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1187章 官官相护
    “头,这鸟粪真是赚钱咧”

    顶着大毡帽的汉子,看着络绎不绝的队伍,忍不住大笑道。

    一旁,削瘦的男人则点点头“咱们也算没有白跑,指不定还能赚一比”

    他们一群人本来是出海经商,但一场狂风暴雨,让他们偏离了航线,被迫停泊在一片荒岛之上。

    货物损失殆尽,返航回家就只能用多年的积蓄来赔。

    所有人都不甘心,寻找着出路。

    不知是谁发现脚底下的石头不一样,然后又觉察到了成片停泊的鸟儿。以及那不高的高山。

    “鸟粪山”

    死马当做活马医,能赚一点是一点。

    故而,他们将整艘船装着鸟粪返航。

    出乎意料的是,鸟粪到底也是肥料,比起有限的人肥,鸟粪数量上占据优势。

    虽然价格低,但一整船的鸟粪卖出去后,恰好能够回本,甚至还有余钱修船,着实是惊喜。

    “这是门好生意”削瘦的船长嘀咕着“以后返航时,也不怕空船了,甚至专门运鸟粪,也是赚的。”

    就在他们售卖结束后,一伙家丁拦住了他们“我们老爷请你们过去”

    这般,船长也只能走过去。

    一个富态的中年男人毫不在意道“你们还有多少鸟粪,我全部都要了”

    “剩下的不多了”

    “那就给我去找,去运,放心价格上不会亏待你们的。”

    “不知您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老爷霸气道“你可知,这海门县,多数的土地都是盐碱地,鸟粪可是好玩意”

    海门靠海,对于地方百姓来说,是最适合耕地的东西。

    鸟粪的堆积,足以让盐碱地变化为革为耕地,就极其适合的。

    一亩盐碱地不过一块左右,而耕地则在十块,翻了十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愈发紧张起来,将盐碱地化为耕地就成了大家常用的方法。

    面对如此威胁,他们又岂敢不用心

    眨眼间,大量的商船从海上运来了许多鸟粪,沿海各地不绝,受到了大家广泛的欢迎。

    沿街的叫唤,伴随着过年气息的浓厚,鞭炮声响起,让许多人忍不住打起了哆嗦。

    正所谓年关难过。

    这一年来所积攒的债务,到了过年时分就会成为压倒家庭的重担,让贫穷的家庭不堪重负。

    张根来趴在家里的稻草堆中,看着妻子抹着泪,将债主们一一劝回,他才松了口气,坐回了客厅。

    只见那原本的一盘饺子,几盘菜,已经被那群债主吃了个精光,徒留下一家人面面相觑。

    几只鸡,一篮鸡蛋,半扇猪肉,都被拉走,毫无客气可言。

    “要不大勇的名声,咱家非得拆了不可,当家的,这年怎么过”

    女人擦拭着眼睛,满脸无奈,语气中满是抱怨。

    “别急,我有法子”

    张根来从怀中掏出了半袋杂粮面粉,虽然是黄黑色,但在此时却极其显眼。

    “我这几天就在街上打零工,就知道这群人会来洗劫,就没给你们说”

    一时间,妻儿们纷纷露出笑容。

    过了年,大年初一,张根苗硬着头皮去到了丈母娘家,蹭吃蹭喝了一餐。

    小舅子在县衙里干着白役,一家老小自然是饿不着肚子,但对于姐夫一家却没什么接济的意思。

    对于赌徒,根本就是无底洞,不可信任。

    要不是他打着招呼,这群人把他家拆了的心思都有了,哪能这般客气。

    “弟儿呀,你相信我,我是真的想改,半年没赌了,但债实在太多,利息都压死人了”

    张根苗低下头,恳求不止。

    小舅子不想理会,但架不住姐姐的哀求,他只能道“别说我不照顾你。”

    “朝廷又准备建藩国了,你这样子的倒是能随藩王去之藩,到时候把地一卖还债,又在南洋开垦几亩地出来,岂不是轻松自在”

    “南洋我不去”张根苗摇头不止“那里遍地是蛇,蚂蝗在天上飞,疟疾啥的随便就有,实在是个要命的去处”

    “罢了,那你就去台湾府吧”

    小舅子齐大勇恨铁不成钢“那里招人砍甘蔗,一个月能赚个一两块,累是累着点,七八年就能还清债务了。”

    “那还是去南洋吧”

