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1179章 雍国
    拉萨地处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早在蒙昧时期就是人类定居点,后来的吐蕃王朝、臧巴汗国,和硕特汗国时期,都是中心城市。

    雍王的王架,在这个万物复苏的五月,再次抵达了拉萨城。

    上一次他是天使,如今却是路过。

    他身后的队伍,多达三千余人,还有万余在康城暂歇,来适应高原环境。

    而真正的目标,则是雍国,也就是昔日的尼泊尔。

    国相治理数载,替他安稳了国势,他现在需要去接替国相,真正的治理百姓。

    而这一年,雍王才不过二十。

    “风华正茂之年,却要离开北京,去往穷乡僻壤之藩,实在是难受啊”

    雍王骑在马上,在康城的数个月已经让他适应了高原气候,除了脸色微红外,并无二样。

    这三千人中,有两千骑兵,一千步兵,基本都是康巴汉子,是随他南下尼泊尔的主力军。

    留在康城才出发的,多是家眷,工匠等,身体孱弱自然就多歇歇

    “振衡,你说雍国如何”雍王勒马,遥望远处的拉萨,以及城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忍不住有些心慌。

    “殿下,据臣所知,雍国有民众三百万,仅仅是咸阳就有二十余万,虽比不上秦国,但却略胜齐、卫、越,辽”

    回话的青年,年不过二十余岁略长雍王数岁,方脸厚唇,他正是雍王的亲密伴当,未来的御军首脑,闫振衡。

    而他的身份,自然不一般,乃是勇国公闫国超的庶四子,没有爵位继承的儿子。

    如果按部就班,学文的话,他会去国子监就读,顶个监生的身份去吏部铨选,地方佐贰官往上爬。

    亦或者去演武堂,去军中当官搏前途。

    最次就是经商,搏取财富。

    不过随着就藩制度的沿袭,许多勋贵子弟不愿意按部就班,而是选择跟随藩王之藩,从而获得爵位和富贵。

    唯一的忧虑就是吃苦。

    闫振衡虽然庶子,但文不成武不就,多年的富贵生活让他离不开国公府,只给他一个聪慧的大脑。

    自然而然,他就走起了

    之藩。

    与雍王结识并为好友,然后随从之藩。

    众所周知,藩国的爵位是允许世袭不降的,雍王亲口许诺,抵达国都咸阳后,立马会册封其为郡子。

    想着父亲临行前对他的勉励,甚至派遣十余亲兵作为他的家丁,闫振衡一时间颇有几分感慨。

    这是他为数不多感受到父慈的时刻。

    “雍国咸阳有拉萨一半就不错了”

    听得雍王的话,闫振衡逢迎道

    “就算不及拉萨,但殿下之藩后,超过拉萨也是指日可待。”

    “哈哈哈”雍王付之一笑。

    二人偕同大军,缓缓抵达了拉萨城外。

    由于朝廷之前就有政令传达,故而军营粮草都已经预备齐整,直接入住即可。

    西臧巡抚王阳禧虎背熊腰,宛若武夫,但却纯粹是个文人,而且仅仅监生的身份。

    但他却是中兴辅国勋臣、追赠少保、永定子、谥号文成的,王应熊之子。

    仅仅是父辈余荫,就够他吃几十年了。

    当然,这巡抚就是他屋顶,想入中央就很难了。

    雍王迅速下马,亲近道“怎敢劳王公亲自相迎”

    “这是臣的本分”王阳禧躬身道“殿下,城内已经摆好了宴席”

    一行人入得城中,两旁跪满了百姓。

    气氛是那么和谐,让人宾至如归。

    在桌案上,甚至预备了大米。

    “高原也有稻田”雍王难以置信,旋即又露出喜色。

    既然拉萨能种,那么他的雍国也能。

    “殿下,马泉河谷广大,水田也是有的,只是产量较少,种一斗只能收两斗,远不及青稞,故而衙门只是种了千余亩,专门与一些汉官吃食”

