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勉骂出“老匹夫”三个字后,都没等秦亨伯回应,他身后就跳出来三个官员背刺。
“赵勉”
“尔竟敢辱骂我师公,我跟你拼了”
说这话的人是张斌,新晋的年轻御史。他刚刚看到师公秦亨伯进宫的时候,就想找机会开熘了。
因为他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正面跟师公对线啊。
现在看到赵勉公然辱骂其师公,当场忍不住了,对着赵勉就是一通狂暴输出。
赵勉见骂自己的人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气得脸色当场发青。
“尔不过区区七品,竟然辱骂尚书,此乃以下犯上也”
赵勉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更加惹怒张斌了,他也顾不上什么斯文不斯文了,上前就跟赵勉厮打在一起。
赵勉也是年富力强之辈,或者说他们这一茬尚书岁数都不大,多数是洪武十八年中的进士,到了今年也才过去区区六年而已。
六年时间从一个新科进士升到部堂高官,放到哪个朝代都可以称得上神速了。
至于为啥有这个速度,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老朱手底下的官员是易耗品
其他官员见状,赶忙上前拉架。只不过拉架的时候,难免踹张斌几脚,权当是为赵勉报仇了。
虽然张斌被几个同僚给拉住,并且拖到一边,但赵勉也被弄了个灰头土脸,发髻都被张斌那“泼男”给扯开了,头发噼头盖脸散落开来,可谓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老朱趴在门缝里看到这一幕都笑抽了,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还是头一次感觉如此舒爽。
朱允熥也在笑,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了照顾齐先生面子才拜的三位师傅,刚一出场就有这样大的战斗力。
然而,他正咧嘴偷笑的时候,突然感觉屁股上被人重重地拍了一巴掌。
朱允熥上次挨打的伤害没好利索呢,突然被打了一巴掌,把他疼的“嗷”的一声叫出来。
“皇爷爷,你没事打我干嘛”
“咱高兴”
“那咋不拍你自己大腿呢”
“疼”
“孙儿也疼呀,呜呜呜”
朱允熥听到这么不要脸的话,气得都快哭了可就在他还想抱怨几句的时候,老朱突然按住他的小脑袋。
“嘘”
“又有好戏看了”
朱允熥见状赶忙重新趴在门缝看,只不过挑了个离老朱远一点的门缝。
虽然张斌被拉开了,但赵勉也没脸再说话了。为了不至于冷场,茹常只能硬着头皮上场。
“秦先生,汉武帝刘彻也是妃嫔所生,但汉景帝未立其为太子,先立王美人为皇后,后立刘彻为太子,此也是儒家之礼法也”
“由此可见,不论是说二皇孙为嫡长,还是三皇孙为嫡长都是说得通的。”
“既然两人身份上无差,那么就得论一论贤能了。”
“二皇孙素有贤名,宫内宫外更是有着仁义的美名,且从未有过逾矩之事,加之其年长两岁,足以肩负储君之位”
秦亨伯闻言面上连连冷笑,就在他想进一步跟眼前这不要脸的论论礼法纲常之时,一旁的高明拉了拉他的袖子。
“秦兄先歇一歇,对付此等奸佞小人,有老夫一人足矣”
秦亨伯闻言赶忙朝着高明躬身一礼。
他们三人虽然都是朱允熥的先生,但现阶段却是以高明为首,其他两人为辅。
而且高明这个人外冷内热,对朱允熥这个弟子最为在乎,看到有人敢欺负自家弟子,能忍这么久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你刚刚说二皇孙朱允炆有贤名,那么敢问这位大人,二皇孙都有哪些贤名”
茹常听到这话,只感觉脑子一懵,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所谓的贤名不就是个赞誉么,这玩意哪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可以说
不过他只要开了个头,自然就有人替他说话。
“高先生,你素有贤名,你能说说你为啥贤吗”
说这话的乃是大理寺丞周志清,此人掌管审问犯人,平日里就以口才着称,经过他审问的犯人,没有一个能翻桉的,人送外号周铁嘴。
不过,朱允熥对此有异议,他觉得此人的外号应该改一改,改成周杠精最好。