    想到顶着烈日砍甘蔗的辛苦,张根苗很理智地选择了去南洋藩国。

    到时候开垦个庄园出来,还能接家人去享福,总比在地里待七八年回家舒服。

    “行了,利息嘛,我去与你说说,看能减免一些不,省得越积越多”

    齐大勇点点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正月十五后,齐大勇提着礼物,来到了领班家中“郑头,我已经活动了十家汉子了,他们愿意随殿下们去南洋之藩,开垦荒地”

    “好”郑衙役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拍了拍后者的肩膀

    “很不错,继续努力,到时候我为你请功,升入三班指日可待”

    虽然知道是画饼,但齐大勇却依旧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衙门中,白役的数量是三班衙役的数倍,甚至十余倍,待遇上,每年顶多十来块银圆,不及后者的一半,权力上更是天差地别。

    因为,这次县衙划下的来的任务,他明知道希望渺茫,但仍旧努力去完成。

    无它,日积月累下,总是有机会的。

    三班衙役不再允许世袭,而是在白役中的挑选,普通人也有了机会选上去。

    为了安抚庞大的白役群体,县衙不得不让出一半的名额,即退休两个衙役中,接班的只有一人,另一人则必然在普通白役中选出。

    郑衙役首先报上去的十户人家,立马就赢得了县衙的夸奖。

    紧接着,通判衙门有一衙役年不过四十八,但却没有等五十岁下来,而是提前休退。

    原因很简单,儿子考上了秀才。

    朝廷规定,子女有功名者,父母兄弟不得为吏,只能被迫下来。

    齐大勇在县衙刚出了风头,立马就寻觅了机会,凑了一百块钱,来到了知县老爷的师爷家中。

    恭敬地进入,笑容满面地离开。

    果然没几日,他就荣升为衙役中的一员,去到通判衙门中做事,成为整个县城两百个官吏之一。

    “大勇啊,我不用去南洋了”张根苗笑逐颜开

    “你当上正役后,那些债主们主动把欠条还了回来”

    “不,你还要去”齐大勇施施然地坐着,喝着茶,淡淡道“你的名子都报上去了,你若是不去,那我不是遭殃”

    “我要是遭殃了,你连南洋都去不成了”

    “嘿嘿,这有啥”张根苗无师自通般陪笑着“县里与我同名的好几个,随便抓个不就得了”

    此话有理,一旁的老娘和姐姐也附和着。

    没几日,乡里大摆宴席,昔日人五人六的族老,族长们,也笑容可亲地参加酒宴,那叫一个亲近。

    宴罢,族长拉着他,低声说道

    “大勇啊,你是族里最有出息的,今个要麻烦你一件事了。”

    “您老尽管说,我能办到的自然会办”

    潜台词,办不到就算了。

    族长哪里不懂其意思,从怀中掏出了一袋银圆,鼓鼓的一袋,五六斤重。

    齐大勇掂量了一下,怕是有一百块吧

    “我那个不成器的,平日里流里流气,不干正事,前不久去偷了个有夫之妇,被人捉奸了,如今被押到了牢里了”

    “这要是被流放去了,苦日子可少不了,命怕是要没咯你在衙门里当差,能缓缓不”

    族长轻声道。

    大明律,凡通奸者,其丈夫可以当场杀人而无罪,被送到衙门则要杖九十。

    绍武朝新规,非死刑者,一律流放。

    主动迁徙和流放是两码事。

    别的不提,流放没有自由可言,一辈子无法回家,凄惨的很。

    听到这,齐大勇眼睛一眯,有了主意“这案子到了三老爷通判手中,证据确凿,变化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疏通一二”

    “哦”

    “假冒迁徙人家,本就是要迁入南洋的,就无须再流放了,到时候在南洋待几年,不就能回家了吗”

    齐大勇笑道“这是我最大的法子了,流放和迁徙,您看怎么选”

    “迁徙吧”族长咬着牙道“让他妻儿一起去照顾他,总比流放来得强”