    王阳禧轻笑道。

    对于这种入不敷出的产量,甚至要倒贴的成本,他是丝毫不以为意的,为官员们服务嘛,这是应该的。

    “那便好”雍王松了口气“前几年来的时候还没见到,今个见着了,倒是让我开心了。”

    “到了雍国,总不至于饿死”

    一时间,笑声满席。

    宴罢,雍王与王巡抚进行了一番详谈。

    “青稞粉与我一万石,骡马,牦牛与我两千头,臧布两万匹,铁锅五千顶,铠甲三千副,另外还得千余民夫”

    “铁匠十家,木匠五家,金匠两家”

    “殿下,您杀了我得了”

    王阳禧哭笑不得“朝廷和陛下不是与您大量金银了吗怎么还缺”

    “朝廷还让西臧资助我呢”雍王随口反问道“这不是你们的应有之意”

    王阳禧摇摇头“其他的好说,铠甲着实没有,除非从京营身上扒走,余下的铁器什么的,西臧也缺乏”

    “布只有五千,牛羊一类的倒是能与您,只是羊随您便,但牦牛和马可得还回来,省衙也不富裕”

    一番讲价回价,总算是搞定了。

    雍王才露出一丝笑容“真不容易”

    “殿下,实在是臧省太穷了”

    王阳禧叹道“偌大的高原,不过百万人,耕地只有三百万亩,余者都是草场放牧,自古以来,放牧有几个富的”

    “道路又崎岖,用牛羊草药还得换取茶叶,布匹,偌大的省,都不及贵州”

    其中的怨言,是如此的直白。

    雍王一时间都忍不住笑了。

    一省赋税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极难获取的,但对他这样的亲王而言,简直是小菜一碟。

    更何况他曾经在八部观政后,自然明白西臧的底细

    粮税十税一,只有三十万石左右。

    商税则依靠茶马古道,一年能征收二十万上下。

    加上采矿,伐木,牛羊等,也能有个五万。

    一年合计五十五万。

    而贵州则两百万人口,一年可得四百万块,是其的八倍。

    也因此,赋税几乎自用,朝廷每年还得从四川调补二三十万块,不然的话连驻军都养不起。

    “西臧为何如此”

    雍王眼睛一眯,忽然问道。

    “乏人”王巡抚一口说道“偌大的地方,只有百万,耕地和人口只有内地一府,苏州,松江都有三四百万了”

    “地多而无人种,羊多而无人放。”

    “实话与您说,当初太子爷在拉萨,限制贵族顶额一万亩地,如今省里早就不限了,毕竟有地还不行,得有人啊”

    “我与你人”忽然,雍王果断道

    “雍国的土著有两三百万人,我可以迁徙一点过来,只是需要物资来换”

    看着目光炯炯的雍王,王阳禧眉眼一眯。

    他在思量着好处。

    不可否认,增加丁口必然会增加赋税,这对于他的考评是极为有利的。

    甚至,也能让他往上冲一冲

    即使这个希望渺茫,但也是个希望不是

    想到这,他咬紧牙关“我会报与朝廷”

    “我也会上奏给父皇”雍王直接道,双目有神“这事定然是会同意的。”

    “同时,我会从西康,四川迁徙百姓过来,到时候希望臧省多加支持”

    “这是当然”

    两人相视而笑。

    迁徙尼泊尔土著到高原,这是一举两得的局面。

    只有迁走人,才能让汉人,或者说明人获得资源,占据有利位置。

    他这个雍王可是太明白了,明人才是他的根基。

    这个明人,自然包括蒙古,臧人,乃至于彝人。

    在拉萨徘徊数日后,获得必要的补给物资后,大军继续南下。

    待翻越喜马拉雅山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一下高原,雍王瞬间就感觉神清气爽,胸口的沉闷一扫而空。

    “振衡,雍国果然不同,这让我回到了康城,不,应该是重庆的感觉”

    “殿下,这里比想象中的好多了”闫振衡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

    这里虽然比内地冷了些,但却不酷热,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疟疾一类的病,这是大利好

    “不过,与想象中的一样贫瘠”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部落村庄,几乎都是刀耕火种状态,百姓们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吃的盐都得从西臧运来。

