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十章白蛇
    绍武二十年,二月初。

    伴随着雪化春来,一场贵如油的春雨就席卷了整个京城。

    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细密而滋润,在一些街头巷尾,屋檐之下,或墙角边,小草艰难地钻出石砖间隙,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个时候的北京城,是最繁华的。

    苦熬了一个冬天的憋屈被释放,迸出不少的银钱。

    而实际上,却是百川入海,南方的秋税趁着雪化,迫不及待地输入到京城中,以免耽误了行程。

    按照规定,秋税的完税日期是在三月底,一旦错过了日期,官员们的未来就没了。

    秋税从天津抵达京城崇文门码头,然后就被户部入账,普通人自然察觉不到,但对于京城的繁华却有目共睹。

    作为整个北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北京城源源不断地吸取着天下间的人才,从而日趋繁华。

    南怀仁坐上马车,感受着颠簸,透过车窗,各种叫卖声不绝,喧闹之中带着秩序,让人心生神往。

    这座整个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已经完全恢复了活力,反而日盛一日。

    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大都城君士坦丁堡失陷之前,怕不过如此吧

    可惜,唯一可媲美的城池,已经沦落在一群异教徒人的手里。

    “哟,南先生,您可算是来了。”

    马车刚听,南怀仁就听到了一阵笑声,他掀开车帘,踏着木凳下了车。

    只见眼前一片明亮,各色的灯笼,红、黄居多,明亮照人,几乎把整个黑夜给驱逐出去,沦为了白天。

    而在不远处,一根三四层楼高的木柱上,飘着巨大的幌子长安戏楼。

    旁边还挂着一盏灯笼,同样书写的四个字邀客八方

    一个三十来岁,唇上蓄着短须,双目明亮,嘴唇略显单薄,上半身是貂皮大衣,脚踏银丝鹿皮靴,显得颇为财大气粗。

    这是请他来的人,名唤陶柳山,一个童生,但家财万贯,是个大豪商,同时也是徽商。

    虽然对其不熟,但徽商鼎鼎大名,拜访过一次后,就被邀请而来。

    “戏楼”南怀仁眉头一皱“陶员外太客气了。”

    “哪里。”陶柳山忙走过来,陪笑道“我听说贵国有什么凯撒,屋大维一类的特别有名,是鼎鼎大名的英雄,我本想让人写几个本子让唱出来。”

    “但转念一想,您是信教的,还有比耶稣名字更大的吗”

    “所以这就耽误了,不过您放心,耶稣的唱本已经请十来个人写了,半个月后应该就能出来。”

    南怀仁听得满头大汗“算了,陶员外,圣子的事迹就不需要演绎了,唱本太贵”

    话虽陶柳山话有些不对,但这样的心意算是收到了。

    要知道,一个戏本写出来并演绎,没两三个月的功夫是下不来的,其成本至少要百块。

    “嘿嘿,您既然这般吩咐,我哪有不从的道理”

    陶柳山忙贴过来“今个唱的是白蛇传,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贤改了,小青变成丫鬟,法海也忒可恶了,但戏就是惹人喜欢。”

    “您瞧怎么着,腊月隆冬起,这本子就没停过,尺厚的雪,都快没过膝盖了,但长安戏楼外的马车都停满了,硬生生的给压了下去。”

    “我想着,您不也是啥天主教吗万变不离其宗,总不免要降妖除魔,看这玩意儿倒是挺适合的。”

    南怀仁尴尬地笑了笑“有心了。”

    不过这番话,倒是激起了他的兴趣。

    耶稣会来明,就是学习佛、道,降妖除魔倒是没有,看来是要借鉴学习了。

    俩人带着仆从,直接走楼梯来到了三楼,这里是包厢所在,居高而上的望着戏台,看得清清楚楚。

    屁股刚坐下,一应的瓜果就送到了,其中竟然有一块西瓜,一盘黄瓜。

    南怀仁小心地捧起一瓣西瓜吃了起来,入口冰凉,略微甘甜“不错,在这个时间竟然还有西瓜,不是在夏日才有吗”

    陶柳山笑道“这是暖棚里长出来的,北京在冬天绿色少见,但偏偏让那群眼尖的弄了出来,别只看这两三瓣西瓜。”

