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皇帝坐下之后,面向群臣道“皇叔向朕提出以贷养民的政策,此政策在扶风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在全国推行,但是弊端还是凸现出来。这些问题也同样的出现在关中。关中连年的旱情,虽下了一些雨,受灾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田地荒芜,造成百姓无力偿还债务,有的在家中自尽。更有的商家为了自己利益抬高利息,百姓身上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不知诸卿对此有何策”右丞相寇蝮站出道“陛下,臣虽是行武之虫,深知此政策害民。”一些官员趁此机会开始发难,纷纷站出道“士农工商,其商为下,因为无奸不商,然而此政策重商而轻农,是不可取的,应当废除。”商辅站出很是平和的道“农与商二者是可以兼顾的。老臣认为此政策与国与民皆是有利,富国可强兵,治理一个大的国家首先要考虑到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国家财政的支出是相当巨大的,那么这些钱又是从哪里出呢我们应该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吧,正所谓取财者有道也,不要因为它在执行的过程之中出现一点偏差就全盘的否认它。朝廷所颁布的政策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它的弊端之所在,我们发现这种弊端之后加以改正,当然这也是一种改良,使之更加的完善。”高祖皇帝听后表示赞同的道“皇叔此言有理,朕支持皇叔。皇叔,你对此有何改良呢”商辅走上叩首道“陛下,老臣愿亲自赶往扶风郡,扶风郡是旱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又是以贷养民的示范区,扶风郡不能出现一点差错。”高祖皇帝有些于心不忍了。皇叔为了大汉而奔波劳碌,于是言道“那就只有有劳皇叔了,皇叔一定要早去早回啊朕在长安等着皇叔的回来。”商辅叩首行礼道“陛下,老臣这一生只为实现先文皇帝生前未了之遗愿,若能实现天下之大同,老臣也就了无牵挂了,闭上眼睛追随先文皇帝而去。”高祖皇帝立即起身,热泪盈眶的道“皇叔,你可真是用心良苦啊”商辅叩首行礼道“陛下,老臣去也。”随后便退出朝堂。
高祖皇帝携文武大臣走出,望去呼道“皇叔。”商辅转身叩首道“陛下,请回吧。”高祖皇帝更是深情的望向商辅道“皇叔,一路之上要多保重自己的身体。”商辅点头的道“好,老臣记下了。陛下,请回吧。”商辅转身上身后的马车,驾车出长安,赶往扶风郡。
扶风郡郡守舒温站于城门之外迎接皇叔商辅。商辅驾车停于城外,从车中走出。郡守舒温携其地方官跪下恭迎的道“国老。”商辅走上道“舒大虫请起吧。”随后又面向舒温身后的地方官道“你们都起来吧。”商辅在这些地方官的陪同之下入城,一路之上还可以了解扶风郡的民情。
商辅一到扶风郡就去了大牢,大牢之中是虫满为患。牢房之中很多犯虫伸出手来喊冤,商辅望向牢房之中的犯虫,问行走在旁边的舒温道“舒大虫,它们都是当地百姓吧。”舒温紧随在旁道“县里的牢房比较小,关不下这么多的犯虫,就移交到州郡大牢,有一部分是当地的百姓。”商辅转身问道“舒大虫,你打算如何处置它们”舒温回道“国老,下官这里有各大商户控告它们的状纸。”商辅言道“本府曾听闻,有的商户借机盘剥百姓,收取高额的利息,你叫它们如何去还。本府问你,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些百姓”舒温回道“这些商户告它们恶意拖欠不还,下官也是没有办法,只有关到它们还清利息加上所欠之钱粮为止。”商辅道“舒温,你不是很精明的吗,到这件事情之上犯起糊涂来,你这样的关着它们,田地无虫去耕种,你叫它们如何去还债。本府所颁布的条列就有说明,借贷属百姓之自愿,在自愿的条件之下要考虑到这些百姓是否有能力去偿还,不可强力而为,难道你们就是这样办事情的吗以此来敷衍朝廷。舒温,你该当何罪”舒温立即跪下道“下官知罪,还请相爷责罚。”商辅道“现在不是问罪的时候,罚还是要罚,罚铜三百斤,还望舒大虫反省,你起来吧。”舒温连忙的道“相爷教训的是,下官定会回去反省。”商辅望向关在牢房之中的百姓,道“将它们都释放了吧,路途远的发放路资送它们返乡。”舒温叩首道“下官遵令照办。”
