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 正文 第51章 给人画饼
    医院, 韩羽正在忙碌。

    这时代的人普遍营养不良,底层的女性,月经基本没有规律可言, 确定自己怀孕也比较困难, 通常都是在有孕期反应腹部凸起之后, 才会意识到自己怀孕了。

    而这个时候,孕期时长, 已经在四五个月以后,她们也太不容易做一些弯腰、下蹲的动作。

    不仅因为肚子突出的缘故, 还有孕期为了给胎儿补充钙质,从骨骼中抽取营养, 导致这些孕妇身体僵硬、做以前常做的动作甚至会抽疼。

    所以像正常人很轻松就能干的, 蹲在灶台前烧水的工作, 她们就很难去做。

    这时候,就要靠韩羽。

    烧火很轻松, 韩羽做起来也容易, 她给两个灶台添上柴,低下头, 在自己脚旁边的地上, 用树枝在土上画着各种骨头的形状,边画,边念叨着名称。

    “肩胛骨,锁骨,颈椎”

    韩羽没有魏裳那么好的记忆力, 如果记住的东西不经常回忆的话, 过不了多久就要忘掉, 为了记住韩盈教导的这些知识, 她不断的在日常的忙碌空隙中,去复习,巩固。

    回忆了一遍骨骼,确定自己记得清清楚楚之后,韩羽松了口气。

    有些时候,她很羡慕魏裳那么聪明,可惜这种天生的本事,自己就是没有,那就只能多努力,靠勤能补拙了。

    将脚下的土踩平,韩羽将枯枝往灶台里推了推,看着身边已经没有了的柴火,起身,准备去外面搬一些进来。

    她刚站起来,就看到韩盈抱着一堆东西走了进来,极为急切的喊道

    “韩羽,快来帮我接一下,我拿不住了”

    韩羽定睛一看,全都是吃的。

    怪不得师长不敢随意找个地方放,她赶紧拿出个干净篮子,上前把这些吃的都装了进去。

    “师长,你怎么拿这么多东西过来”

    韩盈揉着勒的有些疼的手指,无奈的说道

    “村里人硬塞的,我都说不要了她们还硬塞,而且人太多了,我都找不到是谁塞给我的,只能赶紧跑过来。”

    说着,韩盈还从袖子里掏出来一个鸡蛋。

    虽然很不厚道,但韩羽还是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师长,您不知道,现在村里人有多崇敬您呢”

    不,我知道。

    韩盈在心里强行给自己挽尊,我只不过是不知道她们这么疯狂而已

    屋内的孕妇,听到韩盈的声音,纷纷出声询问起来

    “我听到月女的声音了。”

    “是月女来了吗”

    “是月女”

    “月女,您今天不是说要休息吗,怎么还过来了”

    韩盈应了一句

    “来找韩羽,回家有点事。”

    她才不会说是自己想吃手擀面了呢。

    韩盈算是发现了,村里人现在特别擅长脑补,只要自己不说理由,那她做的所有事情,都被认为是很重要的。

    果然,一个已经休息了二十多天,能够随意下床活动的产妇,从屋里走了出来。

    “那羽姐先去忙吧,我在这里烧火就好了。”

    “行,你们帮我带着点闺女。”

    韩羽,或者说这个时候村里的妈妈们,心都很大,孩子随便交给别人照看,也不担心危险。

    也不能这么说。

    韩盈把脑海中现代对父母要求踢了出去。

    成人劳动力是很重要的,根本无法浪费在照顾婴儿身上,有老人和小孩代替照顾是目前的最优选,若是家里没人的时候,请邻居帮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就是这个照顾效果吧

    韩盈只能这么说,在她穿来的这个家里,自己排行老六,在韩硕与韩盈之间,其实还有两个孩子,包括自己,都是由韩粟和韩硕负责照顾,然后

    就原主活到了六岁,其余两位,坟头草已经一米高了。

    回去的路上,韩盈忍不住想起来这件事情。

    让小孩子照顾几个月,乃至一两岁的幼儿,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有没有办法依靠着医院办一个托儿所

    这样既能减少幼儿死亡率,又能让小孩子做些别的事情。

    场地是有的,就是人手、工资,从哪里来若是收费太贵,村里人可不会选择把孩子送到托儿所里来。

    韩盈敲了敲脑袋,有些想不出来怎么解决,只能暂时把想法搁下。

    回到家,韩盈就看到蹲在院落里吃豆渣饼的韩硕。

    豆子磨出来的豆渣,和麦麸不同,除了口感吃起来比较粗糙之外,饱腹感很强,如今人们极其惜物,尤其是粮食,只要是能吃,那就万万不可以扔。

    所以这些剩下来的豆渣,便被做成饼状,用平底锅煎熟,当饼子吃,除了人吃之外,这些豆渣,还是现在小鸡们的主食来源之一。

    看到这幕,韩盈又想起来一件事情。

    之前说的蚯蚓养鸡啊

    都到春天了,得赶紧捉蚯蚓养起来

    唔,蚯蚓也算好捉,这事用不着大人,让小孩们干就行,今天就把空间里那本蚯蚓养殖手册拿出来翻翻,还有养鸡的那本书。

    说起来这个,韩盈就觉着幸运。

    她爷爷早些年在队里当干部,先是被派去学了赤脚医生,回来给村里人看病,因为成绩突出,去了公社做指导。

    后来改革开放,社里转型,搞养殖,他也跟着学畜牧,人和畜生一起治,在当年那个缺衣少药,技术不全的年代,他托各方关系找书,找资料,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锻炼出来的技术,完全没得说。

