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正文 175. 175(一更) 南下送礼
    她这话音刚落, 就看到郭嘉脸上也表现出了几分意动之色。

    乔琰连忙又补了一句“下次造成这种结果的,还是得先跟我报备两句。”

    现如今在她手底下做事的这些谋士,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有本事, 要是真让他们自由发挥了,难保不会出现全面开花的情况。

    虽说知道他们不会做什么让她为难的事情, 但要是“战线”太多, 可就不好收尾了。

    像是郭嘉接下来要往青州走的这一趟, 就最好只是针对于将郑玄带回并州,不必再专门对袁绍来上一出针对性打击了。

    反正她是迟早要带着那个债务找上门去的。

    她话中的顾虑, 郭嘉一眼就看了个明白, 摆了摆手笑道“君侯大可不必担心,不是人人都有文和这等机会, 行乱武之事的。若无君侯的大方向指令,我等也绝不会做出这等僭越之事。”

    有乔琰的这一句话就够了。

    对敌人仁慈, 不止是对自己残忍, 也是对跟从她的下属的不负责。

    一个心存抱负的人,若是会被友谊或者同盟关系牵绊住手脚, 那么迟早会有麻烦的。

    这绝不该是一个合格的诸侯会犯的错误。

    好在, 他所选择的这位主公不但有着远超同时代竞争对手的见识谋略,在心性上也毫无弱点可言。

    这么一看, 说不定喜好吃甜食还真是她的弱点之一

    郭嘉想到这里, 在安全感之余,还觉得有些好玩。

    “说正经的吧, 君侯对那孙策是如何看待的”

    孙策比乔琰小了一岁,勉勉强强也可以算是个同龄人。

    但说实话,在孙策做出这种这种忽然转道袭击袁术,解除庐江之围, 又占据了庐江和丹阳两郡之前,其实谁也没觉得他是可以跟乔琰同台竞技的。

    哪怕是孙坚,因其在攻伐董卓之时走的是鲁阳一路,时人也大多不将其先破关隘的战绩放在前头,而是将其视为袁术的打手。

    孙策作为孙坚还没成年的儿子,自然不必指望别人对他分出多少注意力。

    说不准孙坚麾下的黄盖祖茂之流,还要更得人尊敬些。

    不过,如今他拥有了两郡之地,庐江太守陆康承蒙了他的救命之恩,丹阳太守周尚是他刚到手军师的叔父,在还有袁术这个北面对手的情况下,这两人都不会给孙策拖后腿。

    这地界一联合,顿时让他擢升到了需要被重视的地步。

    现在是该评价孙策,而不是他已经过世的父亲孙坚了。

    “孙策之勇武不下其父,要害关头的抉择也堪称有远见卓识。”乔琰评价道。

    跳出荆州的困局,转战扬州的举动,足可见孙策此子能打下江东基业,虽有父亲留下的老将协助,却大半还是靠的他自己的本事。

    孙策的人格魅力又并不在其父之下,或许最大的问题只在于

    他有一点和他父亲相似的毛病。

    在对自己的武力过分相信的情况下,就不免出现孤军深入的问题。

    孙坚此人,就算没有贾诩的一番算计,和刘表的精准执行,也迟早会因为执意为先而出事。

    孙策在历史上也是因为轻忽而送命。

    这样的一个人,放在武力夺天下的环境里,或许有得势的机会,却很难将位置坐稳。

    更别说他处在的,还是个竞争对手都实力不低的环境里。

    乔琰继续说道“他为人如何我就不说了,我与他接触过的时间并不长,若只凭着这些风言风语的消息,就对人做出评价,难免偏颇。只看他眼下占据的郡县地盘,让他发展起来,对我们也构不成威胁。”

    “荆州之南宗贼林立的情况,哪怕有刘表先以利诱后骗杀夺权,都不可能将其根治,江东也是如此。越是在大汉的南边,因人口稀少田地未开,豪强攀附之事便越多。这比凉州并州豪强还要牵一发而动全身。”

    郭嘉抿了口手边的热茶,回道“君侯所说不错,此可谓尾大不掉。那扬州刺史陈温早先就送命于袁术之手,而在孙策所占据的庐江与丹阳以南,会稽郡太守早已闻风而逃,在此情况下,孙策想取会稽也不难。这便是占据了三郡之地,半壁扬州。然而地盘越大,他需要面对的掣肘也就越多。”1

    扬州换作是在经历了东吴建都、西晋末衣冠南渡后,或许还能说是经济发达,可如今这个水网纵横,隔绝长江天险之地,说是南蛮之地也不为过。

    甚至还有宗贼在熹平年间手握数千部从就敢自称阳明皇帝,奉诏讨贼的太守反因为兵员不足而难以将其攻破。

    所以别看孙策一旦借着庐江和丹阳两郡,顺势占据会稽后,所拥有的地盘可能要比乔琰还多,他也依然不足为虑。

    他没有旁人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郭嘉又道“再者说来,他若想要为父报仇,西进进攻刘表,对方有了此番教训绝不会再放松警惕,若要北上度过长江,那退回到了九江郡,又有豫州汝南作为后盾的袁术,还勉强可算一个拦路虎。”

