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八十一章西贡
    大明世祖第八十一章西贡

    “唐货自西土而来,繁荣了长崎,且是收刮了整个日本的黄金。”

    “长此以往,对朝廷是极为不利的。”

    巨大的天守阁,耗资超过百万两黄金,疲弊了天下诸侯,可谓是日本第一建筑。

    虽然没有中国特色的金碧辉煌,但白青结构,再加上些许的樱花红点缀,让其充满着日本特色的豪奢。

    本丸,并不宽大的阁中,将军德川家纲端坐其上,两旁跪坐着家老、宗亲,气氛严肃而又隆重。

    此言一出,阁中的气氛竟然有些微妙起来。

    因为认识当年与大明签订藩属条例,堂堂的征夷大将军,变成了日本国王,这在日本上下都视为耻辱。

    也正是因为如此,白银黄金开始加速外流。

    将军德川家纲目光在家臣们的脸上流转,沉默片刻后,他才道“会津侯,您可有什么方法”

    保科正之领会津藩,所以称之为会津侯,当然由于日本与中国不同,其尊称甚至可为殿下。

    “将军様”保科正之叹道“当年,先将军闭关锁国,除了抑制南蛮入侵,封闭藩国外,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金银外流。”

    “如今国门洞开,无有南蛮,但明人却涌入,若是想抑制外流,臣之愚见,只能恢复闭关锁国。”

    哗啦啦

    这番话一出,所有人为之震惊。

    如果闭关锁国,那么就违背条例,弄不好明军会打过来。

    “为了些许的金银,就让朝廷陷入危难之中,这个实在不可取。”

    老中松平信纲连忙摇头,制止了这个想法。

    在座的其他亲藩大臣,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太平盛世过久了,谁还想去经历战乱

    “如之奈何”德川家纲叹了口气,脸上极其无奈。

    酒井忠胜则无奈道“唐货稀奇,而国货甚贱,以老臣来看,如今之计只能倡导国货”

    这番话让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他老成谋国之计。

    只要不打仗,怎么都行。

    德川家纲则微微摇头,对于这个想法不抱希望。

    让他不用锦缎丝绸,而用日本的劣质丝,他怎么也不会习惯。

    同时,糖吃不吃瓷器用不用书籍呢你总要读书吧

    而出口,就只有屏风,纸扇,倭刀等寥寥几样罢了,加在一起都没有瓷器进口的多。

    保科正之这时候则笑道“不过意外之的其,长崎这些年来赋税不断地增多,明历大火后,其对朝廷财政大有裨益。”

    “据估计,今年长崎能得四十万两,朝廷的亏空也能改善不少了。”

    所谓的明历大火,就是指在1657年,在江户城发生了一场极其之大的火灾,在整个世界也是极为夸张的。

    大名屋敷、町奉行所、乃至江户城的本丸御殿以及天守接连被大火侵吞,宫城中的二之丸、三之丸也几乎被毁坏殆尽,仅剩西之丸还算保留完好,因此家纲只能前往西之丸避难。

    大火从正月十八日下午烧到二十日8点左右,这场大火造成了江户六成建筑物损毁。

    其烧死人数高达十万人。

    烧伤致残的不可计数。

    据统计,仅仅是本丸,就用了九十三万两白银,给武士们建造房屋,就用了一万贯黄金一贯是七点五斤,府库为之一空。

    而要知道,德川幕府的财政收入大致可以分为年贡、口米、三役、运上和小普请金。

    幕府每年的征税约为米5080万石,金3060万两,银2万贯一贯七点五斤。

    合计差不多就是四百万两白银左右。

    而长崎一年四十万两,足以抵得过幕府天领的年贡的,这着实了不得。

    如此庞大的数字和贡献,让众人纷纷点头,喜笑颜开。

    幕府日子好过了,他们这些藩臣自然就舒服了。

    此时,就没人再提唐货之事了。

    如果禁止了唐货,长崎的财政收入一落千丈,这谁受得了

    此时的日本,就像是二十世纪的满清,农业税到顶,赔款不可计数,但却因为英国人掌控的海关,让其关余收入暴增,甚至有闲心准备重组海军。

    也正是因为财政富裕,地方上皆赖其拨款,甚至中央权力得以聚拢了些,不复辛丑年的东南互保。

    福祸相依,果然奇妙。

    而这边,秦王从天津驶离,一路南下,终于抵达了西贡。

    跌宕了近两个月,他才登上安南。

    此时,作为领兵的大将军,朱静笑容满面地迎接他,直接报喜

    “殿下,占城拿下来。”

