些人有火儿,不敢朝着庞相怎样,对于庞相推荐的狄青,可不得使劲挖苦么”
回复的道“你以为撺掇着让官家同意提拔狄青的,真的是他们看中了他的才能好多人也是喝倒彩”
张述大老远儿看见了狄青,特意绕个弯过来了。施礼已毕,张述仔细看了狄青的脸,微有些吃惊,然后拿话问他道“看汉臣风尘仆仆的模样,是昨天刚刚到的么驿馆那边人接待得怎样”
狄青回道“我前天晚上就来了,驿馆那边很周到。”张述又问“汉臣昨天去见了圣上么他有没有跟你传过话”狄青又道“陛下没有。昨天上午的时候,只有张都知过来闲话了几句,没说什么要紧的事。”
正在张述与狄青说话的时候,狄青没去涅文这事儿,内侍们也都发现了,知道不好,有人立刻跑出去上报。这厮找着了张茂则,告诉他事情好像不妙。
随着时间的推移,待漏院的人已经越聚越多。这么多朝臣围在一块,免不了要说一些闲话,议论当前的时事。里头有认得狄青的人,悄悄给其他人指点时,众人老远儿往那一看,见那人四旬以上的年纪,凌凌一躯,堂堂一表,在人群里面十分显眼。怪道外面有传言说,狄青此人,是人才武艺两绝伦呢
满朝的文武,饶是用举国之力挑选来的,出去了皇宫,都是出类拔萃的,狄青站在他们中间,仍旧如鹤立鸡群的一般,真的是珠玉在侧,令人形秽。
天色渐明,令视线更加清楚了。这时候众人突然发现才刚让人惊叹的狄青,脸上居然有涅文。才刚还自惭形秽的人,立刻发现了狄青可以被嘲笑的短处,然后就抓住不放了。众臣个聚在一起,一面小声说着话,还不时朝狄青这斜一眼,嘴里还发出些“呵呵”的笑声。议论的同时,还有几十道不怀好意的眼光,朝着狄青的身上扫。
转眼间朝会的时间就到了。众臣立刻按官职的次序,依次站好。由宰相领着,进紫宸殿参加朝会了。狄青脸上的涅文,老远儿赵官家就看见了。在上面居高临下的,群臣面上是什么表情,赵官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只一眼官家就看出来形势众人对这个面涅的将军,打心眼里就看不上
朝堂之上,官家忍不住询问道“朕听见张押班跟我说,他昨天特意给汉臣送去药,建议汉臣去掉黥面,为何汉臣还留着”对这句问,狄青便就解释道“臣出身微末,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全赖陛下赏罚分明,凭军功就能提拔士卒。臣留此涅文,目的就是要鼓励将士,到了战场上奋力厮杀,将来肯定有出头之日。”
官家立刻夸奖道“狄汉臣真的是朕之张飞,我敢说这一次出征,汉臣肯定会挽回局面,大获全胜”对于狄青的回复,底下有夸奖官家慧眼识人的,然后恭维狄青道“陛下的眼光一向准,将军此去,必然会建不世之功”
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摆出张臭脸,模样分明是在道“马屁倒是拍的挺响,还一语双关,说什么出头不出头的话,哪个摁着他们了”
不管底下人怎么个议论,赵官家只管开口道“想必列位已听说了朕已经把狄汉臣从延州请来,命他代替陈曙去平蛮。狄汉臣,朕即日便封你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你负责把南面被围的大军,从蛮贼手里面救出来,这件事情你行么”一听见这话,狄青立刻出班回复道“末将遵命”
没等到狄青说完呢,周边“赤佬黥卒”类嘀咕的声音,就开始了。有人立刻开口道“臣认为此事事关重大,陛下需另择可靠的人选,不可以贸然行事啊”另一个道“陛下突然重用狄青,对于其他用功的将帅来说,有些不公求陛下收回成命吧”
还有人不敢与赵官家直接争论,转而去质问狄青道“看狄汉臣的模样,好像是才疏学浅吧不知道平时治何经典,对于兵法有什么高论”、“容下官考一考狄汉臣司马法为何说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孙子当年助吴攻楚,凭什么可以以少胜多汉臣既然领兵多年,兵书肯定看过不少,这些事肯定有感悟快说一说看吧”
狄青本来嘴巴就不行,关键的时候接不上话儿。面对旁人的一连串询问,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一时之间便冷了场。因回答不出,不少人便小声议论道“这狄青看来本事一般,真的是徒有其名吧”朝堂吵吵嚷嚷的,不少人不同意官家的决定,纷纷叫官家再重新考虑。
这个时候,宰相庞籍那个厮,终于忍不住发话道“公平合理在诸公眼里,只有决策对你们有利的时候,才算是公平合理吧官家今日命狄青出征,你们不肯。请问哪一位可以推荐出合适的人来,用全家性命做担保,倘若他救不出大军的话,立刻执其家小问罪”因为庞籍的一番话,才刚还吵吵的人,立刻闭上嘴不作声了。
庞籍继续发话道“选的人不合你们意,却不明说。打着为国家着想的口号,你们真的是效仿魏玄成,刚正不佞你们不过是为谏而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