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巡,惊天动地。
这一番南下,自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去山东,而是为了沿运河南下,至趋浙江杭州。
也就是说,整个运河,都将是他的巡查点。
这下,内阁吵成了一锅粥。
首辅堵胤锡的威望,不足以对抗皇帝,就算整个内阁加在一起也不行。
这般堵胤锡拜访赵舒,希冀这位首辅劝服皇帝
“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动,某实在是没办法,才来求先生。”
堵胤锡的姿态放的很低。
“我一个修史的老头子罢了。”
赵舒此时老态龙钟,年近七十的他已然胡须皆白,此时正躺在竹椅上悠哉悠哉的。
面对堵胤锡的祈求,他满脸的淡然“首辅才是内阁之首,此事应当你来劝诫。”
“我呀,闲云野鹤,不够格咯”
堵胤锡将要再言,但却被后者劝了一顿
“陛下虽然玩心大,但下江南却并非如前朝武宗那般胡闹,心中应该是有了计较,尔等应该好心琢磨,尽心将此事办得妥帖。”
“四处阻碍,拖延,这并非是大臣所应该能做的”
堵胤锡眉头一皱,心中一凛,然后拱手而去。
其子待其离去后,忙过来道“父亲,皇帝肆意妄为,想要南下游玩,这可不是明君之道啊”
“您虽然致仕了,但为了大明江山之计,也应该劝诫一二,况且还是首辅亲来”
儿子一副无奈又带着可惜之色。
赵舒闻言,眉头一皱,拿起身边的拐杖直接就打
“你这混小子,世袭的爵位是不是撑到你了非要等到流放才是最好的结果”
“这不至于吧”
“哼”赵舒冷声道“不至于太至于了。”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就算是朱谋也成,但你老子我就是不行。”
“您七十了,陛下还会猜忌”
“七十”赵舒哼道“当年司马宣王不也是七十吗照样颠覆曹魏江山。”
他恨铁不成钢道“昔日的李善长蜗居乡里,仍不甘寂寞,通书胡惟庸,人老心不老,太祖怎能罢休怎肯罢休”
“司马懿之后,年龄不再是问题了。”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可谓给历代的老臣出了不少的难题,同时也给皇帝们敲响了警钟。
无论手底下的大臣年纪多大,都要时刻怀有警惕之心。
唐太宗时期,准备征高丽,李靖七十多不想去,生怕一把老骨头路上交代了,结果唐太宗抚着他的背说
“当年司马懿如果不是年老有病,恐怕就没有后面诛杀曹爽为曹魏立功的事了”
李靖与司马懿很像,而他赵舒在朝廷上的影响力,可同样极大。
勋贵文臣,他都可以吃得开。
虽无赫赫之功,但威望却是极盛。
赵舒自然明白这些,他深刻的知道,但凡是君王都会有猜忌之心。
老臣退下去,就应该全退,不应该与朝廷勾连。
尤其是像他这样的功勋卓著之臣。
听得父亲所言,儿子无言以对。
而这边堵胤锡回到家中,思量再三,觉得还是顺从皇帝。
他才当几个月的首辅,不想就那么快的下去。
首辅和皇帝点头,朝堂上的主力也就微乎其微了。
次辅阎应元,群辅刘湘客、严起恒人言微轻,不得不从。
这般,整个朝堂就忙活起来。
以皇后监国,首辅堵胤锡辅政,朱静掌管总巡警厅,安稳京城治安。
随侍的公卿不下百人。
有紧急军国大事,飞报行在之外,其他的事情,由以上诸员会同六部九卿,共同办理。
后宫之中,乐意南下的妃嫔不在少数,通通应之。
至于龙船,则自然是大黄船,泊在通州,待皇帝南下。
绍武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是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皇帝的车架两成从北京南门出城,做为期半年的南幸之事。
大明公报则明言,皇帝这是为了体察民情,考察江南之况。
所以,其发表告书,沿途的州县不允许扰民,也不许借故征调民间物资。
