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拉关系,拜码头
    东二条甜水巷,和侯府一墙之隔的一座宅子也被朱秀买下,对外谎称是一位关中大商贾的宅院,实则作为藏锋营在开封城的大本营。

    侯府有事,藏锋营人手转瞬及至。

    马庆正在翻看近来汇总的情报,两名派去保护周宪的暗桩前来禀报。

    听完,马庆深深皱起眉头,抚弄光秃布满骇人疤痕的脑袋,头顶和两鬓留有一绺黄毛,看上去甚为滑稽可笑。

    两名暗桩单膝跪在他面前,抱拳低头,神情严肃。

    “赵匡义你二人确定没有听错”马庆问。

    一人忙回道“那小子生怕周娘子听不到他的名号,嚷嚷得可大声了”

    “那伙青皮混混也称呼他为赵衙内,属下敢保证绝不会听错”另一人也说话。

    马庆“嘿嘿”怪笑几声,滴咕一声“不知死活”

    “走,随我去见侯爷”

    马庆起身背着手走在前,腰有些句偻,腿脚一瘸一拐,两个暗桩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分毫不敢超越,从一处暗门直接进入侯府。

    前厅,朱秀正在接待一位造访的客人,南阳王安审琦之子安守忠。

    这安守忠二十岁,担任宣徽北院都勾押官,是个清闲又有油水的美差。

    如果朱秀继续担任宣徽北院同知兼检校副使,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

    两人之前并无交情,安守忠突然造访,倒是令朱秀很意外。

    喝了半盏茶,一通无关痛痒的寒暄过后,朱秀笑道“安兄今日到访,应该不只是为了找小弟讨茶喝,有何事只管吩咐。”

    安守忠笑道“朱侯爷爽快,某就直说了。其实这次来,是想请朱侯爷把某的名字,加在提交给吏部的调职名单上,某想到火器监任职。”

    “哦”

    朱秀略感讶异,“安兄在宣徽北院清闲又显贵,为何想来火器监须知火器监刚刚成立,事务繁杂,又被官家和朝廷寄予厚望,担负火器研制生产重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衙门。”

    安守忠诚恳道“某不才,却也想为官家和朝廷做些实事。况且某一直对火器感兴趣,也小有研究,绝不会当个吃闲饭混资历的闲人,更不会拖累朱侯爷。

    朱侯爷身为监正,往后某有哪里做的不对之处,只管呵责叱骂,无需顾忌”

    朱秀忙道“安兄误会了,在下绝非此意”

    安守忠定是以为朱秀怕他不懂火器,却想进火器监熬资历,有机会得到官家重视。

    更怕他进了火器监指手画脚,不把朱秀这个监正放眼里。

    如果真是这样想,安守忠就太小看朱秀了。

    火器监关系到大周军事改革,乃国家军政的重中之重。

    郭威早就耳提面命过,火器监决不允许养一个闲人,更不允许任何人随意插手,但凡有事朱秀可以随时向他奏报。

    安守忠之父安审琦虽是大周仅有的几个异姓王之一,但也不至于让朱秀对他有所顾忌。

    朱秀笑道“在下是真心为安兄考虑。火器监事务繁重不说,还有一定危险性,研制火器的作坊气味可不好闻,办公环境比不得宣徽北院,安兄真想来,可要想清楚了。”

    安守忠莞尔道“朱侯爷是担心某吃不了苦头某从十二岁起就跟随父亲上战场,混迹军营多年,武艺倒是平平,不过吃苦耐劳的本事倒是锻炼出来了。

    火器监条件再差,总不至于比野外行军还寒碜。”

    朱秀摊摊手,“那可说不定。”

    “哈哈哈”两人相视一笑。

    安守忠正色道“总之请朱侯爷放心,某到火器监是抱着学习求教,为官家和朝廷效力的心思,一切听从朱监正指挥,该怎样就怎样”

    朱秀想了想,道“既如此,在下就找吏部要人,请安兄到我火器监担任少监,与我一起负责火器事务”

    安守忠大喜,忙起身揖礼“多谢朱侯爷赏识”

    “安兄客气了,快快请坐”

    安守忠此人在历史上评价不错,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既然他想到火器监任职,不妨卖个面子成全他,反正朱秀正好缺几个得力副手。

    “不知安老王爷近来可好”朱秀道。

    安守忠笑道“前些日父亲寄来家信,说在泾州过得安逸,完全没有感受到边地守边的辛苦。

    朱侯爷和史匡威将军之前在泾州,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做完了,家父去了捡现成,一点不用操心。

    泾州原州的民生军政一派欣欣向荣,家父带兵多年,镇守过多个藩镇,还从未这样轻松过。”

