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 正文 第36章 豆腐?豆脂
    韩盈又钻进屋里, 拿出来一小瓮豆酱。

    现代日常能买到的黄豆酱,其制作工艺需要加入面粉,还得长时间暴晒, 韩盈自然做不了,所以换了一种方式, 豆子泡透煮熟之后,加盐, 加空间里的袋装大酱捣碎,再静置发酵一个月,也能算是大豆酱。

    这样出来的豆酱, 滋味稍微差一些,不过仍旧可以吊打除了盐, 就没有其它调味料的村里人。

    切一块冒着热气的豆腐放在碗里,淋上半勺豆酱, 咬着手指的小孩早就忍不住了, 扯着大人的衣摆大喊

    “大母,我想吃”

    “我先尝尝。”

    拿着碗的老媪,自己先尝了一口,瞬间眼前一亮。

    温热的豆腐, 甚至比馒头更为软嫩可口。独特的口感, 伴随着豆酱的咸味,是老媪从未品尝过的滋味, 谁能想到, 带着苦味儿的豆子, 会这么好吃

    老媪抬头,看向自家刚回来的老头子,拿筷子夹下块豆腐

    “老头子, 你也尝尝”

    扯着大人衣摆的小孩,满脸迷茫。

    我呢

    大母,你看看我呀,我也想吃啊

    两个老人尝完,看着可怜巴巴的孩子,颇有些哭笑不得。

    “来,吃一口,忘不了你”

    看着这幕,韩盈微微一笑。

    她环顾四周,众人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分豆腐品尝,就是蹲在一侧大快朵颐,只要看他们吃相,就能知道,豆腐的初次亮相,大获成功

    大家对新品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嘛。

    豆芽是个季节产品,豆腐就不一样了,一年四季都能卖,再加上大酱,有了这两样基础民生产品,以后村里的生计,就不需要自己发愁了

    韩粟还在切分豆腐,排队过来的周胜接过碗,立刻拿筷子加起来尝一口,他眼前一亮,立刻对着韩盈夸赞起来

    “月女,这新吃食可真好吃,它叫什么啊”

    被人乍问,韩盈差点脱口而出,这叫豆腐。好在她忍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真想起来,豆腐。这个新出现的食品,真的要叫这个名字吗

    近千年来,古代的豆腐其实有很多名字,光韩盈知道的,就有寒浆和软玉。

    韩盈清楚,新食品的命名,会很影响人们对它的观感,就像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最早的名字是蝌蚪啃蜡,结果销量极为惨淡。

    名字是第一观感,不能马虎,如此来想,豆腐的腐字,确实有些不妥。

    它暂时需要一个更好辨识,一听就懂这是什么的名字。

    “叫什么,嗯这是用豆子做的,豆,豆”

    韩盈下意识扭头,看向正在过滤的豆浆,那滴落的汁液在盆里静置着,像极了凝固的猪脂。豆腐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大豆,在这个时候,属于实打实的好东西,想到这儿,韩盈下意识补上了剩下的字。

    “脂这新吃食,就叫豆脂”

    这个名字,比馒头那种不知所以然的名字更好理解,豆是材料,脂是油脂,是如今普通人一年都吃不到一两次的好东西,两个字一组合,周胜就明白了意思,当即问了出来

    “豆子里面的油脂”

    说完,他也没等韩盈回答,而是自己端起来碗,仔细打量着这凝白如玉的豆腐。

    看看院落里那些家伙事儿吧,这么一番折腾,又是磨碎,又是过滤,还得熬煮,这么多工序,中间还留下那么多豆渣,才得出来它,这么珍贵的东西,肯定和油脂一样好

    自我攻略完成,周胜便大声嚷嚷起来

    “月女,这可是好东西啊”

    他说完,众人才如梦初醒,紧跟着附和

    “对对”

    “是好东西”

    “豆脂这么难得,怎么会差”

    “这黄浆也好吃”

    “月女好本事”

    众人的夸赞一声大过一声,魏母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象,耳膜都被吵得生疼,她捂着胸口,心怦怦地跳。

    月女的本事,太多了

    这又拿出来一样好东西,豆脂豆脂,谁能想到豆子磨碎之后,里面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自己的女儿跟着月女,未来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郑桑,韩硕,之前经历的太多,对女儿受到的追捧,已经开始习惯,甚至觉得就该如此。只是刚回来的韩粟看众人这般兴奋狂热的模样,实在是有些蒙圈。

    这是自己的六妹吗

    走之前,莫说村里的这些人了,她在家里都跟个小透明似的。谁能想到,她如今随意一句话,就能引来村里人这般狂热的追捧

    这太不可思议了

    哪怕之前母亲已经交代过六妹的不同,韩粟心里也有了底,可再听别人说,仍然没有自己亲眼所见,来得更为震撼。他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子,就那么呆在原地,半天没去夹豆腐。脑海中,更加坚定了一个深刻的念头。