同时,各地的冤屈,也可叩船喊冤。
一时间,整个四九城都热闹起来。
北京城中街面上一片热闹,来自四九城的老百姓早早的站到大街口,等待着瞻仰皇帝。
总巡警厅以下全部出动,维持秩序,弹压民众。
北京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城中的老百姓若是细说起来,总是和朝局能够拉上那么一点点的关系。
这也造成了北京人对朝政无比关心,无比熟悉的天然性格,可以说是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
他们也同样明白,皇帝就是北京城的镇仓石,一旦离开,京城也就不是京城了。
御道洒水净土,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京营将士昂首挺胸,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临街的酒楼,二楼已经挤满了人。
这时候,伙计则将窗口的一个桌子给看住,直接用屏风挡住,但凡有人想去,他就会呵斥“小子,这位置是你能坐的”
“屁话,可不得有钱就行吗这难道还是龙椅啊”
伙计则昂首道“虽然不是龙椅,但也相差仿佛。”
“我跟你们说,这椅子,是陛下坐过的。”
“胡扯”商人满脸不信。
“嘿,这你不得不信”
伙计叉着腰道“谁人不知,皇城里的那位爷最爱微服,体察民情。”
“前一段时间,我碰到一客人,那一眼望去就是紫云盖顶,犹如天人下凡”
“待其下了楼,我收拾餐桌的时候,您猜怎么着”
“拐个弯去,进个胡同,一辆马车在那伺候着,挎刀的侍卫恭敬着,几个娘娘腔的逢迎着”
“那也不是陛下啊”男人不服道。
伙计冷哼道“我那亲戚的表弟的朋友,年节的时候见过,人家就是大内侍卫出身,就站在那马车旁边。”
“你说说,哪个人值得大内侍卫保护”
这下,所有的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那可真的是皇帝啊”
说着,许多人伸头望着那桌子,一时间满脸的惊奇,瞻仰。
“敢情”
伙计昂首挺胸道“那天早上,左眼皮直跳,不是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吗我便知道有贵人要来。”
这时候,有客人捧着道“难怪这几天我养的鸟儿都喜欢来这,原来这里是有龙气啊”
“我家猫儿也喜欢来,定然是龙气了。”
“说什么呢”
这时候掌柜的跑过来,他夹着算盘“怎么了,冯三,又在说什么,打扰了客人的雅兴。”
“掌柜的,这椅子皇帝坐过”
掌柜的闻言,瞪了一眼冯三,这才笑道“我心里打不准,今天不是听说陛下要出巡吗那天的几位爷我隐约记着。”
“这要是对上了,那定然是无疑了”
众人恍然。
也对,毕竟是一面之词,打不得准。
这可是关于皇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今天印证下也是应该的。
不过话虽如此,但所有人觉得,这件事八九不离十了。
毕竟谁也不敢跟他皇帝开玩笑。
太阳愈高,忽然窗边的一位客人猛的伸长了脖子向外探去,嘴里一连声的呼喝着“来了,快看,来了”
众人顾不得聊天,同时趴到窗边向外张望,隐隐可以听见鼓乐响起,丹陛之声大作,远处的御街前有衣着鲜明的护军前导队伍出现了
只见车骑如云,枪戟蔽日,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耀武扬威的走在御道上,最前面的是王,金,象,革,木五辂,辂前面还有导象。
第二队是宫扇,有鸾凤赤方扇,雉尾扇,孔雀扇,单龙赤团扇,双龙赤团扇,双龙黄团扇,寿字黄扇,可谓是百羽齐集。
第三队是幡,幢,麾,氅,节,有龙头幡,豹尾幡,降引幡,羽保幡,霓幡,长寿幡,黄麾。
第四队是是旌,旗,纛,有振武旌,褒功旌,教孝旌,表节旌,门旗,明旗,风雷旗,龙纛,前锋纛,护军纛,骁骑纛。
第五队是金钺,星钺,吾杖。