    “呵呵,彰义军还有许多弊病,还得靠老王爷多多改良。”朱秀客气道。

    安守忠认真道“三月时我去过一趟泾州,但见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

    州县官衙下设的镇署衙门竟然直接管理乡村,阳晋川盐监、原州马场、崆峒山的采石作坊、铸铁作坊等等官营作坊让某大开眼界。

    听说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布局都是朱侯爷一手操办,某深感敬佩

    若我大周天下各处州县都能如泾州、安定县一般治理,何愁国家不兴、盛世不临”

    朱秀内心得意,嘴上谦虚道“安兄过誉了,小弟也只是为百姓办些实事,关键还是圣天子在朝,恩泽万方”

    安守忠笑着颔首。

    当今官家的确是位难得的英主,但泾州所呈现出的朝气蓬勃,是大周其他州县不具有的,就连开封也没有。

    去到泾州,安守忠处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泾州百姓所表现出的生机和活力,让他内心备受震撼。

    朱秀带给泾州的变化,绝对是翻天覆地

    父亲安审琦在家信中直言朱秀是治世大才,安守忠深以为然。

    说到泾州,朱秀笑道“恕在下孟浪,老王爷若想延续彰义军的军政事务,我这里有几个人才,倒是可以举荐给老王爷,泾州地区的发展,不妨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朱侯爷但说无妨。”

    “彰义军判官宋参、支使官裴缙、安定县令温仲平、原州平高县令沉学敏。”

    安守忠一听就明白了,这些人一定是朱秀在泾州时提拔的心腹,现在都位居彰义军要职。

    朱秀言下之意,请安守忠带话给安审琦,对这些人多多照顾。

    毕竟安审琦现在是彰义军节度使,对治下人员的人事任用有直接处置权。

    如果安审琦动了这些人,朱秀在泾州的势力将会一落千丈。

    安守忠笑道“某在泾州时也听过这几位的贤名,都是泾州新政的有功之人,家父对他们也很欣赏,请朱侯爷放心”

    朱秀感激道“多谢安兄照拂,也请替我向老王爷问好。”

    有了安守忠这番保证,朱秀放心许多。

    安审琦是个明白人,不会轻动自己留下的心腹。

    反正他也不会在泾州呆一辈子,过个两三年,官家总会召他回京养老的。

    只要宋参裴缙等人还在,彰义军就还是朱秀的势力范围。

    又闲聊两句,朱秀朝厅外看了眼,压低声道“安兄,近来官家对关中、河西一带州府、军镇调动频频,又调大将罗彦瑰出任邠州静难军节度使,老将王景出任凤翔军节度使,只怕是有向西进取之意

    安兄可寄信给南阳王,请老王爷整备兵马,加紧操练,只等官家旨意一到,老王爷定可凭借彰义军在河西又添新功”

    安守忠惊讶道“莫非官家想对孟蜀开战”

    朱秀笑道“倒也不一定是伪蜀,更有可能是渭州、秦州、武州等河西旧地

    这几州都是吐蕃人、回鹘人趁着中原大乱之际抢占去的,乃是河西关防重地,决不能任其长久脱离朝廷管辖。

    所以我猜,官家有收复故地之意”

    安守忠思考了下,觉得朱秀分析得有道理,结合近来官家对关中西北军镇的调动来看,此事完全有可能成真

    “多谢朱侯爷指点”安守忠急忙道谢。

    一旦河西战事打响,安审琦手握兵强马壮的彰义军,一定是朝廷倚重的主帅人选。

    早做准备,可以避免出现许多意外。

    “往后在下和安兄就是火器监同僚,私底下不妨多多走动亲近,火器上的事也好多多交流。”

    朱秀朝他挤眼睛,安守忠莞尔一笑,觉得这朱侯爷当真是位妙人。

    又谈了会,朱秀留他吃了顿便饭,亲自送他出府而去。

    马庆刚准备去见朱秀,府上仆从来报,说是广和商行的大掌柜吴大签领着儿子吴津求见侯爷。

    吴津是吴大签的长子,也是泾州吴家的下任家主。

    吴大签带他来拜见侯爷,也是存了带后辈子弟拜码头的意思。

    马庆站在前厅台阶等候,见吴大签父子在仆从的带领下匆匆走来。

    远远的,马庆朝那吴津望去,不觉皱了皱眉头。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穿名贵锦缎衣袍,打扮得一副富贵模样,一身行头恐怕比侯爷穿的还好。

    相貌还算端正,只是一路走来四处张望打量,神情轻浮,马庆不是很喜欢他。

    “吴某拜见三爷”

