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空间小农女:带着全家去逃荒 > 正文 第260章县令的心思
    院子里都摆满了桌子,大家伙热闹的吃着宴席。

    县令跟叶家人一桌,圆圆的桌子上坐了十来个人,挤挤攘攘的。

    叶奶奶举着酒杯,笑眯眯的看着县令大人,一抬手“县令大人,来,农妇敬你一杯,谢谢赏面子来吃乔迁宴。”

    县令曹禺立刻站起身来,拱手道“不敢,不敢如今,你们是乡君的家人。我这一个八品芝麻官,见了各位也是要行礼的。”

    这话说的叶奶奶高兴,没想到大郎还没成官,自家闺女就先成官了。

    真是太给她们老叶家长脸面了。

    嘴都快笑裂了,满面红光的说道“哪里,哪里是您太谦虚,我孙女乡君这身份是皇上看她可怜,咱们一户农家子,给点身份以后有保障。”

    曹禺哪里能相信这个说辞,就算没有皇上,这不是还有世子吗

    叶家姑娘背后的靠山,一个比一个硬。

    当他怕的是皇上那还真说不准,他怕的当然是世子爷。

    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世子爷在中州这块地盘,连他爹镇北侯都撼动不了,可想而知有多厉害。

    世子爷如今不在中州,他这不得照顾点叶姑娘,以后世子回来知道了,肯定得夸赞他一句。

    这么一想,曹禺心里乐滋滋的,稳赚不亏呀

    “哎呀,叶婶你别客气了,这杯酒算晚辈敬你的”

    曹禺举起手中的酒杯,将酒一饮而尽。

    听的叶奶奶心里舒坦呀

    县令大人都自称晚辈了,啧啧啧,心里那叫一个美,以前老头子盼了半辈子的官职,如今不就有了吗

    叶蓁蓁悄靠近李秀兰,嘀嘀咕咕的说“娘,你看奶像不像急着炫耀的老狐狸”

    “像那身后的尾巴就差没摇上天了”

    李秀兰向后靠,跟闺女说趣道,两人对视一眼,差点笑出声来。

    “来来来,蓁蓁,快跟你曹叔叔敬酒。”

    叶奶奶忙不迭跑过来,将叶蓁蓁拉起来一起敬酒。

    这就让她喊叔了,叶蓁蓁无奈,奶当个农妇真是大材小用了,这么牛逼的社交功力,当个销售才是最合理的。

    那张嘴保证一天能卖出好几套房子,太能叭叭了。

    “曹叔,我年纪小,爹不让我喝酒,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不敢,不敢,乡君如此说话,曹某受不起啊”

    曹禺额头吓出冷汗,叶蓁蓁管他叫叔,那世子爷不就差辈分了

    让世子回来,要是跟着蓁蓁一起喊他,苍天呐那该是怎样一种神奇的画面

    曹禺咽了咽口水,不敢相信,脑海中浮想联翩。

    这么客气

    叶蓁蓁见曹禺脸色变了又变,觉得惊奇,这喊个叔这么大反应吗

    敬了酒就坐下吃饭,满桌的美食,就算炒的是大锅菜,那也是色香味儿俱全的大锅菜。

    李秀兰在厨艺这道可不是浪费虚名的,就算成了家庭主妇,也得是一栋楼里最出色的那个,炒菜也得卷起来。

    “爹,这个炒面好好吃。还有猪肉丁呢”

    “妹儿,快点吃啊等夹的晚了就被人抢了,哥来帮你”

    “哇,这是啥红彤彤的,吃起来甜甜的,还会爆汁”

    “娘,你下回回家也能给我们做吗”

    “你娘哪儿做的出来,这菜见都没见过全是人家现教的,等我回去试试,等过年割上两斤猪肉给你吃”

    “太棒了”

    听到耳旁时不时夸赞的声音,李秀兰那神色立刻开心起来,腰也不疼手也不酸了,感觉自己还能再炒两大锅菜。

    “嗝儿”

    一顿饭菜吃的肚子胀了,叶蓁蓁揉了揉肚子。

    这席吃完,村民们自发的留下来收拾,碗筷不少都是自家人自带的,毕竟请这么多人吃饭,去镇上买筷子、碗,就得花费不少钱。

    关键买这么多以后也用不上,除了再办宴席。

    大家伙干脆都是自己带的,省时间省钱,吃完连着碗端回家去,还能接着用。

    留下许多骨头、食物残渣,喂了村中的野狗,这几日村子里的日子好起来了,连狗子都肥了不少,不再是以前那样瘦的皮包骨。

    感觉一阵风能吹倒似的。

    曹禺吃完了饭还未走,看着叶家川欲言又止,这是有事儿来了。

    叶家川心下明了,直接带着人去新家的书房。

    如今房子建的大了,还能开辟出多余的房间当书房。

    因为是新家,装饰还没弄,就简单的一张红木书桌,两个装书的柜子,纸笔砚台

    曹禺一进门,就看到墙上挂了副翠竹,笔锋劲道,下笔利落,颇有些风骨了。

    夸赞道“叶郎君真是好画技啊这竹子画的苍翠,还有点点甘露,被风压的弯了腰却依旧挺立,好”

    叶家川没想到这人还懂画,他现代的时候,空闲下来就喜欢练书法画水墨画,这一手丹青的功夫,还是很不错的。

    可惜他闺女不太喜欢,准备来说不是不喜欢,是不感兴趣,更喜欢去研究植物什么的。

    “曹大人可别夸我了,今日来是有话想说吧”

    叶家川直接开门见山,也不兜圈子了,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什么话直说好了。

    曹清兮笑道“我看叶郎君字迹也好好看,想来是经常练字的,这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你能有如此毅力,有没有想过进朝当官”

    主题来了。

    叶家川挑眉,没想到这曹大人是来劝他科举的。

    “想过,但可惜叶某的底子实在太差了。你也瞧见了,我先前就是个农户,字可以自己练。但这书可没处寻,许多文学典故我都没读过,这样子如何去进朝当官怕是第一轮就被筛下来了。”

    曹禺一想,确实说的有道理,论起叶家川身上的短处,恐怕就这一点了,书读的不够多

    在现代还是老师的叶家川,读了这么多年书,来古代竟然算个半吊子。

    没法子谁让古代的书全是古书呢

    还是那种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全靠自己断句,满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儿,看的人眼睛疼。

    而且还是文言文形式的,他想要理解还得自己拆开读,把字词意思给搞懂啦。

    这来了古代两年,不是流放就是干农活,还得顾着田,看着家里人,研究书本的时间不多。

    再说了,这参加科举的人,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像是富家子弟,还会读杂书,普通人买都买不到,这差距不就出来了。

    教学资源不一样,何况他还少了这么多年,哪里能比的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