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钊清醒过来的一瞬间, 还以为自己是在梦中最近他经常这样,分不清楚梦里梦外。
“将军”大约听到了帐中的动静,有婢女在外轻声询问。
孟钊撩开帐幔,静静地看着跪倒在榻前的婢女, 他在想自己是不是见过这个婢女, 是在梦中吗如果是在梦中的话,她在梦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是忠于他的忠婢, 还是背叛他的人或者和他根本没有干系
孟钊是从三四年前开始做怪梦的, 一开始他真以为那是怪梦, 是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结果。直到一次次与现实印证, 他才意识到那并不是梦,至少不纯粹是梦, 而是上天对他的指引, 是未来会发生的事。
他必定是天命之子
他依照梦中所呈现的未来, 趋利避害, 这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可惜的是,梦中预见的未来并非全知全能的视角,而是只能是他本人眼前所见的。而且, 是否做梦预见,预见哪方面的事,也不是受他控制的。
很多时候, 他能见到的也就是日常琐事, 根本没什么用。
梦中, 他本该卷入蜀国的权力斗争, 在去岁就被幽禁,直至幽闭四年后,蜀国为燕国所灭蜀国为燕国所灭后, 孟家自然死了无数,但他作为一个已经被幽禁的废人,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反而活了下来,和很多蜀国女眷一起被送到了洛阳。
凭借着梦中对权力斗争的预见,他在几次选边站时左右横跳,都选择了最好的一边。在之后,他的目的是积聚力量,成为蜀国的主人这件事做的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这个阶段他能看到的都是被幽闭时的梦,得到的信息有限。
但不管怎么说,花了很大力气之后,他终于还是走到了现在。
上午的时候,孟钊的心腹来和他议事,正事议完了,不知怎得,忽然说起了他的婚事“将军尚未娶亲,这倒是一件好事如今寻个外援,岂不好的很小人四处寻访,合用的人选也有几个。只是没想到将军这边已经有了主意啊”
话里话外是有些抱怨的意思的。
孟钊不喜欢他的抱怨,但还是表面微笑着说道“辛苦卿了,我只是想着,合用的人选确实不少,可大都已经身处局中了,与其到时候首鼠两端,还不如选个可靠的。真说起来,杨家手中是有兵的。”
这话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心腹也就是听听罢了真要说的话,杨家就真的可靠了至于说杨家的兵马,那是人家立足西南的本钱,到时候真能为了你冲锋陷阵,把本钱耗光吗
若真做到那一步,也不必被自己的敌人落井下石,恐怕你这边先会弃若弊履了。
心腹哼哼了一声,假装信了,但还是说“少年慕少艾将军如此,在下也不好说什么。”
就差没直接说孟钊是贪图杨家女儿的美色了,如今杨宜君的美名已经在蜀中都有不小的名气了。
对于心腹偶尔的不恭敬,孟钊向来是大度以对。他现在还只是安东将军,并不是蜀王,而他身边的心腹大都是蜀中大家族出身,他需要倚重这些人。而反过来,这些人却不一定要选他。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忍不住去想梦中的燕国皇帝当然,现在在现实中他也是燕国皇帝了。
高溶高溶高溶,他梦里噩梦一样的人物,他时刻担心着自己被他杀掉。
相比起他,高溶是真正的一呼百应,威势大的惊人。他在燕国所见,上上下下都惧怕他,也信服他这一点给孟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才是真正的天下最有权势之人,真是让人羡慕啊。
孟钊摆了摆手,没有再对心腹解释什么,主要是没法解释。
为什么要去杨家提亲杨家作为外援是不合格的,至少不是最好的选择,这一点他也能看出。他之所以非要娶杨宜君,却不是被美色冲昏了头脑,而是真的看中了杨宜君这个人。