    见到马庆,吴大签加快脚步,恭恭敬敬揖礼。

    作为朱秀在泾州时的旧部,吴大签等人还是习惯称呼马庆为三爷。

    “吴东主用不着多礼。”马庆笑呵呵地拱拱手。

    吴大签扭头朝儿子低喝“还不快拜见三爷”

    吴津见到马庆第一眼就被吓到,瞪大眼脱口而出“爹这人怎么长成这副不人不鬼的模样”

    吴大签大骇,直接回身反手狠狠一耳光抽去,打得吴津半边脸瞬间红肿

    吴津捂着脸惊骇地望着父亲,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发火。

    马庆咧嘴笑了,黑乎乎的嘴里尽是缺牙。

    若是被藏锋营的谍子瞧见,马大统领露出这副尊荣,只怕会战战兢兢一整天。

    谁不知道马大统领没事就捧着罗织经研究,还从武德司学来一套专门审问犯人的酷刑手段。

    每当马大统领在地下密室兴致勃勃研究死囚尸体,有新的心得体会时,就会露出这副不人不鬼的可怖笑脸。

    话说,,,版。

    吴大签拽着儿子跪倒在地,惶恐道“这逆子平日里被小人惯坏了,口无遮拦,请三爷恕罪”

    吴津不服气地跪地,捂着脸满是委屈愤怒,又不敢发作。

    马庆笑呵呵地道“吴东主啊,你在这开封城也有些年头了,应当知道这地方最忌讳的就是乱说话。

    我马三跟你一样,都是侍奉侯爷的,你儿子滴咕我两句倒是没什么。

    可待会见了侯爷,你可千万管好他,莫要乱说话,否则就算侯爷宽宏大量不计较,我马三也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吴大签脸色煞白,发福严重的肥硕身躯止不住颤抖“请三爷放心”

    吴津一抬头,瞧见马庆似笑非笑地盯着他,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寒气,都囔着低下头不敢再说什么。

    “走吧”

    马庆带着父子二人进了前厅。

    朱秀对吴大签倒是客气,请他坐下,奉上茶点,吴津站在他身后。

    吴大签打理广和商行兢兢业业,是朱秀目前最重要的钱袋子。

    吴家也因此成了开封城有名的大商贾,凭借广和铺子挣得盆满钵满。

    “这次来,主要是带犬子拜见侯爷,认认门,往后商行的一些生意,小人打算交给他来负责”

    吴大签低声说着,态度谦卑到了极点。

    朱秀打量一眼吴津,随口道“令郎一表人才,让他早些接手生意也好,你也能轻松轻松。

    不过火器监的原料供给,还是要你来亲自负责,此事事关国家大计,千万马虎不得”

    “侯爷放心,小人为侯爷效力多年,知道轻重,绝不敢出差错。”

    “嗯,很好”

    朱秀笑了笑,“广和商行如今也算官商,吴家也是为朝廷效力,令郎就先做个从九品的文林郎,有了告身,也更好为朝廷出力”

    吴大签大喜过望,急忙拉着儿子拜倒“侯爷对吴家再造之恩,没齿难忘”

    又问了些商行近况,朱秀打发父子二人离开。

    出了侯府,吴大签才长长松口气,擦擦脸上油汗。

    吴津按捺不住兴奋“爹,往后我也有官身啦”

    吴大签狠狠瞪他一眼“笑个屁方才你差点惹下大祸”

    吴津滴咕道“那姓马的本就长得一副鬼模样,有何说不得的他也只是侯爷身边一介奴仆,怕什么”

    吴大签怒道“你懂个屁侯爷宽宏,你在他跟前说笑两句都没什么,可那马三爷万万惹不得”

    吴津狐疑道“为何”

    吴大签张了张嘴,骂咧道“有些事还不能告诉你总之见到马三爷一定要恭敬,比见到你爷爷还要恭敬”

    “我爷爷早死了”吴津都哝,吴大签抬手想给他一巴掌,却是大喘气咳嗽起来。

    “爹,你身子骨越来越差了,还是莫要轻易动怒为好。”吴津拍了拍他的后背,笑道。

    吴大签扶着马车叹气“唉唉你还太年轻,吴家交给你我不放心,还得再撑几年。”

    吴津笑道“您少纳几房小妾,身子骨自然就好了。”

    “哼我是怕你不成器,我吴家到最后又得回泾州讨饭吃,想多生几个”

    吴津嬉笑道“可您折腾两年,也没折腾出结果,还是算了吧,毕竟我儿子您孙子都快两岁了。”

    “唉唉”吴大签仰天长叹,为自己没能老来得子深感遗憾。

    “我告诉你一条秘诀,只要你能做到,吴家永保富贵不成问题”

    “哦还有这种秘诀,爹您快说”

    “永世效忠侯爷,决不能生出贰心”,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