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石, 二十首之功。
按照数值来说确实如此。
但按照寻常官员的编制来说,六百石官员所享有的种种补贴足以让其年俸再翻个倍,若是实权位置上的六百石就更加惊人。
戏志才如今身在乐平, 所享有的额外补贴,包括在酒水用度上的开销和笔墨纸砚的供给等等, 也并不比真正的六百石少多少。
相比之下, 这交战的首功制一首三十石看似不少,实际上呢
一首的奖励分摊给后排的兵卒, 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除非甘愿冒着下一刻就要身死的风险, 成为前排手执长兵的破阵之人, 否则小队击杀或者俘虏了二百人, 才能真分到二十首的数目。
这是累积了几场战役也很难达到的结果。
但也并不妨碍戏志才此时因为这个计算比较的方式,给自己一点升职加薪的动力,尤其是
不仅是给自己
果然还是得再将乔侯往上推一推
否则别说位处高层的文官武将所拿年俸上不去, 要想招募到更多的可用之才,都拿不出个足够分量的筹码来。
郭嘉听着他这话说的, 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若真羡慕这一首的定额奖励, 你自己上阵杀敌去。两年前就见你说什么自己上山下山十趟,现在想必甲胄在身, 扛起大纛,行军千里也不是什么问题。”
戏志才“”
这就不必了。
大纛旗的重量高达一百六十汉斤,也便是按照现代数据折算的四十公斤, 正是中军仪仗的重要标志。
这种东西还是留给典韦去扛算了。
他嘛他还不如去找那位东海麋氏的麋竺先生聊聊天。
乔琰敢直接在这种时候提出以变革版本的首功制, 作为给手下兵卒论功的标准,无疑是戏志才没想到的。
以她如今的声望,以及乐平远胜过并州他处的条件, 便是只以拱卫乐平和安定并州的理由来驱策群众也未尝不可。
谁让组成这些兵卒的乐平县民、流民以及黑山贼,没有任何一个愿意回到三年之前的生活状态。
但她敢先打出框架尚且粗陋的酬功制度,更在定夺此事上自有一番决断,对戏志才来说只有喜,没有惊。
这才是一个起码要坐到州牧以上高位的人,该当表现出的明主之相。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酬功制度的前提是足够的粮食。
薯蓣种植在消耗地力的同时,完成了前期三年的米粮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当随后人手扩张,交战更加频繁的时候,还能继续用这种方法。
并州所谓的种植沃土是有强烈地缘限制的,北畜牧南农业的格局很难被打破。
这就已经先将耕地缩小了一半。
可偏偏并州境外的匈奴鲜卑之众,并不是能够被轻易打服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在经营边界上需要有一笔长期的支出。
这两年间,以乐平府库的库存尚可支持消耗,随后却未必。
最好还是引入一个外援。
而既要引进外援来平这个粮食缺口,那也不妨将目光放在这位自投罗网的东海麋氏子弟身上。
别以为戏志才看不出来,他一开始或许是冲着自己那钓竿去的,现在却对牙膏与肥皂这等东西更敢兴趣,也敏锐地意识到此物潜藏的市场。
可惜此物又不像是如今学院内正在推敲的曲辕犁一样,可以被人在看到了外形后就给学去。
他要真想做这门生意,还得跟乐平来谈谈价码。
因乔琰发出的这封信函,程立得操心粮仓的调度问题,那么他这个闲人,倒不如去找麋竺下下套。
他跟郭嘉随口扯了两句,便打算出门去找人。
却忽听郭嘉说道“秋日天朗气清,我出门去散个心。”
他狐疑地朝着对方看去,直觉这话中的意思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往何处去散心”
郭嘉打了个呵欠,拎着酒坛慢吞吞地也起了身,“往平周吧,走远一点还能醒醒酒。”
平周的军营主帐内,乔琰持笔端坐。
她面前的楮皮纸上已经写满了她对交战中的表现论功之法的界定,但地上也躺了不少写废的纸张。
