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1137章 衣被天下(求月票)
    高原上的贵族一直都是朴实无华。

    黄金做的杯子,白银做的盘,宝石镶嵌的项链,金丝编织成的毯。

    就算是家中做的佛像,也是用纯金打造,数十斤不等。

    牛羊成群,农奴遍地。

    青稞荡漾,泛起了阵阵麦香。

    朱存渠被这扑面而来的奢华给震到了,太不含蓄了。

    “殿下,这是糌粑,青稞粉加混合,再加上这些香料,就成了美食了”

    朱存渠吃这团状的美食,对于伺候的贵族褒奖地看了一眼。

    一股油腻感卡在喉咙,然后直冲大脑。

    强忍着反胃,他吞咽下去。

    在他面前佝偻这一位仆人,脖子弯曲,脖子上挂着灯笼,其人就是一座人型灯笼。

    农奴比牲畜还要廉价。

    他仰头一瞧,大堂中悬挂着一挂人型的画卷,蓝红白相间,刻画的是佛祖菩萨。

    “这是什么”

    “殿下,这是唐卡,在人皮上画制的。”贵族躬身道

    “人身只是皮囊,用农奴卑贱的皮囊来刻画唐卡,是他们最大的荣幸”

    朱存渠眼皮不可抑制地跳动起来。

    即使他经过了战场洗礼,但对于如此灭绝人性的行径,还是生出了极大的恶感。

    这时,他瞥见了贵族手中的佛珠,其不是圆润的,反而是一节节的扳指组成,甚为奇特。

    “殿下,这是人骨佛珠,是贱奴身上的骨头组成。”

    接下来,他巡视着这些庄园,不知怎么着就看来到了农奴处。

    农奴三等,差巴、堆穷属于野生散养的农奴,而朗生则是家养农奴,遭受着最大凄惨的待遇。

    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抬起过头,混身肮脏,跪地匍匐,不敢妄动。

    残肢断臂的不在少数,多是主人肆意妄为所致,可谓是凄惨。

    但这在高原上却是正常。

    他扭头一瞧,一个木盆摆放在门前,竟然还有头发和衣物。

    探目一瞧,一个骨瘦如柴的孩童尸体,就这般随着放置在里,与那木盆组合在一起,是如何的和谐而又合理。

    朱存渠心脏忍不住跳动了几下。

    他闭上眼睛,似乎耳旁传来了佛经声,但他的心总是平静不下来。

    佛光普照之地,反而是罪恶最多的地方。

    草草逛了一圈,朱存渠就离开了这庄园。

    他心中颇有几分悲悯,又有几分痛恨。

    “高原上的贵族,已然是不得不除。”

    “农奴,也是不得不放”

    虽然其间参杂着大量的利益,例如贵族们占据了高原九成的土地,七成的农奴,以及泰半财富。

    但此时此刻,再加上农奴悲惨的生活,朱存渠对于改制的决心是坚定的,同时也是充满信心的。

    “父皇曾经说话,但凡做一件事,必然是同行者多,逆行者少,如此滔滔巨浪席卷而来,无可抵挡。”

    朱存渠回到了拉萨,开始准备对贵族开刀。

    “贵族中,拥有部分土地小贵族们依靠大贵族,备受欺凌,是可以合作的。”

    “同时,差巴、堆穷租赁小部分土地,对贵族颇为反抗,而最底层的朗生则如同被驯服的家犬,毫无反抗,甚至会助纣为虐。”

    他对于几百家贵族开始遴选起来。

    首先要对付的,自然是那些恶迹斑斑,受到小贵族和农奴们一致厌恶的大贵族了。

    一来可以立威,如同商鞅立木为信,建立起我大明的权威,不然那些农奴和贵族岂能知晓我的名号

    而最好的立威人选,还有比达籁、班婵家族最合适的吗

    依仗着权势,让家族中出了大喇嘛,吃着顶层的资源,已然侵占了他人利益。

    这样的家族,是最好的靶子

    说你做恶,你必然做恶,大喇嘛不在,谁会为你说话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奴制改革,在太子的谋划下,开始徐徐展开。

