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 > 正文 第531章支线任务智取皖城
    袁术点点头,对众将笑道

    “我这位兄长的属下还挺尽心尽力,已经做好跟本侯顽抗到底的准备了。”

    童风上前两步,对袁术抱拳道

    “敌军虽有五万之众,在童风看来,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

    主公,给我三千兵马,我愿为主公踏平庐江”

    黄叙上前对童风道

    “攻城破敌兵非儿戏,不可鲁莽。

    眼下敌军势众,我军只有神威军一万。

    依末将之见,应调大军前来,再行征讨。”

    受到黄叙的反驳,童风也不恼,只是轻哼一声说道

    “每次都说不可鲁莽,反正这次破敌的先锋非我莫属。”

    袁术在旁看着觉得有些好笑。

    童风和黄叙二人性格截然相反,却相交莫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成为至交的。

    一听有仗打,太史慈、龙飒、留赞等新投靠袁术的小将也都跃跃欲试,明显想找机会立功。

    神威军虽然战力强悍,但是一万打五万还是有些勉强,尤其是这种攻城战。

    眼下自己广有钱粮,袁术也觉得没必要打得这么辛苦。

    直接修书一封,让黄忠带十万大军过来推平了皖城便是。

    袁术正要采纳黄叙的意见,突然收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系统察觉到宿主要攻打庐江,特发布支线任务智取皖城。

    任务内容皖城戒备森严,攻取不易。

    请宿主亲自潜入皖城,设计将皖城夺下。

    任务完成时限一个月内。

    任务奖励大乔小乔友好度各增加40点。

    任务失败惩罚

    大乔小乔友好度永久锁定为0,无法攻略。”

    收到了系统的提示袁术才反应过来,江东二乔此时就在庐江。

    江东二乔嘛,这么有名的美女本公子自然是很感兴趣的了。

    但是作为正人君子,本公子也只是本着欣赏的态度打算去看一看。

    对,就是欣赏,没有任何邪念那种。

    否则我与那曹贼又有何异

    不过任务该完成还是得完成,不是为了攻略乔家姐妹,主要是要捍卫宿主的尊严。

    身为宿主,怎么能允许自己有完不成的任务呢

    “咳咳”

    袁术轻咳一声,朗声对麾下众将说道

    “大军开拨,一定会耗费钱粮,惊扰百姓。

    皖城贼军虽众,我们完全不必强攻,智取即可”

    周瑜在旁听得连连点头,恍然大悟的对袁术称赞道

    “原来主公对此事早有谋划。

    恩师爱民如子,智略深远,弟子受教了”

    周瑜从心底对袁术佩服的五体投地。

    恩师总是能先人一步提出最正确的谋略,值得自己这个当弟子的学习。

    之前他还一直以为自己兵法韬略无一不精,已经可以出师了。

    现在才发现,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不知天下之大。

    自己在考虑如何击破刘勋的时候,恩师已经在考虑调拨大军对百姓的影响了。

    看来自己想学到恩师的胸襟和智慧,还任重道远啊

    鲁肃见袁术如此在意百姓,也非常欣喜,暗叹自己没有投错人。

    如此仁主,天下还能找出第二个吗

    他也真挚的对袁术拱手道

    r“主公兴仁义之师,必然大获全胜”

    其余众将也尽皆拜服道

    “主公智略,吾等不及也”

    袁术被众将夸得神清气爽,笑着说道

    “既然已经定下策略,便起兵去庐江。

    咱们先去会会这刘勋”

    庐江治所,皖城。

    在城南河畔有一处临水而建的院落。

    这处院落虽不似达官贵人的府邸那样奢华,却是青砖碧瓦,杨柳依依,飞檐戗角,看上去颇具古风韵味。

    三进三出的院落中,正传出郎朗的读书声。

    在院落内堂,有一座宽敞的书堂,一名穿着浅绿色锦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高台上教下面的学子们读论语。

    这名男子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皮肤白净,蓄着三缕长须。

    他身上的儒生气质很重,看上去就是一名饱学之士。

    此人姓张,名紘,字子纲,乃是当代名仕。

    他随好友张昭南下避难于江东,此时正好隐居于皖城。

    堂下坐着数名少年学子,也都是衣着不凡,看上去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其中还有三名女子,这个时代能舍得让女子跟随名仕学习的,必然是大家闺秀。

    这些少年少女们皆是口齿清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人听了觉得十分舒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又带着大家读了一段书之后,子纲先生对学子们问道

    “有那位学子可以解释一下孔子的这段话”

    子纲先生话音刚落,一名穿着白色布衣,身材修长的

    少年起身道

    “学生愿试言之”

    先生看到这名学子,顿时温和的笑道

    “又是子山第一个想到啊,那你就说说吧。

    要是说的不好,吾可要用戒尺了。”

    这名起身作答的学子姓步名骘,字子山,据说先祖乃是周代晋国大夫杨食,因其采邑为步,因此以步为氏。

    步氏族人有一个名为步叔的人,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因此步骘对论语极为感兴趣。

    每当子纲先生问起,步骘都会抢着作答。

    至于张紘所说的用戒尺,不过是玩笑之语。

    戒尺张紘是有,但是从来没真的打过这些学子们。

    步骘对张紘施了一礼,朗声答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

    一个人的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心的质朴就会让人看上去感到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相得益彰,才会有君子风范。”

    听了步骘的解释,张紘十分满意。

    他轻抚自己的胡须,毫不吝啬对步骘的赞美

    “子山对这段话理解的十分透彻,真不愧是孔圣弟子的后人。

    我听子布先生说你将他教授给你的治政策论也都研究的非常透彻,难得啊

    汝如此敏而好学,将来必为国之栋梁”

    听了张紘的夸赞,步骘也丝毫没有骄纵之心。

    他谦逊的对张紘回应道

    “都是二位先生教授的好,学生还需努力治学才是。”

    张紘不禁点头笑道

    “达而不骄,文质相和,子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