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正文 第288章 乌合之众,难成气候
    李洪义呆了呆,急忙起身下拜。

    孟业低笑道“官家口谕,让使君领旨自观便可,切记不可声张”

    李洪义心中一突,有种不祥的预感,两手捧着旨意迟疑不决。

    “使君有何顾虑”孟业紧盯着他。

    李洪义不自然地干笑道“突然间接到官家旨意,着实令人意外, 孟供奉勿怪。”

    孟业笑了笑,示意他展开旨意自己看。

    李洪义高捧黄绸密诏往开封方向拜了拜,稍稍侧过身子,小心翼翼地展开,逐字逐句地默默念诵。

    “这”

    才看到一半,李洪义已经惊出一身冷汗, 昨夜睡得迟, 今早起得晚,浑身留下的疲倦感顿时一扫而空。

    孟业笑道“使君勿惊, 还请看完密旨。”

    “好好”

    李洪义擦擦额头和鼻尖的冷汗,强压心中惊骇,瞪大眼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了起来。

    的确是官家的笔迹,还加盖了天子宝玺,绝不会有错。

    可是每一个字看在眼睛里,都像是针扎一般令人难受。

    官家竟然密诏他除掉王殷,收拢澶州兵权,暗中切断河北的兵马钱粮转运,派兵扼守黄河道口,严防邺都兵马。

    河北方向有任何动静,都要第一时间火速禀报开封。

    李洪义一字不落地看完几遍, 浑身无力似的跌坐下,满面苍色, 大口喘着粗气。

    安逸日子过得久了, 突然间让他干这么刺激的事, 着实有些反应不过来, 心脏也承受不了。

    “官家的意思, 使君可看明白了”孟业轻笑道。

    李洪义痴痴点头“看明白了。”

    “那不知使君打算何时动手如何动手可需要孟某配合”

    李洪义陡然惊醒, 忙问道“还请孟供奉如实相告,开封城内究竟发生了何事”

    孟业把十一月十三日以来,广政殿杀史弘肇杨邠王章三人的事情经过,以及开封城几日的封城屠杀事件,轻描淡写地讲述了一遍。

    李洪义听得寒毛倒竖,不停地吞咽口水,冷汗涔涔,后背心湿透。

    “开开封竟竟发生这般这般耸人听闻的剧变”

    李洪义说话都有些结巴。

    孟业轻蔑地看着他,此人果然如传言中一样,是个懦弱无能之辈。

    同样是太后的弟弟,和心狠手辣的国舅李业比起来,他们兄弟差距也太大了些。

    “官家另派密使赶赴邺都,只要除掉郭威,河北便乱不起来,到时候使君奉诏持节前往邺都主持大局,成为我朝河北大军的新任统帅

    来时国舅特意嘱咐了,将来使君在外领兵,国舅在内主持朝政, 你们兄弟双剑合璧,成为我大汉江山的顶梁支柱。有国舅作保, 使君定能稳坐帅位,执掌兵权”

    孟业语气充满诱惑,听得李洪义心中打鼓,眼珠子乱转,时而呼吸急促,时而心肝扑通跳。

    “敢问孟供奉,郭威麾下猛将如云,威名盖天,官家如何能不着痕迹地除掉他”

    李洪义咽咽唾沫,小声问道。

    孟业淡淡道“此乃绝密,请恕下官无可奉告使君只要知道,郭威身边有官家和国舅安排的人便可。”

    “噢噢原来如此”李洪义恍然大悟,原来郭威身边已经埋下刀斧手,就等着听从号令行事。

    孟业见李洪义迟迟不肯表态,有些不耐烦地道“还请使君尽快除掉王殷,安抚澶州局势,配合官家布局河北”

    李洪义讪讪道“既然官家有密诏,臣李洪义自当遵从。只是只是近来王殷吃住都在后军行营之内,还有百余亲兵不离身,实在找不到机会下手。

    不如这样,请孟供奉留在府上安心等候,我即刻前往后军行营,过几日找到机会,再动手不迟”

    孟业皱眉思索,没有注意到李洪义眼神略带闪烁之色。

    “好吧,还请使君尽快拿主意,邺都那边可不能延误太久,迟则生变”

    孟业一时间也想不出办法,只能听李洪义的。

    “事不宜迟,某这就启程赶到北岸大营。”

    李洪义起身,朝厅外喊了声,唤来老仆叮嘱道“安排一处清静的厢房,请孟供奉入住,每日茶饭酒水伺候周到,由你亲自安排,不可走漏消息,让外人察觉孟供奉住在府上。”