    伴随着中秋节过去,松江府的景象也日趋的迷醉了。

    繁华如同热火烹油,喜得整个松江府忙碌不堪。

    在整个上半年,松江布行销海内外,达到了两千万匹,出口海外各国达到了一百五十万匹,可谓是又上新高。

    衣被天下,名副其实。

    府城,沢芳号。

    “小二,你们这松江布一尺多少钱”

    大腹便便的商人带着两个随从,施施然而来,直接问起了价格。

    “这位客官,一匹布四十尺,也就是四丈,一尺四文钱,一匹布就是一百六十钱”

    小二笑着,飞快地说出了数字。

    “太贵了”商人低头“我买五千匹,便宜点”

    “我做不了主,得掌柜的来”

    很快,穿着绸缎的掌柜走出来,笑着聊起了价格。

    片刻后,每匹布以一百五十钱成交。

    “定金三成,二百五十块银圆入账”

    拨弄着算盘,掌柜的笑逐颜开。

    “掌柜的,今个布又快卖没了”

    小二将客人送走,然后回来低声道

    “库存不多了。”

    “还有多少”掌柜眉头一皱。

    “只有两千匹,半个仓库了。”

    “去催催”掌柜将算盘放下,刚出口又反悔了“我亲自去,你看着铺子。”

    “记住,有生意就倒茶伺候,我等会就回来。”

    掌柜的戴上帽子,秋风瞬间袭来,他不禁打了个哆嗦,然后迈着小碎步而出。

    街边排成一排的人力车立马反应过来

    “爷,我车宽敞”

    “我跑得快”

    “我车干净”

    随意找了个车,掌柜匆忙而上“去杏仁街,六十七号”

    “您说的是安仁场那地我熟,我弟妹就在那干着呢”

    车夫一笑,滴溜溜跑了起来。

    松江城的青砖路跑起来晃悠悠的,倒是让他颇为难受“早知道就弄个抬桥了。”

    片刻后,他就抵达了杏仁街。

    “你们东家在吗”

    门房见到了熟人,立马打开门。

    “在后院呢”

    掌柜缓了口气,整理了下衣着,这才昂首而入。

    耳边立马传来了密密麻麻的机杼声,好不烦人。

    他却不怎么感到厌烦,反而颇为亲切。

    这可代表的是钱阿

    来到后院,已经穿起薄衣的赵老板,此时却在唾沫星子四溅地训斥着

    “让你找人,你就找这几个歪瓜裂枣”

    “手脚那么笨,三个人才抵得上一个人,白白干了半个月,你小子是不是不想干了”

    被骂的汉子低头不语,待其歇着后,才道

    “老板,这怪不得我,松江府五县没几个擅长纺织活的,这几个歪瓜裂枣,还是我费尽功夫找来的”

    “下去反省”赵老板气得脸都红了,他瞪大了眼睛“去给爷继续找,找不到这个月扣你饷钱”

    汉子为难地低下头,只能例如。

    “赵兄,也别气到身子,这现如今阿女工难找得很,得放宽心”

    钱掌柜走进来,宽慰道“松江府的织布场少说也有百家,织机过千的就有十八家。”

    “这城内女工能有多少够你们都用的”

    “岂止是城内,城外也够呛”

    赵老板叹了口气,一口气将旁边递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缓了缓道

    “许多织场在各县开了分场,然后又开到了乡镇上,乡下的女工都难觅了。”

    “我家你也知道,没几个男丁,有能力的也没多少,哪有余力开分场”

    钱掌柜嘿嘿一笑“你别觉得开分场好,不知道多少人瞒上欺下,拐走了不少银子呢”

    “有苦说不出”

    “谁说不是”赵老板叹道“就是如此,我才不敢阿”

    女工荒问题,在松江府极其明显。

    衣被天下的市场,让松江府三分之一的青壮劳动力从事纺织业。

    丝绸,布,麻布等类别之下,还有大量的细分市场。

    如华亭袜,具有透气防暑的效果,在整个江南一带备受欢迎;青铺的头巾,比邻苏州,绣法样迭出;金山的短衣,轻便散热,是底层百姓的最爱。

    制鞋的,制衣,帽子,腰带等等,更是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而且相较于工场,大多都是以族群为单位,血脉为勾连,组织力强,而且技术不易外传,备受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女工愈发难求了。