    “其售价,一块一瓣,一整个大西瓜,没有几十块银圆是拿不下来的。”

    在陶柳山的逢迎下,两人的话题却是不断,从水果聊到了葡萄,然后又聊到了酒水,论起黄酒,白酒,以及葡萄酒的优劣。

    就在那么一会儿工夫,整个戏楼就已经坐满了。

    三楼包厢,二楼方桌,一楼板凳硬座,此时却一同静了下来。

    随着一阵锣鼓,戏台上出现了一阵烟雾。

    旋即,一个栩栩如生的粗大蟒蛇就出现在众人眼前,几根枝条操纵扭转一阵,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吓了许多人一跳。

    有部分人甚至以为是真的蟒蛇,吓得脸色发青。

    画外音突然响起,这是噼里啪啦的雷鸣声。

    烟雾缭绕,白蛇突兀消失。

    旋即一个身穿白衣的妙龄少女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由白蛇变的。

    随着烟雾消失,身后的屏风也被换掉,成了一座峨眉山,以及一个观音像。

    只见那白衣女子跪拜而唱“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修此身”

    “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

    “一心向道无杂念,皈依三宝弃红尘。”

    望求菩萨来点化,渡我素贞出凡尘”

    而观音菩萨这时候竟然言语,其凡尘未尽,需要报恩,才能却去凡尘。

    这时候所有人才明白,原来白蛇为了成仙,需要报还救命之恩。

    于是,就展开了近两个时辰的戏码

    西湖巧遇,一见钟情,然后成婚,盗取钱塘库银开药铺。

    这折戏引人入胜,唱腔优美,即使是南怀仁也不由得被吸引,投入其中。

    事后,南怀仁连连摇头道“野兽蟒蛇也能变成人,而且还能跟人结婚,鬼神也能被驱使,盗取库银。”

    “离奇,不可思议,太夸张了。”

    “对了,这白娘子跟许仙成婚,日后可曾生育”

    说着,他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笑道“蛇跟人成婚,怎么可能会有孩子呢”

    “而且就算是生下来,他也是个蛇蛋吧”

    一旁的陶柳山闻言,哭笑不得“您就甭管他能不能生育了,反正到了最后生了个儿子,成了状元。”

    “您老若是有兴趣,明天再来看就行。”

    “这折戏要连唱九天才完,要是不过瘾,就换一家戏楼再听一遍,整个北京城,十家里有九家在唱这本,不愁听不到。”

    南怀仁突然手中画十“阿门,罪过,我竟然在看其他宗教的故事,这是对主的不敬。”

    “南大师,莫要烦恼,这里面的和尚唱的是反派。”

    一通安抚后,南怀仁才坐上马车回家。

    连续看了几场,两人的关系,越发得熟稔起来。

    这一日,陶柳山直接摊牌,告诉了自己的目的。

    “造自鸣钟”南怀仁惊讶莫名。

    “没错。”陶柳山笑道“在满北京城,从皇宫再到王府,谁没有放一个自鸣钟在”

    “这俨然成了风气。”

    “要知道,天底下除了北京,还有许多的大城市,南方的苏州,南京,松江,也是一等一的大城,自鸣钟需求极大。”

    说着,他面色严肃起来“可惜,这自鸣钟太贵,普通的就要百八十块,金的,银的,珐琅的,镶嵌宝石的,千八百不等,高的能到千。”

    “如果咱建一座钟场,还怕没人买”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北京城尤爱西夷钟,对于本土的反而觉得土了。