    乔琰笑道,“这个时候他也不妨当一次路中悍鬼的。”

    所以孙策看似在这出凌厉的进攻面前,展现出了开创江东霸业之人的气度,但现在只是打,而没有治,孙策又没有经历过在袁绍手底下磨砺的这几年,更容易忙中出错。

    她垂眸沉思了片刻,又问道“以奉孝看来,我若是给孙伯符送一份礼物如何”

    孙坚身亡,她总是该当送去一份慰问的。

    何况在孙策先处江东,反而能以暴力手段瓦解宗贼和山越势力的情况下,支持其发展非但不是资敌,反而是让孙策成为她在南方的一把刀。

    孙策自己知不知道他是这把刀不要紧,乔琰知道就行。

    郭嘉回道“君侯不是还有这个送礼的最佳人选吗”

    不过还没等乔琰的指令到达,这个送礼之人就已自己先送信过来,自请往南方走一趟了。

    乔琰拆开了这封从并州寄送过来的信,见其上陆苑写到,先前袁术率军包围庐江的时候,她身为乔琰的属臣,不能做出轻举妄动的举动,所以她不能为了父亲的安危擅离职守前往扬州。

    事实上她就算一人去了也没有用处,在不可能跨境作战的情况下,她若真去了,也只能是让陆氏再多一个牺牲品,还不如像她与乔琰所说的那样

    倘若陆康真送命在了袁术的手中,在将来乔琰对上袁术的时候,陆苑会记得为他报仇的。

    但如今她该去一趟。

    作为乔琰留守在并州的心腹,贾诩到底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为董卓的出谋划策中有多少是出于真心,又有多少是出于伪装,陆苑不会不知道。

    这一遭荆扬之变里,孙坚之死的背后推手,应当说是乔琰。

    那么为防孙策有机会将此事联系到乔琰的身上,就最好再深化一轮乔琰为汉臣、且和孙坚乃是同盟的形象。

    涉世未深的孙策越是对她此时的支持而感恩戴德,也就越难想到她和此事的联系。

    而巧的是,除了给出对孙策的援助之外,她手下的人里还有一位可以凭借正当理由前往扬州的。

    正是庐江太守陆康之女陆苑。

    陆苑的判断力一向不差,在被乔琰给出了权柄后越发挖掘出了她从政的潜力。

    孙坚之死的消息传到并州,陆苑便提出了南下的申请,为求让这份援助给出得顺理成章些。

    按照陆苑的说法是,乔琰在此时给孙策送去件保命的锁子甲,托以对孙坚之死的慰问凭吊也便够了,这已算是全了朋友之义。

    可乔琰倒是觉得,当这把刀还可控的时候

    不如多给点。

    西晋名将杜预能在羊祜打下的基础下举兵灭吴,乔琰又时刻警醒着自己绝不要犯官渡之战时候的袁绍、赤壁之战时候的曹操的毛病,自然有这个击破孙策的自信。

    何况比起孙权,孙策固然在向心力上本事不小,却也有其不可忽略的短板。

    在必要的时候给他添点麻烦就是了。

    乔琰落笔写下指派调令的时候,便在指令中直接跟陆苑说,让她直接带上一架曲辕犁和图纸去南方。

    孙策要如何扩大生产,要看孙策自己的本事。

    他在粮食增产之后,要如何在江东境内四处征讨,更是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曲辕犁这东西,比起在北方的田地里,因其个头小、转向灵活,其实要更适合出现在南方的水田之中。

    那么对孙策来说,此物不亚于是救人活命的工具。

    在曲辕犁还未随着并州增产而在北方推广开的时候,这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重礼

    乔琰却不担心给出曲辕犁会有什么影响。

    并州境内的农耕强在已经完成了整套科学的种植体系,而不只是靠着农具的改良。

    今年的秋收是她就任并州牧以来的第三次秋收,在粮种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下,今年的亩产又有了一次提升。

    已经很接近于魏晋末期所能达到的极限亩产八到十石的数据。

    这个数值在接下来,尤其是旱灾将至的情况下,很难再出现飞跃式的变化,但足够让并州继续累积滚雪球的优势。

    且让她看看竞争对手能做到哪一步又如何

    这是属于强者的自信

    当陆苑在典韦的护送下抵达庐江之时,作为乔琰的使者,她得到了孙策从丹阳收兵而回后的亲自接待。

    自她在并州担任簿曹从事这种记功迁降的职责后,对并州局势有所观望之人,已不难看出她在乔琰这里得到的信任倚重。

    但孙策还是没想到,她会在此时作为使者出现在扬州。

    更没有想到,在将乔琰所说的“希望孙小将军节哀”的话传达到位后,陆苑紧跟着拿出的慰问品居然会是一件农具。

    可在陆苑示范了此物的用途后,孙策和周瑜对视了一眼,都立刻看出了此物的重要性。

    只听陆苑接着说道“我家君侯的意思是,董贼与刘表此番联手坑害了破虏将军,此事与叛逆无异,她会以并州牧的名义奏表天子,表小将军为会稽太守,讨逆将军,表朱公伟为长沙太守。但报仇之事在后,民生之事在前,还是先让庐江丹阳一地从战乱过后恢复元气,再提兴兵之事。”

