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明星老公我不要 > 正文 第48章:晋江首发
    陈华所说的师兄是他曾经市一高的高一届的学长,因为当时他们正好是同一个数学老师教的学生,就比较亲切地叫对方为师兄了。

    陈华师兄叫梁秦,名字由来是他父母的姓氏父亲姓梁,母亲姓秦,于是就叫梁秦了。

    梁秦现如今是在广市的暨大医科就读,硕博连读的研二生。这次雪灾,他作为医科生,就到了火车站这边当一名医疗小组的助手,给滞留的旅客们检查身体。

    陈华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跟着师兄师姐们巡视着火车站。他对电话那边的陈华道“你直接到南门这边来就可以了,我就在这边的广场上。”

    因为火车站的滞留旅客比较多,现在已经在火车站周边的广场上搭建了不少的帐篷,给滞留的旅客们休息,虽然还是很挤,但也比原来露天的好,至少是不用吹冷风,更无须担心会下雪下冰雹什么的了。

    虽然广市这边现在已经没有下冰雹,但每天晚上的寒霜打在人的身上,还是很难受的。有了帐篷,好歹是能让滞留旅客待得舒服些。

    陈华带着陈倩过来的时候,梁秦正给一个几岁的孩子量体温,看到陈华兄妹俩,他也只是抬头打了声招呼道“来了,先到那边的志愿者服务站登记吧,然后再过来帮忙。”

    陈华虽然不是医科生,但他也学过一些急救常识以及病理学,基础医学等知识,要不是他对计算机,物理这方面更感兴趣的话,他现在也是一个学医的人了。

    梁秦自然是清楚陈华的本事的。有些人啊,就是生下来打击人的,作为一个以医生为理想的医科生,在大学之前,他还比不上偶尔看一看这方面专业书的陈华这个业余爱好者。

    也就是后来陈华去京市青大了,要不然,梁秦真是怕自己的从医自信心会被这个天才给打击得一点也不剩,彻底换专业与理想了。

    现在人手紧缺,与其让陈华这个天才去跟别的志愿者那样送热水什么的,还不如让他过来搭把手,给滞留旅客量量体温之类的。至少他比什么都不懂的其他志愿者好一些,碰到什么突发状况也能第一反应过来,及时处理一下。

    陈华点点头,也没跟梁秦多说,带着陈倩去志愿者服务站登记了之后,就戴上了一个志愿者的袖标,然后就分开去各自做事了。

    梁秦带着陈华,陈倩则跟着另一位志愿者给人送热水,送泡面。

    忙碌起来的时间过的特别快,中午的时候,陈倩和陈华都只是在火车站这里吃一顿泡面,然后就继续开始干活了。

    陈倩还好,送热水也就是那么一会,可陈华那边,却异常忙碌。有不少的人感冒了,他得时不时地过去看看,还有的旅客本身就有慢性病,他跟着梁秦学了一下推拿,给某些有需要的人按。虽然不能立马让人好起来,但也能让这些人舒服一些。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年纪大的老人家,更多的还是出来务工的外地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这些人被这场大雪给困在了这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才能回家。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都难以一一说明,作为志愿者,他们只能是尽己所能地让他们更好受一些,心里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

    而在中途休息的时候,陈倩接到了杨贝安的电话,她告诉陈倩,高速公路上的情况更严峻,虽然现在各地的军警开始到上面来铲雪,使道路开始畅通,可寒冷的天气之下,汽车也无法立马就发动。还得靠人力用滚烫的热水去把汽车前方的寒霜或者是冰雪给融化了才能让汽车启动。但不管如何,现在的情况已经开始好转了。

    就这样,陈倩和陈华一连十天都待在火车站这边做志愿者,等到1月底的时候,过小年,李兰还特意买了很多的面粉回来,带着陈中他们做了很多的饺子带过去火车站给那里的旅客们送去。跟她一样的还有好几个住在火车站附近的普通家庭,他们也不见得家境非常富裕,但看到这么多人滞留在这里,连小年都没法回家,就想着过来给他们送点饺子。他们也没想到,跟他们一样想法的人竟然会有这么多。

    原本要是只有一家人送饺子过来,那再多的分量也是不够分的,可现在好几家不约而同地过来送饺子,倒是让滞留在火车站周边的人们都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了。

    看着他们捧着饺子露出的灿烂笑容,李兰也忍不住笑了,跟陈倩,陈华说道“你们做得对,咱们有能力的时候,是要出来帮帮他们。”