    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治人还是畜牧的技术要求,都越来越高,再加上行业规范化等缘故。

    爷爷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最后,也只能在镇上开个小诊所。治治轻微病,偶尔给一些小厂子、个体养殖户,做点指导。

    说起来爷爷的一生,的确有些遗憾。

    可这些在二十一世纪无比落后的技术。

    却是韩盈梦寐以求的珍宝。

    她想起来自己从储物间找到这些笔记、书籍的狂喜,眼睛有些湿润。

    又有点想家,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

    韩盈轻轻叹了口气,还是别想了,越想越难受。

    她调整下心态,发现自己出去一趟,明明是要休息的,结果又给自己找了两件大事做。

    啊这

    算了算了,劳碌命,两辈子都这个样子,没救了。

    毕知道父母学医有多累的孩子,还学医的简直凤毛麟角。

    她爸妈同事的孩子,学霸直接去计算机行业了,次点儿的花钱出国留学,差点儿的,宁愿考公务员、老师,也不愿意当医生。

    就自己在医生这条路上一头撞死。

    想到这里,韩盈有些不确定的喃喃自语

    “莫非,我是个卷王”

    韩硕吃着豆渣饼,含糊不清的问道

    “什么是卷王啊”

    “没什么,最近几天你也能空出来了,正好,我也有时间教教你加减乘除,记账算账。”

    想要养鸡,规模就不能太小,怎么也得百只起步,那对蚯蚓的需求必然很大,需要大规模养殖蚯蚓,这就得好几个人经常照看才行,而且还得有一个有脑子的管着。

    要是不会计算蚯蚓消耗和繁衍的速度,一不小心鸡

    就要断粮,除此之外,上百只鸡也得有人专门管着,得粗加工鸡饲料什么的。

    这一想,韩盈就觉得有些头疼,有脑子的人手,实在是不够用啊

    韩盈还没有想出来主意,听到韩盈这样说的韩硕,猛的把豆渣咽下去,一脸防备的说道

    “我现在要干的活已经很多了,别再给我加了”

    韩硕的反应,让韩盈有些哭笑不得。

    她哪里想呃。

    还想反驳的韩盈发现,似乎,的确是韩硕说的那样,自己又要给他加工作。

    我的表现有这么明显吗

    若是知道韩盈的内心想法,韩硕一定会悲愤大喊。

    绝对有

    众所周知,一个家庭中,最中间的孩子,是特别容易被忽略的。

    作为现在仅存的老二,韩硕已经被忽略习惯了。

    时间一久,他本人也沉闷起来,可沉闷不代表他傻。

    看看母亲,韩盈巴拉巴拉教了一堆,然后母亲担着里正的职位,又要管豆坊的事情。

    韩盈很信任牙叔,所以牙叔现在每天都要跑县城送豆脂,一天跑个四十里地,从来没听过。

    韩盈对韩羽很好,所以韩羽照顾孩子忙着医院的同时,还要跟着学习

    韩盈对魏裳很宠爱,所以魏裳现在不仅要养鸡,还要带师妹师弟,日常抓狂。

    从以上这些人来看,被韩盈看上,虽然生活上会过得好一些。

    但整个人都忙疯了

    自己现在已经每天都在豆坊里整天干活了,再被她看上,岂不是要被累死。

    韩盈看着韩硕想跑的模样,灵光一闪,快速想明白了韩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说白了,韩硕还是个十二岁的半大少年,目前光干活,也只能看到别人在干活,压根不知道郑桑、韩牙,楮冬在暗地里享受到的好处,所以,他的反应并不是拒绝学习,而是拒绝增加工作。

    毕竟,韩硕工作了这么久,没有一分钱工资

    这是韩盈刚刚想起来的事情。

    果然还是封建社会好呀,儿女都是奴隶。

    资本家面对这种情况,都得感动的流泪。

    这情况要韩盈来,照样没有学习动力。

    更何况这个年龄的小屁孩们,懂个屁的未来,哪个不是父母靠着的萝卜加大棒,反复强调认知之后,才能在匠人手底下熬得住

    想到这里,韩盈突然怔住。

    等等,这样来说,韩硕在家里这么沉默,真不是故意的吗

    韩盈看着如同小兽一般警惕的二哥,眼睛一眯,开始画饼

    “学东西又不是害你,换粮这种随便来个人就能替换的活,你干起来也就那样。可要是你干楮冬那样的活,阿母肯定得像待楮冬那样,分你些铜钱。”

    韩硕眼睛立马就亮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