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军师联盟 > 正文 第180章 虓虎吕布,隆重登场!
    “奉先。”

    “在。”

    “你率领狼骑于此,协助徐将军驻守大谷关,不得有误。”

    “诺。”

    董卓自然清楚吕布生性傲娇,二人誓为父子,更是让吕布自带嫡系光环。

    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很难服从徐荣的调度。

    毕竟,两支队伍在平日里, 便没少闹过矛盾,如果没有吕布的默许,是很难真正发生的。

    董卓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又没有更好的选择。

    不得已之下。

    他只能起身绕过帅案,转入帐中,来到吕布面前“奉先啊,我知你骁勇善战,麾下狼骑更是鲜有敌手。”

    “不过”

    董卓话音一转, 以长者的姿态, 谆谆教诲道“如今雒阳局势危矣,一切当以大局为主,徐将军生性谨慎,统兵经验丰富,你切不可以父子关系强压于他,明白吗”

    董卓、吕布乃是誓为父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义子,否则吕布不应该叫做吕布,而应该称之为董布,诚如刘备义子刘封一样。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誓为父子的这层关系,才令吕布在董氏权力结构中,站在了徐荣上方, 否则俩者应该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面对董卓的教诲,吕布又岂敢忤逆,赶忙拱手抱拳, 向董卓保证道“丞相放心, 徐将军老成持重, 布理应多向他请教。”

    言罢。

    吕布扭头望向徐荣,郑重朝其一拱手“徐将军,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徐荣赶忙拱手,还了一礼,谦卑道“岂敢岂敢,你我原本便是平级,徐某岂敢独断,若遇大事,你我自当商量,统一意见后,再行动不迟。”

    “哈哈”

    董卓仰天哈哈一声,见此一幕,他心中甚喜“尔等能够如此,我心甚慰希望你们能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二人齐齐拱手“必不负丞相厚望。”

    送走董卓大军。

    吕布、徐荣双双返回城关。

    不过这一刻,吕布脸上的谦卑顿消,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狠意。

    他回到中军大帐,径直落座于上首主位,丝毫没把徐荣这员主将放在眼里, 而是阴阳怪气地道

    “不知徐将军接下来准备如何应战”

    徐荣心知吕布傲娇,又加之董卓对其偏爱, 倒也没有愤怒,而是强压下来,面容尽量保持和善

    “自然是尊丞相军令,以坚守城池为主,以待时变。”

    “怎么”

    徐荣心忧吕布鲁莽,试探性问道“莫非吕将军有何想法”

    果然,吕布不假思索道“当然有”

    徐荣心道不妙,但还是保持冷静“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吕布倒也不客气,朗声言道“徐将军于广成关落败,加之近日诸多计策落空,导致士气低迷,若再坚守不战,势必更加消极。”

    “布以为”

    吕布抬眸望向帐中徐荣,迫不及待地发表个人观点“咱们首要任务,当是提振士气,士气低迷,即便坚守不战,亦是不易。”

    这一点徐荣倒是同意。

    他缓缓点头“吕将军言之有理,只是不知,将军准备如何提振士气”

    见徐荣没有反对,吕布心下大喜,继续言道“自然提振士气最好的办法,便是进攻,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士气自然可以恢复。”

    “进攻”

    徐荣神色骤变,急忙拒绝“万万不可,贼子大获全胜,此刻发起进攻,只怕难以获胜,更别提提振士气了。”

    “此进攻,非彼进攻。”

    “徐将军听布讲完,在辩不迟。”

    不等徐荣说完,吕布便摆手将其打断,继续言道“如今局势,我吕布又何尝不知,鲁莽强攻广成关,极有可能被轘辕关贼子牵制,突袭我军后方。”

    “将军英明。”

    徐荣暗暗松了口气。

    “不过”

    吕布话锋一转,轻声道“凭我手中战矛,坐下宝驹,可于关前骂阵,杀他两员大将,同样可以提振士气。”

    s在汉朝,戟是仪仗兵器,非战场兵器,吕布使用的是长矛。

    “这”

    徐荣表情略显尴尬。

    阵前斗将

    虽说,这样的事情他已经许久不曾见过,但素来听闻吕布喜欢斗将,仔细想来,倒也在情理之中。

    “怎么,不可”