    翌日,齐大勇上了通判衙门,轻车熟路地找上师爷,了三十块银圆疏通。

    这点小事自然不算啥,张根苗的名字替换成了通奸的罪犯,两全其美。

    再二十块给通判师爷,高抬贵手,睁只眼闭只眼。

    人名的替代格外丝滑。

    一切都是那么的隐秘,谁也察觉不到交易。

    在通判衙门,齐大勇倒是显得很悠闲。

    一般的小案子,民间都是乡老,村长或者族老进行判断,而只有出了人命的大案,才由通判直接审理,一年也不过十几起罢了。

    通判衙门是缉捕、稽查、狱囚、治安都归其管辖,一县的司法工作在握,不容小觑。

    他这样的差役倒是吃香。

    给囚犯带点吃喝,让家属探望,缉捕要翻时搜查等,都会得到打点,可谓是舒坦极了。

    短短一个来月,他就收得十来块钱,是俸禄的数倍。

    这日,有人报案,客栈里死了人。

    齐大勇与两个衙役,仵作,匆匆而出。

    客栈老板毫不犹豫地一人塞了一块钱“几位公差,麻烦您了”

    “小事”

    带头的孙老大,则封锁现场,搜罗证据,仵作直接验尸。

    虽然衙门的吏员不再世袭,但仵作却是例外,不世袭也没人去干。

    “中毒死的,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说着,仵作指着桌上的粥。

    老孙眉眼一动“客栈的所有人都抓起来,去听候老爷的审查”

    住客栈可没几个穷人。

    这下,所有人叫屈不已。

    不得以,只能慷慨解囊,凑了十块出来,才让其罢休。

    而客栈老板,与一众厨师,伙计,被押了起来。

    最后,在无人认罪的情况下,客栈老板则被定了罪行,屈打成招。

    毕竟通判老爷可不能没有破案,这是关乎政绩的。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完美结束后,但齐大勇却得押送犯人去府城,让府通判进行二审。

    府通判看出了纰漏,但依旧遵从县通判的批词,毕竟钱嘛,谁不爱

    “尔可认罪”

    “小的冤枉啊”

    府通判眉头一蹙,好嘛,还打得不够“哼哼,冤枉”

    又是一顿屈打成招,卷宗做得更完善了。

    逮至省衙时,按察使再复审之,他察觉到了纰漏

    “你觊觎客人钱财,又因其调戏你的妻子,怀恨在心,下毒让其染病在床,不曾想却用量过度导致其死亡,尔可认罪”

    “小的冤枉啊”客栈老板也是见过世面的,见其着绯袍,立马知晓是省里大官,连忙磕头不止

    “小的妻子大我十二岁,如今都五十岁了,怎会有人调戏老婆子至于钱财,小的虽不富裕,但好歹家有十亩良田,一间客栈,小富即安,哪里敢乱来”

    按察使点头,露出一丝笑容

    “来人,将案子卷宗调到按察司,着令副使重审此案”

    说着,按察使笑道“幸亏你生在如今,不然可就没了。”

    绍武新政,县、府、省三级层层审理案件,一旦嫌犯叫冤,必须重审,所以县、府可以勾结,但按察使却不得不仔细眼睛。

    一旦上报刑部审理发现案件纰漏,按察使就不用升官了,反而容易被贬斥。

    同时,最大的仁政在于,不允许地方再对罪犯用刑。

    一旦罪犯死亡,则默认此案是屈打成招,该官、吏默认失职,撤官、贬谪是常态。

    所以,按察使才感叹。

    不然的话,这家伙在县里就会被弄死了,直接死无对证,冤死在狱中了。

    案件被省里驳回,县、府通判大吃一惊

    “卷宗明明都做的完美啊”

    但按察司重审,一旦翻案,二人必将前途灰暗。

    这般想着,就急忙挥舞钱袋走动关系,但却被按察使给按了下来。

    知县、知府失职,贬斥,降级留任。

    县通判、府通判玩忽职守,草菅人命,免职,坐狱,流放三千里。

    官场大动。

    “真是糊涂啊,臬台怎会为你们芝麻绿豆官舍弃自己的前途”

    “这臬台什么来头”

    “这你都不知道福建的彭青天啊”

    一时间,此案轰动全省。

    这时候,彭鹏之前的事迹也开始流传开来。

    在知县任上,就大刀阔斧整饬吏治,改革陋规;轻徭薄赋,减轻民间负担;并设义学和学宫,振兴地方教育。

    他不畏权势,对那些为害一方的权贵、士绅照样严惩不贷;对本县及邻县发生的疑案,则秉公执法,不畏强权,昭雪冤案。

    人送外号,莆田彭青天。

    感冒了,一觉睡到十一点多,一边咳嗽一边码

    另外祝大家新年快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