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户口转过来之后要在这边大队上去做个登记,户口转过来了粮食关系就也跟着转到这边来了,然后就有居民基本供应补贴,那边就不会再给口粮了。
这个居民补贴少的很,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最主要的是,老家那边不领口粮就不用再担心工分的事情了,今年也不用再给补钱,补也就是补前两年的。
前两年的时候,阿茶寒暑假和礼拜六礼拜天一直在上工,早先她爷爷也撑着还在仓库那边干着,家里还有几只鸡,倒是能勉强拉平,就从前年入秋之后开始她爷爷也没办法去仓库了,工分才一下子失衡,他们才正儿八经的开始欠钱。去年一年最严重,他们家基本没有工分。
算起来也是欠了队上不少的。
阿茶不太明白她爷爷的想法,但是她自己有自己的想法。除去她爷爷留的那点钱,她陆陆续续的也咱攒了一些了,就算还不完也能还一部分了。欠着人家的总是要还的,还一些少一些。
高青阳道“不着急,到了年底再说。”
阿茶点了点头“那到也是,这会儿只能说说,也没时间回去。”
高青阳手底下的动作停了下来,他突然想到,阿茶今年似乎可以跟他一起回家过年了。
思绪被阿茶的声音再度打断“你知道县城哪里有卖鸡儿子的吗”
“知道,不过不着急,这会儿还冷着呢,到三月份的时候你就能看到了,就在那边桥头上。这边也有不少人在家里养鸡的,母鸡抱窝之后孵出来小鸡那会儿都会弄到桥头上去卖。”
阿茶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有着落了她就不用总惦记了。
目光又飘到了院子口上。
靠着她睡觉的那间屋跟前,垛了一大堆柴火,边上也是个柴火垛子,中间塞了好多松毛,是留着平时引火用的,那个口上那里还空了一大坨,阿茶琢磨着是不是也把它给翻了,撒点菜。
这开春暖和起来,就清明前后啥都能种了。
她现在又没有口粮要晒,院子里面就留井台这边一片就足够了,要那么大也没用,地方空着简直就是浪费。
左边墙根角边上那一小溜地方种菜总是施展不开。
这么跟高青阳一讲,高也觉得可行“行,等我把这个弄完就去给你翻。”
“不用,我就跟你说说,不需要你弄。我得闲了自己慢慢弄就好了。”
高青阳砍了她一眼“你得闲,你啥时候得闲啊”说着看着她手上折的东西了“要不然,咱们就放礼拜的时候去干点零活就行了,纸盒子就不接了”
“你看 ,天越来越暖和了,天气也会越来越长。到后面下午放学了太阳都还没落山,你还能干点别的事情。弄这个费时间不说也没有多少钱。”
阿茶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行啊,那我也得把领的这一批做完送过去。”
其实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等着她干。
开春了山上的东西也多了,有时间还是要去转转的。家里的菜坛子也空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时候勤快一些,一年到头都不愁没菜吃。
但是要老想着挣钱的话,是没那个时间去弄的,鱼和熊掌无法兼得。
她答应的如此爽快有点出乎高青阳的意料,不过还是挺开心的。
生活不止苟且,还有春光。他希望阿茶的生活里面不要有太大压力,能有点时间干一点喜欢干的事情。
说翻地,已经是阳历三月份的事情了,高青阳总算是把阿茶要的鸡笼子给弄好了。不止弄好了鸡圈,还用干木头给凿了两个槽子绑在上面,一个放鸡食,一个放水。
隔壁王老太太来看了几回了,对他这个鸡圈赞不绝口,打算也着他弄的这个叫家里儿子下班有时间做一个。
但是做这种担心不是想想就行的,得动手才行,也不是哪个都愿意动手也不是说做就能做出来的。
于是,阿茶接连几天都能听见老太太高亢的骂声。
隔壁那从来没跟阿茶说过话的两口子还专门过来看了一回。
问阿茶“你爷爷呢最近咋都没看见他。”
阿茶拿着洋镐在那翻地“他回老家了。”
那夫妻俩就没多问。目光又落到她脚底下“咋把院子也翻了啊”
阿茶道“我们家就两个人,也没啥东西晒,也不像你们还有一点地,只能在院子里刨一点种点啥。”