    陈倩看着李兰很纯粹的笑容,也忍不住笑了。陈华的神情更是难得的柔和了很多。

    之后就是道路渐渐疏通,虽然大年三十的时候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滞留火车站,但也已经不用陈家他们出力了,各个社区的人们都开始过来帮忙,也给火车站的人们送去了很多物资,陈倩和陈华看不太需要他们了,也就回家了。

    这个年,陈家过得格外有意义,只是没想到的是,年初一的时候就接到了陈中母亲的电话,陈奶奶在电话里大哭,说是家里的地都冻伤了,庄稼都没了。这也就罢了,最糟糕的是,陈中的大哥家被雪压塌了,陈中大哥的腿也被砸伤了,一家人现在正在医院里待着呢,陈中大哥更是等着钱救命。陈奶奶的意思是,让陈中赶紧打钱回来救救他大哥。

    陈中听着陈奶奶的电话心里很不好受,李兰知道后,也没说什么,立马拿了银行卡出来,交给陈中,“你赶紧去柜员机那儿打钱回去吧,别耽误了你哥的治疗时间。”

    陈中接过银行卡,起身拿着车钥匙就走,陈华赶紧穿上衣服跟着,陈杰也拿着衣服跟着一起去了。到了停车场,还是陈华拿过车钥匙开车,陈杰给陈中套上衣服,陪着他一起坐在后座上。

    家里李兰跟陈倩,陈敏坐在客厅里,都没什么心思吃饭了。

    “唉,这年过的,还真够折腾的。”

    年前的时候,李兰就接到老家的电话,说是老家的老房子也塌了,好在没有伤着人,李兰给家里打了两千块钱回去,算是给老家的父母盖房出力。毕竟家里还有几个哥哥姐姐,也轮不上她去多操心。没想到,这年还没过完呢,陈中家也出了事儿了。按说,这会已经没下大雪了,是不会有这样的事儿,可也说不准。毕竟天气预报这玩意儿,有时候还真是看地方来的。有的地方准,有的地方却不一定了。

    陈中老家具体在什么地方,作为妻子的李兰,身为女儿的陈倩,陈敏她们其实都不太了解。听说是经常下雪的地方,但到底下的雪有多大,她们还真是不知道。

    现在陈中大哥出了这样的事儿,恐怕陈中是要抽时间回去一趟了,至于陈倩他们,倒也没必要跟着掺和了。毕竟这些老家的人,他们都不认识,这么多年没见过,没来往的,他们也没必要跟着回去折腾。

    说实话,作为李兰他们,对从没有过来往的这些老家亲戚,还真是没什么感情。哪怕是陈中,离家多年了,跟老家的那些家人的关系都生疏了许多。即使回去看望,也不过是给些钱,尽一点点心意罢了。

    李兰对自家老家的父母亲人也同样如此。

    这就是他们这代人的无奈了。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活下去,曾经的他们年纪轻轻就背井离乡,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多年以后,曾经的那些记忆,也就是偶尔想起,感慨一番而已。

    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与更好的未来,他们也不可能再回去了。反而以后也只能是跟着孩子们走,孩子们在哪儿,他们也就在哪儿。

    这也是未来很多父母的现状。

    等陈中打了钱回来后,一家人把饭菜热一下,吃了以后就各自洗漱睡觉了,谁也没有心情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陈倩回到房里,打开电脑,看了看绿江上自己的文的数据,把今天的更新发表了,然后又打开文档,把今天的灵感写下来年代的烙印。

    她在文档上写到

    那个年代,青春稚嫩的他们,还尚未懂得理想,还尚未明白人生的残酷,就已经要面对生存的现实挑战了。也许,在如今生活在和平安稳年代的我们看来,曾经的他们离我们很远,那个黑白照中,百废待兴的时代已经远去。可在我们的父母身上,我们依旧能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即使是时光远去,也无法消磨掉属于他们的青春印记

    随着今年的伊始,所经历的一切,让陈倩思如泉涌,写下了整一篇的大纲与故事详情,她打算写一个关于时代的故事。篇幅很长,内容也可能比较枯燥,但对于她来说,这个故事是感动了她,驱使着她能一气呵成地写下那些动人却淳朴的文字。

    直到写了开头的两章,天已经微微泛白,陈倩才因为过于疲惫而停下。可是她的脑海里还是依旧回荡着这个故事里的人和事情,即使躺在了床上,也依旧无法平息。直至她进入深度睡眠之中,还依旧顺着思绪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她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跟着时代的变化而生活着。她也忘了自己原来的身份,如同她笔下的人物那般,在梦中,那个时代生活着

