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六零:这个女主有点茶 > 正文 第二十一章 中看不中用
    到了八月初,等了许久的雨终于下了下来。

    来势汹汹的,打在屋顶上噼里啪啦的,很快就就在屋顶汇成了一股,哗哗哗的淌了下来。

    阿茶欢喜的不行了,弄个小板凳放在檐坎上,坐在上面,两只脚伸出去接房檐水,水把她的脚丫子和腿冲的干干净净的,脚板泡的都发胀了她还在那里玩。

    下雨天没法出门,周汉青就坐在堂屋门墩上纳鞋底子。

    他这么大岁数了,一个大男人做这些活却毫无违和感。他媳妇去的早,儿子是他自己养大的,如今儿子去了,孙女还得他养。

    针线活什么的,他做的不比那些妇女差,就是眼神不太好了,时不时的就得喊阿茶给他穿针。

    夏天能穿草鞋,秋天也能凑合,但是到了十月份草鞋就再穿不了了。

    纳鞋底子是个费工夫的活,一双鞋要好长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所以得闲就得做起来。

    这鞋是给阿茶做的,她脚就那么一点大,做起来还是快的。

    周汉青手上有劲,锥鞋底子倒是麻溜的很。

    鞋底子他弄的不厚,下面不知道从哪弄的一块皮子跟布底子上在一起,然后再加鞋面。

    阿茶那丫头他是知道的,哪都能窜去。布鞋底子最怕的就是湿的地方,路面稍微潮一点鞋子就是潮的,湿了之后多久都干不了,脚在里面天天泡着就没有一个暖和的时候。加一层皮子耐磨不说,还耐潮。

    阿茶在门口折腾够了,身上也湿的差不多了,凑过去蹲在他边上看了看“爷爷,我的鞋还能穿。”

    她有双布鞋,还是头年做的,做的时候就稍微做大了点,平时她也舍不得穿,今年穿着还很合适。

    周汉青“你那个是棉鞋,留冬天冷了穿,这个单鞋给你开学的时候上学了穿。去学校上学就不能打光脚了,叫人笑话。”

    说着,看了看阿茶身上乱糟糟的衣服和乱糟糟的头发,叹了一口气。

    缺的东西还有点多,最起码的,还得一对头绳。

    衣裳也没有一件好的,天暖和的时候还好,不讲究,只要能遮住肉就行,天冷就不行了。

    棉花票和布票他都还有,但是不多,他琢磨着今年冬天要不要给阿茶重新做棉衣棉裤,他攒着棉花原本打算重新去打一床被子的。

    阿茶今年都八岁了,越来越大了,再跟他住就不合适,被子打好了就给分出去,她爹那屋一直空着呢

    天旱久了,雨一下起来就收不住,噼里啪啦的下了两天都还没晴利索,停倒是停了一会儿,但是山上云吞雾绕的看起来怕是晴不起来。

    雨点子一停,阿茶就不愿意在家里呆了,拿着篮子就往外跑。周汉青在后面喊她“你上哪可不能去下面河里,涨水了,冲跑了就麻烦了。”

    阿茶应了一声“我不去河里”她上山。

    这会儿雨刚停,露水大的要命,出门走不了多远浑身就能湿透,但是她浑然不觉。

    一个月没下雨,前段时间捡菌子都不好捡,几乎没啥收获。这连续下了两天,树林里面肯定能捡上一茬了,不跑快些就成了别人的了。这会儿家里已经没粮了,不跑快些就得饿肚子。

    日子太难了,阿茶就算年纪小不懂事也是知道饱饿的,为了尽可能的不饿肚子,但凡是能吃的她都不会放过。

    正如她想的那样,两天的大雨,树林里面一下子就焕发了生机,菌子随处可见。

    带出去的篮子还没走多远就满了,她提着下山倒家门口的筐子里又跑个第二趟,这一回就不是她一个人了,周正全他们都上了山,就连队上那些没事干的妇女也上山了。

    等山上刨的差不多阿茶就不去了,趁着沮水河里面的水褪下去去河边捡小鱼。

    这回高青阳也在,不知道他从哪弄的鱼钩,弄了根细长的竹竿,帮着尼龙线,拿了一小盒子蚯蚓,提着个桶坐在洄水湾那边。

    早上,才刚刚亮没一会儿,阿茶来的已经够早的了,过来就看见他了,他边上的搪瓷盆里面已经有一条一指来长的白条了。

    阿茶凑过去跟他打招呼“高青阳,你好早哦”

    高青阳转脸看着她“你也早啊”

    阿茶嘿嘿笑,提着篮子挥了挥小爪子“我去忙了”

    说完,蹦蹦跳跳的就跑了。

    高青阳看着她笑了笑收回了目光,刚好鱼钩被什么咬住了,手里的鱼竿轻轻往下沉了一下,他收敛了心神把目光投进了面前还有些浑浊的河水里面。

    没一会儿功夫,河边上的小孩子就多了,冷水沟生产队的,柳树湾生产队的,李家坎生产队都在这边,阿茶都知道水退了会有鱼别人自然也知道,三个生产队的小孩子,可想而知有多热闹。

