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第一太子 > 正文 第0199章 你这逆子!是想烫死朕吗!
    在春陀郁闷的回到住所,盘算起备礼拜访大长秋李信的事时,刘盈也乘坐着辇车,晃晃悠悠来到了长乐宫外。

    略有些出乎刘盈意料的是老爹刘邦,似乎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到来,也没有派出身边的郎官、内史,于长乐宫外迎接刘盈。

    没有被老爹安排人迎接,刘盈也只好规规矩矩来到殿门处,道明来意,以待宫门禁卒入内通禀。

    很快,刘盈便被再次出现在宫门处的禁卒,自西宫门引入了长乐宫。

    但让刘盈略感疑惑的是当刘盈随着引领自己的禁卒,来到长信殿外之后,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老爹刘邦的接见。

    在老宦者令尬聊陪同下,于长信殿外静候足足一刻,刘盈才终于等来一道侍中打扮的身影,自殿内小跑而出。

    待看清刘盈的身影,却见那侍中并没有走上前,而是脊背笔挺的来到殿门门槛外三步的位置,旋即将头高高一昂。

    “陛下诏谕”

    “着太子刘盈,入宫觐见”

    感受着这从未曾体验过的汉礼,刘盈饶是心里一阵别扭,也终是只能乖乖跪下身,对殿内稍一叩首。

    “儿臣,谨遵父皇诏谕”

    走入大殿,在御阶外十步的位置停下脚步,刘盈便稍深吸一口气,正要跪地叩首。

    却闻御阶之上,传来天子刘邦一声有气无力的轻唤。

    “唔”

    “上前些”

    闻声抬起头,刘盈也不由将查探的目光,缓缓移向御阶之上的老爹刘邦身上。

    却见刘邦只一副宿醉未醒的模样,侧身瘫靠在御榻之上,手掌捂着额头,在额角处一阵不住地按揉。

    面带迟疑的走上御阶,不等刘盈靠近,便是一阵刺鼻的酒气,朝着刘盈扑面而来。

    “嘿”

    “这把年纪了,也不知道悠着点身子骨”

    见刘邦这幅模样,刘盈又如何搞不清楚状况

    都不用说别的半个时辰前,于太子宫凤凰殿醒来后的刘盈,状态便同此时的刘邦一模一样

    只不过,相较于年方十五的刘盈,老天子花甲高龄,显然很难抵抗酒精,对老迈躯体的伤害

    “要不,劝劝老家伙”

    “一大把的年纪,还生着病”

    正当刘盈思虑之间,就见御阶侧悄然出现一道身影,手中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醒酒汤,缓缓走上御阶。

    见此,刘盈只稍一思虑,便悄然走上前去,结果宦官手中的汤碗。

    回过身,见老爹还是一副再也不喝了的痛苦神情,刘盈也是忍俊不禁的一笑,旋即用木勺舀起些汤,径直送到了老爹嘴边。

    感受到嘴边传来一阵温热,刘邦也是将手掌从额角稍抬开了些,待看清木勺,便下意识张开了嘴。

    下一瞬间,硕大的长信殿,便响起一阵急促,又极尽愤怒的咆哮声

    “混账东西”

    被滚烫的醒酒汤烫的嘴皮一麻,刘邦只嗡而大怒,抬手就是一挥

    待汤碗在御榻周围摔得稀碎,又看见刘盈不顾身上汤渍,神情惶恐的跪倒在榻前,刘邦才面色一滞。

    “嗯”

    满含恼怒的瞪了刘盈好一会儿,刘邦终还是皱眉侧过身,朝那宦官一摆头。

    片刻之后,御榻周围再次被复原如初,刘邦才强自按捺的胸中恼怒,小心触碰着嘴唇,面带恼意的躺回了榻上。

    “起来说话”

    一声余怒未消的轻斥,自是惹得跪地匍匐的刘盈,如弹簧般从地上弹起,却根本不敢抬头直视向刘邦恼怒的双眸。

    如此又过了好一会儿,刘邦心中的怒火,也终随着嘴唇渐渐平缓下去的炙痛,而悄然散去。

    只不过,对于方才的炙痛,老天子显然还耿耿于怀于心。

    “怎么”

    “得朕赐以赤霄,又储位无虞,便如此急心于使朕升天”

    听闻刘邦隐含恼意的道出这句诛心之语,刘盈本就慌张的面色只嗡而一紧

    待听出老爹恼怒的语调中,竟稍带上了些许戏谑和调侃,刘盈才稍镇定了下来。

    “父皇恕罪”

