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被战神抢亲了 > 正文 第五十四章人之行,莫大于孝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李嫤感觉到众人神色中的变化,心中着了慌,大喊道“你胡说李妧,你怎么敢编这样的瞎话”

    “我胡说若是不信,父亲、徐氏,今日也来这赏花会了,莫不如,叫他们当场过来对峙吧”

    李妧冷笑一声,再次上前逼近两步,眼中杀气隐隐浮现,声音却还带着笑意“父亲不顾救命之恩,反过来骗我阿娘,乃小人行径。你的母亲徐氏,口蜜腹剑,心思歹毒。坏事都让你们做绝了,你们竟然还口口声声的、说那个被你们害了的人的不是”

    砰的一声,是李嫤站立不住,拌到了几的声音。

    看见李嫤慌乱的神情,众人好似明白了什么似的,不由得都露出鄙夷的神情来。

    原本他们听信了李嫤的话,心中对李妧的生母有了成见。

    如今正逢战乱,使得他们对待外族、特别是鲜卑族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充满敌意。

    因此,李妧生母的身份,属实是有些敏感。

    加上这个时候的人们,都有一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理,对于外族一向以蛮夷称之,自诩是礼仪之邦。

    若是果真如同李嫤所说的那般,李妧的生母是同人私奔了,岂不是正好证明了这些蛮夷丝毫不懂礼义廉耻怎么能不叫人打心眼儿里鄙夷

    连带着,让他们对李妧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毕竟这个时候的人们,相信血脉传承。

    士族同庶民绝不可能通婚,便是因为要保持高贵的血统。

    若是李妧的生母真的如同李嫤所说的那般不堪,在他们的心里,有着那样的人一半血脉的人,又能是什么好东西

    然而不想,这里头竟是另有隐情。

    李妧口口声声说可以对峙,这神情绝对不像是说谎。

    反而是这李嫤,这样的慌张,还不是心虚么

    要说起来,这李家的夫妻二人做的事儿也够无耻的。

    先是李书,明明受了人家的救命之恩,可是后面的举动却如同恩将仇报。

    而后便是徐氏,心思那样的歹毒。自己想要害人家,被察觉了,人家先一步逃走了,还要污蔑人家是私奔

    这李嫤,就更可恶了

    事到如今,便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李嫤是嫉妒李妧的才情,这才故意出言不逊,想要揭穿李妧的身世,叫她在众人面前丢脸

    可是李嫤万万想不到,正是因为她的这番举动,倒是让人不由得同情起李妧来了。

    这时有个清亮的声音道“真是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不过,李嫤有一句话倒是说对了,有些人生下来便随了父母,留着卑贱的血”

    话说到一半,似乎是忍不住了一般笑出了声。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是王琦,不由得都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这王琦一向就同李嫤不对付,上次在王家,不也是她叫李嫤大大的丢了回人么。

    看样子,这回又有好戏看了。

    而王琦果然也不负众望,止住了笑,又接着道“我说的这卑贱啊,指的是人品。若是一个人道德不好,从底子里就坏掉了,又谈什么高贵呢”

    她斜眼看着李嫤“正如你所说的话啊,令尊令堂都好似谈不上高贵了。”

    这话音一落,不禁李嫤的脸气得涨成了猪肝色,就是李妧也有些诧异。

    这王氏阿琦,还真是敢说啊

    不过转念一想,她又释然了。

    王琦敢这样得罪人,第一是占着年纪小,不懂事。第二,便是占着家世。

    毕竟,李家虽然也跻身士族,然而在这些世家里,还这是排不上号。

    再加上如今李氏本家的人,在朝廷上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官职。

    可这王氏就不一样了,这可是煊赫百年的老牌世家,亦有众多子弟在朝堂上担任要职,可谓是跺跺脚,晋朝都要震一震的

    家族有底气,家中的子弟自然更有一份傲气,不怕得罪人。

    哪怕作为分支的王琦,亦是傲气十足。

    李妧想明白这些,不由得又在心中感叹了一把,真是同人不同命

    不过,也只是小小叹息一会儿,眼下还有个烂摊子要收拾呢。

    她不再去看李嫤,反而面向众人,环视一圈,而后敛声肃色,郑重的朝众人缓缓行了一个礼,而后正色道“今日真是对不住诸位,因为我们李府的家事,扰了这个赏花会。”

    “其实,原本阿姐挑衅,我应当不理才是,也不至于闹得这样难看。

    可古语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我阿娘十月怀胎,九死一生的生下我,而我却听着她遭人诽谤而不制止,又怎配为人子、怎配立于这天地间”

    “思来想去,还是不能不辩。只是却是对不住各位了。”

    说罢,又是深深的行了一礼。

    她语气真挚,行为亦很是谦恭,众人见了,便是原本对她有些微词,此时也不免觉得理解了。

    再者,这个时代看重孝道,而李妧冲冠一怒,也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母而已,又何错之有

    陈大郎见此,心中不免有些羞愧。

    他方才竟然还真的因为李嫤那几句话,从而对李妧有一瞬间的鄙夷现在看来,这该鄙夷的人,却是他自己。

    想到这里,他忙道“这是人之常情,怎么能怪你呢若是说起来,我只能说更加佩服你了。不仅在这乱世中,还有那样自在的心境,而且还有一颗至纯至孝的赤子之心,着实是叫我等钦佩。”

    这个时代的人,喜爱点评人物。

    而陈大郎说李妧有一颗“至纯至孝的赤子之心”,这便是给了李妧很高的评价了。

    虽然陈大郎既不是长者,也不是什么有声望的名士,这点评传到外头去激不起什么浪花,不过却足以让这些年轻的女郎、郎君们,对李妧有些好感。

    而且这不仅是夸赞李妧,也算是递了个台阶儿。

    果然有了这个台阶,众人纷纷都点头称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起来。

    秦然更是道“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说来,也不算你的错。你这样的年纪,能有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我就服你,管你是什么出身呢”

    其余人等也纷纷附和,并且还似乎真是转移了注意力似的,不再说起李嫤,反而讨论起方才李妧所作的诗词来。

    这些人,亦不愧是受着良好教育的士族子弟,竟然是把这首诗词解析了个透彻。

    李妧怒意渐熄,耳朵里听着他们对诗词的讨论,还有对她的夸赞,只觉得越发的心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