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确实挺缺钱,或者说自打他当了皇帝之后,就没有不缺钱的时候。
洪武通宝都是断断续续地铸造,之所以几次停止铸造,就是因为朝廷缺铜。
后来搞出来大明宝钞,算是缓解了不少,但随着宝钞越印越多,这东西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得老百姓都要不认了。
不得已,他才又下令铸造过几次,但始终是满足不了大明缺钱的窘迫。
因此,在看到大孙这边每月大把的银钱入账,老朱真是羡慕得眼珠子都快着火了。
不过他也只是说说,见二虎和朱棡一脸诧异地看向自己,他自己就讪讪地闭嘴了。
“二虎,兑换那什么币的地方在哪儿”
“回皇爷,就在前边不远处,门口有个铜钱的幌子。”
朱棡见左近没什么人了,这才上前一步说道。
“父皇,儿臣觉得大侄子也不是私铸铜钱之罪。”
“刚刚那铜币我看过,只能算是个小玩意,供人当纪念品,以证明其游过吴王宫”
老朱闻言用鼻子“哼哼”两声道。
“你就不用替那逆孙遮掩了,要不是咱隔三岔五的敲打敲打他,咱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太孙通宝啦”
朱棡闻言心里一紧,暗骂朱允熥那厮胆大包天,大明这么多藩王都没敢私铸铜钱,这孙子竟然敢在老爷子眼皮底下干这事,真是打死他都不冤
虽然朱棡心里恨得要死,但嘴上依然得替朱允熥遮掩。
“父皇言重了,朱允熥那孩子最是孝敬不过,万万不会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的”
“或许吧”
老朱叹了口气,随即跟着二虎去了前边的纪念币兑换处。
几人进入纪念币兑换处的时候,里边已经挤满了人。还有不少人赶着马车,车上装着满满一车的铜钱。
二虎为了不让皇爷久等,当即仗着自己膀大腰圆的身躯挤了进去,对着里边的人大喝一声道。
“都散开”
“今天暂时歇业,想要兑换纪念币的等会再来”
兑换处的负责人听到这话,当场就从柜台里站了起来。看到说话的是二虎,这才重新坐下。
只是聚在兑换处的商贾不认得二虎,见他插队不说,竟然还扬言暂时歇业,顿时鼓噪起来。
“你谁呀,这么大口气”
“就是王府的人过来,也得老老实实排队”
“你算是哪根葱,插队还不算,还想不让我们兑换铜钱”
老朱听到周围商贾的鼓噪,没等二虎回话,就抢先一步怼了回去。
“咱是他爷爷”
老朱撂下这句话,就大踏步地进入兑换处,排在柜台前让他们将各种钱币拿出来。
兑换处的负责人看了眼二虎,见二虎给他使眼色让他配合,当下也不再犹豫,将吴王宫的几种纪念币都拿出来摆在柜台上。
“这位官爷要兑换多少”
“铜币一比十,小银币一比一百,大银币一比一千,金币一比五千。”
“如果是用铜钱换铜币,每天是有上限的。用银子换铜币则没有上限,有多少换多少。银子换银币也是有上限,每天只限换十个。同理,金子换银币、铜币则没有上限。”
“不用忙着介绍,咱就是过来看看”
老朱拿起一块银币看了看,只见上边竟然自己的侧面像。又拿起一块小一点的银币,则见上边换成了太子朱标的画像。
老朱略一琢磨就知道这所谓的爷爷钱、儿子钱、孙子钱是啥意思了。
敢情那孙子是将他们祖孙三代都印在钱币上啦
老朱看到自己的面值最大,下意识地以为是大孙对自己的恭敬之心,心里顿时跟吃了蜜似的,甜丝丝的。
殊不知,这东西跟恭敬之心没关系。
正所谓面值越大,流通性越差。面值越小,流通性越好。
朱允熥之所以把自己印在铜币上,只是为了显摆自己的盛世美颜,啦啦啦
老朱又好奇地拿起一枚金币端详下,他本以为上边会印着朱五四的名讳,却不承想在上边只见到一只小乌龟
“这就是祖宗钱”
“祖宗钱上怎么能画乌龟,真是岂有此理”
“回禀皇爷,这不是乌龟,此为玄武,乃是神兽。又对应玄武湖之名,也称为玄武币。”
“至于祖宗钱,不过是百姓胡诌的名号罢了”
刚刚还滔滔不绝跟老朱讲解兑换比例的伙计,听到二虎这话,吓得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了。
“草民草民拜见”
“免礼”
老朱一甩袖子转身离去,可走了没几步又回过身子,抓起柜台上的一排纪念币恨恨地道。
“咱都快被气湖涂了,差点连罪证都给忘了”
朱棡和二虎对视一眼,心里齐齐为某个小逆孙捏了一把汗,暗道某人可能又要挨揍了
朱棡故意落后两步,拽了拽二虎的袖子低声道。
“赶紧派人去通知我大侄子一声”
二虎瞅了瞅走路都带风的老朱,警惕地摇了摇头。
“晋王殿下,不是卑职推脱,是卑职真不敢啊。”
“皇爷昨天就警告过卑职了,说卑职若是再敢给三皇孙通风报信,就把卑职变成阉虎”
“呃呃”
朱棡听到这话心底一叹,只能祈祷大侄子吉人自有天相了。
老朱从吴王宫出来,径直上了马车,随后马不停蹄地去冶铁作坊转了一圈。
虽说老朱在兵器局的冶铁作坊里也见过大烟囱,可当他看到石灰山脚下矗立了上百个大烟囱之时,依然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你说的那什么高炉”