    吕布皱眉,凝望着徐荣。

    “这倒不是。”

    徐荣赶忙摇头,轻声道“如果吕将军只是如此,徐某岂能拒绝,何况将军神勇无敌,早已是声名远播,想来贼子麾下再有猛将,也绝非将军敌手。”

    “你同意了”

    吕布眼神骤亮,心中大喜。

    “嗯。”

    徐荣点点头“将军若能诛杀两员敌将,于士气而言,确实大有裨益。”

    吕布仰天哈哈一声“既如此,明日一早,本将军便亲率狼骑亲卫,杀奔广成关,挫一挫这帮反贼的锐气。”

    通往汜水关的路上。

    一支队伍正在迤逦慢行。

    队伍中间。

    一个面色黢黑,细眼长髯的男子,正端坐在战马上,手里握着马鞭,一脸的悠然自得。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战败西凉骁骑的曹操。

    如今,缴获了不少兵器装备的他,可谓是鸟枪换炮。

    尤其还斩获了数百匹战马,更是让曹操兴奋不已,昨日至今,合不拢嘴。

    虽然,这数百匹战马不算太多,但至少也能组建一支骑兵小队。

    曹操视若珍宝

    “孟德。”

    此刻,身旁国字脸鲍信扭头,一脸的疑惑“你说延津方向的诸侯,果真会来相助吗这帮家伙勾心斗角还可以,过来卖命”

    “哼”

    鲍信轻哼一声,摇了摇头,深表不屑“我实在是不相信他们。”

    曹操笑着道“允诚,你应该换一种想法。”

    鲍信皱眉“换何想法”

    “简单”

    曹操自信满满“他们非是来卖命,而是来抢攻,如此一来,岂不跃跃欲试,争先恐后”

    鲍信略显尴尬地撇着嘴“这倒也是一群疯狗而已,岂能坐视讨董的战功,全都被你曹孟德霸占”

    “不”

    曹操毫不犹豫地否定,指着鲍信“是你我二人霸占。”

    鲍信唇角微扬,绽出一抹淡笑“我才不屑此功,只是为天下计罢了,他们若当真想要,那便拿去,我自回去做我的济北相。”

    曹操不由感慨“允诚豁达,操不如也。”

    “不过”

    鲍信皱着眉,扭头望向曹操,颇为担忧地道“孟德啊,你目前不过是行奋武将军之职,延津那帮家伙若真赶来强攻,怕是不会听你指挥。”

    曹操却是自信满满“除了我曹操以外,允诚觉得谁更合适”

    鲍信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兖州刺史刘岱,他”

    言至于此,鲍信声音由高转低,由自信变茫然,深陷自我怀疑之中。

    刘岱官职虽高,但身份尴尬,袁绍岂能把指挥权交给此人

    然而

    若是交给旁人,只怕会是河蚌相争,各自不服。

    与其这般,自然会落入最不可能的人手中。

    “孟德。”

    鲍信惊奇地瞥向曹操“你莫非早有预料”

    曹操淡笑“若非如此,操岂敢命人传信盟军我与本初乃幼年之交,二十余年的交情,他是何性子,岂能瞒得过我”

    “允诚放心便是。”

    曹操拍着胸脯保证道“延津这一路兵马,从现在开始,便是真正的讨董盟军,绝不会再勾心斗角。”

    鲍信肯定地点点头“我自是相信孟德能力。”

    “报”

    正在这时,队伍后方响起一声传报。

    曹操眼神骤亮,心中甚喜“哈哈,一定是这帮诸侯。”

    鲍信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果然抢功的时候,比疯狗还快。”

    扭头望去。

    但见,斥候飞马上前,欠身拱手道“主公,后方发现盟军踪迹,离此不足五里。”

    曹操点点头“很好,继续缓慢行军,咱们等等盟军。”

    斥候“诺。”

    河内,怀县。

    盟军大营。

    袁绍一路快马赶回。

    讨董之战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想,非是他能掌控。

    既然大势已成,与其螳臂挡车,逆势而为,不如加入这股洪流,再伺机图谋。

    毕竟,袁家的掌门人袁隗,还在长安,还是上公太傅,在朝中有绝对的话语权。

    即便真战败了董卓,只要袁隗权势仍在,弘农王想要扶正,绝非易事。

    只要弘农王不能正位回宫,那么袁家依旧是胜利者。

    这一点,袁绍非常肯定。

    既然如此。

    功劳便成了袁绍迫切需要的。

    “众将军听令”

