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四十一章选俶
    中秋节赏月,这是后宫中喜庆的日子。睬

    而对于那些宫女宦官们来说,采取了轮班制,六个时辰一班,他们可以在此时获得半天假期,只要在宫城上锁前归来就成了。

    这不亚于一场仁政。

    同时,侍卫司也采取轮班制,分成四班,从而每三个时辰换一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

    团圆的意思非常明确。

    翠绿的琉璃瓦,璀璨的宝石与金银相映成辉。

    此时值节日,宫中铺挂锦缎,色彩斑斓,热烈的中秋节气息,扑面而来。

    天还未黑,宫门前就摆放着大红灯笼,直径达到五尺,可谓是硕大。睬

    清香四溢的玫瑰果肉,水涟漪般的杨梅醋,组成了绝妙的色彩与香气。

    宫中的歌舞曼妙多姿,奏起的优美曲调,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而要说最热闹的,莫过于戏台了。

    虽说后宫之中常有戏班驻演,但其曲目,多是由皇后和九妃们挑选。

    而今个戏台直接搭起了两班,皇帝、嫔妃们一台,宫女、宦官们一台,算是与民同乐。

    当然,选择权依旧把持在司礼监的手中。

    但不用跟着娘娘们看戏,可以叫彩嬉戏,这是他们最放松的一天。睬

    彩缎飘起,色彩斑斓,让人不由得心情舒缓了起来。

    台下距离五尺外,最好的位置处,只放着十一把椅子。

    他们是内廷十监司礼监、都知监、直殿监、尚膳监、内官监、掌礼监、营造监、会计监、御用监,慎刑监。

    此十监太监,品阶相同,但权力却天差地别。

    但在此时刻,即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也不得不屈居第二排,占其鳌头,不敢有丝毫的越位。

    因为掌印太监,才代表着司礼监。

    十监,并非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着麾下数十上百名宦官。睬

    况且,别看司礼监很威风,但也只是对于外廷,在内廷,地位最高的则是都知监。

    因为他掌管着皇帝的出行,更是随时伴在皇帝左右。

    内廷中,比拼的可不是能力,而是恩宠。

    除此以外,内官监也丝毫不逊色司礼监,其掌管着中下层宦官的升迁,是内廷之中的吏部尚书,被尊称为小天官。

    慎刑司更是不怵,人家掌管着刑罚,以及对内廷的监控,随时可以向皇帝直陈。

    其他各监各有各的手段,如果司礼监太过分了,在内廷之中自然就处处碰壁。

    “咚”睬

    当那座巨大的自鸣钟响起,时间到达了七点。

    这时候,大量的烟花腾空,爆发出大量的色彩,花花绿绿,极为吸睛。

    皇帝坐着,看着天空中的烟花,点点头“颜色倒是不错。”

    年幼的皇子们则高兴的拍手叫好,嫔妃们也一个个捂嘴惊叹,显然是极为满意。

    刘阿福则躬身道“内务府特地从各地找来的,是湖南人。”

    “赏”

    不到一刻钟,烟花就绽放完毕,虽然皇子公主们恋恋不舍,但却没办法,他们做不了主。睬

    皇帝倒是心疼他们,笑道“那边特地给你们安排了小台子,唱的皮影戏,去瞧瞧吧”

    这群小家伙立马欢呼着,迫不及待的跑过去。

    对于他们来说,皮影戏就是如今的动漫,看着更为过瘾。

    准时准点,戏台开演。

    要不怎么说戏曲是老年人的艺术,年近四十,朱谊汐这时候对于戏曲也没有以往的排斥,不时的跟着节奏拍打着。

    其中的韵味,不言而喻。

    思想和身体慢下来,自然就喜欢慢的艺术。睬

    几个皇子中,秦王如今还在秦国,料理战后的烂摊子。

    二皇子齐王,则在南洋收拾苏禄国,掠夺财富和人口,壮大自己的齐国。

    至于老三,太子朱存渠,依旧在辽东官场,当他的小官,不得空闲回来。

    老四辽王,老五越王,老六卫王等,都缩在皇帝身后,虽然心里很不耐烦,但只能装着认真的模样听着。

    辽王看了一眼戏台,然后扭头对越王道“父皇还在听杂剧呢,这已经陈旧了。”