二虎也没来过这边,他都是听锦衣卫的手下汇报的。因此,乍一看到此地竟然搞出如此大的动静,也感觉非常震撼。
“应该是吧”
“卑职去找个人问问”
二虎说完这话,随便叫过来一个人,让其将此地的管事找来。
不多时,一个锦衣卫小旗颠颠的跑了过来。见到找他的人是虎祖宗,赶忙跪下磕头。
“小的赵木,拜见虎爷”
“你给咱介绍下这些炉子都是干嘛的”
“另外,对待那位老人恭敬点,他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赵木看了眼老朱,心里暗暗吃了一惊,心道这人该不会就是陛下吧
“敢问虎爷,这位可是当今”
“哼”
“不该问的别问”
“小的明白”
赵木赶忙从地上爬起来,给几人介绍此地高炉的妙用。
老朱看到此地管事竟然是锦衣卫的人,不由阴仄仄地开口。
“此地的管事都是锦衣卫”
赵木闻言看了看二虎,见二虎朝着他点头,他这才硬着头皮答道。
“回禀这位贵人,三皇孙说此乃紧要之地,只有交给天子亲军看管才能放心”
老朱听到这话,冷哼一声道。
“算那逆孙还有几分恭敬之心”
赵木听到这话,心说这可不是我问的,是这老头自己说的
“卑职锦衣卫小旗赵木,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老朱见周围的工匠看过来,赶紧挥了挥袖子道。
“起来回话”
“诺”
“不知陛下想看什么”
老朱指了指边上的炉子道。
“先跟咱说说这个吧,这东西真的能一次炼几千斤铁”
赵木闻言解释道。
“没传闻的那么夸张,只是一次能装几千斤铁矿,每次炼出来的铁还不到一千斤”
“嘶”
老朱闻言暗暗咋舌,这厮好大的口气啊,一次出铁千斤竟然还嫌少
要知道寻常作坊,一次装料最多几百斤,能出个百十斤铁,已经称得上是大作坊了。
这里光是炉子就有上百座,就算每个炉子一天只用一次,一天的出铁量也在十万斤了。
一年下来就是三千万斤,比全大明的作坊加一起产量还高
“给咱说说此物的道理,凭啥一次能熔炼如此多的铁料”
“回禀陛下,不是卑职藏私,只是卑职对此物也不甚了解。”
“卑职平时只管人,不管事”
老朱听到赵木这样说,倒是没有半点生气的想法,还觉得此人颇为实诚,是个难得的憨厚之人。
“那就叫个能说明白的人过来”
“这个”
赵木闻言脸上立马露出为难之色,虽说此地工匠甚多,但能说明白高炉炼铁道理的人还真没几个。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按照三皇孙定下的规矩干活,不比自己这个棒槌知道得多。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士子服饰的青年,手里拎着一个记事簿,从几人面前走过。
赵木见状赶忙招呼道。
“孙秀才,你赶紧过来一趟”
孙继祖闻言转过头,见叫他的是此地的管事赵小旗,这才不情不愿地走过来。
“赵小旗,我还要去盘点铁料库存呢,可没时间跟你在这儿闲聊。你要是有什么话快点说,别耽误我干活。”
“孙秀才,这位贵人想知道高炉是如何运作的,咱是一介武夫,哪里明白此间的道道,只能劳烦你介绍一番了。”
“哦,原来是此等小事呀”
孙继祖领着几人来到一座废弃的高炉前,领着几人从底部开的门走进去。
“这里是堆放木料焦炭的地方,这里是堆放石灰石的地方,最上边是堆放料斗,专门盛放铁矿石的。”
“此法炼钢乃是经由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强大压力差,将木料煤炭等物,转化为轻浮之气,轻浮之气燃烧之时能释放出更大的火焰,从而由这种火焰将顶部的铁矿熔炼成铁水,再经由这边的出料口排出”
“贵人若是想彷制,我明钢商会愿意奉送建造图纸,并且派遣经验丰富的匠人上门指导。”
朱元章听到孙继祖的讲解,只觉得自己听了个寂寞。然而,当他听到最后一句话时,脸上顿时露出不解之色。
他分明记得锦衣卫小旗刚刚还说此地重要,因此派锦衣卫看管。怎么到了孙秀才这里,此地的秘密竟然可以随便说,甚至还能免费图纸
“这位秀才,你就这样将高炉的秘密全盘说出,就不怕三皇孙责罚”
孙秀才闻言怔怔地看向老朱,不解地问道。
“责罚什么”
“这就是三皇孙的意思呀,三皇孙从未有敝帚自珍的想法呀”
“高炉虽妙,但在三皇孙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三皇孙之所以让锦衣卫看管此地,并不是防止别人偷窥。而是借着锦衣卫的天子亲军之名,向皇帝陛下表明心迹,证明自己所做之事光明正大,没有任何刻意隐瞒之举”
老朱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懵了,感觉自己好像不认识那逆孙一般。
“三皇孙有此等好心”
孙继祖闻言赶忙解释道。
“倒也不是好心。”
“三皇孙说了,皇帝陛下是个小心眼,就算瞒得了陛下一时,也瞒不住陛下一世”
“三皇孙还说”
朱棡见这狗秀才说起来没完了,抬起脚就踹了过去。
“你可闭嘴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