    袁绍腾得起身,朗声言道。

    “在。”

    河内太守王匡、军司马张杨齐齐拱手。

    “明日一早,大军开赴河阳津,准备与董卓决一死战。”

    河内郡与雒阳所在的河南尹,隔黄河相望。

    孟津和小平律这两个渡口性质的关口,正位于邙山北麓、黄河南岸。

    而孟津关的对岸,便是河阳津。

    袁绍将兵马调集于此,正是为了第一时间发起进攻,其决心之深,可见一斑。

    河内太守王匡眼神骤亮,兴奋不已“终于要开战了,盟主放心,三面合围,董贼早晚必败,咱们必能诛杀董卓,迎陛下回宫。”

    “没错”

    又有军司马张杨朗声言道“董贼祸国殃民,人神共愤,我军则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如此岂有不胜之理。”

    袁绍更是雄心壮志,声音洪亮“如今,孟德将军在汜水关战败西凉骁骑,盟军必然会开赴汜水关城下,我军此刻入驻河阳津,与之呼应,必令董卓难以兼顾。”

    “胜利”

    袁绍深吸口气,铿锵言道“必将属于我关东义军。”

    广成关。

    南线盟军大营。

    中军,大帐。

    刘辨正带人商议军情策略时。

    忽然。

    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后将军袁术到”

    袁术

    刘辨手上的动作戛然而止。

    抬眸望去。

    但见,帘帐起,一个熟悉的身影急匆匆上殿,朝着刘辨揖了一揖“行豫州刺史,兼后将军袁术,见过殿下。”

    卧槽

    居然还在豫州刺史的头衔前,加了个“行”字

    袁术还真够谨慎的,他知道自己豫州刺史的官职不合法,便只能如此解释。

    不过

    刘辨还没发火,陈王刘宠便瞧不下去。

    他横出一步,怒指袁术,厉声呵斥“你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由你行豫州刺史事即便孔伷去世,也当是由弘农王任命”

    袁术却是早有预料一般,丝毫不恼“没办法,是刺史府的官员主动迎奉我袁术为豫州刺史,毕竟不能耽误讨董大事,不是吗”

    刘辨又岂能不知。

    袁术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与刘宠听,但实际上,却是在警告刘辨。

    如果这豫州刺史不是我袁术,一定会耽误讨董的大事。

    毕竟,此前孔伷便是以豫州刺史的身份,来为盟军一部分物资,包括但不限于粮草、兵器等,甚至还要招募士兵,补充前线兵员。

    尤其

    目前轘辕关战场的诸多事情,都与豫州刺史孔伷,有极大的干系。

    现在突然换成了袁术,孙坚这一路兵马,还真是逃离不了历史洪流的束缚啊

    “此前袁某损兵折将,无颜再回盟军。”

    “不过”

    袁术扬着他高贵的头颅,义正言辞道“袁某绝非是逃兵,而是返回汝南老家,寻求家族帮助,再次拉起一支队伍,赶来讨伐董卓。”

    “刺史府的众官员,也正是被袁某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这才迎奉袁某为豫州刺史,替他们主持豫州大局,协助殿下继续讨伐董卓”

    “此次回来”

    袁术声音洪亮,铿锵言道“袁某带了兵马一万三千余人,战将数十员,若是董卓贼厮再来,必杀他个片甲不留。”

    袁家原本只有私兵两千人。

    但当袁术成为豫州刺史以后,权力更大。

    他大肆招募兵马,将能动用的关系,全部动用,方才凑足了这一万三千余人。

    这回的袁术自以为腰杆硬了,再回盟军,必定能和弘农王掰掰腕子。

    “你”

    陈王刘宠正要开口时,帐外再次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报”

    刘辨举目望去。

    但见,一个士兵急匆匆入帐,神色略显慌张,欠身拱手道“殿下,大事不好了,外面有个自称吕布的悍将,正在关前叫阵”

    吕布

    刘辨正愁没人能治治袁术,没想到他还来了

    “袁将军,你不是要杀董卓个片甲不留吗”

    “这不就送上门来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