如果一切按照梦中的发展,今年这会儿,燕国就该来播州迎杨宜君去洛阳,嫁与大燕新帝了。
但因为他搅和在其中,不知为什么,没有燕国求亲的使者前来。当始终没有等到燕国来人时,孟钊就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就像他原本打算的那样,他可以截胡高溶,得到杨宜君。
这个计划,原本因为杨宜君的不配合,他已经放弃了,但现在分明有了重拾的机会。
他之所以想要得到杨宜君,并非是因为杨宜君在梦中做了高溶的皇后,他出于某种趣味,特别想要让她成为自己的女人。而是杨宜君并非寻常女子,在大燕,高溶在外用兵,她就在国内总理朝政。
朝政由她料理的井井有条,总能给高溶足够的支撑。高溶打了数年的仗,而民生却因为杨宜君的调整而欣欣向荣,一副根本不受战争影响的样子。
时有宫中出一圣的说法,高溶直接让宫人称呼杨宜君为圣人,这倒是有点儿当年隋宫旧事的意思了。
这样的女子,真要说起来就是一位顶级谋士,堪比诸葛丞相之于刘玄德了。刘皇叔能为了诸葛丞相三顾茅庐,他为了一个顶级谋士,拿出自己正妻的位置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觉得这是一笔好买卖。
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杨宜君确实美貌非凡,虽然性子骄纵了一些,但以她的美貌,也不是不能忍着些。
如果他梦中所知的,不是假的,杨宜君那难缠性子也不是针对他他在洛阳时消息不灵通,却也知道,宫中天子惧内,不管在外如何,在内却是被皇后制住了。
天子脾气不好,皇后脾气更差
孟钊思量着此事,又叹息了一回,他只希望多梦一些未来之事,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高溶已经登上帝位,他原本想干扰此事的,都派人去洛阳挑拨离间了,只可惜他在洛阳没有根底,没来由的想要在重要人物那里说话都做不到。再加上他对此时的洛阳情况是真的不了解,所以最后的最后,也没起到什么效果。
而如今,高溶登基,他却还没有成为蜀王
而且他就算当上了蜀王,之后也还有的是难处等着他,相比起燕国,蜀国确实没有一统天下之相。蜀国就是一偏安之地,乱世之中靠着地利,别人难以进来,能够维持难得的稳定平和。但到了统一时,自己也难以出去,当年诸葛丞相也是如此啊
不过,他到底可以窥见未来,这样可利用的地方就多了,只要他登上蜀王之位,就还有路可走。
对此孟钊很是颇有信心的,他从来不会想自己失败了会如何能窥见未来,让他无比确信自己就是天命之子、天选之人若不是上天要他来一统天下,何必如此呢
“将军,播州来信了。”属下打断了孟钊的思绪,带来了他派去播州求亲的人,以及两封书信。
他首先看了第一封信,是杨段写的,大意是蓬门荜户,不堪爱护,将军您很好啊,是我家太拿不出手了,属实配不上啊所谓齐大非偶,两家不能门当户对的话,还是不要结亲的好。
拒绝了他的求亲。
孟钊都怔住了,他属实没想到自己的求亲会被拒绝论家世,论人物,如今蜀中还有比他更好的人吗杨宜君既然没法嫁高溶,怎么会拒绝他的求亲好吧,杨宜君性子古怪,有十分的任性,她拒绝了也不是不能想象,但她家怎么会拒绝
择选女婿,他难道不是最好的
然而拒绝了就是拒绝了,强忍着怒气,孟钊去拆第一封信,这封信是杨界写的。一开始孟钊只以为杨界是为杨段拒绝他的求亲善后,这封信也就是全个面子情,给个台阶下,不会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但真正读了信后,他有了新的想法。
信中杨界暗示他,愿意双方结为姻亲,助他登位这个姻亲,不是他的侄女儿,而是他的女儿,具体是哪个女儿没说,但孟钊也猜得到。他因为杨宜君之故,对此时的杨家是有一些了解的,播州侯杨界膝下,待嫁的女儿中最大的就是他唯一的嫡女。
大家族嫁女儿,不可能越过姐姐嫁妹妹,所以在嫡女婚事还没有着落的情况下,这说的肯定是嫡女无疑了
孟钊单拿了杨界的书信去找心腹,笑言道“如今看来,这播州侯倒是颇为懂事,主动拿出了自己的女儿,还是嫡女来。”
心腹看了,也和孟钊一个想法,只当是播州侯为了这桩联姻稳固,对自己好处最大,所以拒绝了侄女的提议,提出要用自己的嫡女至于杨段的拒绝,杨段肯定是不能反对如今杨氏的族长的。