    老仆急忙应下。

    “这是跟随我多年的奴仆,忠心谨慎,孟供奉有任何需要只管跟他说便是。”

    李洪义笑吟吟地道。

    孟业道了声谢,跟随老仆走出厅室。

    李洪义目送他离开,笑脸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迟疑。

    捏着密诏一阵踱步,李洪义还在反复思量究竟该如何取舍。

    “李业气量狭小,如果让他除掉郭威掌握大权,又怎会甘心把兵马大权交给我如此一来,我岂不成了第二个郭威,被他视作眼中钉”

    “李业只会弄权,要论行军打仗,郭威胜他千倍万倍”

    “河北雄兵不下十万,倘若事情败露,郭威举兵南下,我澶州首当其冲,第一个死的就是我李洪义”

    “郭威宦海沉浮多年,又怎会被李业等人轻易地安插细作在身边此事只怕有诈”

    李洪义脑海里天人交战。

    从情感血缘来说,他是太后的堂弟,有外戚身份,荣华富贵是跑不了的。

    但事实和直觉告诉他,官家和李业的算盘打得精细,却未必能奏效。

    更重要的是,李洪义根本没有信心和胆量除掉王殷

    王殷也是战将出身,受郭威赏识担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洪义知道自己的斤两,只怕杀不了王殷,反倒会被王殷剁成肉泥

    “李业空有野心,能力却不足,迟早害人害己我决不能跟随他们往火坑里跳”

    许久,李洪义终于下定决心,攥紧手里的密诏,脸色忽明忽暗,咬牙阵阵发狠

    当天夜里,李洪义渡河赶到黄河北岸的后军行营,直奔王殷所在的帅帐而去。

    王殷忙碌一日,倍感疲倦,正要脱下衣袍歇息,帐外亲兵禀报说李洪义求见,只得起身相迎。

    “李节帅怎么有兴致来大营瞧瞧”王殷迎他入帐,打趣着笑道。

    李洪义解下披风扔朝一旁,等亲卫送上热茶退下后,双膝一弯重重跪倒在地,嘴一瘪大哭起来“王将军救我”

    王殷大惊失色,忙俯身搀扶“李节帅这是作何快快请起”

    李洪义哭得抽抽噎噎,鼻涕眼泪糊一脸“小弟大祸临头,恳请王将军看在往日情面上,救小弟一命”

    王殷哭笑不得“李节帅有事但说无妨。”

    李洪义哽咽着抹抹泪,从怀里摸出密诏“此物请王将军过目”

    王殷狐疑地接过,一目十行地迅速阅览一遍,猛地抬头吃惊地看看李洪义,又赶紧低头重新仔细看过。

    “此物从何而来”王殷满面冷凝,心头火气抑制不住地窜起。

    李洪义咽咽唾沫,把孟业持密诏前来一事和盘托出。

    王殷怒不可遏,将密诏死死攥紧,捏成皱巴巴的一团,咬牙低吼“昏君竟然听信小人之言,欲图诛灭功臣史公、杨公死得冤枉啊可怜郭枢密一家竟然也”

    王殷冷沉的目光里透出几分杀气,盯紧李洪义突然闭嘴不言。

    李洪义吓一跳,急忙道“王将军切莫误会小弟和李业等奸佞不同,绝对没有加害将军和郭枢密的心思否则小弟今夜也不会来见将军”

    王殷深吸口气,压下心头怒火和震惊“那孟业何在”

    “就在小弟府上”李洪义急忙回答。

    王殷负手踱步,李洪义眼巴巴地看着他,哭丧着脸“小弟只想当个安逸享乐的富贵闲人,哪里有胆量害人,请王将军拿个主意,你我眼下究竟该怎么办才好”

    王殷沉默片刻,猛地睁开眼低沉道“昏君和李业等奸佞要杀我,我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今之计,只有派副使陈光穗赶到邺都禀明郭枢密,表明我等投效之意,一切听从郭枢密安排”

    王殷大手用力拍拍李洪义的肩膀“你将昏君的阴谋透露于我,开封是回不去了,不如与我一同投效郭枢密吧你我二人合力守备澶州,等候邺都大军南下往后,你我二人便是生死弟兄今日救命之恩,王殷没齿难忘”

    李洪义没有多做犹豫,抱拳道“小弟愿随王将军投效郭枢密”