    技术精湛的女工,更好可遇不可求。

    “对了,钱掌柜,你来做甚”

    “布不够了,再追加十万匹。”

    钱掌柜狮子大开口道“北方快过冬了,这几日北商来的越发多了,布供不应求。”

    “我得提前预备着,不然赶不上趟,可就亏大发了。”

    “我只能给你五万匹”赵老板为难道“最近各个布行要的越来越多,实在没有多余的给你了。”

    “您瞅瞅,我连女工都找不到,哪里能有布啊”

    “这般,你给我找十个女工,我就再给你五万匹”

    “我哪有这本事”钱掌柜无奈摊手“我布行倒是有几个学徒你要不”

    “笨手笨脚的汉子我要做甚”

    赵老板立马露出了嫌弃的表情“有一样的工钱,做的活还不及一半,我又不是钱多了撑的。”

    “只能给你五万了,十天后您来拿吧”

    钱掌柜无奈离去。

    每逢秋冬,可是布大销南北的好时候,光是他们一家布行,就能吃下二十来万匹,今年市场那么好,如果有足够的布,吃下三十万也不在话下。

    可惜,就算是他布行染料足,但架不住布不足

    他又转了几个相熟悉的工场,不出意料都是人工不足,只能硬挤出五万匹来。

    拢共才十万匹,甚至不及往年的一半。

    这让他心都凉了。

    待钱掌柜离去后,赵老板又得几个女工的求见。

    三个女工膀大腰圆,身材魁梧的像是男子,她们面对老板,也是丝毫不怵,直接道

    “东家,隔壁的几个工场月钱都给到两块钱了,咱们工场才一块八呢”

    “咱们家是咱们家,关他们家什么事”

    钱老板一愣,立马血涌脑门,气的不行。

    好嘛,竟然敢来涨价,丝毫不知道尊卑呀。

    “您不涨价也成,只是我一些姐妹要攒嫁妆结婚,耽搁不得,这般只能辞工了”

    女人咧着嘴说道。

    “不是签了合同吗三年还没过半呢”

    “东家,这不是合同的事”

    赵老板闻言,张了张口,这挥手道“你们下去吧,明天给你们答复。”

    待其走后,他怒骂道“贱人,肯定是背后有人撑腰。”

    他若是直接打官司,钱撒出去就不提,日后竟然是招不到人了。

    而若是强行不放人,那就官司上门。

    女工可是有家小的。

    一时间,他感觉自己这个老板当的没什么意义了

    “要是涨到两块,我每个月又得少赚上百块”

    松江桂香楼,知府王鹤正举办寿宴。

    作为曾经的内务府大臣,如今的松江知府,谁不晓得他人脉通天,日后升官只是等闲。

    故而人人参与其中,可谓是隆重。

    光是收到的贺礼,其价值就超过了三万块。

    这可是光明正大的收益。

    王鹤看着礼单,脸上带着酒晕。

    谁送礼他或许不记得,但谁要是没送,他可是清楚的很。

    偌大的松江府,富商数以千计,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庞大数字。

    这时候,其外甥走过来,就是一通贺寿词,然后着脸笑道“舅舅,外甥来看你了”

    “怎么,有事求我”

    王鹤眯着眼睛,心头门清。

    这个外甥无利不起早,如今这般奉承,必定有所图谋。

    “嘿嘿,我就知道瞒不过您老人家”

    外甥捶着腿,谄媚道“这不是快入冬了吗东北,越国那里缺布,松江这里布多,可不得求着您吗”

    “我可没有布场”王鹤摇头“你要去买布,找那些商人便是,我可帮不到你”

    “别介”外甥苦笑道“在松江府的商人财大气粗,但有一项不好,就是只跟熟人做生意。”

    “我怎么不知道”王鹤似笑非笑道“人家跟熟人做生意,那是因为只收三成定金,余下的款半年再给。”

    “你这个生人,定金得五成,而且收获时得付全款,是也不是”

    “您是知道我的,定金还拿得出手,全款可拿不出来,这可是上万块”

    外甥委屈道“而且如今有价无市,布有钱都订不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