    涨水的的时候河边上能有多少鱼,不过就是凑热闹。阿茶也没想到能捡多少,只是仗着来的早捡到了几条白条和鲫鱼,她的目的是石头下面的螃蟹,这东西一身的壳,但是肚子里面和打钳子里面多少有点肉,回去熬汤之后煮野菜很香,没有油水的时候这个汤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她是不挑的,等太阳往上升了一截,河边上的人散的差不多的时候她的篮子里已经有了好些东西,爬来爬去试着越狱的螃蟹,安安静静的死鱼,螺丝,贝壳。

    高青阳收了鱼竿,他暂时还不能在烈日下曝晒,到这会儿已经是极限。

    不过他收获倒是不小,搪瓷盆里面已经有大大小小十来条鱼了。

    洄水湾里面的鱼不少,没人想起来钓鱼。一天到晚的干不完的活,饿着肚子谁能有这个闲情逸致。

    像阿茶那种没事就在河坝里面窜的小孩子也很少来大河坝,来了也不敢往深潭跟前凑。

    阿茶提着篮子往他跟前跑,看着他盆子里面的战利品哇了一声,眼睛瞪的圆溜溜的,嘴巴张了半天“你好厉害,钓了这么多鱼。”

    十来条,有大有小,最大的有筷子那么长的鲢鱼。

    高青阳把最大的两条捞出来丢到她篮子里。

    阿茶吓了一跳,忙不迭的伸手去抓,想要还给他“高青阳,你钓的鱼给我干啥”

    “我们不是朋友吗上次你送了我小兔子,今天我送你两条鱼。”

    阿茶愣了一下“这样吗”

    “对啊,就是这样。朋友要有来有往。你送了我东西我接受了,那我送你东西你也可以接受。”

    “那,谢谢啦”

    高青阳爽朗的笑出声“不用客气”

    阿茶接了鱼,目光落在他手上的鱼竿上面“这是什么线啊”

    “尼龙线。”

    “你怎么钓鱼的啊怎么会掉上来这么多呢”还都是大鱼。

    高青阳收了鱼线看了她一眼“想不想学想学改天教你。”

    阿茶眼睛一亮“真的啊,学学学,我要学。”

    “行,学,今天太阳大了,改天我们再来。”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一起往回走,边走阿茶边问他“你身体好了没有啊”

    “快好了”他每天在锻炼,现在打拳已经没那么累了。

    “那等你完全好了我们就又可以一起上山了。等入秋了山上好多好多吃的东西。”

    “好”

    到下面地头,两个人就分开了,阿茶要闲热,要玩水,所以要顺着河沟往上走,高青阳顺着田坎拿着竹竿端着盆子回去。

    这会儿不忙了,高青红接的有割草的活,早上早早的出门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胡惠英也上了山,能吃的东西尽量往家里划拉。

    家里就老太太李秀兰在家里。

    看着他回来喊了他一声“哎呀,咋捱到这会儿,回头脑壳又要疼了。”

    高青阳把盆子放到檐坎上,到阴凉地来道“不会,这几天已经好多了。”

    李秀兰看了一眼他的盆子“哎呀,这么厉害,这都是你钓的剖了有一碗了,能烧几碗汤了。”

    高青阳笑道“等下就去剖,中午我们喝鱼汤。”

    老太太乐呵呵的“行,中午我们喝鱼汤。”

    高明远兄弟两个,他是老大,李秀兰老两口子都跟他过。

    老二高明成,跟他们挨在一起的,虽不如他出息,却也是个识字会算账的,是生产队的会计,有一个儿子两个闺女。

    大的那个叫高青峰,跟高青阳同岁,今年十二。最小的高青青才七岁。

    老太太孙子孙女五个,最喜欢的就是高青阳。

    高青阳从小身体不好,大多数都是老太太照顾,加上他乖巧,聪明,学习好,就越发的招人喜欢,反正他干啥老太太都觉得好,完美无缺挑不出半点错。

    高青峰这会儿刚刚交了猪草回来,就听见老太太在那夸高青阳,不服气的冷哼了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喊一声“婆婆,我回来了”

    李秀兰转脸道“回来了呀今天早上割了几趟”

    高青峰道“两趟。”回答的时候别提有多自豪了。别小看这两趟,一筐子草一个工分,早上两趟就是两个工分,下午至少还能来一趟,一天三个工分,那这一个月就是九十个工分。按着正常的工分价格,他这一个月就有块把钱了。

    高青阳能干啥就是一中看不中用的豆渣,一戳就散架,他都不知道他婆婆一天到晚的稀罕个啥

    学习好了不起学习再好也得吃饭,真的是。

    本故事纯属虚构,以感情线为主,请大家不要自行带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