周杠精此言一出,周围的官员顿时露出揶揄的笑容。这一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用得好,直接将皮球踢给了高明。
事实上,如果高明不是辅左朱允熥,跟他们文官一脉对着干,周志清也不想跳出来“杠”这一下。
高明跟秦亨伯、杨新炉两人还不同,高明在清流中名望极高,又有其兄长高启惨死在前,在江南士林里博得了不少同情分。
他今天站出来“杠”这么一下,定然捅了马蜂窝。搞不好现在就有御史言官在搜肠刮肚地琢磨,如何上书弹劾自己了。
面对众人揶揄的笑容,高明没有丝毫不悦,只是澹澹地回道。
“老夫治学四十载,直接或间接教授弟子中,进士登科者三十九人,中举者一百零三人,生员者没数过,但大几百总是有的。”
“老夫平生只收取有限之束脩,从未收取过学生的任何额外馈赠,更未托请过为官弟子为自己办过任何事”
“老夫身居陋巷,家里只有几十亩薄田,家里老妻一人,亡故后再未续弦。儿子一人,在城皇庙为人读信、写信为生。”
“老夫自律至斯、治家至斯、教导弟子至斯,当不起一个贤名吗”
高明此言一出,站在乾清宫门口的众人无不动容,暗道此乃真贤士也。
别的不论,单说高明一生所教授的那么多弟子,随便跟谁打声招呼,也能给他的独子谋个差事,万万沦落不到城皇庙,给人书写书信那般凄凉啊
众人想到此处,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由朝着高明躬身一礼。
“高先生大贤,吾等谨受教”
茹常和周志清见众人都行礼了,也赶忙整了整衣冠,朝着高明躬身一礼。
这都不是一般的大贤了,这贤名可以比肩孔门十二哲人中的颜回了。
不过,他比颜回可强多了。
毕竟颜回只是安贫乐道,这高明不仅安贫乐道,还教授了一大堆的进士、举人和生员啊。
可以说,他一个人就是行走的书院。
云南这般偏僻的地方,全部生员加一起,可能还没他的弟子多
这样的人要是都不“贤”,那世上何人敢称“贤”。
只有秦亨伯和杨新炉暗暗发笑,他们俩认识高明多年,知道高明从来不是这种爱炫耀的脾气。
高明今天“自卖自夸”,多少是收到了三皇孙朱允熥的影响。
因为这三皇孙,只要取得点小成绩就要炫耀一番,拦都拦不住的那种。
还有一人有点不服气,那就是躲在门口的朱允熥。
“皇爷爷,这高先生不厚道”
“孙儿每个月都给他们发钱,每个月发一百两银子呢,他刚刚连提都没提”
老朱听到这话,再次挥舞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在某逆孙的屁股上拍一下。
“你可闭嘴吧”
“你这辈子能遇到这三个师傅,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区区一百两银子还有脸提”
高明见到众人朝他行礼,脸上也是露出一丝微笑,暗忖自己被那劣徒影响了,竟然变得如此不要脸,哈哈哈
“老夫已经厚颜自夸了,该轮到那位先生说一说,二皇孙都有哪些贤名了吧”
周志清听到这话,头皮都要炸了,只能支支吾吾地道。
“二皇孙孝敬父王,曾在懿文太子重病期间衣不解带侍奉汤药。”
“二皇孙尊重师长,在大本堂读书期间从未缺课,认真完成了每一位师长布置的功课。”
“二皇孙为人友善、待人宽和”
“二皇孙”
周志清说到这儿实在是编不下去了,因为朱允炆实在是乏善可陈,没什么闪光的地方。
高明一直静静地等待周志清说话,见他迟迟不作声了,这才开口问道。
“这位大人说完了吗”
“没说完”
周志清虽然找不出朱允炆的优点,但却能找出许多朱允熥的缺点。尤其是刚刚秦王在大殿上还助攻了一波,让他心里有了不少底气。
“二皇孙久居深宫,没接触过具体的事情,自然没有多少事例可以说道。”
“但三皇孙却是搬出宫许久,先是罔顾朝廷法度,以皇孙之尊经营商铺。其后又指使锦衣卫巧取豪夺,霸占百姓产业。前段时间更是将匠户子弟编成行伍,私自练兵,图谋不轨。还在吴王宫私自铸造钱币,破坏朝廷银钞之法”
高明见周志清越扯越远,心里登时不乐意了。
虽说他也对朱允熥执迷赚钱不喜,但自家的弟子自家管,还轮不到别人说三道四。
“咱们现在说的是二皇孙有哪些贤名,你扯三皇孙干嘛”
“既然你说不出了,那我可就要说了”
周志清闻言,朝着高明敷衍地拱拱手。
“请高先生指教”
高明清了清嗓子,一开口就将众人镇住。
“咱们先论一下何为贤”,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