典韦见她神情纠结,浑不在意地说道“君侯若想知道斩将夺旗先登的奖惩定额高下,下次遇上交战,让我全试一次不就知道了,反正我这人惯不会说谎的。”
乔琰的笔尖一顿,便在纸上晕开了一点墨痕,“这种话你在这里说说也就算了,可别出去了还说。”
典韦这话说的着实是很拉仇恨。
乔琰都有点纠结,要是把他放到战场上,对旁人来说的斩首不易,对他和赵云来说是否有若吃饭喝水一样。
赵云还好说,这是个会优先于进行军队指挥的,但典韦适合率领亲卫破阵,就显然
这样说来,该不会被他一场打出个两千石的进账出来吧
乔琰觉得有些不妥。
这种情况下,她是不是应该设置一个包年战役的价目
乔琰意识到在这方面还得再加一条限制,在纸上又多写了一条,以免造成文臣武将之间的收益严重不平衡。
典韦挠了挠脑袋,既不理解为何乔琰要让他别出去这么说,也不理解为何乔琰会在随后朝着他看来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感谢意思。
但他直觉,这个感谢不是什么好事。
可这条限制,或者说通过定额奖赏的方式给武将划定出一个上限来,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顶尖武将对寻常士卒的杀伤力,若在以骑兵对步卒的冲击面前,又会被进一步地放大。
就比如在此时的卫氏坞堡之外。
李乐刚听到身后传来部从骚动之声,也已算回头得够快,看到的却已是那凶悍异常的骑兵杀入阵中,带着凿穿阵型的惊人气势,不过转瞬就已经冲杀而入了好一段距离,宛然一条劈开浪潮的海上行舟。
他倒抽了一口冷气,更是旋即看到了那提着长枪的小将身后,还有大几百人的步卒,在短短时间内就已经将他们这些人给夹在了中间
夹在后方来袭的敌人和前方的卫氏坞壁之间。
但这些为数不少的兵卒和迫近而来的困境,完全不能让他的目光彻底从赵云的身上挪开。
这实在是个表现太过惊人的将领。
惊人到那青年骑乘坐骑冲杀而来,在他那长枪所挽起的枪花面前,几乎没有人能有这个掠起锋芒的本事,更没有人能扛得住横扫穿刺的攻势
好像只是一瞬之间的变化而已,李乐就看到对方已经直扑那距离他最近的领队之人而去,直接将他给一枪挑了起来。
刚刚明亮起来的天色,骤然泼过了一蓬热血。
在骑兵的强势冲撞面前,又有一位如此可怕的领军主将,这被正面撞击的人绝无可能有什么活路。
李乐一见这变故,当即咬紧了牙关,仿佛被骑兵撞上的人不是那个倒霉蛋,而是他自己。
谁让他当即便认出,这被赵云冲破阵型,直袭而来击杀的头目,不是别人,正是杨奉派出、与他们一道行动的杨达
这也太倒霉了
他在心中止不住地腹诽。
在他还未做好准备,先拉拢胡才死后留下的部从,再与杨奉夺权翻脸的当口,杨达死在此地对他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只会激化双方的矛盾而已。
但事实上,赵云可不是随便选择的攻杀目标。
先前的山中一战,因他对上并放走的韩暹与他也算有过一面之缘,在此时凭借着天色破晓的微光和坐于马背上的视野,也足以让他将人给认出来。
认出了韩暹,便不妨碍赵云进一步认出距离其并没有太远的李乐。
这两人的抱团太过明显,就让另一个方向同样有被簇拥保护倾向的一人凸显了出来。
在胡才已经身亡的情况下,此人隶属于杨奉阵营的可能性更大。
赵云在判断出这一点后,便毫无犹豫地决定先杀此人
临战之间,身为主将之人必须有自己的判断,毕竟也没有这个临时朝着乔琰问询,进而得到反馈的时间。
那便动手
随着他长枪夺命,听到周遭士卒喊出的那句“小杨将军”,赵云确定自己做出的这个近乎刺杀的举动并没有错。
他枪尖又紧跟着挑开杨达部从朝他袭来的武器,丝毫不减先杀一人后的强横。
更随着他身后其余骑兵的压境,这一派齐头并进的状态,绝不可能给杨达的手下以报仇的机会。
在骑兵之后的步卒也凶悍得令人咋舌。
但这实不难理解,谁让乐平诸人刚被宣布了这斩首为功的制度,又在他们跟随赵云和张杨出战之前给他们划分好了五人一组的编队。
此时正是给自己挣来一个家底的机会
乔琰在他们离开前吩咐过,此战意在威慑和杀人,不必刻意在意俘虏替首的规则,先杀退再说,他们便更放得开了。
“走愣着做什么,赶紧走”韩暹一把扯着几乎被杨达之死给惊呆了的李乐朝后跑去。