    太落后了

    雍王心中摇头。

    在咸阳加德满都以北百里外,已然大军相迎,国相更是激动不已。

    当然,辛苦驻守多年的京营将士们,更是涕泗横流。

    他们并不是对雍王感到欢迎,而是有人来替代他们,可以回家了。

    国相杜留良,绍武元年的进士,如今六十岁,精神矍铄,替雍王治国四年,规划了制度,奠定了基石,稳定了民情。

    至少如今的雍国,并不是什么战乱之地。

    “殿下,雍国之都在咸阳,其乃咸阳谷地,有民众百余万,是雍国之心脏”

    杜留良一丝不苟地述说着雍国的情况“如今雍国分为五地,京畿咸阳府,以及高陵、鸿门、栎阳、武城四府,十二县。”

    这些名字自然沿用的是古称,是藩国的潜规则,意在替代本土文化。

    尼泊尔之前是马拉王朝,两百年前亚克希马拉国王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分为别自立,形成了加德满都、巴德岗、帕坦三国。

    这三国属于马拉王朝,属于黄种人,多来自于臧地。

    除了在咸阳谷地的三国外,还有西部有两个土邦联盟,乔比斯联盟和巴伊斯联盟。

    这两个联盟,都是蒙古人南下时从北印度逃到山林中的王公贵族们,他们在高山之中建立起了一个个的小土邦,继续享受着生活。

    所以他们多是雅利安人,黄白混血居多。

    后世的尼泊尔,白种人人占据四成以上,黄种人只有三成左右,可见雅利安人的繁衍速度之快

    当然,这也是分封雍国的原因。

    这零散状态,也给了大明的可乘之机。

    万余人一冲而上,直接灭了最繁华的谷地三国,建立起了雍王国。

    “军队之中,有万人镇压在咸阳,又招募了五千本土人”

    杜留良乐观道“由于模样差不多,倒是无多少反抗,可能是这群人信仰的是婆罗门教吧”

    雍王这才了解了何谓种姓制度,以及样繁多的神灵。

    “只要殿下不打扰这群人的信仰,他们并不会反抗,至于那两个零散的土邦联盟,只能靠殿下了”

    “老夫治理谷地,已经尽了全力,不敢再有更多的奢望”

    雍王点点头。

    他倒是丝毫不在意。

    这两个联盟纯粹是给他获得军功和威望的好机会,对于杜留良的良苦用心,他自然是感激的

    “杜先生治国安邦,剩下的一年希望您多加指点。”

    “我愿意册封您为郡侯,年禄一千石”

    “谢殿下恩赏”杜留良感激道

    “老夫享受不了,只能留下一子在雍国开枝散叶了”

    这也是应有之意。

    这些治国大相,自然得交权归国,才能让藩王真切地掌握藩国实权,顺便回京领赏。

    爵位是藩王的感恩,由其一子继承,落户藩国。

    “京营有多少想留下”

    “这一万兵马中,一半是康臧人,他们多数不愿意留下,只有几千京营,朝廷特地选的单身汉,分地,分屋,分女人,做官,他们能留下”

    雍王点点头。

    “那么,现在

    雍王精神抖擞“为来年的征战”

    与踌躇满志的雍王不同,此时的锡兰岛,已经迈向了统一步伐中。

    数载前,锡兰王朱赐,南下数万大军历经半年的征伐,彻底拿下了康提王国。

    整个锡兰岛,近七成土地都在锡兰王国的治下,唯缺的一块是西南沿海的科伦坡地区。

    这里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管辖。

    与身处内陆的康提王国不同,锡兰可是沿海的,他需要大量的贸易赚取利润,从而健康的财政。

    “在失去南洋后,荷兰人将注意力放回了科伦坡,以及孟加拉,缅甸等国。”

    王宫中,一众大臣们面色严肃。

    升任礼部尚书的楚珂,早就没了回家的念头,跃居人上人的他,是大明怎么也给不了的。

    “据说,荷兰人在印度东海岸这几年又建设了三座商站,科伦坡的驻军多达两千人,还拥有大量的红衣火炮。”

    最后一个月,求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