    “而今天象苦寒,南方尚好,如能重修农事,安顿民生,以小将军统兵之才,必能屯兵在手,报仇雪恨。”

    陆苑似是叹了口气,这才说道“可惜自并州往扬州来的这一路还要穿过袁公路的地盘,君侯本想让我多带些东西来,也只能带上此物了,以免目标太大反落敌手。请小将军切莫见怪。”

    见怪

    这怎么可能见怪。

    孙家世居吴郡,孙策本以为当他取下丹阳与庐江后,能趁势联结吴郡,谁知吴郡豪族以孙坚身死后孙策难当大任,又无朝廷敕令之名,反而支持严白虎拥兵于此。

    哪怕是孙坚的旧部之中,也有不愿留在扬州,退回到长沙郡内去的。

    要不是孙策自己有本事有魄力,手下的势力早已随着孙坚之死而瓦解了。

    像是乔琰这等因彼时进攻董卓之约而送礼前来的,简直是头一份。

    哪怕只是送酒一壶凭吊,也够让孙策为之动容了,何况还是送来了切实可用的东西。

    更不必说,在陆苑的话中还有另外一件要紧之事。

    三国混战时期的一方州牧表奏另一人为将军、为州牧、为刺史并不少见。

    在皇权为人所挟制的情况下,以地位正统之人惜乎言语不能上达天听,但希望另一方为有能者把控这样的理由表奏,好像变成了一种常规操作。

    可在如今还没人干过这种事情。

    乔琰说要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和会稽太守,似乎是开了此事之先河。

    但仔细想来,其中还真有可行之处。

    若真让孙策拿到这个名头,他要想募集兵卒,出兵作战,起码有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袁术是不会希望他拿到这样的凭据的,相对的便是邺城朝廷不会发出这样的命令。

    若是委任直接出自董卓之手,孙策只怕要膈应个半死。

    可若是乔琰奏表,哪怕没有对应的银印青绶到手,孙策也敢领这个名头

    他郑重其事地回道“请替我谢过乔侯的好意。扬州一郡中人如能活命,也当感念乔侯一份恩德。”

    陆苑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此外还有一件事想与小将军说”

    “眼看庐江郡身处小将军、刘表和袁术三方之间,实是动乱之地,我此番南来,哪怕父亲不愿擅离职守,自庐江离开,我也要将陆氏子弟带走一部分同往并州。这并非有意轻视于将军,实在是”

    见她话中似有几分难言之隐,孙策洒脱地笑了笑“这有何顾忌避祸乃是人之常情,并州确有民众依附之相,便是将陆氏全族都接去也无妨。”

    “有将军这句话便够了。”陆苑也回了个致谢的神情。

    要将陆氏全族带走是不可能的。

    至多也只是将身在庐江的几个小辈带走,送往乐平就读,以防在随后的混战中遭遇不测。

    比如说,今年八岁的陆逊。

    将陆苑南下的事情指派下去,又让典韦随行护持,因这趟往来所需的时间不短,乔琰也相信陆苑的办事能力,便没花太多的心思在考虑此事上。

    她一边监督着秋冬时节的武威郡建设,一边在斟酌一番后,又薅起了系统的羊毛。

    系统被她突如其来的一句“咱们再换个系统做交易”给叫了起来的时候,很想说,她还能记得它可真是不容易。

    奈何这句话在邙山中它已经说过了,再说就没必要了。

    已经被乔琰的脑回路给影响了大半的系统,又琢磨着,这个被忽略的情况其实应该归咎于马腾韩遂、甚至是凉州,在三国的历史上存在感都太低了,所以没能跳出个什么成就来,让乔琰想到系统数值的变化。

    对,就是这样。

    要找别人的问题

    它问道你又想找什么系统

    乔琰居然能将玉玺都当做交易筹码,甚至还真让她做成了,系统甚至有一瞬间生出了豪情壮志,觉得修仙系统它都不是不能去聊聊天,虽然有交换限制大概率达不成交易。

    它腹诽之中就听到乔琰问道“有驭兽系统之类的东西吗”

    “我也没想着用这种东西来学南蛮山越之流操控蛇虫兽类,更没想通过训练出稳定的信鸽传讯系统,我就是想着,你说驭兽的兽总得长得强壮才对吧,那我如今田地种植有法可循了”

    “是不是也该让牛羊马猪也养得再壮实一点”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