    等她中午起来了,走出房门,李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她说“丫头,昨天晚上你又熬夜了赶紧洗洗,吃饭。饭菜还在厨房里热着呢”

    陈倩还没从那梦境之中回神,她愣愣地点头,对李兰回了一句“知道了,妈。”然后就走进厕所洗漱了。

    李兰看着她那游魂似的样子,忍不住跟坐在身旁的陈敏道“我都不知道当初没阻止丫头去读什么编导专业到底是对不对,这怎么越写那小说,这人就越傻了呢看看她这个样子,整天黑白颠倒的,这以后可怎么好啊。要是等她毕业了,还这么滴,我都不知道她能不能顺利嫁出去。这就算是结了婚,她老公也受不了啊,这不得离婚的节奏啊”

    陈敏看着自家老妈那操心过头的样子,忍不住好笑,“妈,您就放心吧,小妹她以后一定能找到一个可以接受她这样的男人的。再者说了,就算是找不到,也没事儿啊,不还有大哥呢嘛有他在,还有我跟二弟,小妹嫁不嫁的出去,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的。”

    李兰却不赞同道“这怎么能一样呢难道你大哥,你,还有你弟都不结婚了这结了婚以后啊,就跟现在不一样了,你们总得为你们的家庭考虑吧还有,你怎么知道你大哥以后娶的媳妇就一定能跟你们相处好

    万一这相处不来,可不就是糟心么而且,不管是你小妹,还是你们,我都不希望你们一直依靠着兄弟姐妹来过日子。能好好地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那才是最好的。等以后你们都各自有了家庭孩子了,客客气气,和和睦睦地相处着,这才能让你们的感情长久地保持下去,你们的孩子们以后也能相处好,这才是家族兴旺的根本”

    陈敏听着母亲的絮叨,脸上笑着,虽然她有信心自家兄妹几人都能一直保持现在这样的感情,母亲所担心的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但既然她说了,她作为女儿的就好好听着。小时候是母亲在包容他们,现在,也轮到他们做孩子的来包容母亲了。

    看着渐渐年老,头发已经开始花白的母亲,陈敏的心就越发柔软了。

    作为长女,她是跟母亲相处最多,也是最能体谅母亲辛苦的。现在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她只希望,母亲的后半生能够安稳幸福地生活着。所以,哪怕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可她依旧相信,自家的哥哥弟弟妹妹都不会让父母担心的。也许曾经的她还担心过小妹,可这么些年看着陈倩的努力与改变,她已经不担心了。至于陈杰这个弟弟,有大哥陈华看着,她就更不需要担心了。

    而她自己,说实话,哪怕没有陈华和陈杰两人对她身边的男性朋友严防死守,她也不会这么轻易地谈恋爱。因为她的想法中,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她要么就不谈,要么就是直接奔结婚去的。她可没时间陪男人谈恋爱玩儿。

    要是那样,还不如多画几幅画,提升一下自己的画技来得更有意义。

    说起来人以群分,陈敏能跟乔睿瑾成为好朋友,不得不说,她们两人对于爱情的观点实在是太相似了。

    乔睿瑾还会谈谈恋爱,作为生活当中的调剂品,可陈敏就完全想的是一步到位。

    当然,她也没说恋爱结婚之后就真的保险了。只是与其浪费时间去只恋爱不结婚,倒不如直接奔结婚去更为实际。说到底,男人对于恋爱能轻易接受,却不见得对婚姻也能轻易接受,并且可以承担起婚姻当中的责任。大部分的男人恋爱时都不会考虑结婚,只有事到临头了,才会想。

    仿佛一直以来都是女人想结婚似的,男人就完全不想一样。

    可事实往往都是,男人不想结婚时,随随便便都能找到谈恋爱的对象,可等他们回过头来想结婚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找不到人了。只能是兜兜转转地跑去相亲,还一副老子不愁媳妇的样子。可天知道,男女失衡严重,未来的婚姻市场中是女孩更吃香,而并非男人。

    若不是如此,现在也不会开始有什么婚姻基础保障这么一说了,有车有房这是基础保障。不要说女人物质,谁也不是天生爱吃苦受罪的主,有选择的情况下,找个相对安稳的对象,不是很正常的么不可能每个人都奔着未来去,不看现在的现实生存问题吧再者说,这爱情再好,也得保证能吃饱饭不是

    陈敏没有跟母亲多说这些,只是听着,等她说完了,然后才说道“等以后小妹谈恋爱再说吧,她现在才上大学,才成年呢,不着急。”