孟钊暗暗觉得好笑,自己想着杨宜君不能拒绝父母之命,却没想到,这桩联姻这样显眼,根本避不过播州侯去。而播州侯一出手,杨宜君的父母之命也就不算什么。
“将军这是打算拒绝播州侯么”心腹是真以为孟钊是为了美色求娶杨宜君的,所以有这样一说。
孟钊笑着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为何要拒绝我本就打算娶杨家的女儿,如今换成是播州侯嫡女,也没什么不好的。”
主要是,孟钊有了借腹怀胎的主意。
数日之后,孟钊派出的使者抵达播州,然后就是孟钊要娶杨丽华的消息让杨宜君意外。她已经知道之前来家里求亲的是孟钊了,却完全不知道杨丽华是怎么搅和到这事儿里的。
还是晚间,听父亲发了几句牢骚,再加上母亲分说了一回,她才晓得是怎么回事。
“大哥是怎么想的不是说了么,如今蜀中就是一艘破船,别说那孟家小儿不是蜀王,就是他是蜀王,那又如何眼下看看天下大势,等个几年再下注又何如”父亲喝了酒,难得有点儿放纵,不再是平常温文样子。
周氏为此说了几句“仿佛是大嫂劝说之故大嫂膝下只有十五姐一个,不为她想为谁想她心里觉得安东将军是佳婿,不想错过这机会,这才求了侯爷的。说起来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杨段不好说大嫂梁氏什么,只能道“大嫂一个内院妇道人家,不知这事深浅,那样想也是有的。可大哥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听了这言语”
梁氏只知道孟家是蜀中之主,孟钊如今是孟家最炙手可热的子弟,眼看着很有希望继承蜀王之位呢如此这般,可不就是天下一等一的佳婿了么听说人求娶杨宜君,心里可是泛酸
后来又听说杨段和周氏拒绝了,她一面觉得是他们夫妻不识好歹,真以为自己的女儿是天仙呐,得进宫做皇后才愿意另一面,又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孟钊要娶的是杨家的女儿,没道理杨宜君可以,她身份更尊贵的女儿就不行啊
他们这般门第,婚姻嫁娶门第是要排在其他之上的
就算孟钊求娶杨宜君,有贪恋美色的私心在里面,她的女儿也是姿色出众的美人啊美貌略次杨宜君一等,身份却更高,两相结合,不就差不多了么。
于是就有了梁氏缠着杨界,非要他想办法结成这门亲事。杨界被弄得烦不胜烦,再加上一点儿不可言说的私心,最后竟是答应了老妻尝试着写信促成此事,能成自然好,不能成也就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事情真成了
杨段看着周氏,深深叹了一口气,仿佛是自问自答一样道“大哥他啊,这也是想着以小博大了罢了罢了,随他去罢”
杨段数落杨界,当然不是真觉得杨界忽然变得耳根子软了,杨界不算很有开拓之心的家主,但也不是没主意的人。之前杨段和杨界已经商量过蜀中孟家的事了,杨界当时应该也不是说的假话如今这般,说的明白一些,就是杨界觉得可以赌一赌。
是的,孟钊不一定能做蜀王,做了蜀王也不代表万事大吉。但他也有可能就是能做蜀王,而且还能维持蜀国一两代。如果是那样,杨家嫁了个女儿做蜀国王后,不就赚大了么
为此,杨界需要投入什么呢首先是一个女儿,然后就是对孟钊必要的支持后者全看杨界的度量,只要注意不把杨家深陷进去,赌输了不会伤筋动骨,这事情就可以做。至于前者,上头了的杨界或许都没有想过。
女儿是亲生女儿,但在这样巨大的利益面前,那也就是个亲生女儿罢了。杨界有七个亲生女儿呢,真要是事情发展到了最糟糕的情况,舍了一个女儿算什么
周氏不是没见识的深宅妇人,丈夫的话她能品出来。纵使她一贯不喜欢杨丽华这个侄女儿,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叹气只有女子才能更同情女子,在这件事上杨丽华是没的选的,她就这样成为了自己父亲的赌本。
这与那等穷苦人家,做父亲的输红了眼,便将老婆孩子都赌了出去,有甚两样
杨宜君了解到了这件事的前后始末,也是想了一回不过,这件事到底和她无关,所以她也只是想了想,庆幸自己有对自己足够包容的爹娘而已。