    趁着出声告罪的功夫换了口气,刘盈不安的心绪,也悄然重归于平静。

    而后,便是刘盈面带愧疚的上前些,语调中,却反带上了些许委屈,和自艾。

    “自孩提之时,儿便常有久不见父皇当面;当父皇兴兵伐秦,儿同父皇更一别数岁,终难得一见”

    “然自儿记事之时起,母后便常教诲儿为人子,当事恭孝于父、母、亲长当面。”

    “后汉室立,父皇位登九五,喜三弟而恶儿,儿更曾相问于宫中婢女、内侍,以习侍君之术”

    说到这里,刘盈便满是愧疚的低下头,本就微弱的音量,更是压到了宛如蚊鸣的程度。

    “然往数岁,儿皆未得父皇召见;所习之侍君术,亦从未曾施于父皇当面”

    “今日终得父皇召见,儿满怀欣喜于心,一时不谨,方行差就错”

    面不改色的将自己的失误,解释成没有经验,又有点紧张所导致,刘盈心中,却是一阵汗颜

    什么紧张兴奋过头,刘盈根本就是前生今世加一起十好几年,被人伺候惯了

    但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恰恰是刘盈因为真的心虚,而表现出来的愧疚、忐忑,在天子刘邦的眼里,便更多了一分真实。

    也是被刘盈这句话一提醒,刘邦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汉室鼎立,刘盈从汉王太子,成为汉室的储君皇太子时起,天子刘邦,似乎便再也没有单独召见过刘盈了

    不片刻的功夫,刘邦面上隐含着的怒容,便被一抹即便已经在极力掩饰,却依旧遮掩不去的愧疚所取代。

    刘邦因烫到嘴唇而燃起的怒火,也随着这一阵源于父不慈的愧疚,而尽数化作于无。

    “嗯”

    “坐下说话。”

    一声清冷的招呼,刘邦又随手指了指御榻旁,早已被铺设好的筵席,便如记仇的孩童般,用手指轻轻触碰着嘴唇,重新躺回了榻上。

    见老爹这般反应,刘盈也终是在心中长松一口气,对刘邦稍一拱手,旋即在筵席之上跪坐了下来。

    刘盈清楚地知道自己方才那句似是随意的自辨之语,必然会让刘邦心中,生出对自己的无尽愧意。

    但刘盈也同样明白开国皇帝的尊严,不可能因为对儿子的愧欠,便被刘邦抛在脑后

    能摆出这幅你烫了朕的嘴,但朕不跟你计较的态度,或许,就已经是老天子的极限

    “皇后,是如何答允此事的”

    短暂的沉寂之后,刘邦一声毫无征兆的询问声,便传入刘盈耳中。

    听闻此问,刘盈自也是立刻反应了过来,老爹口中的此事,指的究竟是什么。

    稍一思虑,刘盈便面色恭敬的抬起头。

    正要开口,见老爹仍平躺在御榻之上,只朝自己露出个头顶,甚至仍不停地轻抚着下唇,刘盈终也是不由摇头一笑。

    “还说不记仇”

    暗自腹诽一声,刘盈便低声清了清嗓,旋即对视野中的头顶一拱手。

    “母后之脾性,父皇自是了然于胸。”

    轻声道出一语,刘盈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上些许严肃。

    “淮南王英布逆反作乱,为害关东在即,又父皇抱恙而回京歇养,无以亲征平叛。”

    “儿身父皇亲子,又为诸皇子之嫡长、社稷之储君”

    “社稷有事,而父皇抱恙,于情于理,皆当儿臣代父皇出征,以平不臣之叛王”

    满是决绝的道出此语,刘盈便悄然将话头一转,语调中,也带上了些由衷的恭敬。

    “及母后,自父皇得以位登九五,便久为朝堂赞以顾全大局母仪天下之美誉。”

    “平日,于涉儿臣之事,母后或偶有偏执;然于朝政、国事,母后皆未曾有过失当之举。”

    “今儿臣欲代父皇出征,便当可全忠、孝之道,更可解社稷之患。”

    “此等关乎社稷,又可使儿尽全忠孝之事,母后,自无因私废公、执意相阻之理”

    将吕雉答应自己代老爹出征一事,尽数归于吕雉顾大局识大体,刘盈便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面容,等候起了老爹刘邦的回复。