    王殷看看手中密诏,恨恨地道“此物和孟业的人头,就是你我二人的投名状”

    王殷和李洪义连夜赶回澶州城,第二日清早,正在熟睡中的孟业突然被闯进屋的甲士惊醒,没等他惊恐反抗,就被乱刀砍死,割下首级连同那道密诏,交给节度副使陈光穗带到邺都。

    邺都。

    自从郭威抵达邺都后,施行坚壁清野的策略,整顿军纪,严肃处置了一批玩忽职守,不严格执行边防任务的将校,使得河北士气为之一振,定州沿线的防务愈发严密,叫契丹人没有任何可趁之机。

    两月前,柴荣亲自统兵剿灭了游窜在深州地界的契丹骑军。

    一月前,郭威从边防最前线的秦州回到邺都,举贤不避亲,当着众将士面将柴荣大肆表扬一番,命他全权都管镇州、深州、赵州三镇兵马。

    契丹人见河北防守严密,探听后知道是郭威亲自坐镇邺都,找不到可以浑水摸鱼的地方,只得收缩兵马,退守至涿县。

    原本因为契丹人大兵压境,风声鹤唳的河北地界,在郭威抵达邺都后,短短三四个月内便恢复平静。

    这日邺都城内,一名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男子出现在偏街一处食肆内。

    他唤来堂倌要了些饭菜大吃一顿,本来还想喝酒,可转念想想自己还有重任在身,压下酒瘾扔下一把钱币走了。

    此人名叫岩脱,还不到三十岁,沙陀人,乃是从小跟随刘承祐长大的童仆出身。

    刘承祐登基后,岩脱随之得到重用,一直在各州各军担任采访使,暗中探查各地的风土人情,监察当地官员和民间。

    此次岩脱领受密旨,潜入邺都与护圣左厢都指挥使郭崇、奉国右厢都指挥使曹英联络。

    郭崇和曹英都是跟随郭威出征河北的禁军大将,跟随郭威多年,战功也不少,可是在郭威的势力集团里地位却不算高。

    岩脱花了半日工夫打探到二人目前所在,又通过李业埋藏在邺都禁军里的几个小校,顺利与郭崇曹英取得联络。

    翌日一早,邺城西门旁一处小摊,郭崇和曹英如约前来与岩脱会面。

    小摊售卖些蒸馍和炊饼,还有稀粥酱菜,岩脱每样买了些,坐在桌边大快朵颐。

    郭崇与曹英亲如弟兄,两人都是四十余岁,出身寒微,都是从一个小军卒做起,依靠勇武立下战功,又几乎同时追随郭威,一步步做到如今禁军将领的位置。

    岩脱不论年纪还是资历,在二人面前都算是晚辈,可他却俨然一副天子使臣的姿态,二人来到以后也不起身迎接,示意二人坐下后也不说话,只顾埋头吃喝。

    等了一会,郭崇假装沉不住气,抱拳道“尊使急召我二人前来相见,不知有何要事”

    岩脱瞥他一眼,把最后一半热腾腾的馍馍塞嘴里,嚼完咽下肚,才慢悠悠地道“国舅让我来问问两位,半年多前两位答应国舅的话,可还作数”

    郭崇和曹英相视一眼,齐齐回道“当然作数”

    郭崇忙道“只要国舅用得上我们,我二人必定全力效死”

    曹英抱拳沉声道“我二人愿为官家效力,万死不辞只请国舅帮我们在官家面前多多美言”

    岩脱似笑非笑“只要二位尽忠办事,官家和国舅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听尊使的意思,官家有旨意给我们”郭崇急忙问道。

    岩脱嘿嘿一笑,机警地四处看看,从怀里摸出一份封存在锦囊里的帛书递给二人。

    “拆开来看,切莫声张”

    曹英接过,和郭崇坐在一块,小心翼翼地拆开锦囊取出帛书阅览。

    看罢,二人皆是震惊地看了对方一眼。

    岩脱时刻紧盯二人神色,低声道“怎么样,这件事,两位将军可敢做”

    郭崇眼神闪烁,咬牙道“我二人早就憋了一肚子怨气,有何不敢的”

    曹英脸色凝重,低声道“事后我二人有何好处”

    岩脱笑道“官家金口许诺,事成之后,侍卫司都虞候职位和开封附近的节度使职位,随两位将军挑选”

    两人相视大喜,齐齐抱拳道“臣等愿为官家分忧请尊使静候佳音”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