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你没听错,是一万贯。”刘通财露出会心且轻蔑的笑,暗道果然是个空架子,口气比天大,兜里比脸还干净,不过本着来的就是客,有钱坑不对,是有钱赚就是爷的做人准则,刘通财还是耐心的将自己的条件说完“而且我要先收五千贯定钱,然后才开始做事。”
“五千贯定钱”卢照容嘴唇都在颤抖,两支眼皮也在开始不停的跳“你若办不好,我的五千贯岂不是白花了”
刘通财不屑的一撇嘴“放心,不会诓你钱的,我又不是江湖骗子。你能知道我,就说明你的朋友对我还算有了解,我在江湖上的口碑你尽可以打听去,我若白收你钱不给你办事,我的招牌早就砸了,还能等到今日”
卢照容一想也有道理,这种在江湖上混的最讲信用,若是没有信用,恐怕早就混不下去了,权衡一下,不如先答应他,剩下的日后再说,实在不行,借官府的手就收拾了这个草莽,不过眼前的问题是,现在上哪弄五千贯定钱去
想着想着,卢照容突然想到一个拖延之计“我需要考虑一下,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
“在我这考虑还是回去考虑”刘通财笑着问“如果在我这考虑,我就给你安排一下,今天找姑娘不收你钱,算是赠送。”
一听刘通财要安排姑娘,还不要钱,本来已经打算走了的卢照容当即站住了,他此刻是心花怒放,下面似乎也有了反应,但他基本的理性还在,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故意犹豫了一番,让自己不至于显得太过猴急。
刘通财最了解这号人,装模作样故作矜持,但心里早就飞到浴房跟姑娘温存去了,所以他并急着催促,而是笑眯眯的耐心等着,等卢照容自己开口说留下来。
终于,在扭捏了个喘息后,卢照容轻轻说了句“来回在路上也不少时间,白白耽误时辰,我在你这里考虑也行,这个这个,就请刘东家安排姑咳咳安排吧。”
刘通财会心一笑,在门上连拍了两下,独孤春兰开门走了进来,刘通财笑着说“给他安排一个姑娘,不,安排两个,让公子好好放松放松。”
独孤春兰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公子跟我来吧。”
两个时辰后,从浴房出来的卢照容虽然两腿发软,浑身无力,但心情看起来很好,脸上挂着轻松的笑。
刘通财观察着卢照容的神色,轻挑的问“怎么样我这的姑娘手段可还成伺候的还满意吧”
卢照容心里欢喜,但这种事怎么好说出口,只含糊的答道“感谢东家盛情,感谢盛情。”
刘通财暗骂了一句假正经,笑着问“钱的事,公子可考虑好了”
卢照容哦了一声“想好了,五千贯我是有的,但我并非长安人士,家里就算是安排人送来,最快也要个把月,东家能不能缓我个把月,事情先办,我家乃是百年望族,第一等的高门,不会为了区区五千贯钱失信于天下的。”
刘通财暗道好大的口气,还失信与天下,淡淡的笑着说“公子的难处我理解,像公子这样刚刚入京为官的,一时间周转不顺,是常有的事,我有个朋友,专门解决公子这类难题的,不管是急用钱还是长期周转,都可以到他那里挪借,像公子这样五千贯的用度,在他那里完全是九牛一毛,当然了,他多少会收一些利息,但是在他那里周转,非常快,只要公子愿意,用不了一天,他就能解决公子的难题。”
“借钱”卢照容犹豫了,他本来想哄着刘通财先动手,自己先不出钱,待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再借兄长的力量除掉刘通财,可眼看这人不见兔子不撒鹰,要给自己介绍放贷收息的人,大有不收到钱就不办事的意思,左思右想,卢照容突然有了主意,既然如此,就先把钱借出来,大不了让兄长将那收息的人一同干掉,想到这里,卢照容对刘通财说道“请刘东家引荐一下吧,跟您的朋友见个面,我们当面谈谈借钱的事。”
刘通财笑着一摆手,“不用这么麻烦,公子稍候片刻,一会我让朋友那边送来文书,公子只要签了文书,签字画押,这事就成了,至于钱转过来的事,公子不用担心,我那朋友自然会给我转手过来,他很有信誉。”
签完了文书,由于天色已晚,过了夜禁时分,卢照容没法回家,只得留在春兰浴坊,继续与波斯胡姬、新罗婢、倭女探讨人生真谛。
同一天晚上,二更过后,雪燕悄悄潜入了柳奭和夫人居住的正院。
这是徐三娘进入柳府干活的第三天,这三天她在白天干活的空档,借着跟梅香等侍女聊天的机会,打听清楚了很多事,包括老爷住的院子的方位,哪一间是老爷的书房,甚至梅香还跟她说了老爷的书房从来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甚至短短的三天时间,雪燕还大致摸清了柳府的守卫布置,柳府虽然部曲众多,规矩也多,但巡逻的部曲针对外墙和各门的警戒尤其严格,府内各院的警戒则相对较松。
按柳府的规矩,徐三娘申时就可以下工离府了,所以雪燕最开始制定的计划,需要在下工后先离府然后夜里潜回,那样做风险高,容易暴漏。
但这天一个临时出现的变故,让雪燕有机会改变计划,得以留在府内。
唐代人文小趣事之18唐代到底有没有风筝31观点一有风筝,是一种安装了竹笛的纸鸢。风筝,古称“木鸢、纸鸢、风鸢”,鸢就是鹰隼、飞鸟。后来逐渐有人在纸鸢头部装上了竹笛,纸鸢飞起,气流高速通过竹笛,发出“筝鸣”之音,所以叫风筝了。唐代诗人有首诗风筝“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诗中提到的“何响、瑶筝、鸾歌、幽咽”这些词,都是形容风筝的鸣叫声。
晚唐名将、诗人高骈也有首诗风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所以很多学者考证,唐代其实是有风筝的,是绑上了竹笛的纸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