第六队是乐队。
六队仪仗排列两旁,中间是衣着鲜明的大内侍卫,殳音书,豹尾枪,弓矢,仪
刀。
其后是拿着金香炉,金香盒,金唾索,金盆,金瓶,金交椅,金木瓜的太监们。
最后缓缓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的,就是绍武皇帝的御驾了。
为了能够和百姓相见,皇帝特别命人撩起了大驾前用来遮挡的珠帘。
满目所及,无所不跪。
为了避免袭击,二楼的靠窗的位置,也通通安排了士兵站守,尽可能减少危险因素。
南门,一众文臣武将们依依惜别,有的甚至双眼泪汪汪,满心不舍。
大家的情绪都是伤感的。
一时间,就算是皇帝多年磨练的铁心,竟然也被这氛围感染了。
“妾身跪送陛下,一路安康,希望陛下早日归朝。”
皇后满脸不舍。
“朕这一次到东南去,总要数月之期,有些事情,多多请朝臣。”
“爷,吉时已到,登舆吧”刘阿福低声道。
“那好吧,半年之后,朕与列位臣工再相谋面”
转身登上玉辂大驾,十六匹马拉动的銮驾缓缓启动,在宗室、朝臣的目送下顺着官道渐渐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了,众人方始起身,各自回城不提。
皇帝的玉辂车架非常宽敞,虽然只是一间,但内中既有床榻,又有书柜,身处其中,休息办公全然无碍,种种装饰用度,更加是处处彰显天家富贵,也不必一一细表。
刘阿福端过一杯参茶,放在皇帝的身前,“爷,用一杯参茶吧”
还不等他拿起来啜上一口,只听车架中一角放置的书柜的后面,有人声响动,他还当自己听错了,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一声。
“怎么回事还有旁的什么人啊”
难道还有刺客
朱谊汐心中惊恐。
忽然,声息立刻消失,看看刘阿福一脸的惶恐,“皇上,是奴婢糊涂,不干小爷的事情”
说着,其磕头跪地不起。
皇帝长身而起,走到书柜的旁边,撩起用来遮挡的布幔,哈了一声,“是你们啊”
“嘻嘻嘻”
布幔的萄、宝石,圆润的小下巴扬着,嘴巴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这是一对双胞胎公主。
是混血的公主。
要知道在皇室中,双胞胎的概率极小,历朝历代都认为其不祥。
故而就算是有了,也会很快被杀死,丢弃。
但皇帝则不一般,他非常喜欢这一对小公主。
“您原谅女儿吧,女儿再也不敢了。”
看到父皇脸色不对,两个小人是懂看脸色的,立马一人一个抱起了胳膊,摇晃了起来,可怜兮兮地说着。
听女儿娇声求饶,做父亲的心中一软,脸上却丝毫不露,“你们的胆子倒大这一次出来,和你们的母妃说过了吗”
“朕就知道”皇帝回身吩咐,“阿福,你到后面去,告诉一声,就说孩子们在我这里。”
见到父皇脸色平静,两个小人立马就嘻嘻的笑了起来。
她们也不恼,直接坐在父皇身边,用脏兮兮的小手,抓着桌子上的糕点就往嘴里送。
“洗手”
“看看你那小爪子成什么了”
抓住着两对小手,朱谊汐就让人端来水盆,亲自帮她们洗了起来。
几个女儿都是自幼在深宫长大,能够出外的机会不多,玉泉山和紫禁城对她们来说都没有稀奇的。
皇上在批阅奏章,俩人不敢打扰,趴在车架一角的窗边,撩起布幔,向外张望。
此时已经是初夏时节,路边野花开得正在灿烂,黄白粉红,一片耀眼的妖娆。
远处田地间寥寥的百姓,大约也早已经得到本县的知会,御驾经过之时,放下手中的活计,跪倒磕头,一直到车架经过,方才站起身来。
队伍行进的不快不慢,半个时辰后就离开了京城地界,向通州而去。
此次出行,跟随的侍卫约千人,京营将士万人,更别提还有沿途的巡防营守在运河两边。
同时,随侍的妃嫔、宫女、宦官,约莫五百来人。
光是挽马牲畜,就超过了五千头。
庞大的队伍连绵十来里,可谓是极其庞大。
通州府运河上,停泊着百余艘船只。
皇帝的龙船平平无奇,居于中后的位置。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