赵云能将他给认出来,他又何尝认不出赵云
再次见到这个上次几乎给了他以夺命一击的家伙,韩暹就差没直接表演一个当场腿软。
上一次因为山地的地形,对方还不能直接纵马挺进,现在却可以。
从赵云这一枪夺命的表现来看,他显然更加适应于马上作战。
来不及去想为何赵云会仿佛窥破了他们的行踪一般出现在此地,只有逃
韩暹格外庆幸自己所处的位置距离赵云尚且有些距离,这就给了他以逃命的可能。
被他拉了一把的李乐也立刻意识到,现在绝不是计较杨达生死的时候,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更要紧。
若是对方只有步兵他说不定还能有些聚众集结,做出反抗的心思,可现在还有骑兵
骑兵攻杀中造成的伤亡足以让他的手下快速溃逃,他现在不走,之后就走不了了。
这两位统帅达成了一致的建议选择逃窜,这可就苦了他们的手下了。
两军交战之中一方逃命一方追击的状态,极容易将双方之间的优劣势进一步扩大,更别说赵云和张杨还携带着要将这批白波贼杀痛的任务。
等到韩暹和李乐的身后不再有那仿佛是催命的马蹄声,他们终于确认自己逃出生天后,再朝着身后望去哪里还有多少人,分明只有小猫三两只而已。
所幸在他们所不知道的地方,赵云对这些人多少还是留了点手,这才让他们随后重新聚拢起了人手。
在这种狼狈的情形下,李乐低声问道“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
韩暹朝着这些追上来的部下扫了一眼就知道,为何李乐要问出这样的问题。
对任何一个统帅来说,一败再败都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尤其是战败也就意味着性命朝不保夕,对这些选择来做盗寇的人,更是对士气的重磅打击。
他们跟上来,与其说是还效忠于他们两人,倒不如说他们只是还暂时没有其他去路可以替代从贼而已。
但若是他们不能对这次劫掠失败还损兵折将做出解释,他们二人只怕当即就会成为这些人的刀下亡魂,也好作为送给杨奉的投名状了
韩暹绷着脸,低声回道“找个替罪羊。”
不错,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替罪羊。
像他们这种人可绝不愿意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更不愿意承认仿佛天降奇兵的乐平侯麾下,跟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大到了这个地步。
所以只能让别人担负起这个战败的责任。
看在还不能将杨奉给得罪死、以免他们连还在山中的剩下部从都见不到,这两人眼珠子一转,格外默契地对对方的想法有了数。
谁能是这个甩锅的对象
只有徐晃了
韩暹当即朝着随同杨达而来的杨奉部从走去,即便对方朝着他怒目而视,也没改变他朝着那边走过去的脚步,也随即开口说道“且先听我说两句吧。”
见对方稍有几分犹豫地停住,韩暹趁热打铁地说道“那乐平侯又没有比旁人多长一双眼睛多长一个脑袋,想想也知道不该将我等的行动知晓得如此清楚。我们前脚才到那卫氏的坞堡之外,他们后脚也就到了,这算个怎么回事”
卫觊很符合自己名字谐音的有危机意识,又哪里是他们这些觉得卫氏可欺的人能理解的。
因而听韩暹这样说,这些个杨奉的部从还真觉得确实在其中有些问题。
“韩帅的意思是”
“我们的行踪必定被人汇报给了那乐平侯,才招来了今日之祸。”韩暹越甩锅越觉得其中可能还真是这么回事,将自己都要给说服了。
他便顺其自然地说了下去“小杨将军也在队伍中,以杨帅对其关切之意,绝不会为了除掉我二人而连累到小杨将军。当然,杨帅宽厚心肠,既然接受我与李帅在此,自然也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也唯有我等守望相助,才有可能抗衡那乐平侯。”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谁有可能做这件事”
“郭帅或者徐晃”被韩暹一步步引导的白波贼下意识开口说道。