    李兰听她这么一说,倒也是,便不再多说什么了。等陈倩洗漱好出来吃饭,吃完了,她也从梦境中回神,看陈中和陈华他们都不在,就问李兰“妈,爸跟哥他们都去哪儿了”

    李兰回道“说是去车站问一下,看有没有车能去你爸老家的。”

    陈倩恍然,这是陈中想趁着年节时回去一趟看看的意思。

    “现在道路还没有完全通畅吧”

    李兰叹气“那有什么办法呢你爸跟你大伯的感情还挺好的,而且这些年,你大伯约束着你奶奶,没有像前些年那样时时打电话过来要钱,咱们都要记你大伯的情,现在他受伤住院了,年纪也不小了,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你爸可不就着急了么就让他回去看看吧,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爸的大哥,你们的大伯。”

    陈中的大哥以前并不知道自己母亲一直找理由打电话给陈中,找他们要钱。后来知道了,他就盯着陈奶奶,没再让她继续找陈中要钱。陈中大哥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不懂那么多,但他记得,自家弟弟当年离开家的时候才十几岁,根本就没成年。后来弟弟结婚了,他也没能力没钱去看看,这么些年,要不是有陈中一直给陈奶奶打钱孝敬她,然后陈奶奶再贴补他。他的几个孩子也不可能上学,顺利毕业出来工作。

    可正因为陈中大哥知道养孩子多费钱,在老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异乡的弟弟弟弟在这边可没有父母帮衬,兄弟姐妹帮扶,日子艰难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能每个月都给陈奶奶打一笔生活费,已经是最大的孝顺了。陈中大哥如何能够接受自家母亲隔三差五地找弟弟要钱呢

    就算这钱实际上都是大部分用在他的几个孩子身上,陈大伯也没这个脸坦然接受。

    于是,他这个从来没跟弟弟打过电话的人,破天荒地给陈中打了个电话,给他道歉,还跟他说以后不用给母亲打钱了,家里有他这个大哥,不用他操心这么多,只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

    说实话,李兰当时知道的时候并不相信这个大伯是真的不知道陈奶奶找自家要钱的事儿,但一看陈中,想了想,也觉得正常。像陈中,他日常就是埋头挣钱,从来都不知道家里一个月的花销具体是多少,也不清楚家里的存款具体是多少。更别说日常的那些小事儿了,陈中都是要等李兰跟他说了,他才会知道。

    所以,在老家的陈大伯这么多年一直都不知道陈奶奶找陈中要钱,其实也真的挺正常的。陈奶奶只要找一个像样的理由借口,就能瞒过去。而外人,即使知道,也不见得会当面跟陈大伯说这些事儿。毕竟都是人家的家务事儿,私底下八卦八卦也就算了,特意跑到当事人面前问的,还真没有。

    就这样,这件事随着陈大伯的电话,陈中多年来积攒的怨气就一瞬间消散了。这几年倒是渐渐地跟陈大伯家联系了起来,但也仅限于打打电话,并没有说特意走动。毕竟两家离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些,走动起来很不方便。而现在,陈中因为这边的房子拆迁了,户口也可以迁过来。这以后,走动的可能就更低了。也就是陈中自己跟陈大伯之间会有可能相互看望一下。陈倩他们这一辈,大概是不可能再走动的了。

    不过这些对陈倩他们的影响不大,他们现在只关心陈中什么时候回老家。

    没过多久,陈中父子三人就回来了,李兰问了他们,有没有车票。陈中叹了口气道“还没有。要等下个月才知道具体情况。”

    而且现在即使赶回去,也没什么用了,陈大伯今天进的手术室,大概晚上就能知道结果了。现在陈中就着急担心自家大哥能不能安然无恙,其他的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陈华跟陈中道“我已经跟我师兄说了情况,他已经托关系找人问过了,大伯的情况,治愈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而且他也托人照顾大伯了,爸,您就别担心了。大伯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陈中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直到晚上接到了陈大伯的妻子陈大伯娘的电话,说是陈大伯的手术很成功,腿没事,就是要修养一段时间,人也安然,陈中这才彻底地松了口气。

    李兰也打电话回老家问了问家人的情况,知道他们都已经找了房子安顿下来,只等开春解冻了,就可以重新盖房子,一家人都挺好的。她也就放心了。

    不管以前家人之间有过什么,在这一刻,她都只希望他们好好的就行。

    人生也不过是如此,平安幸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