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第一太子 > 正文 第0079章 给郑国渠贴石砖!
    “彩”

    突兀的一声喝彩,刘盈便面带喜悦的上前,不顾那几名匠人惶恐跪倒在地的身影,直来到石块前,细细打量起两半石块上的切面

    或许是太子携百官共至,并全程在一旁观摩,那几位石匠显然有些紧张,石头的切面,并没有切的太平坦。

    准确的说,是切出的两个切面,其中一面稍稍凸出来了一些,另一面则稍凹进去了些。

    但即便如此,两个切面的凹凸程度也都不算很明显,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就说那个凹切面,即便是一个直径两米的类圆,其凹陷部分,恐怕也存不下一瓢水。

    “彩”

    又是一声毫不压抑的喝彩,刘盈侧过身,却见先前那几位切石的匠人,此刻竟已惶恐的跪倒在地。

    见此,刘盈温尔一笑,毫不介意的弓下腰,将手搭上其中一位匠人那条灰尘、汗水遍布,已混为污泥的手臂,将其温而扶起。

    “诸位匠心卓绝,技艺精湛,实于国有大功”

    “来人”

    猛地一声厉喝,待一位郎官上前,刘盈便面带喜悦的一声朗呵。

    “凡今日解石之匠,皆赐金一镒斤,布一匹”

    听闻刘盈此言,那几位匠人明显一愣,旋即连连叩首,以谢太子赏。

    此时,少府阳城延也同朝臣百官走上前来,面上稍带自得的谦虚道“今日解石,诸匠稍有些失准,故石有瑕”

    听闻此言,刘盈却满是无所谓的笑着一摆手,回身看向阳城延。

    “已切成之石砖,可否与孤一观”

    看过方才,这几位匠人将一块巨石切成两半,且能保证切出的面,尽量为平面的过程,刘盈便已经脑补出在这个世代,长、宽、高皆符合标数,且六面皆大体平整的石砖,究竟是如何得出的。

    先如方才那般,通过划线,钉钉的方式,将横卧的巨石一分为二,如此反复数次,便可以得到几片前后两面平整,厚度均匀,大体呈不规则柱形的石板

    而后,依旧是用划线、钉钉子的方式,将石板边缘切去,得到一个近似方形,再按照尺寸要求,将其切成不同大小的方砖。

    如此,原本呈现不规则立体状的石头,便被切成了一块块方形石砖,以做筑城之用

    既然知道了石砖的获取方式,刘盈便也没打算浪费时间,继续观摩,而是直接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成品石砖

    听闻刘盈此问,阳城延自是赶忙一躬身,朝远处一招手,便将一块方方正正的黑色石砖,被两个匠人合力抱了过来。

    待石砖被轻放在地上,趁着刘盈上前打量的功夫,阳城延也不由低声介绍起这块方砖。

    “禀家上。”

    “此方砖,乃臣奉陛下筑长安四墙之令,于汉六年,以少府匠人至巨石之上所切而得。”

    “其长、宽皆二尺,厚一尺,重近三百斤;可用于城墙内、外、顶之铺设,以固城墙。”

    听着阳城延的解读,刘盈只微微一点头,伸手摸了摸石砖的四面。

    用手摸上去,并不算很光滑,但从整体来看,也绝对算得上一个平面

    即便是粗糙的平面,也足以用于铺设河渠底部的同时,不用担心石砖之间,有太明显的缝隙

    如是想着,刘盈又看了看石砖的各个面,确定都可以算作平面,才起身拍了拍手。

    “如今少府,有此等石砖几何”

    闻言,阳城延自是赶忙一拱手。

    “此等石砖,皆乃自汉五年,高皇帝令臣备筑长安时起,便始切取。”

    “至今,少府得此等长、宽各二尺,厚一尺,重三百斤之石砖,当有二十万”

    阳城延说话得功夫,刘盈心中不由飞快的默算起来。

    “石砖长宽各二尺,郑国渠底宽九丈”

    心中稍一默算,刘盈便得出了结果。

    郑国渠底宽九丈,用这种二尺长的石砖铺一排,需要四十五块。

    而汉一里,又合一百八十丈,石砖宽二尺,一里的河渠,便需要铺九百排,共四万多块石砖。

    “二十万块,只够铺设五里”

    悠然一声呢喃,刘盈便面色一凝,面带决绝的望向阳城延。

    “着少府充郑国渠力役之官奴三万,自明日辰时起,运少府所储之石砖二十万,尽数送往郑国渠上游”

    听闻刘盈此言,围观的朝臣百官面色一滞,不由纷纷疑惑起来。

    却见阳城延稍一思虑,便略有些迟疑的开口道“家上之意”

    就见刘盈猛地一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