    却见刘邦闻言,抚摸着嘴唇的动作都不由一停,旋即腾的一下从御榻上弹起身,将满是孤疑的目光,撒向刘盈那道云淡风轻的面容之上。

    在老爹那满是震惊的目光中,刘盈更是隐隐看见朕读书少,你别骗我一行字

    但即便如此,刘盈也依旧是那副若有其事的面容,望向刘邦的目光中,甚至稍带上了些许疑惑。

    难道父皇以为,母后不是这样的人吗

    看着刘盈几乎明写在脸上的疑问,刘邦只面色百转的沉吟了好半晌,才终是面色怪异的躺回了榻上。

    若非刘盈这么一说,吕雉在刘邦心中的形象,几乎就是人世间一切恶的结合体

    但刘盈这么一说,刘邦再细一琢磨,好像也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只要不是牵扯到刘盈的事,那在吕雉手上,基本都能得到妥当的处置。

    只不过,同先前别想让我跟儿子道歉的态度一样,刘邦也绝对不愿意亲口承认皇后吕雉,是一个顾大体、识大局的贤内助。

    刘邦更不会承认吕雉的所有歇斯底里,归根结底,也不过是有人,想要伤害她的宝贝儿子刘盈

    随着刘邦再次平躺回御榻之上,才刚涌现出些许热乎气儿的大殿之内,便再度陷入一阵漫长的沉寂。

    而从刘邦所表现出来的策问态度中,刘盈也不经意间感受到对于自己,老爹似乎并不是很想直面面对

    “也是。”

    “任是谁,跟亲儿子来这么一出我虐我儿千百遍,但凡还要点脸,也都是不敢面对”

    如是想着,刘盈望向刘邦脑顶的目光,便愈发带上了些坦然。

    只不知为何,刘盈入殿都过去半刻的功夫,天子刘邦,却还是没将话题引入正题。

    “昨夜晚间,皇后似于宣室设宴,以同吕氏子侄、部旧共庆”

    “嗯”

    “太子出征平叛一事,皇后,也当已于宴上道明。”

    又是冷不丁一声低语,刘邦却并未再次从榻上起身,而是稍侧过头,将目光撒向殿内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闻之此事,竟无人于宴上进言,以阻此事”

    听闻此问,刘盈稍一沉吟,便摇头一笑。

    “父皇,慧眼如炬”

    “昨日晚宴,确有吕氏子侄、部旧二三人,以平叛胜败于太子之利弊言说,以劝母后勿允此事。”

    就见刘邦闻言,只轻轻哦了一声,便翻过身,趴在御榻之上,昂头看向刘盈。

    “太子以为如何”

    “代朕出征,以平英布之乱一事,合此二三人所言否”

    听老爹问起昨日晚宴,刘盈还只当老爹是对吕氏外戚心怀戒备,想要从自己口中打探些什么。

    老爹想知道,刘盈自也不好完全隐瞒,便也以二三人的马甲,将吕释之的那番言论摆上台面,以试探刘邦的态度。

    见刘邦根本不关心那二三人的身份,反道问起自己的看法,刘盈才终于反应过来老爹,应当是想试探自己的态度。

    到这时,刘盈才稍放下戒备,将昨日发生在宣誓殿内的事,简单对刘邦做了个概述。

    “昨日,此二三人于宣室言英布此贼穷凶极恶,又极具战争之才,唯父皇御驾亲征,方可速平之。”

    “又儿储位无虞,更未曾知兵事;若代父皇出征平叛,纵侥幸胜之,亦于儿之储位无有鄙夷。”

    “更若儿为英布所败,轻则儿威严扫地,储位再生他疑;重,儿更有为兵刃所伤,而使社稷动摇,天下大乱”

    听闻刘盈详细道出平叛胜败于太子之利弊的内容,刘邦的面容之上,只稍涌上些许兴致盎然的神情。

    “哦”

    “如此说来,倒亦谈不上无理”

    似是认同般点头低语一番,便见刘邦又一抬眼皮,望向刘盈的目光中,也悄然带上了的审视。

    听闻刘盈详细道出平叛胜败于太子之利弊的内容,刘邦的面容之上,只稍涌上些许兴致盎然的神情。

    “哦”

    “如此说来,倒亦谈不上无理”

    似是认同般点头低语一番,便见刘邦又一抬眼皮,望向刘盈的目光中,也悄然带上了的审视。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