    自家是真的不一样了。

    六妹今年才六岁

    她现在已经能做到如此地步,未来呢

    若是,若是更加厉害些,那给藩王诸侯做姬妾,也不是不可能啊

    韩盈完全不知道自己便宜大哥正在想什么,不然绝对会上手锤爆哥哥的狗头,她看着众人,抬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那你们说,以后咱们东河村就卖豆腐,一斤豆子换一斤豆腐,怎么样”

    这个价格非常低了。

    大家的眼睛也不瞎,有些人来的早,早就把制作豆腐的过程看到眼里,除了韩盈加的东西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之外,其它全部都能看懂,心里早就偷偷算下来,做那么一大块豆腐,用了多少豆子。

    稍微一估量,再看看他们费的这些力气,咂摸咂摸嘴巴里的味道,就觉得换几块豆腐是真的不错。

    这般想着,有人就说道

    “那就剩下的豆脂能换嘛能换的话,我来换三斤”

    “我家也来”

    “还有我,我家也换些”

    东河村内外邑这些人,跟着韩盈赚了这么久的钱。手头还是很宽松的,不管是觉得豆腐好吃,还是给韩盈个面子,都极为热烈的叫起价来。

    这样热闹的景象,甚至鼓动了西河村过来见证拜师的那些人,也跟着叫起来换豆腐吃吃。

    不过叫的都不算多高,也就换个一斤,一斤半的样子。

    韩盈没有被这热闹的景象迷惑。

    刚才,她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受限于豆子的品种,落后的制作工艺,一斤豆子只能出两斤半左右的豆腐。

    比起来一斤豆子能发上七八斤的豆芽,实在是少的可怜不说,还要费那么多力气,看起来是真的亏。

    但也正因为亏,没多少利润,村里人才能长久的守住这个营生。

    当然,现在就宣布直接带着村里人卖豆腐,还是太早了些。

    先趁着冬天还没过去,豆芽还能在县城里卖,把豆腐推上去,村边、县城一起卖,等需求规模扩大到一定地步,再拉着全村一起干吧。

    这样想着,韩盈又道

    “不用急,这豆脂,以后天天都会做,随时都能拿豆子换”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阵叫好。

    “我要估着医院,这做豆脂的事情,就交给我母亲了。”

    说着,韩盈指着新压好的半蒸笼豆腐

    “魏大母,西河村也不知道有这豆脂,就劳烦你,把这些豆脂带回去,给村里人分分,说说我们外邑能换豆脂,如何”

    如何

    西河村跟过来的左邻右舍眼睛都绿了

    那么大的一块豆腐,落到她手里,自然是她想怎么分,就能怎么分,给自己多留些,外人又怎么知道

    果然,攀上了月女,瞬间就有好处了

    不少人眼睛红的简直要滴血。

    自家怎么就没有这么聪明的女儿孙女。被月女看上呢

    无数嫉妒的目光,刺向了魏母。

    被这么多人盯着,她一点儿也不慌,直接拍着胸口应道

    “好嘞月女您放心,我肯定回村好好的和他们说”

    借着收徒把豆腐推出来,又给足了魏母脸面,韩盈自觉任务完成,准备开溜。

    她一点儿也不想负责后续的推广,以及选人协调生产,分配利益什么的。这些杂七杂八的琐事儿,真要是掺合起来,一两个月都搞不定。

    自己还有医院那摊子呢,光组织孕妇生产就够麻爪了

    想到这里,韩盈立刻将目光投向母亲。

    收到女儿信号,自觉的郑桑就站了出来。

    “诸位,这豆脂是新吃食,大家也没吃过,大家若是来换,我在给大家搭一两”

    新品开业,总要降价大酬宾嘛。

    一两的豆腐,真不算多,可若是免费送的,那大家就很喜欢了,几个刚才就想换豆腐的人,直接上前把郑桑围住,有些机灵的,已经开始回家拿豆子去了

    趁着没人关注自己,韩盈拉着两个徒弟,果断开溜。

    剩下的亲妈一能搞定

    郑桑当然能搞定。

    她的能力不差,缺的主要是眼界,若是有经验参考,那做起事来就很麻利。

    农人没钱,更喜好以物换物,还有点贪小便宜,她就多搭一两豆腐来招揽顾客。几天下来,一天的需求量就达到上百斤。家里人已经忙不过来,又拉来韩牙、韩羽的父亲帮忙。

    到了去县城的时候,郑桑又按照之前卖豆芽方法,直接在摊位上架起来锅炉熬豆腐汤,别说一碗。加了黄豆芽,萝卜丝儿和豆腐块的汤异常鲜美,再加上面浆,一碗热腾腾的汤下去,整个人瞬间暖了起来,

    有些贾商尝了汤,直接一一十斤的下订单

    这火爆架势,一点儿不亚于卖豆芽。

    郑桑只能努力扩大生产。

    短短十天,做豆腐的人就从三个人扩大到了十一个,做好的石磨日夜不停的磨豆子,就这,还跟不上越发旺盛的需求量,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