    “四哥你见多识广,要不要向父皇提下意见”越王调笑道。

    “滚。”辽王顿时缩了下脖子,双眼撇了下前方半躺的皇帝,这才道“好好听你的戏去吧”睬

    皇子们顿时嘻嘻笑了起来,对于跳跃的四哥吃瘪,大家都很高兴。

    “大王,陛下叫您过去呢”

    很快,一个宦官就过了,吓了辽王一个激灵。

    “嗯”

    辽王拍了拍衣袖,这才快步而去,坐在皇帝的一侧。

    “父皇。”

    “你来了”睬

    朱谊汐目光看着戏台,都没有扭过头,直接道“听说你的戏曲造诣不浅,还写过戏本是吧”

    “儿臣瞎玩的。”辽王眼珠子一转,忙道“这不是仰慕太祖皇帝和您老人家的事迹,就想写一折戏来”

    “你倒是有心了。”

    对他随口就来的借口,朱谊汐是满心不信,这也不是他的目的。

    “除了育马外,你再整合一番读书人,将戏曲的曲种、戏折,由来过往,编写出来,算是戏曲的史书。”

    “戏曲虽然小道,对你来说也是一桩好事,能够增添一些名声,青史留名嘛”

    正所谓想一出是一出,说的就是皇帝。睬

    朱谊汐来自于后世,自然不会如此时之人一般小瞧戏曲,戏曲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本就是这时民间的反馈。

    例如,西厢记,传达时人对自由恋爱的向往;窦娥冤,反映元朝官府的等。

    这些东西都是如今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对当时人来说没什么,但后世却喜欢研究这玩意。

    文化这玩意,再怎么汇编也好事,有利于保存延续。

    再者说了,到时候直接散发给各个藩国,直接照搬过去就能唱。

    非常有利于大明文化的传播。睬

    “儿臣明白了。”辽王对此倒是心喜难耐,强行压抑住脸上的笑容。

    “记住,书要编,但育马也要去做,这是对你能力的考验。”

    说完之后,皇帝就摆摆手,后者才迫不及待地离去。

    一群皇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四哥归来,七嘴八舌地问将起来。

    对此,辽王则大声道“父皇让我去编书,虽然只是戏曲之道,但他老人家了解我,知道我才学斐然嘛”

    “当然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这话一出,众人大笑。睬

    盖因为在前些天,辽王去了太仆寺做育种工作,一时间“马王”的外号大起,有的甚至叫种马王。

    辽王为此恼羞成怒,但却管不住他人的嘴。

    如今修书,虽然只是关于戏曲方面的,但却对他的名声极其有利。

    毕竟再怎么说,修书也是一件文雅之事。

    戏王再难听,也比马王好。

    而另一台戏,也开始上演。

    十监中就位,唯独都知监太监刘阿福服侍皇帝,就没有来,但他的座椅却留着,空在那也没人敢坐。睬

    不一会儿,皇后的贴己人,六局之首的尚宫,坐到了第十一把椅子。

    “我看人都齐了,就点戏吧,这群猴崽子们急着抓耳挠腮呢”

    田仁作为皇帝的潜邸之臣,司礼监掌印太监,自然是作为内官之首,他轻笑着,摊开了戏本。

    “就点一本狄公案如何”

    田仁轻声道“狄公心胸宽广,断案如神,值得一看呢”

    “田爷所言倒是不错,狄公案就狄公案”

    御用监太监附和道。睬

    内官监闻言,眉头一蹙,道“赵氏孤儿不错,这折戏奖信忠义,适合咱们这些人天天瞧。”

    “没错”几个太监也微微颔首。

    “那就第一折是狄公案,第二折是赵氏孤儿。”

    田仁也不以为意,目光看向了唯一一个女官“赵尚宫,您觉得呢”

    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赵尚宫微微点头“就这般办吧,正合我意”

