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213章 光刻机双工作台设计完成
    本来这些已经入不敷出,债务满身的机床国企,这会已经在倒闭的边缘了。

    现在龙翰科技有插手了机床业务。

    还哪有他们的生存空间了。

    谁知道忽然龙翰科技官宣会将机床生产业务外包。

    这个消息对这些老旧国营机床厂来说。

    彷佛是打了鸡血一样。

    纷纷前往京城的龙翰机床厂打算承包相关制造业务。

    其实苏翰自己也能生产机床。

    制造机床那点投资对苏翰来说,连零钱都算不上。但他并不想什么都亲力亲为。

    在他看来凡是国内的优势项目。

    自己不应该去抢夺市场。

    反而他应该去抢夺些劣势项目。

    机床制造产业,国内不是制造水平不行,而是数控软件方面不行,只要给点机会,国内的机床企业会顺势而起。

    自己不过只是补其短处发挥长处。

    如果通过自己的数控技术,把整个机床产业给盘活,拉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那才是他想做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苏翰没有将这些国企全都买下来。

    成为自己子公司的原因所在。

    虽然龙翰机床打算将业务外包,但也不是谁都能包的,必须要一些老牌的国企,并且手上的还有不少高技术人才和研发人才的公司,才有资格做自己的承包商。

    苏翰最后亲自敲定了两家老牌生产机床的国企。

    东北一家。

    华中一家。

    分别覆盖不同的区域。

    龙翰机床负责生产数控组件。

    两家公司负责生产机床组件。

    最后以卧龙机床的名义贴牌出售。

    苏翰还给两家企业负责人看了自己五轴数控机床样品。

    并表示以后会授权他们继续生产自己的五轴机床。

    两家公司高层都兴奋坏了。

    如果有了五轴机床,那么就不止是在国内了,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了。

    苏翰还同意可以给两家公司分别投资三亿华夏币。

    买断每家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其实这三亿资金把他们企业都买下来也够了。

    为什么没有那么做

    因为苏翰不想背上什么吞并国字头企业的名声。

    两家公司高层听到还有这好事儿都是高兴坏了。

    有了这三亿资金兜底。

    他们就可以把公司这些年的债务都还了,以后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后来当两家公司成功上市以后,给苏翰带来的财富,要远远超过他投资的数目。

    没多久。

    米联邦放开对国内四轴数控机床的出口禁止命令。

    不少国际机床大厂进入国内销售。

    国内不少公司都兴奋的去购买号称质量更好的进口机床去了。

    不过苏翰却不为所动。

    他还亲自给两家机床厂下了几百台订单。

    龙翰汽车需要大量的机床,光是自己厂子的订单,养活两家机床厂也是一点问题没有。

    国家最后也下了几百台的订单。

    当然还有一些国企也下了不少订单。

    加在一起也是上千台的订单。

    也够两家公司忙活很长时间了。

    苏翰的五轴高精度数控机床完成试生产和测试。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下一部的行动了。。

    那就是光刻机的离轴同轴对准以及双工作台的设计。

    其实苏翰现在脑中有很多机械工程方面的知识。

    里面当然包括最先进光刻机双工作台设计。

    只是之前没有高精度机床。

    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动手设计。

    现在的他已经有了最先进的工具,那么光刻机工作台的升级迭代,也是必须要搞起来的。

    还有一件事。

    就是要尽快完成浸润式光刻机的设计。

    浸润式光刻机的设想,来自台圈某芯片代工厂的一位工程师。

    前两年苏翰也尝试挖过这名工程师。

    但对方听说是龙翰微电子的人就拒绝了。

    在这位台圈工程师看来,龙翰微电子只是芯片制造企业,而且使用的也是老旧淘汰的国产光刻机,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浸润式光刻机设想。

    自然也就没同意。

    对方现在去了欧系联盟。

    那么明年他就会会完成浸润式光刻机。

    而帮他完成这个设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光刻机生产企业a公司。

    所以苏翰必须在明年之前,完成浸没式光刻机和双工作台的设计,率先打破技术壁垒,进入一百三十纳米的大关。

    四月。

    瀚邦搜索的数据中心率先进行了招标。

    其实服务器什么的龙翰科技现在自己就能生产。

    只是其他配套设施需要外包给其他国家才行。

    欧系联盟的三家公司,亚西亚联盟的一家公司,国内的一家公司,长岛国的一家公司,还有南北米地区的两家公司。

    由于没有包括米联邦,所以米联邦的公司,没有参与数据中心的招标。

    但五月的海底光缆项目招标。

    不少米联邦的公司都参与了。

    毕竟说到光缆的相关技术还是米联邦比较先进。

    只不过铺设光缆的公司是华夏公司,所以这次竞标都是合资企业。

    最后有两家公司竞标成功。

    一家负责从华夏到南北米地区的光缆铺设。

    一家负责从华夏到欧系联盟地区的光缆铺设。

    五月。

    英特公司率先发布了两款全新cu。

    一款cu采用双核心核显。

    另外一款采用的也是双核心,但没有核显。

    两款cu也是采用类似华龙h1的多重封装工艺。

    虽然制造工艺还是一百八十纳米,但晶体管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八千万。

    不过核心数量都没有超过华龙h3。

    其实英特公司也没有办法。

    因为这款cu他们早就开始研发了。

    只是之前还没有华龙h3而已。

    现在只能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a公司很快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性能和英特公司的差不多。

    虽然两家公司的cu都是现在的旗舰产品。

    但还远不如华龙h3的四核心八线程。

    所以华龙h3的市场王者地位依旧无法撼动。

    nv公司也发行了全新显卡gf3。

    新显卡搭配华龙h3性能自然是再次飞起。

    性能几乎是碾压了英特公司和a公司的新品cu。

    也是把两家公司是气得不行。,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