然而,她是不怎么想这件事,不代表别人也不想啊孟钊的使者来到播州,去了播州侯府,定下了婚约,这就是一件大事一件小姐妹们不可能不议论的大事
杨蔷隔天就来杨宜君这里打听了,悄声儿与她说“十七姐在成都见过安东将军罢那安东将军长得什么样,英俊吗”
杨宜君只能庆幸,为了保护她的名节,孟钊来自家提亲的事少有人知道,如今知道的人都被自家,还有伯父伯母下了封口令了。所以外人是真不知道有这么个内情,要是知道了,恐怕流言蜚语会很多。
求娶的是妹妹,最后嫁的是姐姐,这到底是姐姐抢了妹妹的好婚事,还是男方那边嫌贫爱富,发现姐姐身份更高就改了主意这类流言,大家都是很爱传的。
杨宜君实话与杨蔷说了“去岁见得,倒也没多看,是挺英俊的。”
杨宜君没说孟钊对自己献殷勤的事,一方面她讨厌孟钊的殷勤,那种当她是物件的眼神,她能记好久了根本不想说这事儿。另一方面,眼下这种情况说这个,很难不让人觉得她是在找事儿。
自己的姐夫曾经对自己大献殷勤,这算什么
而撇开杨宜君对孟钊的坏印象,杨宜君得承认,他长得还挺英俊的富贵人家的孩子养的好、穿的好,就没有太差的。而像孟家,择选女子时选择面更广,寻的肯定都是美女,一代代下来,孟家男女大都很好看。
听杨宜君这样说,杨蔷语气羡慕地说“之前还说十五姐姻缘上总是不顺呢,如今才知道,有这样的好事在后面,这正是好事多磨”
“这姻缘很好”杨宜君有点儿迷茫了,试探着道“蜀国王室,可不比外面的门户,到时候规矩多,也难受罢”
这还是杨宜君揣测着杨蔷这样小娘子地想法说的,所以她都没提蜀国朝堂不见根底,天下大势更是风云变幻,上了孟钊的船,不管富贵不富贵,先心里难得安稳了。
杨蔷听了,笑着说“十七姐说什么呐,孟家规矩多是多,但若是能嫁那般有权势的丈夫,那又算不得什么了。真要说起来,咱们杨家这样的,像十五姐那样的侯府嫡女,又能嫁什么简单人家不成”
“都是规矩重,差别也不大。”
“与其受了规矩,得不了什么好,还不如嫁到孟家,好歹享了尊荣啊”说到这里,杨蔷顿了一下,才接着道“若是安东将军能更进一步,这尊荣就更大了,说不得将来咱们姐妹去见十五姐,还得给她磕头哩”
杨宜君没想到杨蔷是这样想的,至少在婚姻之事上,她也很透彻了。
“倒也不错这样说来,十五姐很喜欢这桩婚事喽”杨宜君想到了母亲的叹息,为此问了一句。
“当然喜欢。”说到这里,杨蔷还笑“我猜啊,十五姐只要想到,嫁了安东将军,将来说不定十七姐你要与她磕头,她就千肯万肯了”
杨丽华视杨宜君为眼中钉,这是众姐妹都知道的事,平常有事没事总要找杨宜君的麻烦呢要是能够压杨宜君一头,她肯定能拿出十分的精神
杨蔷这般调侃,引得杨宜君拿扇子轻轻打了一下她的头“好巧的嘴,这般能说会道,说起姐姐们的笑话了”
杨蔷躲了一回,笑笑闹闹的,过后揽着杨宜君的臂膀,一对小姐妹就肩并着肩,一同歪在榻上。
“哎呀,咱们女子的未来真是说不准我娘说了,女子嫁人就是第一回投胎,如今见着十五姐投胎就投的挺好的。本来在家的时候我们都是姐妹,可今后呢,说不得咱们就要矮她许多,见了她得下跪磕头,真是想想就不服啊”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脸贴到了杨宜君的脖子旁,说着小话儿“若是十七姐你就罢了,真正是丽质天成,又那样聪明、决断,可是十五姐,她凭什么呢众姐妹中,她为人不够正派,算不得聪明,至于容貌咱们这些姐妹,谁又差了去”
“除了侯府嫡女的身份,她哪一点也不能叫人信服啊”
杨宜君能感受到,杨蔷这是嫉妒了嫉妒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了。一个原本在自己眼中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转眼间就要把自己甩开许多,心里不服气,然后因为不服气生出嫉妒来,着实不奇怪。
所以杨宜君也只是拍了拍她的手背,不说话,也是一种无声的安慰。
“十七姐”杨蔷忽然拉住了杨宜君的手,语气像是赌气,又像是十分认真“你一定要高嫁,嫁得比十五姐好不然到时候她肯定欺负你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