    但陶柳山却看出了门道来。

    这些人的目光都盯在了北京,却没有想到偌大的南方,以及其他乡间土豪也需要自鸣钟。

    仿佛出了北京城,其他人就自动被过滤了。

    同时,也因为嫌弃,所以市面上出现的那些自鸣钟,也基本上都是仿制西夷,除了将二十四个时辰改成十二个时辰,其他的差异并不大。

    如此,他要是建了一批本土的自鸣钟,如可以当嫁妆的龙凤呈祥钟,观音送子钟,药师如来钟

    这种带特殊寓意的自鸣钟,他就不信没人喜欢。

    所以,陶柳山就想建一座大的钟场,专门建造自鸣钟,这般岂不发达

    而要想出彩,就必须要有一个上好的师傅。

    这时候,供职于钦天监的南怀仁,自然是不二人选。

    南怀仁陷入了犹豫。

    他一个传教士,为皇帝服务也就罢了,毕竟是为了传教大业,而如今为了私人做事,就有些不像话了。

    况且,多出一个钟场,岂不是对意大利商人们进行打击

    陶柳山沉着冷静“我愿每年给予一千块银圆与您,作为酬劳。”

    南怀仁心头一震,这比自己的年薪还要高。

    “可以。”

    南怀仁应下“但我平日里要待在钦天监,只有等到闲暇时才能去指点一二。”

    “这是当然。”

    陶柳山大喜。

    谁不知道钦天监的悠闲

    又不用上朝,平日里还没事,天天快闲的发疯了。

    这般,不消半个月工夫,钟场就有了成果。

    利玛窦将钟表技术传入北京后,明天陆陆续续就有工匠掌握,大钟很轻易,但难点在于小钟。

    在得到南怀仁的倾力相助下,一个三寸高的自鸣钟就出现在了市面上。

    其售价仅仅只要十块银圆。

    如此低廉的价格,受到了许多读书人的追捧。

    但凡那些小有身家的人,都会买上一座,放置在书桌上,或者客厅中。

    民间对准确的计时,是具有极大的追求的。

    同时,小巧的自鸣钟从北京散开,开始逐渐的传到各地。

    由于自鸣钟的普及,甚至在民间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打更的更夫们唯恐失业。

    但显然他们多虑了,在防火方面,他们不可或缺,同时大量的底层百姓也需要他们进行报时。

    “自鸣钟”

    朱栎瞥了一眼店铺中最显眼的自鸣钟,其高达五尺,外面鎏金,雕着麒麟凤凰一类的瑞兽,看上去很是亮眼。

    他对此不屑一顾。

    在他家中还有一座比这更大的。

    随即,他带着仆从,来到了这座京城规模最大的书肆。

    传说中,着书肆中有数千类书,包罗万象,是一等一的存在。

    而朱栎一至,果然觉得不凡。

    其竟然有三层高,都是藏书。

    一楼随便逛,二楼须一银毫,三楼则是两银毫,不讲究时间,似乎是专门让人来查资料的。

    对此,朱栎大感兴趣。

    他直接付了一银毫,登上了二楼。

    刚登上楼梯,入目之处,就是一付巨大的世界地图世界堪舆图。

    几乎大半的读书人都围在地图上,贴着脸看着,满是好奇。

    “果大地如圆球,则四旁与下之国土洼处置之海水,不知何故得以不倾”

    “我大明竟然只是世界一隅之地”

    “天呐,山东数百万人,上百个县,竟然只有那么点”

    “我家呢,山阴怎么没影子”

    读书人议论纷纷,对这幅地图褒贬不一。

    “果然不虚此行,这钱付得值。”

    朱栎点点头,心生感慨。

    若不见这地图,怎能知道天下之幅员辽阔

    依旧如同井底之蛙一般,自鸣得意了。

    环顾二楼,果然不同凡响。

    这里除了珍惜版的经史典籍,还有许多的闻所未闻的书

    几何原理、如勾股义、几何论曰等。

    涉及到了算术方面。

    这可是乡试,会试常考的,看了这些对算术方面,帮助甚大。

    想到这里,他直接一本本的拿起,准备拿下。

    不过,他倒是想去第三层了。

    想了想,他直接掏出钱来,登上了三楼。

    印入眼帘的,这同样是一幅地图

    大明堪舆图。

    其长竟然达到了一丈,宽五尺,可谓是极大。

    两京二十五省三将军府,一目了然。

    甚至,仔细一看,竟然能够查找到府县,一些山脉河流清晰可见。

    朱栎第一次知道长江的源头竟然在高原。

    “这地图,价值万金。”

    朱栎浑身一震,他万万想不到这样的战略级的地图,竟然仅仅两银毫就能见到,这是何等的夸张。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