    “真的”秦王大喜过望,感觉难以置信。

    自己只不过去了一趟草原,再到北京过了年,半年时间,就拿下了占城,着实让人震惊。

    要知道,此时的占城王国,虽然已经成了安南的附庸,但其辖下的民众却超过了五十万,大军数万。

    而明军不过万人罢了,还要驻守西贡,兵力更显得微薄。

    “当然。”朱静将其搀扶下船,平静而又自信的述说着故事。

    仅仅凭靠着五千火枪手,就一举击溃了占城主力,然后骑兵顺势掩护直插,半天的功夫就拿下了占城。

    “占城地域是西贡的数倍,虽然宫城狭隘了些,但只要扩建一番,就足以当做行宫了。”

    “朱将军”秦王颇有些感触“不曾想仅仅凭借着一个旱季,您就打出了如此大的地方。”

    “只不过,占城我就不去了。”秦王微微一笑,指着眼前的西贡道“还是此地最为方便。”

    朱静闻言,微微一笑,心中感到满意。

    这般试探,看来秦王一如既往的保持理智。

    没错,虽然此时的人口更多,城池也更加豪华,更是有数百年间修建的王宫,但不要忘了,那里是新占之地。

    更重要的是,其比邻安南。

    虽然此时的明军实力强悍,谁也不必怕,但安南正是南北朝时期,低调谨慎,才是王道。

    秦王认真道

    “我必然呈报陛下,夸耀您的功勋。”

    “这是微臣应该尽的本分。”

    朱静谦虚地笑着。

    很快两人就走进了西贡城。

    西贡距离占城,只有短短的两百里,曾经属于高棉王国,但后来却因为位置的原因,渐渐脱离。

    如今被秦王占据了,自然就非同一般了。

    整个城垣,都是用土夯制而成,并非使用了什么砖石,可谓是极为简易。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制造方便快捷,仅仅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其就扩建完成。

    而经过半年的时间营造,西贡也就大变样。

    整个街道四四方方,横七竖八,陈列井字形结构,而在中心地带则是一座用砖石搭建的宫城。

    其高约三丈,特色的朱门上,钉满了铜钉,显示出主人的细心。

    而在宫城前面,则是深不见底的壕沟,宽度达到了五丈有余,此时已经记满了水,让人感到胆颤心惊。

    “殿下,您不在的这些时日,臣除了用兵占城外,也在督促本地人修建宫城”

    “不过是些许的行宫罢了,用不着太过于专注。”

    “殿下,这虽然只是您的行宫,但却是咱们的大本营所在。”

    朱静轻声解释道“如今随着地域的扩大,仅仅是西贡控制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十万,还有大量的商人涌进城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军队撒在人群中,就如同墨汁跌入溪流,不见踪影。”

    “所以末将觉得,此时就应该将所有的主力安置在您的行宫中,这样不仅能保证您的安全,同时也能保持军队的领导力。”

    “还是你考虑的仔细。”秦王叹道,对于朱静的本事不得不叹服。

    “多谢殿下夸赞。”朱静微微抬头,挺起胸膛,继续道“况且,蛮夷们畏威而不畏德,壮丽的宫城才能让他们仰头而望。”

    “你说的对。”

    吊桥被放下,秦王入了宫城。

    外表看似华丽,而内部却是颇为简陋。

    一座座的屋舍,就像是八卦一般排列,密密麻麻,但却井然有序。

    最中间,一座高耸的建筑,印入眼帘。

    “那恐怕就是行宫吧”

    秦王赞叹道。

    “殿下,那是文庙”

    朱静有些尴尬道“您的行宫,在附近那一排之中,太高的建筑对您来说很危险,也是颇为妨碍。”