隔壁姓雷,兄弟姐妹六个,兄弟两个,在家的是老大,叫雷成肖,媳妇宋美丽。
小的那个住厂子那边的家属院,阿茶从来没见过。
就见过的这两口子也是头一回说话。
宋美丽道“你房子买了户口要是过来了也会有点地的,不多,一个人一分半,就在后面那梁上。这个你得去找,你不去找那人家队上是不会主动来找你的。”
他们也是居民不假,但是对比河对面来说他们这已经算是靠近农村的边缘地带。没有地种,但是周围早年也开出来了一些,每家还是能分到一点的。
不然的话,就那点人口供应,家里要是没有其他收入,那不早就饿死了。
她要是不说阿茶还不晓得户口转过来还有这种好事情,很真诚的跟她道了谢,然后就开始琢磨开了。
一分多地听着不多,但是也有一大块呢,怎么着也比没有强。
她原本没把上户口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这会儿倒是念叨起来了。
开春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开学半个月,阿茶就脱了棉袄。
趁着太阳好,在家里打水把棉袄洗了晾晒在院子里,然后才提着篮子带着铲子和口袋上了山。
这会儿山上得野菜还没完全出来,荠菜却还能吃上两茬,折耳根也冒头了,正是可以吃的时候。
那个味道大,但是不吃还不行。
阿茶小时候最怕闻见那个味道,但是后来身上长了疙瘩,满身疥疮,是吃那个吃好的,所以年年到了季节都要挖一些。
刚刚冒头的时候就要挖回来,加上一点野葱,用盐阉了下饭。或者吃不完晒个半干搓好了放坛子里面也行。
以往在家里,四月份过后她可以腌椿芽,腌竹笋,今年是没那条件了,椿芽树这边没有,就是竹笋也没有,县城附近这山里就没有竹子,想要就得去很远的地方,往下面镇上去,她哪有那个时间。
所以地里面能寻到的就显得格外的珍贵。
高青阳过来的时候门锁着,他把 车子扎檐坎下面,拿着钥匙开了门。
取了个筐子出来,把带过来的口袋拿下来,从里面掏出来几个毛茸茸的鸡儿子出来。
口袋底上是他半路找的麦壳子,筐子下面铺一层干树叶子,然后再撒一层麦壳子,然后就把几个叽叽喳喳细声细气叫唤个不停的小东西逮住丢了进去弄进堂屋里面。
车子也顺带的推进去重新锁了了门。
阿茶晓得他放礼拜都会过来,但是给了他钥匙,反正来了也能进门她就不惦记了。一口气爬了几面梁,在早苞谷地里面刨了不少荠菜跟小葱,还有刚刚冒头的折耳根跟猫儿蕨。这都是春季里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直到太阳快到山边,篮子跟口袋也满了,她这才往回走。
快到山根下,老远就看见高青阳在那,袖子挽的老高,和两个人在那说着什么。
走近一些她就晓得了,这两个人都是他们这边队上的干部。
她招呼了一声。
高青阳就跟她招手“阿茶,这边。”
“这是干啥呢”
高青阳道“今天麻烦队上几位 领导把户口的事情给你弄了,给你划了点园子地。”
跟隔壁王老太太家的地在一块,她稍微往上一点,地里面还是头年种的麦子,算是从集体的地里面给她划出来的一小块。
“要等麦子收了你才能种,不过也不耽搁。”
阿茶应下来,跟两个人道了谢,又看了两眼,记住了大概的位置。
等人都走了,她才问高青阳“这边城里也种麦子吗”
“种啊,不过不多。除了各家一点园子地,其他都是集体的,也没有多少,不需要附近的居民上工,不是有几个学校,两头忙的时候,还有农基课就能给干的利利索索的。你们那边劳动课不也得去地里面那边也是一样的。”
“那得来的粮食算谁的,公家的”
高青阳看了她一眼道“这个我就不晓得了。”有些东西,不好说也不能说。反正是山里到城里落户是很难的,就算是落户了,想从集体手里拔一点肉丝也不容易。这些要不是借着烈士子女的名义,组织上有特殊照顾,难搞的很。
高青阳帮她提着篮子,掂了掂“有点分量,你啥时候出门的,弄这么多。”
“我放学回来洗了衣裳才出去的。也就这么些,等下个礼拜有时间,荠菜就彻底的过季了。这太阳一出来就开始热,这些东西长的快的很,一天一个样子。”
“能有多少是多少吧。家里,那边我走的时候跟着说了,要是季节到了,晒盐菜的时候把你们门口的也掰了晒着,回头有时间了可以回去拿。”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