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 正文 9、书法
    现代人提起秀才,总是一脸的轻蔑,认为他们是食古不化的老夫子,思想僵硬的老顽固,只会机械背些四书五经。

    标签就是“穷酸”

    因为秀才是站在功名的最低端

    一辈子中不了举

    显得可悲

    举人就可到吏部报缺补官,进士直接授官,这举人和进士能骂,但总感觉心里的底气不怎么足

    可实际上呢,满勤自入关以来,总共二百六十年,童生的总数大概在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秀才只有四十六万人

    可以说,成为秀才,已经打败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也是清朝秀才,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的时候才成为岁贡生

    岁贡生是秀才成绩优异者,可入国子监读书。

    写警世通言的冯梦龙,青年高中秀才,后屡试不第,也成了贡生入国子监读书

    在知否里的孙秀才,淑兰的前夫,家中一穷二白,等中了秀才之后,盛大伯家中赶着将女儿嫁去,田产、铺面、房子、奴仆等等,嫁妆丰厚。

    徐秀才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知识渊博,非一般的大学教授可比。

    “弟子谨受教”

    周元有若侍童一样,双手捧着打开的书卷,俯身倾耳,极为恭敬,等徐秀才解完疑惑之后,深深一揖,然后重新入座,继续温书。

    “你有什么问题”

    徐秀才这才回首,看向一旁等待的白贵。

    他眼角略带满意之色。

    以往他在教习别的孩童之时,一些入学不久、礼仪未深的蒙童往往会打断他,抢先询问,让他很是不悦。

    现在刚入学来了一个知礼的孩子,他也心中舒服。

    “回先生话,额不会用笔,害怕不能按期完成先生给额布置的任务,还请先生教我。”

    白贵略躬一礼。

    他如果说请先生教我用笔,虽然可以,可就落了下乘,现在陶行知虽然还没有推行小先生制,但在学堂里由较大一些、早受蒙学的学子教授后来者,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小先生制是1932年陶行知在山海工学团推行的方法。顾名思义,是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也是为了应对教育时缺乏老师的窘境,陶行知也将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陶行知,也是杜威的弟子。

    毕竟先生也会感到厌烦。

    同样的,由较大蒙童教授,也可巩固知识。

    但

    这是于教育普及性和教师方便而言,对于受教的孩童,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一点错漏,后续可就要花费成倍的功夫才能弥补。

    闻言,徐秀才脸色和缓。

    这句话还是挺受用的,是个有孝心、知进取的好学生。

    “你随我过来。”

    徐秀才走到白贵的桌凳旁,拿起毛笔,蘸着清水,轻声说道“凡学书字,必先执笔。今日我教你五指执笔法,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就是通过各个手指按、押、钩、格、抵运使毛笔”

    但凡想要取得好功名,字是首要的。

    前世他参加高考的时候,因为写作文的时候,通篇潦草,所以专门下功夫练习一月硬笔书法,硬是在高考的时候,语文比平常分数多得了二十分,相当于一道半的数学大题。

    此世也应然如此。

    乾隆时期,有大臣上书说,顺天府乡试贡院大殿匾额的三个大字“至公堂”是严嵩所书。在贡院这样为国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怎么能能容忍严嵩的字迹挂在上面。但乾隆下令命满朝文武书写,以及自己书写,都比不上严嵩的字,最后只能叹口气,仍然让严嵩的字继续挂在上面。

    国朝重字,历来如此。

    今世前世都有卷面分,所以字如其人,不可不重

    徐秀才将五指握笔法一一仔细讲解,并给白贵做了三四次示范,然后让他自己握笔,等运笔的时候,再加以指导。

    随后又讲解了书法的几个要领。

    指实握笔要有力量,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向外凸起,虎口圆如马镫形状。这样五指一起用力,执笔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松紧适度。

    还有掌虚、掌竖、腕平、管直等一一讲述。

    “唔,你学的不错,筋骨有力,很适合练习颜体,为师那里还有颜鲁公颜真卿的几幅临摹碑帖,你将这些字练熟了,为师可做主送给你。”

    徐秀才看了一眼白贵的手,赞叹道。

    练习书法也有合适与不合适一说,例如女子力气小,就学学蝇头小楷或者清秀的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