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珊还以为陆逸明不会选她提问,但是现在很显然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就好像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举手一样。
大约是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了。
李慧珊站了起来,稍微思考了一下,便接过旁边递过来的话筒,十分认真地对陆逸明说道:“像你这样优秀的商业天才,有没有考虑过移民欧美?”
在李慧珊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移民,她觉得国外的一切都很好,有洗碗不洗七遍就要被开除的严谨,有洗干净的马桶里面的水能喝的干净卫生。德意志的下水道有存零件的油纸包,纽约下雨不会涝,坐地铁看书还看报……
可是她没有钱,偏偏出国需要很多钱。
她觉得,那些有钱的人,一定会选择移民的,毕竟任何人都有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权利。
有钱人的权利自然更多一些。
所以陆逸明也一定会选择移民。
甚至可以的话,她还想让陆逸明带上她一起。
陆逸明之所以点李慧珊,其实也就是好奇,李慧珊这种眼高于顶的人,会问出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奇葩问题。
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个问题说奇葩也不奇葩,甚至这还是这个年代的绝大部分人的普遍心声和情感,有不少人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就是为了攒钱移民,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年轻人更是如此,觉得生他养他的这一片土地就是垃圾场,而他们毕生的信念就是离开脚下的泥沼,奔赴西方的乐土。
在那里,哪怕是露宿街头当一条狗,也比在祖国内活得更加有尊严,更加的自由。
远的不说,就是现场,都有不少年轻人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翻开了笔记本,拿出了钢笔,打算写下“陆逸明给年轻人的二十个出国建议”。
陆逸明似笑非笑地看了李慧珊一眼,然后斩钉截铁地摇起头来:“我以我是夏国人而深感自豪,所以这辈子都不会考虑移民这件事情。”
这个答案,不仅仅让李慧珊难以接受,也让其他的人感觉到不能理解。
你这么有钱居然不移民?
是不是脑子不太正常?
李慧珊当即十分不解地问出声道:“为什么不考虑移民?以你在商业上的非凡才能,去发达国家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吧?我听说内地贫穷落后,而欧美繁荣富强,发财的机会明显更多啊。”
不止李慧珊是如此做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么想的。
甚至就连从内地来香江的班主任朱汉文,都觉得李慧珊的话固然难听,让他心里很不舒服,可却又无法反驳。
一九九化,又岂会被区区百年的落后打倒?你们的眼界太窄了!认知太肤浅了!你们只看到了眼前,而我,看的是未来!”
“我的未来,是跟我的民族,我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我的未来,是跟国家共同进步,飞黄腾达;我的未来,是陪着我的祖国,赶英超美,让万邦来朝!是让他们的国民,羡慕我们国家,就好像你们现在羡慕他们一样!”
最后一句话,陆逸明几乎是吼出来的。
他脸色微红,热泪盈眶。
他双眼有神,心志坚定。
台下,掌声雷动,尖叫不断。
朱汉文听得血脉偾张。
几个有着家国情怀的老人,更是暗自抹泪,泛白的鬓角随风摆动。
吕佳佳目光炯炯地看着陆逸明,毫不掩饰她对陆逸明的欣赏。
“原来我们夏国的年轻人,也可以这么自信,这么张扬。”
林瑜贞同样两眼冒星星,手掌都拍红了:“这个讨人厌的家伙,难得说话中听一次。”
人们在欢呼,毕竟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正如陆逸明所言,出身和血统是没得选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难只是暂时的,我们都有美好的明天。
这世上,花言巧语只能骗得一时,唯有真话和实话,才能打动人心。
然而,眼前依旧有很多长期接受国外思想熏陶的人,不为所动。
看着在讲台上光芒万丈,备受瞩目的陆逸明,李慧珊就很不服气,不管陆逸明说得多么慷慨激昂,她始终认为夏国低人一等,内地就是不行,只有出国和移民,才是自己这种优秀人才的唯一出路。
未来的祖国会不会发展她不知道,眼下欧美的繁荣却是实实在在的。
就在陆逸明准备离场的时候,周志明却是直接站了起来,高声说道:“我还有一个问题。”
礼堂里的人,一脸错愕地朝周志明看去。
陆逸明也有些意外。
不过,他还是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你问吧。”
周志明当即直面陆逸明,问出他心中的疑惑:“按照你的论点,那有机会的话,究竟要不要出国留学?”
这个问题很尖锐,毕竟陆逸明从刚才就表现出了力挺祖国的态度。
而爱国这个话题,往往沉重得容易让人变得偏激。
比起刚才讨论的纯粹的出国的话题,出国留学这个话题有所收窄,而且也是当下礼堂里面坐着的不少人正在追求的东西。
这个问题,比起之前的那些辩论,更加现实,更加迫切。
陆逸明毫不犹豫地说:“能出国留学自然是好的,既能开拓视野,又可以增长见闻。毕竟西方列强时至今日仍然掌握着最专业的知识,最前沿的理论,最先进的技术,单纯从学术的角度来分析,内地在高端教育领域这方面,依旧是全面落后于西方的。”
周志明听后不禁深感诧异:“所以你赞成出国留学?”
陆逸明点了点头:“当然赞成,只是留学之后,我希望大家能尽量常回家看看。想要功成名就,不一定非得留在外面,我之前就说过了,这边风景独好。”
现场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只因为陆逸明的话,为所有人都指明了方向。
不少原本有志于出国留学的人,心中都不再迷茫和困苦,毕竟若是在国内能有更好的发展,谁又愿意远赴重洋,离家万里呢?
陆逸明见了,心中很是欣慰,西方列强的实力值得肯定,但炎黄子孙绝非天生低人一等,我们只是错过了大航海,又错过了工业时代。
如今奋起直追,凭借着华裔的智商天赋,迟早能够追平列强,甚至实现反超。
对此,陆逸明比任何人都要信心十足,因为经过上千年的科举筛选,读书和学习已经是刻在我们炎黄子孙血脉里的本能,拼学习,我们就没怕过谁!
而夏国的伟大复兴,是既定的未来,更是无可改逆的昭昭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