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空间小农女:带着全家去逃荒 > 正文 第283章大姑一家
    叶奶奶老人家睡眠浅,一向起的很早。

    给家里两个男丁煮了早饭,等他们吃完去地里种红薯的时候,就回屋歇着了。

    竟无一人发现来院子里的几人。

    恰好在厨房的李秀兰端着一盆水往外倒,被果树旁几人吓了一跳,木盆差点掉了。

    “钱叔你们几人这是在做啥嘞说话不出声很吓人的”

    李秀兰后怕的拍着胸膛,刚才着实被吓到了。

    钱伯山搓搓手,晒着黝黑的脸庞的淳朴的笑了“大郎媳妇儿,我们这不是听说蓁蓁要教人种果树呢连忙赶了过来。

    你家院子里这果树长得真好,一点蛀虫都没有,看看上头都没虫疤,花开的也大,秋天结果肯定不少。”

    说的那叫一个激动。

    “等下。”李秀兰听的头疼,她对果树种植这事儿一窍不通,还是请专业的人来。

    “蓁蓁,快点起床来,几个叔叔伯伯都来找你了,还赖在床上不起床呢”

    叶蓁蓁听到声音,揉了揉肿胀的眼睛,打了个哈切。

    昨晚她在写种植手册,把适合嫁接的树种都给花了出来,以后也方便村里人用,总不能每一回都跑来问她。

    这一写就上头了,跟写书似的,以前当研究员的时候,就幻想啥时候自己能出本书,没想到来古代实现了。

    就是这过程曲折了点。

    有点作弊的嫌疑,但文抄公这事儿,穿越者有少干的吗

    再说了她抄的也不是文学名著,抄的生物知识,给大家传播经验用的。

    所以借用一下不为过

    叶蓁蓁默默安慰自己,这不算剽窃科研成果,不然心里有负罪感。

    “来了”

    噔噔噔的下床,穿上鞋子,春天来了,天气也变暖和了。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但入了春又热的快,往年四月份才穿薄棉袄,今年三月份就穿上了。

    温度着实升的太快了。

    “钱叔,是你们几个来了”

    叶蓁蓁笑着问道,她也猜到了是他们几个。

    今天来叶家的都是本来之前就种果树的村民,尤其是钱伯山,家里也算富农了,租了小半个山头在种果树。

    之前叶蓁蓁还去他家卖过梅子、李子,为人特别刚正,还喜欢给她优惠,卖的果子品质也很好。

    搁现代肯定是个种植大户。

    “是啊,我这种果树种习惯了,老早就盯上你家的几棵树了,这不,没好意思开口问。”

    钱伯山今年快四十,四四方方的国字脸,他家暖棚就盖了半亩地,还是不想忘了老本行,将时间更多的花在种果树上头。

    “今日正好,我给你们露一手,以后要是谁来问。你们直接交给他就好了,也省的再来找我。”

    叶蓁蓁大方的说,从院子拎出一个小树苗,这嫁接的苗一般都是砧木,抗寒,而且不容易犯虫害。

    嫁接的手法也很多,有t字形嫁接,芽接,还有插皮接法。

    这方法多了要分具体的果树来选用。

    像桃树苗就可以用t字形嫁接,嫁接完用布条紧紧捆住。

    “钱叔,用的布条一定要是针脚特别密的,最好一点都不能透气,用皮的也行。”

    现代都是用塑料膜,古代没这玩意儿,只能教村民用其他的。

    几个人纷纷点头,像听话的学生。

    叶蓁蓁事无巨细讲完了所有的嫁接方法,嘴都说干了,还让几个人上手试一下。

    这嫁接靠的是熟能生巧,练的多了,自然就摸出门道了。

    钱伯山接过小刀,开始拿起砧木试,这一上手感觉确实不一样,要控制好力度,不然太用力,这芽儿都削透,太轻,以后长不起来,容易断。

    留下图册给大家伙干,理论知识讲完了,剩下的事就只能靠自个儿练了。

    住在附近的田家人探出脑袋,看到叶蓁蓁院子里的人,多嘴问道“蓁蓁,你们在干啥呢”

    “田大哥,我教钱叔他们种果树呢”

    种果树

    田雨好奇的张望,从家里跑出来,看他们嫁接果树。

    叶蓁蓁奇怪的问“田大哥,你今日没去下田吗”

    “田都种完了,全都拿去种了红薯,蓁蓁,你说我家也能种出那么高的产量吗”

    田雨没忍住,他都不奢求亩产五千斤,没有一半,家里人就能开心疯了。

    这可是粮食啊,一年种的都够吃好几年了。

    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功夫想别的。

    “估计没那么高,你家的地要是肥点,也差不到哪里去。”

    叶蓁蓁说道。

    这就好,田雨乐呵的想。

    田家是跟着一起从榕州来中州的,就住在叶家隔壁两家,他们这群从榕州来的人关系都挺好的。

    连之前在流放路上作妖的老太婆,都特别敬佩叶家。

    没事也不出来,老老实实种他们的田,然后跟在叶家屁股后头也能混点钱赚。

    不过,坏事可是不敢干了。他们私底下都当叶家是神仙转世,生怕惹怒了天神老爷,遭报应。

    也省的叶蓁蓁花时间去收拾他们了。

    “蓁蓁,你家就没想过回榕州去把亲人接过来吗”

    田雨尝试的问了一下。

    他家还有不少亲戚留在榕州的,比如像他大伯,分家了没有一起跟来,还有外祖母一家。

    家里长辈想把亲人都聚一起,现在也赚了点钱,把人接回来反而是好处。

    因为叶蓁蓁教他们的东西,他们不敢外传,但是又怕家里人过得不好,毕竟有血缘关系,就寻思把人接回来。

    “我家在榕州只剩下大姑一家了,之前给他们在写过信,但是不肯来,一是怕路途遥远,到时候遇上悍匪咋办二是怕花银子,跟她说家里有钱,她也不信,生怕过来连累我们。

    这事儿就这么拖着,你家这是要把人接回来了”

    叶蓁蓁问道。

    田雨点头“我们走水路,从榕州去扬州坐船,这时间一下子就节省了。就是船票挺贵的,这不家里赚了点才有余银把人接回来。”

    这话提醒了叶蓁蓁,对啊,她怎么忘了可以走水路呢

    把大姑一家接回来也好,省的叶奶奶天天念叨,一家血脉总得在一起才好。

    再说了,大姑以前帮了他家那么多回,总得报答回去。

    记得大姑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榕州海事发达,但是因为地势原因,山太多了,除了港口的人家以外,其他人都穷的很。

    不然,叶家也不至于卖身当军户来中州了。

    有这么个注意,叶蓁蓁打算找老娘他们商量一下。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