这些百姓被无罪释放,百姓为了感谢商辅,聚集在商辅的行辕大门之前,嚷着要见商辅。商辅扶着鸠杖走出,面向这些百姓道“诸位乡亲们,老夫会向各大商户商议分额还钱粮或延缓,在你们有能力偿还的条件之下慢慢的把这些债务都还清了,你们都回去吧。”这些聚集的百姓都跪下道“商大虫,你是我们这些百姓的再生父母,我们给商大虫磕头了。”商辅走上道“你们都起来,这是本官分内之事,是我没有做好这件事情,让你们受委屈了。”随后又叩首行礼。一个老者走上道“商大虫,连年不雨,田地里更是颗粒无收,不知老天爷何时才下雨啊”商辅道“连年的大旱,百姓受灾,我们用诚心去感动上天,上天定会降下甘露来,你们请回吧。”老者打量着商辅道“商大虫,你要多保重身体啊”商辅点头的道“好。”望向这些百姓都散了去。
商辅释放欠债的百姓回家,很多商家对此产生不满,聚集在郡守衙门闹事。它们聚集在郡守衙门吵嚷着道“我们要见商辅,商辅出来,商辅出来。”郡守衙门大门打开,丞相商辅扶着鸠杖走出,郡守舒温站于后观望。商辅站于大门前的石阶之上道“关中大旱,百姓遭灾,已是无力偿还你们的本息,目前的情况只有暂缓,待百姓有了收成,并且有偿还的能力,分额偿还,你们看这样如何”一个商户站出道“你们官府都是这样没有信用的吗还有谁信任你们官府呢我们不服。”其它的商户都围了上来嚷道“不服,不服。”正要冲上讨个说法。金吾卫冲出将这些商户围在其中。金吾卫大将军走出道“相爷,我们随时等待候命。”这些商户望向逼上的甲兵,纷纷开始认怂了,被这些甲兵逼退。商辅走上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本官以贷养民,相互扶持,共同渡过灾荒之年,然而你们有的商家借机盘剥百姓,逼的它们无路可走,因还不起债务自尽者不计其数,民生凋敝。这不仅是我大汉的损失,也是你们的损失。有侵占百姓之田宅者如数归还,这是本官对你们最后一次通告。若有一意孤行者,官府将会按大汉律处置,都散去吧。”这些商户望向商辅,见商辅的态度是如此的决绝,识时务,民不与官斗,只有散去。
一日之后,一民妇跪在郡守衙门口喊冤,守在郡守衙门前的衙役接下状纸,开始升堂。丞相商辅坐于一旁陪审,郡守舒温坐于大堂之上,醒木在案桌之上一拍,道“带民妇三娘上堂。”民妇三娘入大堂跪下呼道“大虫,民妇冤枉啊”舒温坐于案桌之前道“堂下可是三娘。”民妇回道“正是。”舒温道“你有何冤情,请讲来。”三娘哭诉着道“我夫因还不上林家高额的债务,昨日在家中上吊,寻了短见,请大虫为民妇做主啊”舒温道“你告的可是林家的林扬。”民妇回道“正是。”醒木在案桌之上一拍,道“捕头云江何在”捕头云江站出道“大虫。”舒温道“带上衙役速去林家拿虫。”捕头云江叩首道“诺”带上衙役三十退出,赶往林家。
林扬被押上大堂,跪下道“大虫。”舒温问道“堂下下跪者可是林家绸缎庄林扬。”林扬回道“正是草民。”三娘扑上是又哭又闹,道“还我夫命来。”醒木在案桌之上一拍,道“肃静,肃静,这是王法大堂,不是闹市。”随后面向林扬道“林扬,你逼死虫命,该当何罪”林扬理直气壮的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舒温道“本官知道你们林家嚣张跋扈,横行乡里,视朝廷之条文如儿戏,现在你又逼死了虫命,强占百姓之田地修建私宅,现在已是罪证确凿,你还不认罪,本官要将你这等奸商绳之以法,没收你的家产,取消你们林家与官府合作,将林扬押下去,明正典刑。”林扬抬头望去呼道“大虫,冤枉啊”舒温起身道“押下去。”林扬被拖出大堂之后。舒温走上道“三娘,虫死不能复生,买一个好的棺木将你的丈夫厚葬了吧,钱由本官出。”三娘磕头的呼道“舒大虫,你是我们百姓的青天啊”舒温站于三娘的身前,俯身道“退下吧。”
次日,林扬被送上刑场斩首示众。商辅将此条文写在大汉律之中,颁布天下,得到很多大宗商的支持。朝廷要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征调民工而且定期给它们发放工钱。这些百姓为了还债,纷纷前来。商辅的这一举措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为朝廷出力,一天之内招来民工三十万。加之关中多年不雨,大旱乃在延续。丞相商辅站出道“陛下,老臣夜观天象,有厚云如团,遮挡星辰,空气之中多湿气上升,夜后必有大雨降下,还望陛下召集河官疏通河道,做好防洪准备。”高祖皇帝道“好,就按照丞相的意思去办吧。”商辅又道“陛下,老臣还有话要讲。”高祖皇帝道“丞相请讲。”商辅叩首道“陛下,大灾之后必有疫情蔓延,陛下不仅要做好防洪的准备,还要做好防疫的准备。”高祖皇帝立即同意下来,道“好,丞相之谏言朕允了。”就在此时,阵阵雷鸣之声传来,大臣们望向宫门之外,欣喜的道“陛下,要下雨了。”高祖皇帝走下,站于群臣之前,大风吹起它们的衣袍。高祖皇帝很是兴奋的奔出,仰望上苍呼道“要下雨了,我关中的百姓有救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