    两折戏是成套的,一套唱下来,没有天根本结束不了,故而知采取了其中的精彩一段各唱一个时辰。

    哐哐哐,当睬

    打锣敲鼓响起,几个戏子就上了台。

    一时间,宦官宫女们纷纷聚精会神看将起来。

    唱到时,许多人就打赏起来铜钱、银圆,热闹的很。

    而十监则似乎有所攀比,打赏起来也是不断地加价,最后又泻去,免得惹起波澜。

    只有那位赵尚宫,坐着看戏,嗑着瓜子,对于这些人的争权夺利,丝毫没参与的想法。

    六局受到皇后的领导,负责管理宫女,以及对嫔妃们月钱,待遇等事,可谓是独立于宦官,且又互相平行。

    当然了,宦官权力大,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干涉外朝,谁没有几个亲朋好友在外睬

    处好关系是最重要的。

    一折戏结束,间隙的功夫,田仁找着赵尚宫

    “选俶之事,不知何时开始”

    “应该在九月末。”

    赵尚宫轻声道“六局根据你们呈来的册子,已经筛选了两千名俶女”

    “我这有个人选,其家书香门第,其父为举人,倒是适合的很”

    田仁低声道,目光中带着些许迫不及待。睬

    选俶,也是筛选宫女。

    在两千人之中,经过初选,选出两百人入宫进行礼仪培训。

    这时候,皇帝就会选择一些女子入宫,或许是个,有时候是七八个,作为嫔妃后宫。

    而剩余的女子,则会入宫为宫女,四年后出宫嫁人。

    今年这不一样,听说皇帝准备挑一些德才兼备的女子,去往各藩王的后宫。

    俗称选儿媳。

    甚至传闻,还会选出王妃。睬

    这对于勋贵们来说是机遇,更何况是普通人了。

    田仁的族人中,恰好有一个符合的人选,长得又标志。

    赵尚宫见其表情,露出一丝笑容“怎么,您也有人选”

    田仁忍住想骂娘的冲动,从袖子中掏出一叠银票“您多费心。”

    赵尚宫粗略的一摸,就见到了一张纸,写着了姓名,籍贯,年岁和生辰八字。

    而这些银票,不下千块银圆。

    她心中一喜,表面却不动声色“我能让她过初选。”睬

    “您辛苦了。”田仁忍痛,再掏了一叠。

    感受着银票,她才笑道“您放心,只要她稍有姿色,保证入选。”

    “只是您知道,选妃这件事,全凭皇后和陛下的意思。”

    “您多照顾。”田仁面色微变,再次掏出了钱。

    赵尚宫这才拍着胸脯道“您田公公的面子,怎么着我侄女也是个贵人。”

    这时候,田仁才松了口气。

    明朝的后宫之中,嫔妃等级森严。睬

    皇后、皇贵妃,妃,嫔。

    这四等,统称为妃嫔,是皇帝正式的妻妾。

    第五等,则是群姬,即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

    最低等是从八品的更衣。

    贵人,则是从六品,作为新人也不算太低了。

    “陛下能够看中最好,若能入藩王,当个侧妃也不错”

    实际上,这才是田仁所想。睬

    当一个位辈权低的贵人算什么,即使是皇帝再宠爱,也很难升到嫔妃那一块。

    还不如找个藩王。

    毕竟是皇帝指定的侧妃,地位何等了得

    “哟,田爷,您倒是想得美。”

    赵尚宫摇摇头“这是可不能轻言,哪有咱们插嘴的地方。”

    “不过看在这些银票的份上,我只能答应你,尽量去做。”

    田仁倒是大气“您尽管收去,无论事情办没办成,我都感谢你。”睬

    赵尚宫摇摇头,这才脚步轻快的离去。

    这话,傻子都不信。

    看来真的要找个法子才行。

    一场大戏,唱到了半夜才散去。

    皇帝点了个妃子,两人一同而去。

    这时候,刘阿福才算是空闲下来,歇了歇脚。

    “怎么,今天这台戏唱的怎么样”睬

    一旁服侍的宦官则捶腿按肩“田爷爷倒是抖起威风,不过中途离开了一会儿,似乎是去见了那位赵尚宫。”

    听得此言,刘阿福轻笑道“田仁年岁大了,掌管司礼监那么多年,也应该要退下来养老了。”

    “这时候,谋求一些事情倒是顺利成章。”

    “应有之意。”

    “您是说那选俶”

    “不错,倒是聪明。”刘阿福赞了一句。

    “干爹,要我说这司礼监,可就得是您老最合适。”睬

    “胡说,多少人眼巴巴瞧着呢”刘阿福冷笑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