    最显眼的,总是第一目标。

    秦王这时候再次点头,重复道“还是你想得仔细。”

    某种意义来说,他们这一群人来到西贡,就是以军队为根本,进行扩张统治的。

    如果用西方的话来说,就是武装殖民。

    当然了,在秦王为首之人看来,他们就像西周初年,被分封到天下各地的诸侯,如周公的鲁国那样。

    教化蛮夷,归顺华夏。

    这是他们的口号。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比孔夫子最令人崇拜的

    行走在宫城中,一路上巡逻的兵卒都恭敬地行礼,抵达王宫时,秦王才对此清楚了些。

    一个普普通通的五进院落。

    在大明,就连普通的富商都不如。

    服侍的丫鬟仆人,虽然有些是从大明带过来的,但大部分都是本地人,相貌一言难尽。

    “还是先去祭拜孔庙吧”

    秦王回过头,满脸的认真。

    孔庙之宏伟,难以言表,而最令其感到惊讶的是,莫过于孔夫子的凋像了。

    他扭头,看向了朱静。

    “殿下,这是臣察觉占城、西贡之事,特意请人凋刻而成,以塑民之正观。”

    朱静一五一十地解释道。

    原来,与安南不同,西贡、占城附近,更靠近海边,受到了和平教,以及印度教的影响,信仰颇为混乱。

    例如,占城王国,就是少有的印度教国家,国教是信仰湿婆。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片地区的,别的手工业算是比较落后,但凋刻技术却是数一数二,尤其是神相,可谓是出神入化。

    如此一来,遵循传统,给孔夫子立像,那就是水到渠成了。

    “我决定巡防西贡、占城。”

    虽然对于朱静颇为信任,但对其如此越俎代庖的行径,心中不可抑制的生出厌烦,甚至是忌惮。

    所以秦王所能想到的,就是树立威信。

    而树立自己的威信的第一步,就是让大部分的百姓、军队认识自己。

    “殿下英明。”朱静很快就明白了其目的,但他还是不太丝毫犹豫的同意了。

    他志不在秦国,而是将其当做踏脚石,爬向大明的更高峰。

    所以那些些许的威望,权力,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翌日,秦王坐着早就运来的皇家马车,或者说应该叫象辂。

    而皇帝只有大辂、玉辂、大马辇、小马辇、步萃等,独无金辂。

    因为金辂是皇太子的第一乘舆。

    秦王的马车相较于太子,高度减六寸,宽度少一尺,辕长视大辂减一尺。

    当然,坐垫却与皇帝高度一样,里面的装饰也同样相同,

    亭式的长车厢,四面都挂有帷幔。

    亭内坐椅的背后还设有屏风,车轮的轮牙、车辐、挡泥板上和栏杆等处都镶有鎏金铜饰。

    而帷幔、垂带及座垫上都有云龙、云凤等刺绣纹饰,装饰极其华丽。

    椅中红织金绮靠坐褥,周围施红罗帏幔,端坐其上,秦王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亲王。

    而周边的卤薄,仪仗等,约末千人,他们是秦王府的侍卫,专门负责保护他。

    当然,这也是秦王从察哈尔、大明本土携带而来。

    巨大的仪仗行驶在道路上,两边的百姓不得不跪地叩首,不敢抬头。

    透过窗纱,秦王瞥向了这群黑黢黢的土着,一时间百感交集

    我竟然有些后悔了

    西贡并不到,方圆不过数百里,相当于大明一府。

    村落极其贫瘠,多是以竹屋居多,以茅草做屋顶,竹节搭建,下面养着猪,人在上住,可谓是极为方便。

    但同时,他们脸色蜡黄,体型矮小,关键还十分的瘦弱。

    待细细询问,原来在西贡,大部分的时间朱静都在打仗,顶多掌控西贡城,秩序还是维持在以前。

    也就是说,广大的农村,还在交着厚重赋税,由村头,也就是大地主剥削。

    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湿婆寺庙,也广泛分布。

    农民们不仅需要向地头、朝廷交钱,还得供养寺庙僧侣,即使在一年三熟的西贡,他们的生活也极其困难。,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