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五十章声势浩大的请愿
    襄阳城。

    作为四川、湖广的统治中心,这座小城,再次散发了光彩。

    南来北往的旅客在此停歇,大量的官吏、军卒来此报道,尤其是军队及其家属带来的大量消费,让这座城市拥有旺盛的市场。

    焕然一新的衙门,更是突显新朝新气象。

    而在城西,即襄阳城的高地附近,这里即使是汉江溃堤,也难淹到,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贵区所在。

    包括瑞王、秦王、襄王、荆王在内的十几位藩王,都住在这,虽然丧失了自由,但却换来了安稳生活。

    这日,瑞王老爷子气喘吁吁地去了豫王府,被掌司赵舒亲切地接见。

    “殿下住的还算舒适”

    赵舒对于瑞王态度温和,关切道“若是有不长眼的,您直接与我说,自然有人管教。”

    瑞王朱常浩笑眯眯地摆摆手“还可以,虽然不及王府住的舒坦,但到底不用担惊受怕,睡得安稳。”

    “那便好”

    赵舒轻声笑道。

    他抬眼,注视着这位五十多岁的瑞王,其宽脸大耳,眉眼带笑,仿佛是一个享清福的福老头,丝毫不见亲王的威风。

    安分守己,这是治安局给他的消息。

    这也难怪豫王殿下会让他成为其他藩王的领头,除了辈分外,人老成精也是重要原因。

    像是年轻的秦王,就容易意气用事。

    琢磨了一会儿,赵舒眉眼一动,神色收敛些许,正色道“殿下,着消息本来不应该瞒着您的,但事已至此,却不得不为”

    “啊”老瑞王悚然一惊,肥肉一颤,难道豫王兵败了

    “真的发生了吗”

    “您听说过这消息”赵舒略显诧异,颇为遗憾道“我本就没预料过这般,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对于天下百姓来说,着实是个悲剧。”

    悲剧看来不止是兵败,怕是身亡了啊

    “是啊”老瑞王心更是往下掉。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呼吸都急促了“那么年轻就,就”

    “嗝、嗝、嗝”

    持续地打着嗝,仿佛公鸡打鸣一般,老瑞王竟然抑制不住哭了起来,圆脸皱成了菊花,手帕遮掩,泣不成声。

    豫王要是没了,他就真的回不来家了

    “殿下,节哀顺变”

    赵舒眼见此,深怕他背过气了,忙拍打着其背,一边劝说道“虽出乎意料,但现实如此,不得不面对将来”

    “将来”老瑞王缓了过来,略显浑浊的老眼抬起“这还有什么将来”

    “陛下虽然失踪,但大明不可一日无君,这事还是得早做打算啊”

    赵舒语重心长地说道。

    “陛下”瑞王声音中带着八分疑惑,两分不解,以及十分的惊讶。

    “南京城破,王铎、钱谦益、赵之龙等文武百官投降满清,首辅马士英,以及当今陛下,已不知所踪”

    赵舒一脸遗憾道。

    老瑞王这才松了口气,沉下的心提上了半截,叹口气道“福藩到底是命薄,皇帝的位置岂是那么好坐的”

    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什么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含义。

    “你是说,说”

    瑞王结巴了,他指了指天空的方向“豫、豫王”

    “没错”

    赵舒一口应下,对于他的紧张不以为意,反而淡然地说道“豫王已经拿下西安城,李自成生死未卜,也算是为先帝报

    仇了。”

    “如今,陛下也城破而失踪,皇位悬殊,岂能就此空荡”

    “太平论嫡庶亲分,而战乱则论战功,天下诸王,有谁的战功比得上豫王有谁比他更有资格竞争皇位”

    瑞王良久才缓过来,从震惊中恢复,听到这番话,他不得不点头道“的确,天下能比得上豫王的,几乎没有。”

    见此,赵舒微微一笑,说道“所以,殿下也赞成豫王为帝”

    “这个”瑞王摊手道“老夫一把年纪,虽然辈分大,属于近支,但终究是无权无兵,说的话哪有人听”

    “您到底是宗室中的老资历,谁敢轻易反驳”

    赵舒不以为意,若有若无道“豫王应允,待日后驱逐建奴,中兴大明,新朝中必定留您个王位。”

    “要知道,汉光武中兴,前朝的藩王们,也仅仅是列侯罢了。”

    瑞王心头一动,瞬间有些动心了。

    以他这把年纪,皇位几乎无缘。

    所以,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活下去,并且保存世代以来的富贵。

    不管怎么说,一个新朝的王位,含金量十足。

    “要我做什么”老瑞王一下就下定了决心,问道。

    “说服其他藩王,并且让他们上书,恳求豫王监国”

    “监国”老瑞王吸了口气,点点头道“看来,豫王的脚步,比想象中的走的扎实。”

    赵舒露出真诚的笑容“豫王言语,他绝对不会忘了您对他的情谊。”

    老瑞王瞬间乐得合不拢嘴。

    打着包票,来劝说其他的藩王。

    目送其离去,赵舒摇摇头“众望所归,无外如是,只是可惜,我很难去往洛阳了。”

    他凝目北望,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而与此同时,大量的士绅,豪右,或自愿,被迫,不得不来到洛阳城,参加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

    在西安城的两辞后,朱谊汐把第三辞,留给了洛阳。

    成百上千的人汇聚于此,人山人海,密密麻麻,颇为壮观。

    曾经的福王府如今损毁严重,豫王就毫不嫌弃的住下,简陋的住宿环境,似乎让他甘之若饴。

    舆论对他也越发的赞赏起来。

    无论是军功,道德,还是对朝廷的忠诚,尤其是为雪耻而再入洛阳,可谓是激动人心。

    大家都选择性的遗忘了豫王抛弃过洛阳的事实,争相讨论豫王殿下的闪光点。

    这一日,天空复明,暖阳当空,数以千计的人群,包括读书人、官吏在内,浩浩荡荡的向着福王府而去。

    一路上,百姓越聚越多,人们沿街而望,注视着这新奇的一幕。

    只见,这群身穿长袍,头戴方巾的读书人,热切地跪在福王府前。

    为首一人,双目含泪,举着一大卷布帛,高过头顶,大喊道

    “我等洛阳百姓,汇聚十万指印签字,恳求殿下顺应民心,登基称帝”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