“只怕还是徐晃更有做这事的可能”李乐当即接话道。
“他既在行动之前觉得我们围攻卫氏坞堡不可行,就自然不会让我们得手将消息泄露出去,借助别人的手阻止我们的行动,既证明了他所言非虚,又让他绝不会招致任何的怀疑,这岂不是对他来说最有利的局面。”
“可是小杨将军和他都是杨帅的左膀右臂啊”那杨奉手下颇为不解。
“左膀右臂又哪里比得上只有唯一的倚靠之人,”韩暹语气不无沉重地说道,“更何况,你又如何知道徐晃没有取代杨帅的心思。”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而已,只跟杨帅说,我们是遭了旁人提前设下的埋伏就是了。”
韩暹说完又叹了口气,表露出了一派“我绝不从中挑拨离间”且身不由己的意味,让那被他引导开口的白波贼越发分不清此时的情况。
他只能想着,总归等见到杨奉的时候他就将今日的情况据实相告,到底如何判断肯定是杨帅比他要清楚。
只可惜他们逃得太过忙乱,甚至没人将杨达的尸体给抢出来,也不知道要如何跟杨帅交代。
底下的兵卒想着这些事情,为首的韩暹和李乐打量着他们的表现,生怕自己的说辞没能成功将这些人给骗过去,便形成了一支异常沉默的队伍。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助力,在他们回返于山中之前,恰好和徐晃的队伍再一次撞到了一起。
只是比起下山时候的人数差异,此时两方的人数便着实相差无几了。
更何况
徐晃这边说是满载而归也不为过。
这些个推着粮车的部从脸上都洋溢着分明的喜悦,在交头接耳之间所说,正是那吉县赵氏的外强中干,更是让两方人马在精神面貌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差距。
两边遇上,除了泾渭分明就是对比鲜明。
韩暹李乐二人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他们甚至觉得徐晃朝着他们看过来的目光中也正是对他们的嘲讽。
但这可就着实太冤枉徐晃了。
他为人向来阔达忠厚,哪里会有什么落井下石的想法,充其量也就是在此时于人群中看去,忽然蹙眉问道“杨达何在”
可他不问也就算了,这问题一问出口,在他面前的这一干人等都朝着他投来了个堪称怨怼的目光。
徐晃绝不会错认这种目光。
这种不加以掩饰的怪责情绪,汇聚成一片的时候更不容易认错。
他直觉杨达很有可能已经出了事,但恐怕不止如此,在对方这种表现面前,他生出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比起这些来回奔波的白波贼,乔琰就要舒坦得多。
她虽不知道将这些贼寇被放到一起的时候,又让他们遭逢了赵云和张杨二人的联手打击,在戏志才所说的“远香近臭”上到底会有何种发挥。
但总归差别也只在她能否趁机将徐晃给招揽于麾下,又能否多收获到几位俘虏而已。
这点差别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在她于两年沉积后迈出乐平,所要的是一场结局不容改变的胜利。
如今的发展也正是朝着这个目的而去的。
在这种足够镇定的情绪下,虽然她此时驻扎于平周,却并没有改变她此前在乐平时候的习惯。
晨起开始习练枪法、射箭以及骑术,等到这一遭训练结束,日头也便彻底升起了。
郭嘉抵达平周之时,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
他被领到乔琰的面前,见她丝毫也没因为领兵在外有所松懈,恰在此时接过了身边侍从递过来的绢帕,将前额和脖颈处的热汗给擦拭干净。
因刚放下枪,她手腕上缠着的吸汗布条还未撤下,此时转头朝着郭嘉看过来,怎么看都有种
大概是能一拳把他打倒的状态吧。
“你怎么来了”乔琰有些意外居然会看到他孤身前来此地。
当然他开口便说出的话也挺让人意外的。
郭嘉努力让自己的目光从她的手腕上挪开,转而对上了她的眼睛,回道“嘉以为乔侯所提首功制度尚有存疑之处,故而来见。”,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